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安全战略视域下的美国对华制度制衡及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夏立平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2,I0002,I0003,共19页
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 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他性的转变。小布什政府采用试图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奥巴马政府则采用两面下注的混合型对华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特朗普政府主要利用美国国内法律和制度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而拜登政府采用“小圈子”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拜登政府在高科技领域对华实行制度制衡,企图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中国高科技发展,客观上却促使中国自立自强形成尽可能完整的高科技生产链,对美国自身高科技产业和国内经济也产生“反噬”效应,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 制度制衡 拜登政府 对华政策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提升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势不可当。话语权博弈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却面临一定的困境。从依附论的角度看,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仍呈现鲜明的“中...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势不可当。话语权博弈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却面临一定的困境。从依附论的角度看,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仍呈现鲜明的“中心外围”的依附结构,“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在范式、理论、价值、传播等维度均存在对美西方等“中心”国家的“话语依附”。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在提供实践场域、供给理论养分、搭建交流桥梁、壮大传播平台等方面为磨砺和增强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变革国际合作话语体系的不平等格局、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事业仍任重道远。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应将国际合作话语权建设作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完善理论建设、凸显价值追求、开展话语对接、优化话语传播等路径,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影响力,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对美西方国家的话语依附,共同为实现新型国际合作积极发声、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合作 话语权 依附论 “中心外围”
下载PDF
公共外交视域下的中外人文交流新思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庆安 刘北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2期4-8,共5页
在全球范围内,多极化趋势引发了新的冲突格局,使得国家间的博弈外延到文化与观念领域。随着国际格局的不断演变,人文交流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外交手段,亟需弥合不同国家间多元文化特征和全球发展趋势之间的鸿沟,以满足中国与海外文化相... 在全球范围内,多极化趋势引发了新的冲突格局,使得国家间的博弈外延到文化与观念领域。随着国际格局的不断演变,人文交流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外交手段,亟需弥合不同国家间多元文化特征和全球发展趋势之间的鸿沟,以满足中国与海外文化相互交流的新战略需求。中国所面临的全球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挑战,需要基于现有实践基础,面向核心问题、全球南方以及特定受众,制定精准的传播方案。这不仅有助于奠定多元文明共存、交流互鉴的思想基础,也有助于为具体的精准传播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为中国与全球的对话提供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人文交流 国际传播 文明互鉴
下载PDF
大变局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基于首次全球盘点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明 向文洁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102,164,共19页
2023年迪拜气候大会完成了对《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明确指出《巴黎协定》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各缔约方尚未集体步入实现《巴黎协定》的宗旨及其长期目标的轨道,距离实现这一目标仍存在巨大差距。这次气候大会也确定了转型脱离... 2023年迪拜气候大会完成了对《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明确指出《巴黎协定》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各缔约方尚未集体步入实现《巴黎协定》的宗旨及其长期目标的轨道,距离实现这一目标仍存在巨大差距。这次气候大会也确定了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以便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标志着化石燃料时代终结的开始,也表明绿色转型的时代潮流不仅不可逆转,而且转型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将持续加快。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气候治理的紧迫性显著上升。作为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行为体,中国需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出发,利用首次全球盘点向国际社会发出清晰信号,坚定推进自身“双碳”目标的实现,积极推动和引领全球低碳转型,为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拜气候大会 全球气候治理 全球盘点 巴黎模式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对外关系中的生态文明制度对接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宏源 任康华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20,164,165,共20页
随着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地球面临空前的生态危机。环境治理领域的国际政治博弈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面临集体行动困境、参与主体治理地位不对称等一系列治理挑战,难以形成统一的制度目标,亟待... 随着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地球面临空前的生态危机。环境治理领域的国际政治博弈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面临集体行动困境、参与主体治理地位不对称等一系列治理挑战,难以形成统一的制度目标,亟待形成公正有效的多边合作治理机制。基于此,中国提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改革,这也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其中制度对接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制度对接的角度出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生态文明制度对接:一是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制度对接;二是与双边、区域合作机制的制度对接;三是与中国自主提出的国际倡议的制度对接。中国的绿色领导力则是推动对外关系中的生态文明制度对接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动力,并提升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贡献。最后,在新形势下,中国应把握战略机遇,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对接,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文明 绿色领导力 制度对接 全球治理
下载PDF
转文化性:国际人文交流新思维——CGTN与拉美主流媒体交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新 王雅墨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源远流长的中拉人文交流进入“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时代,而人文交流的研究范式也经历了主体性、文化间性到转文化性的转变。国际媒体交流是基于对话合作的文化交流,以转文化性理论为基础探寻媒体交流,其情境从现实对话转向跨时空文明交... 源远流长的中拉人文交流进入“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时代,而人文交流的研究范式也经历了主体性、文化间性到转文化性的转变。国际媒体交流是基于对话合作的文化交流,以转文化性理论为基础探寻媒体交流,其情境从现实对话转向跨时空文明交融,模式从外交政策独白转向媒体合作共创,范式由主体信息传播转向多元价值共情。展望面向未来转文化背景下的媒体交流,认识论层面需要跨越时空寻求文化间合作共同空间,方法论层面需要用新兴技术构建面向受众的交流机制,本体论层面需要探寻人类自身的多元文明对话合作,从而实现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文化 间性理论 媒体交流 拉丁美洲 文明交流互鉴
下载PDF
美国数字霸权及其应对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国柱 《前线》 2024年第1期34-35,共2页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控制成为国际政治领域讨论的重要话题。当少数国家或实体对全球数字技术格局产生不成比例的绝对影响时,就形成了所谓数字霸权。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建立数字霸权,企图将数字技术优势转...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控制成为国际政治领域讨论的重要话题。当少数国家或实体对全球数字技术格局产生不成比例的绝对影响时,就形成了所谓数字霸权。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建立数字霸权,企图将数字技术优势转化为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以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转化 文化影响力 社交媒体 互联网 数字控制 全球霸权 技术格局 美国
下载PDF
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和拓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纪周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20,共11页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国海外利益的内涵、数量以及面临风险挑战的可能性都在增加。本文首先从内涵与外延上对新时期中国海外利益的概...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国海外利益的内涵、数量以及面临风险挑战的可能性都在增加。本文首先从内涵与外延上对新时期中国海外利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了中国海外利益可能面临的四种挑战,包括能源与粮食安全、海外投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及中国公民海外人身与财产安全等,最后从统筹理念与实践、国内和国际因素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和拓展的几点思路和对策。在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与拓展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但要树立正确的中国海外利益观,还需强化相关机制能力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利益 “一带一路” 海外风险 利益保护
下载PDF
议程设置理论视角下新时代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三重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房彬 李坪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议程设置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推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基础议程设置层级:主动设置议题以赢得先机,选择具有广泛共识性的议题以增强认同,强调议题加深关注;属性议程设置层级,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 议程设置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推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基础议程设置层级:主动设置议题以赢得先机,选择具有广泛共识性的议题以增强认同,强调议题加深关注;属性议程设置层级,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以形成认知;网络议程设置层级,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受众呼应”的对外传播格局,主流媒体整合定调,社交平台布局,社会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 议程设置理论
下载PDF
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的国际认知偏差及其因应——基于对美国智库的考察
10
作者 曾润喜 叶鑫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5,共8页
[研究目的]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际上对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存在着认知偏差,分析其偏差情况和原因,可以为健全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供启示。[研究方法]基于美国智库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从行为... [研究目的]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际上对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存在着认知偏差,分析其偏差情况和原因,可以为健全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供启示。[研究方法]基于美国智库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从行为、意图、影响和对策等维度分析认知偏差情况及其动因。[研究结论]美国智库存在着较为系统的认知偏差,错误地认为中国在网络综合治理过程中采取不当手段、抱有不良意图、带来严重后果,将中国视为“危险的创新者”“秩序的破坏者”与“利益的盗窃者”,并提出对抗与合作并存、内外部同步建设、软硬实力共同提升的应对策略。这些认知偏差受到国际斗争、网络治理、中国自身与智库内部等方面的影响。对此,我国应用好认知博弈对抗和对话合作两种手段,讲好中国网络综合治理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综合治理 美国智库 网络空间竞争 中美关系 认知偏差 网络空间安全
下载PDF
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演进、特征与影响
11
作者 张建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不断强化对华战略竞争,提出“脱钩”“去风险”“小院高墙”等处理对华事务的概念,将这些概念作为其“竞赢中国”战略的政策性工具。美国以所谓的“战略竞争”作为对中国的战略认知并定性中美关系,本质上是以不... 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不断强化对华战略竞争,提出“脱钩”“去风险”“小院高墙”等处理对华事务的概念,将这些概念作为其“竞赢中国”战略的政策性工具。美国以所谓的“战略竞争”作为对中国的战略认知并定性中美关系,本质上是以不公平方式竞争来打压、遏制中国,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脱钩断链、去风险是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重要手段。“战略认知”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颗纽扣,美国以竞争定位中美关系是“战略错误认知”。美国加速编织对华遏制体系,持续升级单边制裁,大搞对华科技封锁,联合盟友推动对华“去风险”,是妄图将中国挤出全球产供链,尤其在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阻止中国超越美国。中方要积极采取措施反向制衡美国对华的战略竞争和“去风险”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竞争 脱钩 去风险 中美关系
下载PDF
AIGC时代涉华国际舆论的演变、风险与敏捷治理——以ChatGPT为例
12
作者 吴瑛 孙鸣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5,171,172,共13页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正在推动国际传播生态的变革,同时也给涉华国际舆论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国际舆论格局由“去中心化”到“超级中心化”,舆论传播模式由霸权式输出到隐蔽式渗透,舆论引导策略也...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正在推动国际传播生态的变革,同时也给涉华国际舆论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国际舆论格局由“去中心化”到“超级中心化”,舆论传播模式由霸权式输出到隐蔽式渗透,舆论引导策略也由粗放型传播向精准型传播转变。在复杂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中,相关势力可能通过输出与包装涉华虚假信息、模仿与扮演意见领袖以及收集与分析用户数据等方式,给涉华国际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带来挑战。在此背景下,敏捷治理成为应对涉华国际舆论风险的重要途径,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强化快速感知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灵活响应能力,践行多边主义、深化持续协调能力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ChatGPT 国际传播 国际舆论 敏捷治理
下载PDF
认知宰制的三重解码:国际舆论“武器化”的致效机理研究
13
作者 徐明华 李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6,共10页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迁和大国间权力博弈的升级,不宣而战、常态在战的认知战成为现代战争的最新形态。国际涉华舆论内隐的“招数”通过塑造社会感知、引导社会判断和建构社会解释实施认知宰制,完成了受众对中国的敌意启动、敌意催化和敌意...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迁和大国间权力博弈的升级,不宣而战、常态在战的认知战成为现代战争的最新形态。国际涉华舆论内隐的“招数”通过塑造社会感知、引导社会判断和建构社会解释实施认知宰制,完成了受众对中国的敌意启动、敌意催化和敌意论证。在这一过程中,藏匿于舆论背后真正的权力实现了认知的统辖、支配与禁锢,俘获了被驯服的身体与被规范的意识,并使之成为国际舆论场域认知冲突与对抗的前线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舆论“武器化” 认知战 认知宰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话语联盟:中国国际传播协同性能力建设分析
14
作者 谢进川 杜雨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5,共9页
国际传播的话语联盟是同外部主体建立国际传播协同性的重要路径,但话语联盟不是话语结盟。话语联盟的正当性基础、开放性生成与普惠性福利指向同话语结盟的封闭性与排他性形成区分。中国国际传播话语联盟的建立受制于民族国家因素、地... 国际传播的话语联盟是同外部主体建立国际传播协同性的重要路径,但话语联盟不是话语结盟。话语联盟的正当性基础、开放性生成与普惠性福利指向同话语结盟的封闭性与排他性形成区分。中国国际传播话语联盟的建立受制于民族国家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美国因素与媒体传播格局因素,需要聚焦于话语联盟的主体构成问题、话语联盟的实践议题驱动力问题、话语联盟的距离因素问题、话语联盟的沉默螺旋效应与墨染效应问题,以促进国际传播协同性能力建设,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下的国际传播冲突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联盟 国际传播协同性 影响因素 焦点问题
下载PDF
中日“1972年体制”的历史基石与现实挑战
15
作者 黄忠 王鹏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9,共8页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两国政府在综合考量国际局势与国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向而行的战略性选择。围绕中国台湾、历史、安保、领土争端问题,两国政府达成处理原则与方式上的共识,构建了和平友好基调的“1972年体制”。然而...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两国政府在综合考量国际局势与国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向而行的战略性选择。围绕中国台湾、历史、安保、领土争端问题,两国政府达成处理原则与方式上的共识,构建了和平友好基调的“1972年体制”。然而,日方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回顾复交52年的历程,中方一贯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而日方在历史问题上则存在反省与否定两种态度。在右翼运动与自民党派阀政治的影响下,历届日本政府对于侵华历史问题的态度并不一致,日本社会扭曲历史观的盛行已成为阻碍建构新时代中日关系的严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2年体制”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历史认识
下载PDF
国际互联网用户参与国家声誉管理的话语实践——维基百科“一带一路”倡议词条的个案研究
16
作者 吴明华 赵飞格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4,共8页
洛马-阿霍将维护组织声誉的网络用户定义为信仰者。信仰者通过强调自身的社区贡献、“一带一路”倡议的公共价值、词条编辑的“程序正当性”和唤起“同情”情绪来消解其他编辑者的质疑与偏见。尽管意识形态冲突难以完全解决,但信仰者的... 洛马-阿霍将维护组织声誉的网络用户定义为信仰者。信仰者通过强调自身的社区贡献、“一带一路”倡议的公共价值、词条编辑的“程序正当性”和唤起“同情”情绪来消解其他编辑者的质疑与偏见。尽管意识形态冲突难以完全解决,但信仰者的参与促进了暂时性共识的形成,推动了合法性知识的生产。这对中国国家声誉管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声誉管理 对话修辞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 维基百科
下载PDF
西方国家对华经济认知战的传播机理与应对之道
17
作者 汤景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4-88,共5页
现代经济和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所驱动的,容易成为国际认知战的主战场。当下的经济认知战以精准的受众洞察为基础,注重情感引导,诉诸于虚假信息投放,不仅关注短期的战略目标和战术行动,还注重对目标群体的认知... 现代经济和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所驱动的,容易成为国际认知战的主战场。当下的经济认知战以精准的受众洞察为基础,注重情感引导,诉诸于虚假信息投放,不仅关注短期的战略目标和战术行动,还注重对目标群体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的长期改变,特别重视通过“全社会模式”操纵舆论,以实现对社会群体认知和行为的引导,表现出典型的混合战倾向。经济认知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会对国际政治产生负面连锁效应,有针对性地应对经济认知战,需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和舆论等多种手段,以及持续的努力和各个领域的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认知战 虚假信息 国际传播
下载PDF
百年大变局下的中欧经济合作:现状成就、困难阻力与有效措施
18
作者 丁工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5期33-43,共11页
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在世界政治和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和全球体系迎来深度的变革调整,欧盟也致力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进阶更高席次、实现更大抱负。与... 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在世界政治和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和全球体系迎来深度的变革调整,欧盟也致力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进阶更高席次、实现更大抱负。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也面临世界百年大变局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动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中欧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更高台阶,不仅能够保障各自的发展需求和国际地位,也符合双方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和长远利益,对彼此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特别是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经济产业变革,促使服务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国开始更大规模地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这给中欧经济合作注入了更强的动力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关系 国际合作 自由贸易区 中等强国 新型国际关系
下载PDF
百年变局下的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现状、困境与对策
19
作者 王磊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1期27-36,共10页
百年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变革广度与深度展开,世界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面临着复杂的变化与深刻的挑战。当前的全球海洋安全治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如治理理念缺失、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机制失常、治理组织失效等,难以有效应对层... 百年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变革广度与深度展开,世界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面临着复杂的变化与深刻的挑战。当前的全球海洋安全治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如治理理念缺失、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机制失常、治理组织失效等,难以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海洋安全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身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深度参与全球海洋安全治理既是必然选择,也是责任担当。为此,中国应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找准发展中国家这一身份定位,通过推动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理念更新、构建多中心全球海洋安全治理格局、增强全球海洋安全治理机制运行能力、提升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组织的权威性等途径,助推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秩序的改革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全球海洋安全治理 海洋环境 海洋强国 海洋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深刻理解邓小平外交思想,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20
作者 杨伯江 金嬴 《东北亚学刊》 2024年第4期10-20,143,共12页
2024年8月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6周年。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导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并在对日外交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系,始终将其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与... 2024年8月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6周年。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导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并在对日外交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系,始终将其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国际战略全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习近平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擘画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引领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大方向。中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总体走向,中日关系的具体实际又决定了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与方案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深化务实合作、促进认知重构、增进战略互信是基本思路与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外交思想 中日关系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人类命 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