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产法中不当减损财产行为限制制度的一元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善斌 余江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8,共12页
我国《企业破产法》同时规定了破产行为无效制度和破产撤销权制度以限制债务人于破产前实施的不当减损财产行为。破产行为无效制度的限制对象由事实行为转变为法律上的行为,限制范围被破产撤销权制度吸收。破产法中确认行为无效与撤销... 我国《企业破产法》同时规定了破产行为无效制度和破产撤销权制度以限制债务人于破产前实施的不当减损财产行为。破产行为无效制度的限制对象由事实行为转变为法律上的行为,限制范围被破产撤销权制度吸收。破产法中确认行为无效与撤销权行使规则相近。破产行为无效制度有被破产撤销权制度替代的可能。仅规定破产撤销权制度的一元限制模式可以维护交易秩序与交易安全,减少由我国《民法典》统摄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则体系的重复与混乱,降低规则适用成本。《企业破产法》修订时可以采用一元限制模式,在可撤销行为类型中增设故意减损财产行为,延长故意减损财产行为的可撤销期间,并赋予管理人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主张不当减损财产行为无效或撤销该行为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当减损财产行为 破产行为无效 破产撤销权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债权人撤销权
下载PDF
德国背信罪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波 陈玲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1年第2期106-111,共6页
背信行为的本质在于违反诚实信用义务,滥用委托权限。认定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应当坚持"背信的滥用权限说"所主张的观点。本罪中的"受托义务"不仅包括约定义务,而且还包括法定义务。本罪不属于目的犯,构成本罪并不... 背信行为的本质在于违反诚实信用义务,滥用委托权限。认定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应当坚持"背信的滥用权限说"所主张的观点。本罪中的"受托义务"不仅包括约定义务,而且还包括法定义务。本罪不属于目的犯,构成本罪并不需要有谋利或加害等特定的目的。本罪与挪用类犯罪既存在共同点,又有所区别。背信罪本质的多种学说之争在于背信犯罪刑事可罚性的非普遍认同性及其与他罪的易混淆性。我国刑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六)》增设了两个特殊背信犯罪将"背信"的含义定义在"违反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和"违背受托义务"上。这对认识背信犯罪的本质提供了立法依据和新的思路。从条文上分析,我国的背信犯罪发生在市场的经济活动中,其核心在于作为本人事务处理延伸体的行为人没有以本人的最大利益为目标处理事务,在自己或第三人的利益与本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没有服从本人的利益。欠薪不仅是一种侵犯劳动者财产权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具有违背社会信用的性质,对于危害严重的欠薪行为应当予以入罪,以发挥刑事保障社会信用底线的功能。建议改变刑法修正案(八)的"补充性"立法方式,单独设立"欠薪罪"的罪名和法条。为遏制和制裁金融市场出现的"老鼠仓"问题,《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应注意对未公开信息与内幕信息的区分,同时还应当注意本罪打击的范围,防止犯罪圈无限制扩大。德国是规定背信罪最早、研究背信罪最多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研究德国背信罪的立法现状以及相关学说,有助于对背信罪和背信行为的正确理解,为我国今后增设背信罪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信罪 德国 中国刑法 新中国成立 97年刑法 背信行为 社会经济 立法经验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中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宏莲 徐嘉辉 王威武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64,共3页
兴起于西方20世纪60、70年代的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国企改制、重组过程中作为一条解决国有资产退出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在我国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尽管造成我国管理层收购种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体制... 兴起于西方20世纪60、70年代的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国企改制、重组过程中作为一条解决国有资产退出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在我国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尽管造成我国管理层收购种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体制和立法上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性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障碍,对我国管理层收购进行统一的立法规范。首先,尽快颁布实施《国有资产法》,使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的保护有法可依,国有资产流失得以控制。其次,我们也应逐步完善和细化对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使之形成连贯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体系。最后,就是在目前情况下作为一种过渡手段可以对我国管理层收购进行专门的立法,待将来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时,将新法的内容吸收进去,从而完成两者的过渡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国有资产法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下载PDF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晶玲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公司治理结构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我国公司股权集中、内部人控制严重、外部监督机制失灵的治理现状,决定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路径应是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将非股东的其他... 公司治理结构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我国公司股权集中、内部人控制严重、外部监督机制失灵的治理现状,决定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路径应是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引入公司治理,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控制与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 利益相关者
下载PDF
背信罪新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泽善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9,共10页
背信罪,是指为他人处理事务的人,以谋求自己或者第三者的利益,或者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目的,违背其任务,给委托人造成财产上损失的行为。背信罪的基本构造为:为他人处理事务的人(主体),实施违背任务的行为(客观要件),以图利或加害为目... 背信罪,是指为他人处理事务的人,以谋求自己或者第三者的利益,或者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目的,违背其任务,给委托人造成财产上损失的行为。背信罪的基本构造为:为他人处理事务的人(主体),实施违背任务的行为(客观要件),以图利或加害为目的(主观方面),造成他人财产上的损失(危害结果)。背信罪属于财产犯罪,是一种破坏诚实信用关系的犯罪。在我国的现行刑法典中,有30多个条文涉及到背信犯罪,但是,由于这些具体规定过于细密,以至于无法有效地调整和规范许多背信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背信任 诚实信用 财产损害 法益
下载PDF
论我国公司法律形态的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窦靖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公司法》中确立了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公司法律形态,这一划分方式忽略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差异,导致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封闭公司处境尴尬,既不利于这一部分公司股东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公司法的革新。因此,应以封闭性与公... 《公司法》中确立了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公司法律形态,这一划分方式忽略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差异,导致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封闭公司处境尴尬,既不利于这一部分公司股东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公司法的革新。因此,应以封闭性与公开性为标准重构公司法律形态,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公司法的现代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律形态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性 封闭性
下载PDF
《公司法》修订与相关刑事立法的完善 被引量:3
7
作者 乔骏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公司制度实现了社会资本的集中,为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基础。然而,公司制度也为很多经济犯罪活动所利用。我国《刑法》规定了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中的一些规定与现实需要之间出现了背离。妨害对... 公司制度实现了社会资本的集中,为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基础。然而,公司制度也为很多经济犯罪活动所利用。我国《刑法》规定了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中的一些规定与现实需要之间出现了背离。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的缺陷缘于对公司制度的不成熟认识。随着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和公司法理念日趋成熟,立法机关对相关刑事立法进行修订已是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资本 背信罪 经济犯罪 《公司法》修订
下载PDF
新《企业破产法》的创新突破以及在企业破产案件审理中面临的新挑战
8
作者 蒋红莲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64,共4页
新《企业破产法》充分考虑到了立法的经济性原则和企业破产法的适用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加速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通过在立法目的、破产申请、受理程序、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与突破,... 新《企业破产法》充分考虑到了立法的经济性原则和企业破产法的适用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加速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通过在立法目的、破产申请、受理程序、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与突破,如在法律适用上扩大了主体范围、强化了企业高管的责任、赋予了当事人较大的自治权、首次引入跨境破产制度、对破产清偿程序作出了更符合我国国情、更有利于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规定。但是,也在破产案件的审理中留下了很多新挑战,如破产清算中清算报告是否要经过审计、破产案件审理中证据失权的适用限度、保证金问题在破产案件审理中的认定、涉外破产案件中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企业政策性破产中的职工权益保护以及金融机构破产时的担保权益保护等方面仍缺少具体、明确的规定,还需要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以增强破产案件审理实践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破产法 创新突破 新破产法
下载PDF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价值取向与规则完善
9
作者 陈慧 马昊旸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2-57,共6页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制度实现实质性价值公平的重要体现,该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维护而非全面否认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同时保护股东、公司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该制度的法律规则体系是由法律和司法解释确立起来的,相关规则层...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制度实现实质性价值公平的重要体现,该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维护而非全面否认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同时保护股东、公司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该制度的法律规则体系是由法律和司法解释确立起来的,相关规则层面上的法律漏洞应当得到完善。相关法律或司法解释应重视一些行之有效的约束规则,如公司人格混同类型的量化规则、举证责任的分离规则、制度适用的要件规则等,通过法律的修改或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上述规则法定化,为维护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立法目的提供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价值取向 规则完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