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飞 竺彩华 +13 位作者 袁征 庞大鹏 张建 孙恪勤 项昊宇 吕耀东 李军 蓝建学 翟崑 张洁 吴杰琛 宋清润 孙异桐 牛新春 《和平与发展》 2024年第1期1-83,共83页
2023年12月1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举行“2023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机构的1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与会专... 2023年12月1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举行“2023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机构的1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与会专家围绕2023年度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地区安全格局的演进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世纪疫情“后遗症”影响、地区冲突和大国竞争加剧,按下了国际地区格局变化的快进键,令世界更加分化和彷徨。2023年,全球经济在艰难跛行中继续分化,高通胀、低增长成为困扰各国经济的通病。美国为维护其霸权优势地位,固守冷战思维,在地区大搞阵营对抗,持续强化对华的战略围堵和“规锁”;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将中国正当的国家发展和经贸行为政治化污名化,为其对内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外以“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方式遏阻中国发展的政策背书。胶着近两年的乌克兰危机以及血腥的新一轮巴以冲突背后是长期累积的地缘政治、民族、宗教等矛盾的大爆发,冲突的延宕正在引发一系列更加复杂深远的连锁变化。与会专家学者一致指出,越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坚决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同时,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用“发展”消解地区纷争之厄,用“合作”打开战略互疑之结,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和平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欧美关系 美俄关系 东北亚安全格局 全球 南方 旧金山会晤 全球发展倡议 乌克兰危机 巴以冲突
下载PDF
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东的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伟建 唐志超 +1 位作者 吴磊 刘胜湘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157,共32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既需要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考察全球的变化发展,更需要用全新眼光和思维看待和思考同样发生着重大变化的中东,进而抓住中国中东外交的新机遇。在重大变化方面,美国以战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并将中东作为开展...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既需要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考察全球的变化发展,更需要用全新眼光和思维看待和思考同样发生着重大变化的中东,进而抓住中国中东外交的新机遇。在重大变化方面,美国以战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并将中东作为开展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区域。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目标是阻止中国“填补权力真空”,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限制于低端层次。中国不认可美方关于战略竞争的定义,继续稳步推进既定中东政策,同时积极回应来自美方的围堵打压,维护自身利益。在外交新机遇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加强能源合作,遵循“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准确把握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承担着大国责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度参与中东安全事务治理,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中东安全治理观逐渐成熟,中东安全治理进入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东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一项战略性技术的应用及治理 被引量:4
3
作者 鲁传颖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重塑人们对国家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解。快速发展中的人工智能也隐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社会安全风险,甚至带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升级。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重塑人们对国家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解。快速发展中的人工智能也隐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社会安全风险,甚至带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升级。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际体系转变、影响国际关系走向的关键技术力量,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人工智能的作用,充分认识其可能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从技术、应用、治理和规则等层面全方位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战略 人工智能治理 国际格局 治理困境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认知域安全:理论解构、风险生成及治理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娜 董小宇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158,159,共23页
“认知域”是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在数字时代认知域安全已成为影响全球安全的重要议题。认知域安全研究经历了科学化、军事化、战略化再到国家安全化的四重演进,其理念被逐渐重塑。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认知域安全,是指国家内部和外部的意... “认知域”是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在数字时代认知域安全已成为影响全球安全的重要议题。认知域安全研究经历了科学化、军事化、战略化再到国家安全化的四重演进,其理念被逐渐重塑。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认知域安全,是指国家内部和外部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战略决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不被内外势力操纵和改造,从而使认知的过程及其结果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保障这种安全状态的能力。在要素特征方面,数字时代认知域安全呈现出主体多元、对象精准、智能驱动、战略隐蔽和全局领域的特点;在风险生成方面,内外势力往往通过观察-导向-决策-行动(OODA)循环模型进行精准操控,涵盖观察阶段的精准识别、导向阶段的信息加工、决策阶段的信息集成、行动阶段的主体协同以及评估阶段的信息反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操控链条,对认知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必须双管齐下,积极有效应对认知域的安全风险。在顶层战略层面,国家需要制定全面而前瞻的战略政策框架;在务实策略层面,需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风险应对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治理,进一步有效降低认知域操纵带来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认知域安全 认知域操纵 国家安全治理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中民 徐张敏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62,166,共25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在参与中东传统安全治理、化解地区冲突方面,中国始终推动对话协商,致力于公正合理解决中东热点问题,构筑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集体安全架构。在...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在参与中东传统安全治理、化解地区冲突方面,中国始终推动对话协商,致力于公正合理解决中东热点问题,构筑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集体安全架构。在改善地区安全环境方面,中国抓住中东地区主要安全矛盾,顺应地区国家寻求缓和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取得了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的重大成果。在参与非传统安全治理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同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共同安全破解独享安全、以综合安全破解分割安全、以合作安全破解竞争安全等理念和经验,在中东安全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东安全 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 全球安全倡议
下载PDF
“经济人”还是“政治人”:半导体超级企业的策略选择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召颖 刘锦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9,共16页
在美国点名施压之下,为何全球半导体超级企业在中美两国间的策略选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既有研究对于高科技超级企业在大国科技竞争背景下的决策机制关注不足。超级企业的策略选择受到外部大国关系和自身“经济人”“政治人”属性的... 在美国点名施压之下,为何全球半导体超级企业在中美两国间的策略选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既有研究对于高科技超级企业在大国科技竞争背景下的决策机制关注不足。超级企业的策略选择受到外部大国关系和自身“经济人”“政治人”属性的影响,当体系内大国关系处于合作的良性状态时,“经济人”逻辑占据上风,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自主决策,理性地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当大国关系为竞争甚至走向对抗时,“政治人”逻辑则占据上风,企业“政治人”属性的强弱决定其如何应对美国的政治胁迫,进而决定能否进入下一阶段遵循“经济人”逻辑的决策环节。台积电、英伟达和阿斯麦的策略选择能够为这一分析框架提供经验证据。该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国对华科技竞争背景下高科技超级企业的决策机制,也对中国和中国企业在技术变革时代分析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行为逻辑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企业 “经济人” “政治人” 科技竞争 半导体产业链
下载PDF
霸权衰落与“泛安全化”:基于美国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凌宇 崔磊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97,159,共23页
衰落是霸权的宿命,但霸权国既不会主动放弃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也不会静待霸权体系崩溃。处于衰落阶段的霸权国期待维持与崛起国之间的权力差距,以延长霸权的寿命。然而,权力转移等国际关系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导致离岸平衡和军事打击等... 衰落是霸权的宿命,但霸权国既不会主动放弃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也不会静待霸权体系崩溃。处于衰落阶段的霸权国期待维持与崛起国之间的权力差距,以延长霸权的寿命。然而,权力转移等国际关系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导致离岸平衡和军事打击等传统手段难以在衰落阶段奏效。相比之下,“安全化”为霸权国家的霸权护持行动与选择——如领域撤退或强制惩罚——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同时,由于霸权的同心圆特性,核心利益被触动会引发霸权国在核心和外围领域的全方位的打压,进而泛化议题和对象。衰落中的霸权国通过“危机感知”—“构建并接受安全化诉求”—“泛安全化”的传导路径,将维持霸权地位的诉求以泛安全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然而,美国霸权衰落的经验事实表明,泛安全化作为衰落阶段的霸权护持手段不仅与理论预期相反,而且成效也不尽人意。面对美国霸权的泛安全化,中国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坚守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衰落 泛安全化 霸权护持 政治话语叙事
下载PDF
“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嵌入式援助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雨辰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70,共13页
嵌入式援助是指一国在对外援助的过程中,利用本国的政治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优势把本国的治理理念、规范制度、治理模式嵌入到受援国的治理架构中,重构受援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深度影响受援国治理议程和政策偏好为目标的援助... 嵌入式援助是指一国在对外援助的过程中,利用本国的政治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优势把本国的治理理念、规范制度、治理模式嵌入到受援国的治理架构中,重构受援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深度影响受援国治理议程和政策偏好为目标的援助形态。近年来,出于制衡中国崛起、利用太平洋岛国的独特地缘战略价值、护持太平洋霸权和扩展软实力影响的战略需要,美国将太平洋岛国纳入其“印太战略”框架,着力实施嵌入式援助,推动太平洋岛国与美国实现战略耦合,呈现出多主体参与、全政府协同、注重治理经验输出、依赖联盟网络、采用项目外包和嵌入领域广泛的特点。美国的嵌入式援助在本质上就是以柔性、隐蔽和伪善的方式,试图在大国竞争中以治理软实力塑造太平洋岛国的美国认知、治理结构与对外关系,维护其在太平洋岛国的话语影响力和战略控制力,稳定由其主导的“印太秩序”。由于受到自身霸权相对衰落、部分太平洋岛国与美国存在利益冲突以及太平洋岛国的自主性增强等多重因素限制,未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嵌入式援助成效将充满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太平洋岛国 嵌入式援助 大国竞争
下载PDF
从大国协调到全球性机制:人工智能大模型全球治理路径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奇琦 《当代世界》 2024年第5期12-18,共7页
人工智能大模型全球治理的关键是对大模型进行科学分类。大模型可以分为超大模型和一般模型。对于超大模型的治理,可以参考核武器治理的思路,重点是实现超大模型的有限发展和不扩散。对于一般模型而言,要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发挥其对各... 人工智能大模型全球治理的关键是对大模型进行科学分类。大模型可以分为超大模型和一般模型。对于超大模型的治理,可以参考核武器治理的思路,重点是实现超大模型的有限发展和不扩散。对于一般模型而言,要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发挥其对各国生产力的推动效应。一般模型的治理关键是对风险进行定价。关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球治理,不仅要充分发挥传统机制的作用,还需要构建新的专门性国际机制,努力形成一种全球性的机制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大模型 大国协调 全球性机制 全球治理 技术多边主义
下载PDF
“全球南方”国际话语权的构建及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吉胜 《当代世界》 2024年第7期38-44,共7页
伴随国际体系深刻演变,“全球南方”作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经过长期努力和联合自强,“全球南方”话语不仅进入世界议程,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标识,而且在制度性话... 伴随国际体系深刻演变,“全球南方”作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经过长期努力和联合自强,“全球南方”话语不仅进入世界议程,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标识,而且在制度性话语权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全球南方”声音日益引发关注且影响持续拓展。未来,“全球南方”国际话语权提升面临南方国家差异性较大、内部团结协调不足、大国博弈遏压等多重挑战。中国作为“全球南方”关键一员,可聚焦安全、发展、理念、制度等领域,推动南方国家凝聚共识、加强团结、提升国际话语权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南方 国际话语权 大国博弈 国际秩序
下载PDF
泛安全化现象与南亚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演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海林 吴俊 张展毓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4年第1期1-23,160,共24页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包括南亚东南亚次区域在内的中国周边地区地缘格局深入演化,区域局势和地区秩序出现了显著变动与重大调整。不论是从区域整体态势变化角度看,还是从区域内主要行为体政治经济形势演进视角分析,南亚东南亚区域受到了...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包括南亚东南亚次区域在内的中国周边地区地缘格局深入演化,区域局势和地区秩序出现了显著变动与重大调整。不论是从区域整体态势变化角度看,还是从区域内主要行为体政治经济形势演进视角分析,南亚东南亚区域受到了国际格局演化驱动方式和方向的强烈影响,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化、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俄乌冲突等三大因素影响。后疫情时代的美国对华战略更加极端化,中美博弈加速了中国周边地区力量格局演变与秩序重组。美国凭借联盟体系化优势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极限施压,加深了中美矛盾。中美斗争外延至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催生出周边多国的对华机会主义策略与选边站队的行为。未来,中国周边地区泛安全化趋势将进一步凸显,中国经略周边的安全挑战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安全化 印太战略 俄乌冲突 政治经济形势
下载PDF
2023年欧亚地区网络安全态势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斌 刘聪 《中国信息安全》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2023年,欧亚地区的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包括地区性国际冲突影响了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冲突方针对对手关键数字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频发,并外溢到相邻国家的网络安全;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较快的欧亚国家也面临诸如网络漏洞、弱密码、敏感信息泄... 2023年,欧亚地区的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包括地区性国际冲突影响了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冲突方针对对手关键数字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频发,并外溢到相邻国家的网络安全;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较快的欧亚国家也面临诸如网络漏洞、弱密码、敏感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投入不足使互联网普及率发展较慢的欧亚国家的网络安全事件频发。长期看,针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欧亚地区国家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各种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水平,但是,短期内,欧亚地区网络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地区 网络安全 地区性冲突
下载PDF
美国对华安全战略的框架性分析——基于聚类分析法
13
作者 倪春乐 王瑶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53,共8页
[研究目的]用历史长焦距审视中美关系合作、竞争、对抗多重面相交织背景下,美国对华安全战略调整的表象、动因及基本规律。[研究方法]以存在论的现象学作为方法论的基础,基于框架性分析对美国对华安全战略开展历史和现实分析,运用语义... [研究目的]用历史长焦距审视中美关系合作、竞争、对抗多重面相交织背景下,美国对华安全战略调整的表象、动因及基本规律。[研究方法]以存在论的现象学作为方法论的基础,基于框架性分析对美国对华安全战略开展历史和现实分析,运用语义网络探究战略的“视域性框架”,创建聚类谱系图还原战略的“议题性框架”,进而总结战略演进的“认知性框架”。[研究结论]根据对特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可能存在的框架类型的构建,可以探知未来美国对华安全战略议题趋向多元化,在“战略竞争”的导向下,脱钩、冲突都有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对华安全战略 战略竞争 框架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从全球问题到议题政治:全球性议题的脉络、谱系与议程设置
14
作者 陈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全球性议题是一种全球化空间与社会化议题的交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既是多国协同的跨国行动,也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社会建构与话语实践。最早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理概念是全球性“问题”而非“议题”,探讨议题设置的内生逻辑实为研究“作为问... 全球性议题是一种全球化空间与社会化议题的交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既是多国协同的跨国行动,也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社会建构与话语实践。最早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理概念是全球性“问题”而非“议题”,探讨议题设置的内生逻辑实为研究“作为问题的议题”是如何被识别、被凸显,直至在跨国协作中成为“议题政治”。研究尝试在全球学的溯源中勾勒全球性议题的知识谱系与学理地图,从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取径来探究“成为议题”的脉络和逻辑,在此基础上,将议题设置视作跨国情境下关联建构与共识导向的全球治理实践,并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提出议题设置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议题 社会建构 全球治理 议程设置
下载PDF
ChatGPT类人工智能介入战略叙事的内在逻辑、具体表征及应对策略
15
作者 仇华飞 于利花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0-40,共11页
ChatGPT类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认知智能互联时代。作为自动生成与传播文本的算法智能体,ChatGPT类人工智能技术介入叙事修辞促使战略叙事生态发生转变,其通过概念驾驭公众情感,叙事博弈更为复杂多变。这背后既有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技术... ChatGPT类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认知智能互联时代。作为自动生成与传播文本的算法智能体,ChatGPT类人工智能技术介入叙事修辞促使战略叙事生态发生转变,其通过概念驾驭公众情感,叙事博弈更为复杂多变。这背后既有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技术性缺陷,也有大国刻意利用的政治因素。当前的监督机制落后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必须建立适当的监督和问责机制,成立具有约束力的机构,以提高国家过滤筛选有害信息的能力,保证叙事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战略叙事 竞争冲击 监管规制
下载PDF
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环境治理转型
16
作者 宫玉涛 王先霞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0,M0005,共10页
近年来,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着特殊的时代境遇,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转型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当前,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着多重困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积极承担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责任,日益成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 近年来,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着特殊的时代境遇,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转型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当前,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着多重困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积极承担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责任,日益成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原则下积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能有效纾解全球环境治理困境,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实现转型,促使各国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家园,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环境治理 中国 治理困境 治理转型
下载PDF
全球空间安全治理视域下临近空间飞行监管研究
17
作者 张超汉 胡熳馨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监管客体不定、监管内容复杂、飞行活动存有争议的情况下,现有国际航空航天法律制度已无法满足调整此类新型利益关系的实践需要。构建针对性的监管制度不仅是行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地面国国防安全和临近空间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在国内立法层面,中国可参鉴《临近空间管制公约(草案)》的相关条款,积极推进临近空间融入航空法或航天法的制度设计,或制定单行的临近空间法,以国内立法引领国际立法;在国际立法层面,应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主导,通过修订《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又称《芝加哥公约》)相关附件或增设临近空间飞行的新附件标准,推进国际统一规则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监管主体 监管客体 监管事项 国际统一规则 空间安全治理
下载PDF
俄罗斯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认知及对策
18
作者 刘刚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研究目的]梳理分析《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布以来俄罗斯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认知和对策建议,对于把握俄罗斯北极战略、研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对华政策趋向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研究方法]选取俄罗斯5家智库作为分析样本,运... [研究目的]梳理分析《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布以来俄罗斯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认知和对策建议,对于把握俄罗斯北极战略、研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对华政策趋向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研究方法]选取俄罗斯5家智库作为分析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对21份研究文本进行考察。[研究结论]俄罗斯智库聚焦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身份、战略意图、影响及中俄北极合作等方面,在俄乌冲突前后其认知及对策建议呈现出既有传承也有变化的特点。应理性看待这种变化,以《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为基础主动设置北极议题,丰富政府与民间北极问题交流互信机制,拓展北极国际合作的形式和内容,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智库 北极事务 北极政策 中俄关系
下载PDF
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
19
作者 吴征宇 杨于森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造成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间相互脱节的原因有二,一是地理政治学往往被认为是纳粹德国扩张政策背后的思想渊源,二是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的科...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造成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间相互脱节的原因有二,一是地理政治学往往被认为是纳粹德国扩张政策背后的思想渊源,二是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的科学化转型。地理政治学的现实主义内核是由当代学者用以界定现实主义思想或理论的三个核心标准决定的,即对无政府状态、国际政治主要行为体及国际政治本质的认识。本文指出,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核都是以均势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理论,但两种均势论之间却存在本质区别,而这正是地理政治学的独具特色之处。地理政治学是一种介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两大分支(均势现实主义和霸权现实主义)之间的现实主义思想体系,它有着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截然不同的两个分析特征,即整体性和动态性,这两个特征同样也昭示着地理政治学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政治学 现实主义 均势 霸权 国际政治
下载PDF
当前一轮“资源民族主义”特点及前景
20
作者 赵宏图 陈文林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43,共13页
自2020年前后至今,在拉美左翼上台、资源国债务压力上升、新冠疫情暴发、国际低碳转型提速、俄乌冲突爆发、大国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拉美、亚洲和非洲等地“资源民族主义”明显回潮。资源国通过提高特许权使用费和税收、停止或重... 自2020年前后至今,在拉美左翼上台、资源国债务压力上升、新冠疫情暴发、国际低碳转型提速、俄乌冲突爆发、大国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拉美、亚洲和非洲等地“资源民族主义”明显回潮。资源国通过提高特许权使用费和税收、停止或重新谈判现有合同甚至是国有化等政策,加大资源控制力度,抬高外资准入门槛。与过去相比,当前一轮“资源民族主义”的重点领域由石油转向关键矿产,资源国的诸多措施更为温和理性,是在总体欢迎外资的前提下加强对本国资源的管控,反殖民主义色彩减弱,资源国与外资的关系也从零和博弈下的对抗变为合作基础上的利益之争。资源国对外资诸多限制措施的出台,虽有利于增加收益、推动经济增长,但也不可避免制约全球关键矿产等领域投资和产能的增加,迟滞国际能源低碳转型。短期看,本轮“资源民族主义”政策在政治上迎合了资源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有助于其经济发展和转型;中长期看,“资源民族主义”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内外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资源民族主义” 关键矿产 国有化 出口限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