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哲学与行政哲学:内涵及研究特征--兼论行政哲学对法哲学的借鉴 被引量:2
1
作者 颜佳华 王升平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法哲学是对法生活的哲学反思,行政哲学是对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相对于行政哲学而言,法哲学具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而行政哲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初创时期的行政哲学要借鉴法哲学的... 法哲学是对法生活的哲学反思,行政哲学是对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相对于行政哲学而言,法哲学具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而行政哲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初创时期的行政哲学要借鉴法哲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等,以推进行政哲学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 行政哲学 可能性 借鉴
下载PDF
我国立法语言模糊性的法哲学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晓波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7,共6页
为使法律具有权威性,排斥多义与歧义,准确历来是立法语言的灵魂,也是立法者尽力追求的主要立法原则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使用模糊语言却是在制定法律时不可回避的事实。从法哲学的角度对立法语言中的模糊现象进行阐释,有利于... 为使法律具有权威性,排斥多义与歧义,准确历来是立法语言的灵魂,也是立法者尽力追求的主要立法原则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使用模糊语言却是在制定法律时不可回避的事实。从法哲学的角度对立法语言中的模糊现象进行阐释,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立法语言模糊性的成因、价值及其给法治建设带来的不利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模糊 法哲学 分析
下载PDF
从制度到文化:政治传播范式下的中国电影变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9,共5页
对政治意识形态、电影艺术和传播效果的审视,在当下的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中主要集中于"政治电影"的探讨,但商业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使其已无法对电影生产的新变革,电影机制以及全球化立场等电影的文化生态进行有效解释。政治传... 对政治意识形态、电影艺术和传播效果的审视,在当下的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中主要集中于"政治电影"的探讨,但商业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使其已无法对电影生产的新变革,电影机制以及全球化立场等电影的文化生态进行有效解释。政治传播的范式则提供了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电影变迁过程中传播表象与意识形态内涵变化关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政治传播 文化软实力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法律行为理论研究之新进路——以法哲学与法学方法论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兰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90,共5页
法律行为理论不仅在现代民法和民事领域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在当代刑事和行政及其诉讼领域(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从而超越了单一的民事领域之疆域。建立统一的、一般的法律行为理论势在必行,走法哲学的进路,运用语用学方... 法律行为理论不仅在现代民法和民事领域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在当代刑事和行政及其诉讼领域(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从而超越了单一的民事领域之疆域。建立统一的、一般的法律行为理论势在必行,走法哲学的进路,运用语用学方法,梳理、整合、重构法律行为理论,与实践理性(或交往理性的)对接,将法律行为理论纳入到法律行动理论的视域中,从而实现法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也使得法哲学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理论更富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法律行动理论 法哲学 语用学方法
下载PDF
方法论的运用与法哲学的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瑜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5-9,共5页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法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作了科学的分析 。
关键词 法哲学 方法论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美珍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和不懈追求,生态文明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人类文明,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在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尤其要强调生态和谐,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生...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和不懈追求,生态文明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人类文明,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在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尤其要强调生态和谐,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生态和谐需要环境法治作保障,环境法治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生态和谐 法治
下载PDF
自然体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小春 《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10期50-51,共2页
随着环境问题的突现,在环境法学界,传统法学理论受到挑战,出现环境法律关系新论。围绕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否为自然体展开了论战,持新论者认为,应赋予自然体在法律关系中具有主体地位,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笔者认为,保护环境并非一定... 随着环境问题的突现,在环境法学界,传统法学理论受到挑战,出现环境法律关系新论。围绕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否为自然体展开了论战,持新论者认为,应赋予自然体在法律关系中具有主体地位,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笔者认为,保护环境并非一定要赋予自然体主体地位,在传统法学理论下,转变观念,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关系 主体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及其特殊保护——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8
作者 徐锡叶 《中国市场》 2011年第5期150-152,共3页
为了维护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文运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首先界定了"弱势群体"的概念,然后对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进行了分析认定,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对兼职大学生进行"特殊保护"的正当性。当然&... 为了维护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文运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首先界定了"弱势群体"的概念,然后对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进行了分析认定,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对兼职大学生进行"特殊保护"的正当性。当然"特殊保护"有其有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职大学生 弱势群体 身份 特殊保护 法社会学
下载PDF
法哲学核心范畴的反思与重建
9
作者 陈会会 《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6X期129-129,132,共2页
法哲学核心范畴是指对法哲学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建构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与法哲学基本范畴具有普遍联系并对其具有逻辑统摄功能的,能总体反映或揭示法律现象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法学范畴。法律关系应当成为法哲学核心范畴,这既是对各... 法哲学核心范畴是指对法哲学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建构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与法哲学基本范畴具有普遍联系并对其具有逻辑统摄功能的,能总体反映或揭示法律现象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法学范畴。法律关系应当成为法哲学核心范畴,这既是对各种法哲学理论不断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人类法律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因此,对法哲学核心范畴进行反思与重构既是法学理论创新之必须,也是法律实践不断深化之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 权利义务 法律关系
下载PDF
舆论监督与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关系辨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博 李璞 董林燕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舆论监督与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在当前执法规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各自出发点、立足点、立场、权利保障公开性、执法互动性和权力行使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离,出现了此消彼长的不平衡现象。正确分析和辨别二者之间在立意价值、执... 舆论监督与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在当前执法规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各自出发点、立足点、立场、权利保障公开性、执法互动性和权力行使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离,出现了此消彼长的不平衡现象。正确分析和辨别二者之间在立意价值、执法效能、执法目的、权力配置方面的关系,对于增强公安执法监督的效能和推进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变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公安执法 内部监督 关系
下载PDF
法治理念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灵魂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鸣利 杜远辉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7-100,共4页
法治理念是法治活动的灵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包括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对于推动执法规... 法治理念是法治活动的灵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包括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对于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 执法为民 公平正义
下载PDF
解析耶林“法感情”中的权利意识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晓闻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9-42,共4页
耶林的法哲学思想重视个人、社会的利益,要求人人必须为权利而斗争,要求公民树立"法感情",培育权利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法律体系的复杂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解析耶林权利意识,将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和... 耶林的法哲学思想重视个人、社会的利益,要求人人必须为权利而斗争,要求公民树立"法感情",培育权利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法律体系的复杂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解析耶林权利意识,将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和公民的权利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感情 权利意识 权利 义务
下载PDF
气候正义的僵局与出路--基于法哲学与经济学的跨学科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建廷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95,79,共17页
气候正义涉及复杂的国际法与国内法问题。传统国际法强调主权独立和互不干涉,而应对气候变化必然要求国际社会合作减排。国际合作减排的前提是各国主动放弃部分排放权利,主动承担减排义务。气候变化对整个国际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 气候正义涉及复杂的国际法与国内法问题。传统国际法强调主权独立和互不干涉,而应对气候变化必然要求国际社会合作减排。国际合作减排的前提是各国主动放弃部分排放权利,主动承担减排义务。气候变化对整个国际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国所受的负面冲击不尽一致。有些国家必须支出巨额的调整成本以适应变化了的全球气候,而有些国家反而会因气候变化获得短期利益。根据科斯定律初始权利分配原理,气候正义不是简单的排放权的界定与转让问题,它要求运用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原则对不公平分担减排责任的现象进行平衡处理。中国固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减排,但同时要坚持发展权优先的观点,与工业发达国家展开有理有节的谈判与斗争,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矫正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正义 边际成本 分配正义 矫正正义
原文传递
法学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 被引量:47
14
作者 葛洪义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8,共16页
我国法学理论正面临“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压力。后现代思潮主要知识进路和思想工具就是对理性的批判和否定。传统法学理论之所以没有足够的能力回应后现代的挑战,其原因也就在于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把握作为认识对象的法律的理性... 我国法学理论正面临“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压力。后现代思潮主要知识进路和思想工具就是对理性的批判和否定。传统法学理论之所以没有足够的能力回应后现代的挑战,其原因也就在于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把握作为认识对象的法律的理性能力缺乏充分的批判和论证。由于我国传统法学理论的思维范式发源于知识论思想传统的合法性,所以,后现代思潮实质上是对作为传统法学理论之基础的知识论思想传统进行挑战。因此,若要充分回应这一挑战,就必须实现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化,路径之一就是将人从单纯的法律认识主体转化为法律实践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学理论 法学研究范式 法律认识主体 法律实践主体 后现代法学 理性 认识论
原文传递
文章载道,哲人风骚——一个协会及会刊的百年回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永流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32,共11页
从一家一派到兼容并包,国际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协会及其会刊《法哲学和社会哲学文汇》双双走过风雨百年,成长为世界学术界中最具影响的国际论坛之一。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步履蹒跚地走上了这个讲台,在下一个百年,必信中国法哲学能拥有一... 从一家一派到兼容并包,国际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协会及其会刊《法哲学和社会哲学文汇》双双走过风雨百年,成长为世界学术界中最具影响的国际论坛之一。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步履蹒跚地走上了这个讲台,在下一个百年,必信中国法哲学能拥有一种普适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R ARSP
原文传递
和谐的法哲学要义与境界
16
作者 郭道晖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3-57,共5页
和谐不只是讲"和为贵",而重在"谐",即把相异的、有差别矛盾的东西协调起来,实现对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平衡与谐调。我们的和谐观应是"和而不同",以承认差别为前提,尊重和协调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利... 和谐不只是讲"和为贵",而重在"谐",即把相异的、有差别矛盾的东西协调起来,实现对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平衡与谐调。我们的和谐观应是"和而不同",以承认差别为前提,尊重和协调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和合",建立祥和的民主平等的秩序。"和谐"在法理上的核心价值是权利、权力的平衡和公平。我们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其最高的境界应当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即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发展的社会。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运动的过程。为此要处理好四大关系:社会内部的和谐、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和谐、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矛盾 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