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培景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4期120-123,共4页
农村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将土地的经营或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组织,在保留承包权的基础上,由大型的农场主进行土地的承包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量、高产量、高... 农村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将土地的经营或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组织,在保留承包权的基础上,由大型的农场主进行土地的承包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率的发展,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但在其实际的开展中,仍旧存在农民参与性不足、土地经营主体融资难度大、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正常开展,也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该文通过阐述农村土地流转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作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路径的策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稳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流转 土地使用权 农业现代化发展 土地流转路径
下载PDF
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及其对苏区社会的改造
2
作者 黄涛涛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6-140,共5页
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进行思想宣传、政治动员、文化建设和社会改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红色歌谣运动中,苏区广大干部群众创作并传播了大量红色歌谣,使革命意识形态搭乘歌谣这种民间艺术... 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进行思想宣传、政治动员、文化建设和社会改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红色歌谣运动中,苏区广大干部群众创作并传播了大量红色歌谣,使革命意识形态搭乘歌谣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渗入基层社会,融入乡村生活,从而宣传了革命,动员了群众,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苏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 红色歌谣运动 传播 社会改造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与台湾土地改革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栾雪飞 刘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40,共7页
20世纪 5 0年代初 ,国共两党几乎同时在大陆和台湾进行了土地改革。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大陆与台湾的土改有很大差异。我党主要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 ,采取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 20世纪 5 0年代初 ,国共两党几乎同时在大陆和台湾进行了土地改革。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大陆与台湾的土改有很大差异。我党主要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 ,采取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发展了生产力 ,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为进一步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国民党进行土地改革的初衷主要是为在台湾站稳脚跟 ,解决生存危机 ,其土改兼顾了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具有阶级调和改良主义性质 ,国民党当局成为土改的最大受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台湾 土地改革
下载PDF
“植入”阶级:土改运动中的记忆构建与仪式操演——以四川绵阳为个案 被引量:4
4
作者 崔一楠 杨芳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13,共7页
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运动给绵阳的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解构与建构,随着革命意识形态的植入,农民开始以阶级化视角来审视历史与现实。在重塑乡村政治文化生态的过程中,中共对农民的记忆进行了一系列建构,利用"政治的道德... 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运动给绵阳的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解构与建构,随着革命意识形态的植入,农民开始以阶级化视角来审视历史与现实。在重塑乡村政治文化生态的过程中,中共对农民的记忆进行了一系列建构,利用"政治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政治化"方式让农民认识到了苦难的根源。政治、民间仪式的操演促进了农民的象征资本的升值和转化,凭借身体和话语的力量,农民既摧毁了地主的传统权威又表达了对新政权的拥护和感激。记忆与仪式是中共传递阶级意识的载体,两者在土改运动中共生互动、相得益彰,合力生产出执政党所必需的政治资源及权力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改运动 记忆构建 仪式操演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彭文君 舒英格 何腾兵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绩效评价是监督土地整治项目发挥最大成效的有力保障。为了分析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采用综述法,首先简单介绍了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其次对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进行阐述,并提出各用地... 绩效评价是监督土地整治项目发挥最大成效的有力保障。为了分析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采用综述法,首先简单介绍了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其次对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进行阐述,并提出各用地类型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展望未来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应向推行公众参与、加强反馈管理、注重资金绩效评价、运用动态模型化的评价方法等方向发展。旨在为推进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项目 绩效评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历史制度底色下世界土地改革进程与成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3,共6页
土地改革是进入现代化的门槛。本文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土地改革置于大历史和长时段的背景下,分析世界不同国家土地改革进程与成效的历史制度底色。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家户制、俄国的村社制及其农奴制、拉美和南非的庄园制及其农奴制... 土地改革是进入现代化的门槛。本文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土地改革置于大历史和长时段的背景下,分析世界不同国家土地改革进程与成效的历史制度底色。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家户制、俄国的村社制及其农奴制、拉美和南非的庄园制及其农奴制分别为以上三类国家和地区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历史制度,并规制着其改革进程、特点和成效。土地改革是产权制度改革,核心是"分",但不可能简单地"一分了之",其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传承下来的社会组织制度原型不是一夜之间的改革能够改变和改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制度 土地改革 家户制 村社制 庄园制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化产业十年总揽(上) 被引量:11
7
作者 齐骥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2期95-103,共9页
对十年来中国文产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是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的。这一研究以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任务,指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为起点,把自2002年到2011年党的十... 对十年来中国文产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是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的。这一研究以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任务,指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为起点,把自2002年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年历史进程中,文化产业概念研究、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研究、文化产业发展实务研究以及文化产业学术载体、档案和里程碑事件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十年间文化产业的理论脉络、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研究 理论 综述
下载PDF
土地改革与村社话语空间的重塑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里峰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土地改革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以负载着宣教功能的新型文化活动替代传统乡村文化网络,实现了对象征资源的垄断性占有;又借助重新定义、逻辑归罪等策略,将传统村社的道德话语纳入党和国家的阶级话语轨道中来,实现了国家话语与村社话语的... 土地改革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以负载着宣教功能的新型文化活动替代传统乡村文化网络,实现了对象征资源的垄断性占有;又借助重新定义、逻辑归罪等策略,将传统村社的道德话语纳入党和国家的阶级话语轨道中来,实现了国家话语与村社话语的良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 乡村社区 阶级话语 道德话语
下载PDF
新区土改“保存富农经济”方针之演绎过程——中共中央、华东局、苏南行政区政策疏证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良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0-94,共15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新区土改"中,保存富农经济是一个重要问题。围绕是否征收富农出租给人耕种的土地,出现了中南局和华东局两种意见。主张征收的中南局,是考虑到拿出更多土地分配,从而有利于发动农民;而华东局则更多地看... 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新区土改"中,保存富农经济是一个重要问题。围绕是否征收富农出租给人耕种的土地,出现了中南局和华东局两种意见。主张征收的中南局,是考虑到拿出更多土地分配,从而有利于发动农民;而华东局则更多地看到了富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城乡生产与城市生活资料供应的关系。中南局邓子恢的意见成了主流意见,但中央相关新区土改的政策法令,却为双方意见都留了口子。原因在于双方意见都有其适应需要的性质,以及政策制定所遵循的恰当程序。华东局饶漱石所以不赞成征收富农的出租土地,是因为事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吃透了华东特别是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特点。由此,苏南地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其内容与执行效果就要相对完善一些。在这个过程中,中共中央的政策,采取了平衡意见,容许地区差异的态度。邓子恢、饶漱石、刘少奇在对待富农的政策上各有认识的重心,但却可以导出土改后不赞成迅速合作化的近似态度。刘少奇长期保存富农经济思想的表述,预示着土改后农村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将不可避免地在执政高层发生深刻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富农经济 新区土改 政策博弈 决策层发展思路的分歧
下载PDF
应时与问题:“五四指示”与东北土地改革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德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59,共4页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适应各解放区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中共中央制定了"五四指示"。"五四指示"具有明显的权宜性、过渡性,是中共的应时决策。在"五四指示"指导下,东北地区土地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取得...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适应各解放区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中共中央制定了"五四指示"。"五四指示"具有明显的权宜性、过渡性,是中共的应时决策。在"五四指示"指导下,东北地区土地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左"倾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五四指示"之后,中共中央依然不断探索土改措施,且逐步趋于"左"倾;另一方面是执行土改政策的各解放区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难以胜任进一步的土改工作。另外,单就东北地区来讲,还受到中共中央对其两次政策性松绑的影响。东北土改问题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无论何种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指示” 东北地区土地改革 解放区土地政策
下载PDF
论地方农地立法中的四大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忠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5,共7页
地方农地立法应依据地方的需求,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但中央仍有必要制定一部适合农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企业法》。施行农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制,固然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的。但面对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及土地股份化的社会风险,当务... 地方农地立法应依据地方的需求,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但中央仍有必要制定一部适合农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企业法》。施行农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制,固然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的。但面对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及土地股份化的社会风险,当务之急是先实行土地互换以整合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问题,仅凭农民自身是无法解决的,有必要对此进行制度层面的设计。农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不能完全摒弃农户这个最基础的构成要素。所以,在当前的农地立法中,效率目标应当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市场来实现,而不能由政府强制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多样化 农地承包经营权 成员权 股份制 农户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农地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瑞青 王玉英 聂增民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2-24,51,共4页
农村土地政策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措施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四次演变,为当前农地制度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政策 演变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缘起、问题与方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荣丽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184,共6页
主流观点认为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在实践中的问题是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虚位",应当通过集体所有权理论的构建来解决该问题。事实上,农村集体所有权制度的问题在于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同实际上的农民所有之间的矛盾。解决该问题的方... 主流观点认为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在实践中的问题是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虚位",应当通过集体所有权理论的构建来解决该问题。事实上,农村集体所有权制度的问题在于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同实际上的农民所有之间的矛盾。解决该问题的方向是弱化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强化农民对土地的用益物权,直至将土地所有权赋予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 缘起 问题 改革方向
下载PDF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佘君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2年第5期33-37,共5页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最大最彻底的变革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文章试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解读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 ,指出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百年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土地改革的完...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最大最彻底的变革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文章试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解读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 ,指出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百年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由土改到合作化是中国现代化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运动 现代化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评析——以1953—1957年为中心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玉梅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具有以运动的模式推进、以多种形式开展、以权威主体领导、以灵活的方式进行等特点。它不仅调动了群众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政治威信,密切了干群关系,有效地推动了合作... 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具有以运动的模式推进、以多种形式开展、以权威主体领导、以灵活的方式进行等特点。它不仅调动了群众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政治威信,密切了干群关系,有效地推动了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某些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中国共产党 政治动员
下载PDF
对基层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莉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4-77,共4页
治安调解是公安基层执法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治安行政执法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公安部于2007年12月8日颁布并实施了《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治安调解是公安基层执法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治安行政执法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公安部于2007年12月8日颁布并实施了《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该规范对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以及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情形、治安调解工作原则和程序、治安调解案件的办案期限、现场调解的适用条件等做出具体规定。结合该《治安调解工作规范》,本文着重对治安调解的依法调解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机关 治安调解 社会稳定
下载PDF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梦露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中,针对土地产权的归属关系这一问题予以了充分论证与深刻揭示,深入浅出指出了在现代社会的土地产权关系中,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长期剥削的状态。在我国的土地产权关系发展史上,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始终起着至关重要... 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中,针对土地产权的归属关系这一问题予以了充分论证与深刻揭示,深入浅出指出了在现代社会的土地产权关系中,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长期剥削的状态。在我国的土地产权关系发展史上,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土地产权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状态、出现新的问题,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土地产权理论 启示
下载PDF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藏区的土地改革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进龙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4期80-82,共3页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青海省藏族地区的土地改革进行分析,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把握,理清青海藏族地区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及取得的经验,有助于加深对当时青海社会的了解,对于目前青海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青海藏区 土地改革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土改左倾错误原因论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喜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9-12,共4页
解放战争时期土改中发生左倾错误的原因是 :农民本身固有的弱点 ,全国土地会议和土地法大纲本身存在弊端、漏洞 ,基层干部素质较差。
关键词 解放战争 左倾错误 土地改革 土地会议 农民心理意识 基层干部素质
下载PDF
承前启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向东 晏意华 《南方论刊》 2021年第1期36-38,共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一运动虽然持续时间短暂,但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偶发的历史片段,而是中国民主革命向社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一运动虽然持续时间短暂,但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偶发的历史片段,而是中国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过渡的一个必要环节。它承前启后,既是中国民主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又是新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土地改革 历史逻辑 承前启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