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克松政府干涉1970年智利总统大选评析
1
作者 黄忠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6,64,共9页
在尼克松政府干涉1970年智利总统大选的动因中,保障美国在拉美地区的绝对安全是起着决定作用的核心变量,意识形态并非关键原因,经济利益的影响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尼克松政府对1970年智利总统大选的干涉由多部门共同参与,谋划也很缜密... 在尼克松政府干涉1970年智利总统大选的动因中,保障美国在拉美地区的绝对安全是起着决定作用的核心变量,意识形态并非关键原因,经济利益的影响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尼克松政府对1970年智利总统大选的干涉由多部门共同参与,谋划也很缜密。然而,阿连德仍然顺利成功上台,没有遇到任何实质性障碍。就原因而言,当时美国外交走向"缓和"的整体变化、智利基民党的分裂及其内部中左翼势力坐大、总统弗雷的个性与智利军队对职业化传统的坚持,共同决定了尼克松政府的所有努力皆归于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松政府 智利总统大选 阿连德
下载PDF
尼克松政府对智利阿连德政权的政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忠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28,共26页
在无法阻止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且不能直接使用武力对付他的情况下,尼克松政府采取了"平静而得体"的政策来遏制阿连德政权。虽然美国表面上对阿连德的上台反应平静,与其打交道时也得体地按照国际惯例行事,不让人看出美国对... 在无法阻止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且不能直接使用武力对付他的情况下,尼克松政府采取了"平静而得体"的政策来遏制阿连德政权。虽然美国表面上对阿连德的上台反应平静,与其打交道时也得体地按照国际惯例行事,不让人看出美国对他有任何不满的痕迹,但在这背后,美国综合运用政治、经济与军事上的软进攻手段来扶持阿连德的反对派、破坏智利经济,并向智利军队渗透,以期推动阿连德走向倒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军事与外交 拉丁美洲 尼克松政府 阿连德“平静而得体” 政策
原文传递
莱特利尔谋杀案与美国对智利的人权外交
3
作者 吴昊 孙若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2,共5页
1976年9月21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发生了一起汽车爆炸事件,前智利阿连德政府驻美大使奥兰多·莱特利尔和同事美国公民维罗妮卡·墨菲特身亡。事后,美联邦调查局经过调查发现,该案主使者是智利国家情报局长胡安·孔特雷拉斯。... 1976年9月21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发生了一起汽车爆炸事件,前智利阿连德政府驻美大使奥兰多·莱特利尔和同事美国公民维罗妮卡·墨菲特身亡。事后,美联邦调查局经过调查发现,该案主使者是智利国家情报局长胡安·孔特雷拉斯。当时的美国福特政府对智利人权暴行态度从保持中立逐渐过渡到直接抨击谴责,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认为这是流亡美国的不同政见者活动的结果,他希望通过刺杀莱特利尔这样一位流亡海外不同政见者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来达到震慑其他流亡者和改变美国态度的目的。结果,谋杀案被美政府视作侵犯自身国家安全,反而导致日后卡特政府对智利厉行人权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特利尔谋杀案 人权外交 福特政府 皮诺切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