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矛盾与和谐--和谐社会理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1
作者 宋丰景 《前线》 2008年第4期14-15,共2页
有观点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斗争哲学,而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是一种和谐哲学。甚至有人将和谐社会理论描述为一种“无原则”、“无矛盾”的调和理论。这些观点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实际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观点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斗争哲学,而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是一种和谐哲学。甚至有人将和谐社会理论描述为一种“无原则”、“无矛盾”的调和理论。这些观点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实际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不仅不矛盾,而且还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发展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唯物辩证法 矛盾 斗争哲学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和谐哲学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和谐哲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11
2
作者 黎红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3,共7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应该是"和谐哲学"而不是"斗争哲学"。文章从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原点重新出发,强调矛盾双方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都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进而分析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应该是"和谐哲学"而不是"斗争哲学"。文章从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原点重新出发,强调矛盾双方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都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进而分析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对辩证法的诠释,并借鉴古今中外辩证法的思想资源,提出"和谐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涵。作者认为,所谓"和谐哲学",就是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在承认矛盾双方的差异、对立、斗争的基础上,关注双方的共存、统一、融合,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谐哲学"是对"斗争哲学"的扬弃和超越,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和谐哲学 斗争哲学
下载PDF
论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喜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探讨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意义上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念的合乎内在逻辑的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念体现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内在逻辑的批判中彰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历史性的批判中凸显科学... 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探讨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意义上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念的合乎内在逻辑的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念体现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内在逻辑的批判中彰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历史性的批判中凸显科学的发展理想。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想,其哲学内涵主要表现为这样一种全新的现实发展观念,即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原则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以扬弃"物化"为运动过程,实现物(包括社会关系)的人性与人的物性的和谐交融,体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基本特征与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直接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内涵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洪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11期185-187,共3页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梦具有丰富的科学理论内涵。中国梦坚持历史唯物论,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实现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丰富和发展了科学...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梦具有丰富的科学理论内涵。中国梦坚持历史唯物论,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实现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从而与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之梦划清了理论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国梦 科学性
下载PDF
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哲学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邵艾青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制度是主体建构的产物。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灵魂。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使这一理念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根本。在这个制度理念对象化的过程中,主体对客观进程辩证本性的科学把握至关重要。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制度建设 价值理念 辩证博弈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凡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73,共11页
把"生于"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拿过来"并"化"为"中国的"东西,实在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样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将之放在哲学层面上加以概念性的反思,以至于... 把"生于"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拿过来"并"化"为"中国的"东西,实在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样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将之放在哲学层面上加以概念性的反思,以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业内惯用语似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概念黑洞"。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里面隐藏着诸多需要审视与明辨的关系,譬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主体建构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特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的内在结构问题,等等。只有对这些关系进行认真地剖析与反思,我们才能更有效地避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化、庸俗化甚至是歪曲化的倾向,才能更有力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哲学反思
下载PDF
试论“与时俱进”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道明 《天府新论》 2003年第3期4-6,共3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把“与时俱进”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高度 ,深刻地揭示了“与时俱进”的学说精髓和哲学内涵 ,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哲学基础。本文从“一个古老而崭新的...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把“与时俱进”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高度 ,深刻地揭示了“与时俱进”的学说精髓和哲学内涵 ,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哲学基础。本文从“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哲学命题”、“丰富的哲学内涵”、“实质是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俱进 哲学内涵 理论创新
下载PDF
黄金时代的精神收获——改革开放30年的哲学纪念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治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60-68,共9页
改革开放的30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我们的精神生活,至少有四大方面已在全民范围内形成一种普遍的认同。改革开放第一次使发展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被理解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 改革开放的30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我们的精神生活,至少有四大方面已在全民范围内形成一种普遍的认同。改革开放第一次使发展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被理解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与基础。邓小平的"摸论"、"猫论"及"不争论",实践先行,有效探索出了中国发展自己的方法体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世界大舞台上,中国人开始学会用实践说话,用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说话。社会主义只有不间断的历史过程,而没有固定的终极形态。但我们可以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按照其内在要求,逐步建设我们理解中的社会主义。而文化创新的严重不足,已成为中国人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实践下无法掩饰的软肋。未来中国的发展,关键不在GDP,而是能不能推出一套不同的价值理念,建立一种为所有人都提供充分机会、让每个人都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邓小平 发展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下载PDF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道明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科学发展观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所包含的丰富哲学内涵,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 本文通过分析科学发展观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所包含的丰富哲学内涵,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继承、丰富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辩证发展现 哲学基础 丰富内涵
下载PDF
“中国梦”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阳举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第7期17-18,共2页
“中国梦”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语词,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概念。“中国梦”的表达与刻板抽象的说教迥然不同,是鲜活的人民性话语,标志着新时代话语形态的悄然变化。“中国梦”最简易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深入... “中国梦”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语词,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概念。“中国梦”的表达与刻板抽象的说教迥然不同,是鲜活的人民性话语,标志着新时代话语形态的悄然变化。“中国梦”最简易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深入人心,注定会成为中国前进的基础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阐释 哲学 中华民族 普遍性 包容性 话语
下载PDF
试论中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嘉汾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2期10-11,共2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要认清国情、立足现实,又要放眼世界、兼收并...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要认清国情、立足现实,又要放眼世界、兼收并蓄,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服务于我们的改革开放,从而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矛盾性 同一性 历史经验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建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S1期14-16,23,共4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时代价值。本文认为,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的程度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时代价值。本文认为,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的程度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演变遵循“以人为本———以物为本———以人为本”这一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辨证否定 规律
下载PDF
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探析
13
作者 谷声然 谭辉旭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6,共4页
胡锦涛的实践哲学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征。文章分析了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求真务实、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等方面。基本特色体现在: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硬的更硬,软... 胡锦涛的实践哲学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征。文章分析了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求真务实、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等方面。基本特色体现在: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硬的更硬,软的更软;亲民、爱民,关心和保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以我为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实践哲学思想 求真务实 以人为本 和谐实践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永昌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10-112,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探求和谐社会哲学思想的演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性认识;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使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探求和谐社会哲学思想的演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性认识;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使我们可以脚踏实地,树立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思想 哲学基础
下载PDF
关于解放思想的认识论思考
15
作者 陈新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4-38,共5页
关键词 解放思想 主体认识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认识对象 思想解放 毛泽东思想 思维方式 什么是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大业的若干哲学问题研究
16
作者 陆剑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23,共6页
中国的现代化大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这项伟业已经取得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确证了它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同时,在国情如此独特而复杂、道路如此艰难而曲折的中国现代化实践中... 中国的现代化大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这项伟业已经取得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确证了它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同时,在国情如此独特而复杂、道路如此艰难而曲折的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人的实践本质、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现代化 “新唯物主义” 哲学问题 邓小平理论 思想路线 世界历史 实践论 价值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17
作者 黄晓利 周代怀 《天府新论》 2006年第S2期1-3,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我们必须用唯物辩证的、历史唯物的和认识论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才能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才能在实践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正确的导...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我们必须用唯物辩证的、历史唯物的和认识论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才能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才能在实践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科学发展观 哲学内涵
下载PDF
二十年发展道路的几点哲学思考
18
作者 衣芳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3-15,共3页
二十年,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但是,在近二十年间,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用哲学的眼光审视二十年走过的发展道路,可以从世界观、方法论上得到许多启示。基础:主体能动性与客体规律性的内在统一... 二十年,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但是,在近二十年间,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用哲学的眼光审视二十年走过的发展道路,可以从世界观、方法论上得到许多启示。基础:主体能动性与客体规律性的内在统一《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年了。从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观 二十年 自我否定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应遵循的哲学原则
19
作者 王会平 张国钧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48-50,共3页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多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本文针对这些矛盾的出现,提出应遵循相应的哲学原则,引导人们用辩证的思维和方法去正确地看待和最大限度地化解这些矛盾,来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 化解矛盾 构建和谐 哲学原则
下载PDF
“结合”根据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
20
作者 唐秉仁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0-15,共6页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马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提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命题,也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的伟大事业。“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马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提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命题,也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的伟大事业。“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结合”的产物和表现。事物的根据是构成事物本质的内部矛盾。“结合”的根据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运动。理论与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二者各自趋向对方,它们的矛盾本性要求二者相互结合,它们的发展本性决定“结合”是过程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结合”的关键在于创造。创造引起发展,构成发展,推动发展。正是因为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才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实现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根据 创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