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与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5
1
作者 夏立平 钟琦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53,158,159,共18页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命运共同体。国际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即对立的统一。全球体系内部与中国周边体系内部的互相依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依存的双方都从关系中受益,而消极的相互依存是指任何一方对相互依存关系的破坏都可能给另一方甚至双方带来损失。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共生体系高级阶段的目标。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的相互依存论决定了优化中国周边体系以实现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应成为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关键要素。我们应以此来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建立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命运共同体 和合共生 系统理论 外交哲学
下载PDF
中国周边形势新变化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健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7,157,158,共17页
2017年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安全上,美国以推动"印太"战略、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借议题拉拢东盟等手段将战略布局深度集中到中国的周边地区;法国、英国、德国、欧盟也紧随其后,开始深度介入"印... 2017年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安全上,美国以推动"印太"战略、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借议题拉拢东盟等手段将战略布局深度集中到中国的周边地区;法国、英国、德国、欧盟也紧随其后,开始深度介入"印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安全事务和互联互通进程。在经济上,全球化已进入"慢速"阶段且越来越以区域化的方式展开;而机器人、3D打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运用将继续推动区域化进程,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对双方来说都更为重要。无论是在安全上还是在经济上,周边地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都在迅速上升。中国应更加重视周边外交在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要总结历史和当代中国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经验;争取处理好中美日、中美韩、中日韩、中俄印等一些大三角关系;将周边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和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示范地区;积极提供地区公共产品,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中美关系 区域化 周边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关于在亚太地区建立政治新秩序的探索
3
作者 陈启懋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当前亚太国际格局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变化不是采取剧变,而是渐变、积累的形式,因而不象欧洲变动那样引人注目. 从全球范围看,当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条件显然不具备,但从各大区域的情况看,亚太地区有希望率先形成比较公正合理... 当前亚太国际格局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变化不是采取剧变,而是渐变、积累的形式,因而不象欧洲变动那样引人注目. 从全球范围看,当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条件显然不具备,但从各大区域的情况看,亚太地区有希望率先形成比较公正合理的政治新秩序. 要把建立亚太政治新秩序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决非易事,这需要亚太各国共同努力,解决一系列问题,如努力消除现有地区冲突并防止新冲突爆发,推进亚太地区的裁军与军备控制谈判,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妥善处理本地区各大国和国家集团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亚太地区
全文增补中
亚洲人会思考吗?
4
作者 翟崑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67-67,共1页
这是我近10年来听到的最震撼人心的提问。
关键词 亚洲 温家宝 地区合作组织 儒家文化 地区安全 恐怖主义
原文传递
全球化进程中的亚洲区域合作
5
作者 王毅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6-57,共2页
亚洲和其他地区一样,进入了秩序转换的过渡时期。区域合作是这一过渡时期显现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区域合作的走向反过来将影响新的地区秩序的形成。
关键词 亚洲 区域合作 经济全球化 地区秩序 合作模式 合作领域
原文传递
亚洲应如何纪念
6
作者 彭云 《世界知识》 2005年第11期5-5,共1页
关键词 亚洲国家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军国主义 日本 经济竞争力 政治事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