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8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对中日复交前后钓鱼岛争端的认知
1
作者 陈海懿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4期49-60,共12页
中日复交前后,钓鱼岛争端成为制约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自近代以来英国长期是东亚地区的重要角色,通过解读英国外交档案关于中日复交前后的钓鱼岛问题等内容,可以发现:一是英国积极关注钓鱼岛争端;二是英国以“避免介入”钓鱼岛争... 中日复交前后,钓鱼岛争端成为制约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自近代以来英国长期是东亚地区的重要角色,通过解读英国外交档案关于中日复交前后的钓鱼岛问题等内容,可以发现:一是英国积极关注钓鱼岛争端;二是英国以“避免介入”钓鱼岛争端为立场;三是英国对“搁置争议”的看法反映出中国政府在特定时期内暂时“搁置争议”策略的智慧。在钓鱼岛问题研究中引入英国因素,将该研究置于更宽广的场域中,从旁观者角度审视钓鱼岛问题,有助于扩展对钓鱼岛争端的历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复交 钓鱼岛 英国 搁置争议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下载PDF
说服工作与日本对华建交偏好的转变 被引量:2
2
作者 葛晓畅 尹继武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32,共45页
1972年9月25日,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过数日会谈,中日双方于同月29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然而,在日本国内亲台势力依旧强大、中日谈判立场尚存分歧、日美同盟关系恐受影响、国内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田中为何在7月7日上任后的... 1972年9月25日,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过数日会谈,中日双方于同月29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然而,在日本国内亲台势力依旧强大、中日谈判立场尚存分歧、日美同盟关系恐受影响、国内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田中为何在7月7日上任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将其对华政策偏好从渐进观望转向亲访复交——决定在短期内通过访华以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既有的国际形势变化论、国内领导人更替论、中日互动论均无法全面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提出了说服工作的分析框架,从手段和程度两个维度解释一国如何推动另一国领导人接受风险,改变政策偏好。对历史案例的过程追踪表明,中国通过对田中进行高度的施压与许诺,有效改变了其现状预期,使其接受风险,采纳亲访复交作为政策偏好。通过探索前景理论在合作性情境中的能动运用,本文建构了一国何以推动另一国加速开展关系重建的理论框架,在理论上创新了战略互动中的偏好塑造逻辑,同时在实践上对于修复敌对关系、缓解战略竞争、改善国际环境具有一定的政策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正常化 说服工作 风险接受 偏好塑造
下载PDF
日本对华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
3
作者 张军平 徐艳玲 《东北亚学刊》 2024年第5期77-88,147,共13页
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以遏制中国为目标,日本调整安全政策,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支持美在亚太地区谋取核心地位;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着力配合美国共同联合韩菲印澳等盟友遏制中国;拉拢非美日盟友的亚太国家作为外围补充,助... 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以遏制中国为目标,日本调整安全政策,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支持美在亚太地区谋取核心地位;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着力配合美国共同联合韩菲印澳等盟友遏制中国;拉拢非美日盟友的亚太国家作为外围补充,助推“核心—主力—外围”的遏华结构。日本将中俄朝视为现实挑战,更将中国视为首要威胁,通过强化自身防卫能力和日美同盟,构建双边及小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着力介入台海问题,加强对华战略围堵。安全战略的调整并不能使日本实现“绝对安全”,其将加大对华干扰,阻碍中日关系发展,恐使外围国家处于选择困境中,严重影响地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安全战略 印太战略 中日关系 地区安全
下载PDF
日本介入台海的新动向论析
4
作者 范强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5期42-59,共18页
为应对地区权力格局和安全形势变化,美国持续要求日本承担更多同盟责任,为确保美国安全承诺的有效性,日本不断提升自我防卫能力、强化同盟威慑力,日美逐步确立了应对包括台海在内的地区紧急事态的联合行动框架,试图强化对华威慑能力、... 为应对地区权力格局和安全形势变化,美国持续要求日本承担更多同盟责任,为确保美国安全承诺的有效性,日本不断提升自我防卫能力、强化同盟威慑力,日美逐步确立了应对包括台海在内的地区紧急事态的联合行动框架,试图强化对华威慑能力、维持台海现状,同时,日本不愿被完全卷入冲突,在台海问题上并未完全追随美国,保持了一定独立性,美日主从关系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日本在台海局势中的重要性凸显,未来日本介入台海的能力和意愿直接关系到美日同盟介入台海的威慑能力,日本对台海的介入程度受到多方面限制,如不愿被卷入战争的考量、日台关系国际法地位、危机事态认定标准、社会舆论和经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同盟 日本 台海危机 台湾问题 威慑
下载PDF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视域下的中日公共卫生合作
5
作者 李婕 赵海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0期62-65,共4页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中日两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推动了双方在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提高中日公共卫生治理水平。中日两国公共卫生合作面临困难与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发展...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中日两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推动了双方在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提高中日公共卫生治理水平。中日两国公共卫生合作面临困难与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发展,两国应坚持政治互信,完善公共卫生合作机制,加强多元主体互动与交流,积极探索合作新领域。在不断丰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和实践发展进程中,中日公共卫生合作将朝着更加规范、包容和统一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公共卫生 中日合作
下载PDF
中日关系紧张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奇渊 陈思翀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1-24,共24页
2010年撞船事件和2012年日本"购岛议题"使得中日关系紧张气氛持续升级。不同于2005年前后的"政冷经热",现阶段中日关系已对贸易关系产生了显著冲击。对此,我们基于内生结构断点的方法,以2008年第二季度、2010年第... 2010年撞船事件和2012年日本"购岛议题"使得中日关系紧张气氛持续升级。不同于2005年前后的"政冷经热",现阶段中日关系已对贸易关系产生了显著冲击。对此,我们基于内生结构断点的方法,以2008年第二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为分界点,将2002—2012年中日政治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此期间,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经历了三种状态:较弱、无影响、显著影响。第一阶段,由于政治关系的影响较弱,经济上的有利因素容易抵消政治的负面影响,因此表现出了"政冷经热"。在第三阶段,政治关系恶化对贸易的影响显著强化,同时经济指标走弱,由此出现了"政冷经冷"。结果还显示:由于双边关系紧张,2012年中国对日本出口潜在损失313亿—318亿美元,日本损失为368亿—379亿美元,高出中国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政治关系 中日贸易 政冷经冷 结构断点
下载PDF
南中国海问题上的中日关系及柬埔寨的大外交战略与角色
7
作者 亨萨勒 蒋小星(译) 《南洋资料译丛》 2024年第4期73-78,共6页
一、引言南中国海属于太平洋的一部分,是连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船舶通航条件良好。南中国海北接中国南部,西邻越南及柬埔寨,东部及南部分别与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相邻。目前,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文莱、菲律宾等均声称对南中... 一、引言南中国海属于太平洋的一部分,是连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船舶通航条件良好。南中国海北接中国南部,西邻越南及柬埔寨,东部及南部分别与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相邻。目前,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文莱、菲律宾等均声称对南中国海拥有“主权”。柬埔寨自1999年加入东盟以来,一直以相对积极的态度参与协调、解决南中国海问题。2002年,柬埔寨首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成功推动中国与东盟在金边就南中国海问题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中国海 外交战略 中国与东盟 中日关系 柬埔寨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下载PDF
华文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研究——以日本《东方新报》为例
8
作者 陈佳佳 《新闻前哨》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从古代便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日本华文媒体《东方新报》为研究对象,采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主题,希望从其报道内容上发现日本华文媒体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东方新报》通过...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从古代便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日本华文媒体《东方新报》为研究对象,采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主题,希望从其报道内容上发现日本华文媒体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东方新报》通过视频报道,对中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医疗保障、政治改革、文化创新、交流合作、教育传承等七个方面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媒体 《东方新报》 国家形象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对日精准传播新格局
9
作者 苏蕾 管泽楷 《新闻前哨》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纲领性、统领性方针,是我国对日本传播开拓新格局的动力来源和思想宝库。《人民中国》作为对日精准传播的重要力量,遵循价值、人民、关系的实践逻辑,传递了既追求高质量发展也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反映了兼具公共价...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纲领性、统领性方针,是我国对日本传播开拓新格局的动力来源和思想宝库。《人民中国》作为对日精准传播的重要力量,遵循价值、人民、关系的实践逻辑,传递了既追求高质量发展也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反映了兼具公共价值信念和美好生活方式的人民面貌,展现了中国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对日传播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双边政治冲突事件多大程度影响到访游客人数?——基于2012年中日钓鱼岛事件的影响效应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剑华 张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5,共13页
文章基于国际关系影响视角,将双边政治冲突事件对国际货物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延伸至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领域,以2012年9月因日本政府实质性推进钓鱼岛"国有化"计划所引发的中日双边政治冲突事件为例,运用基于反事实因果理论的双... 文章基于国际关系影响视角,将双边政治冲突事件对国际货物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延伸至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领域,以2012年9月因日本政府实质性推进钓鱼岛"国有化"计划所引发的中日双边政治冲突事件为例,运用基于反事实因果理论的双重差分法,就事件对中国公民赴日旅游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表明,此次事件导致中国赴日旅游人数平均减少了16.8%,影响效应自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显现并在该季度影响最大,当期中国赴日旅游人数下降了60.7%,至2013年第三季度负面影响开始消退,事件影响持续约15个月,其间,中国赴日旅游人数累积减少近80万,并对日本入境旅游收入造成了近19亿美元的损失。从影响效应对比来看,该事件对日本入境旅游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日本向中国出口货物贸易的影响。将2017年2月因韩国不顾中方反对部署"萨德"系统引发的中韩双边政治冲突事件纳入对比后,研究发现,基于国家安全长远利益的双边政治冲突事件相对历史性领土争端问题引发的双边政治冲突,其对到访游客人数的影响效应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政治冲突事件 游客人数 出境旅游 影响效应评估
下载PDF
日本相对衰落与中国的应对 被引量:3
11
作者 门洪华 宋志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1,共19页
进入21世纪,日本综合国力呈现相对衰落的迹象,长期观之存在持续走向衰落的可能。日本不愿意适应和接受自身国际地位相对下降的现实,尤其是面对中日两国实力此消彼长的态势,日本政治右倾化动向显著,安保战略与外交政策调整巨大,这在一定... 进入21世纪,日本综合国力呈现相对衰落的迹象,长期观之存在持续走向衰落的可能。日本不愿意适应和接受自身国际地位相对下降的现实,尤其是面对中日两国实力此消彼长的态势,日本政治右倾化动向显著,安保战略与外交政策调整巨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其国家实力相对衰落的反映。基于国家、地区、全球等三个层面全面剖析日本相对衰落的效应,指出中日实力对比发生逆转,导致战略相持和激烈对冲期的来临,双边竞争性因素突出,中日关系进入全面角力阶段。日本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积极制定和实施新的对华战略,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的最主要威胁。因而,必须持续关注未来日本内外政策的动向,及时进行准确的战略判断与应对,增强战略定力,在坚决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同时,致力于重塑地区关系,打破美日软性遏制圈,利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赢得对日战略优势,逐渐实现中日关系的历史性和解,建立兼容共存的互动关系,并争取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相对衰落 中日关系 战略研究
下载PDF
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 被引量:40
12
作者 时殷弘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3年第2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外交关系 中日关系 对外政策 东亚地区 外交革命 国际安全
下载PDF
日本在中国南海问题上扮演的角色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瑶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7,35,共8页
冷战后日本从战略上开始逐步介入南海地区,设法借助美日同盟和地区其他力量,插手南海地区安全事务,不断强化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其目的是使南海问题久拖不决,牵制中国的发展,并在限制中国的同时扩大日本在东亚的影响力。
关键词 中国南海问题 日本 美国
下载PDF
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 被引量:45
14
作者 马立诚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6期41-47,共7页
关键词 对日关系 中国 日本 外交关系 民族主义 和平 发展
下载PDF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日本的考量与阻力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竞超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93,138,共14页
伴随中日关系回暖,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转向积极,愿与中国推进在沿线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日本对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既是其欲在经济上"联华御美"、实施"有限自主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也与国内... 伴随中日关系回暖,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转向积极,愿与中国推进在沿线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日本对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既是其欲在经济上"联华御美"、实施"有限自主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也与国内利益集团的强烈诉求密切相关,更是在"亚洲雁阵模式"式微背景下,力图重新获得亚太经济主导权的主动作为。在中日两国合作趋势向好的同时,也应看到未来面临的诸多挑战。日本自身并未完全摒弃对华冷战思维,对本国企业存在诸多限制,仍在明里暗里对冲"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此外还时刻面临美国利益诱导与压力。中国应积极与日方积累第三方市场合作功能性成果,争取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完全认同,真正构建起"中日经济命运共同体",切实造福两国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 第三方市场合作
下载PDF
日本政府对华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晓光 孙辉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5年第3期7-12,共6页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双边经济合作成果尤其显著,其中日本ODA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维系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依据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分析范式,从政策决定过程和政治与经济互动、中日关系互动的视...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双边经济合作成果尤其显著,其中日本ODA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维系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依据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分析范式,从政策决定过程和政治与经济互动、中日关系互动的视角来分析和考察日本对华ODA决策、实施的过程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和未来走向,有助于我们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适时制定灵活的政策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日本政府 中日邦交正常化 国际政治经济学 双边经济合作 经济现代化 促进作用 分析范式 经济互动 政策决定 未来走向 心理准备 政策方针 ODA 历史学 制定 适时
下载PDF
中日东海争端的现状与前景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鞠海龙 张三保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5期66-70,共5页
中日两国都是亚洲乃至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东海争端表面上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两条规定在东海的实施之争,背后则是日本对这一地区的领土、能源、资源的觊觑。在中日东海争端中,日本的新旧海权观和海洋战略交替作用,影响了亚... 中日两国都是亚洲乃至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东海争端表面上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两条规定在东海的实施之争,背后则是日本对这一地区的领土、能源、资源的觊觑。在中日东海争端中,日本的新旧海权观和海洋战略交替作用,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安全。中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东海为中日两国实现合作双赢提供了一个天然良机,而能源合作是中日两国扩大合作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争端 中国 日本 外交政策 合作模式
下载PDF
寻求中美日相互安全的基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世平 曹筱阳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中国 大国关系 政治联盟 国家安全
下载PDF
日本武力介入钓鱼岛的图谋与法律制约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江永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2,共14页
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迎来"不惑之年",而标榜重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却公开表示,在钓鱼岛问题上必要时将动用自卫队。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前所罕见的。野田首相发表相关言论的实质、决策背景是什么?日本... 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迎来"不惑之年",而标榜重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却公开表示,在钓鱼岛问题上必要时将动用自卫队。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前所罕见的。野田首相发表相关言论的实质、决策背景是什么?日本武力介入钓鱼岛的图谋和预案是什么?日本武力介入钓鱼岛受到的法律制约是什么?日本是否要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不惜一战?这一系列新问题都值得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钓鱼岛问题 日本军事 日本外交 日本对华政策
下载PDF
日本的对华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晓光 《国际论坛》 2002年第6期38-45,共8页
政府开发援助或称官方发展援助 (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 :ODA)是带有政治外交目的和长远战略意图的一国对外政策行为。本文对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 (ODA)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决策过程、政策调整、战略意图、实施现状、未来... 政府开发援助或称官方发展援助 (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 :ODA)是带有政治外交目的和长远战略意图的一国对外政策行为。本文对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 (ODA)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决策过程、政策调整、战略意图、实施现状、未来走向和理论框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学理性分析和历史性考察。并认为 ,这一研究具有认识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 ,分析日本政治外交和战略走向的现实意义 ,也具有追踪考察中日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对华开发援助 ODA 中日关系 政府开发援助 政治外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