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3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计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常松 李霞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19,共5页
查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是中国审计的特色和亮点。但由于法律上和制度上的措施不配套,导致审计机关在办案中收集到的犯罪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不能作为刑事证据运用,造成条块分割,降低证据效率,浪费办案资... 查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是中国审计的特色和亮点。但由于法律上和制度上的措施不配套,导致审计机关在办案中收集到的犯罪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不能作为刑事证据运用,造成条块分割,降低证据效率,浪费办案资源。实现审计证据向刑事诉讼证据的转化,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我国国情、办案实践和现实需要出发,可通过直接转化、委托授权和完善法律的途径,依照法定的程序解决审计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 刑事证据 转化问题 可行性
下载PDF
关于证据定义、属性及层次分类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彭年 王若青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9,共7页
本文对主流学派的证据就是定案证据,是客观属实的,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大特征的观点予以反省,对证据的特征予以全新诠释,摒弃了客观性和合法性两大非证据固有的特性,提出证据具有客观存在性、内容真伪混合性、关联性、证明性... 本文对主流学派的证据就是定案证据,是客观属实的,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大特征的观点予以反省,对证据的特征予以全新诠释,摒弃了客观性和合法性两大非证据固有的特性,提出证据具有客观存在性、内容真伪混合性、关联性、证明性和法律性这五大特征,证据的关联性实质就是因果关系。探讨了“证明认知模式”,尝试借用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方式来解释伪证、假证出现的原因。对证据进行归类梳理,建立了树状的证据层次分类图。同时,还提出了“一级证据”和“二级证据”这一组概念,为证据的审查核实和运用建立起一种较客观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属性 层次分类 法理思考 关联性 认知模式
下载PDF
鉴定意见审查问题探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宗美 陈玉林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第3期84-90,共7页
鉴定意见是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它对判断案件事实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受鉴定人的专业知识水平、鉴定条件、仪器设备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合法性、可靠性、关联性有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鉴... 鉴定意见是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它对判断案件事实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受鉴定人的专业知识水平、鉴定条件、仪器设备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合法性、可靠性、关联性有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在程序正义的前提下保障鉴定意见的中立性,进而实现实体正义。从应用角度对鉴定意见的合法性、可靠性以及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的审查判断问题进行探讨,与同行们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意见 证据制度 审查判断
下载PDF
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问题 被引量:84
4
作者 陈瑞华 《中国司法鉴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不仅带来了司法鉴定体制的变化,而且促成了相关证据规则的完善。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种类,"鉴定意见"不再具有"鉴定结论"的效力,而要像其他证据一样,在证明力和证据能力方面经受法庭上的审查过程... 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不仅带来了司法鉴定体制的变化,而且促成了相关证据规则的完善。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种类,"鉴定意见"不再具有"鉴定结论"的效力,而要像其他证据一样,在证明力和证据能力方面经受法庭上的审查过程。违背法定的鉴定主体资格、鉴定程序、鉴真方法或鉴定文书的形式要件,鉴定人所提供的鉴定意见应被排除于法庭之外。有关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不仅维护了法律程序的实施,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增强该证据的证明力。从未来刑事证据法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在宏观层面的司法体制和中观层面的鉴定程序方面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处于微观层面的鉴定证据规则才能有更大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意见 鉴定体制 鉴定程序 证据能力 证明力
下载PDF
论证据申请及其裁决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20,共11页
证据申请是当事人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权利,但现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当事人行使该项权利,设定了过于严苛的条件,且法官对于该申请的裁决亦仅凭一个预断性标准恣意为之,更有甚者,对法官这样一个恣意而为的裁决,现行法律中不... 证据申请是当事人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权利,但现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当事人行使该项权利,设定了过于严苛的条件,且法官对于该申请的裁决亦仅凭一个预断性标准恣意为之,更有甚者,对法官这样一个恣意而为的裁决,现行法律中不存在任何上诉审查的可能性。凡此种种均造成当事人的证据申请权名存实亡。正确的解决之道应当是,降低当事人证据申请的条件,明确规定法庭对证据申请进行裁决的具体标准以及预断禁止原则,并且通过解释论与立法论两方面的考量,探索实现上诉审对原审裁判展开事后审查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申请 预断禁止 事后审查制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的转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韩旭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印证证明模式作为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一种典型的诉讼证明模式,它的运行建立在"四个依赖"的基础上,即证明的他向性、证明的一致性、证明的口供性和证明的充分性;传统的印证证明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刑事证据规则的构建... 印证证明模式作为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一种典型的诉讼证明模式,它的运行建立在"四个依赖"的基础上,即证明的他向性、证明的一致性、证明的口供性和证明的充分性;传统的印证证明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刑事证据规则的构建和法官专业化素质的提升,难以胜任日益复杂的诉讼证明任务,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实现证明理念和证明模式的转型,更多地吸收和借鉴自由心证的证明方式,这不仅有利于缓解诉讼证明的困难,而且对建立科学合理的证明标准、促进直接言词原则的实施、培养法官的理性判断能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证证明模式 消极影响 自由心证证明模式 必要性
下载PDF
科学证据质证程序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邦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0-165,共16页
科学证据质证程序是法庭甄别"伪科学"证据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法官采信科学证据程序正当的基石。由于科学证据的专业性极强,其质证是实践的棘手难题。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科学证据质证程序,分析审判中心改革下如何完善我国科学... 科学证据质证程序是法庭甄别"伪科学"证据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法官采信科学证据程序正当的基石。由于科学证据的专业性极强,其质证是实践的棘手难题。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科学证据质证程序,分析审判中心改革下如何完善我国科学证据质证程序。考察美国科学证据质证程序相关的证据开示、交叉询问两个阶段,从中归纳域外科学证据质证的经验:以科学证据开示为质证的前置程序,由双方聘请专家证人强化质证,以完善的质证规则规范质证,提高专家证人的中立性。新《刑诉法》实施以来,我国科学证据开示的程序功能孱弱,质证效果不理想,与审判中心改革的要求相悖。必须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证据质证程序,强化证据开示服务于庭审质证的功能,规范鉴定意见书披露的信息范围,健全科学证据质证与采信规则指引质证程序,发挥专家辅助人强化质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证据 质证程序 证据规则
下载PDF
住房补贴政策绩效评价:上海的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周蕾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72,共5页
住房补贴政策实施的效果对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成败具有重要影响。以上海市廉租房货币配租政策为例,对受补贴和申请但未能享受住房补贴两类家庭之间、对受补贴家庭享受政策前后比较表明,上海住房补贴政策存在施政对象与未施政对象间的不公... 住房补贴政策实施的效果对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成败具有重要影响。以上海市廉租房货币配租政策为例,对受补贴和申请但未能享受住房补贴两类家庭之间、对受补贴家庭享受政策前后比较表明,上海住房补贴政策存在施政对象与未施政对象间的不公平、补贴使用偏离政策初衷、住房保障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应从放宽廉租房租金配租政策的覆盖对象,采用住房券形式、改善监管制度与监管条件等几方面完善住房补贴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补贴政策 廉租房 上海 绩效 住房制度改革
下载PDF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结构功能及其完善 被引量:9
9
作者 何邦武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6-153,239,共8页
就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文本自身而言,由于检察机关的客观公正义务难以履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申请难以实现,非法证据调查程序难以实质化,非法证据的排除殊属不易。从相关的制度环境观察,因侦查权力约束不足以及取证规则不健全等,非... 就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文本自身而言,由于检察机关的客观公正义务难以履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申请难以实现,非法证据调查程序难以实质化,非法证据的排除殊属不易。从相关的制度环境观察,因侦查权力约束不足以及取证规则不健全等,非法证据排除的实施缺少相应的制度环境。走出当下制度改革的困境,需要立足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要求,推进刑事诉讼和证据制度的系统化建构,即重新回归刑事诉讼法治理论的"元叙事",转变诉讼理念,改革审前程序,完善取证规则,推进庭审的实质化,并辅之以相应制度系统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非法证据排除 刑事证据
下载PDF
试论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德道 孙付 《广西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92-94,共3页
当前司法实践中 ,鉴定人出庭率很低 ,这严重损害了司法鉴定的权威 ,削弱了鉴定人出庭制度在诉讼中的作用 ,且与庭审方式改革相悖 ,造成了一定的负效应。本文分析了鉴定人不出庭的原因、后果 ,提出建立鉴定人人身保护制度。
关键词 中国 鉴定人 出庭作证制度 刑事诉论 证据 立法 制裁条款 鉴定人保护制度 经济补偿制度
下载PDF
侦查阶段瑕疵证据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忠惠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当前,侦查阶段的瑕疵证据主要表现为:总体上普遍存在瑕疵证据,但就个案而言瑕疵证据数量并不多;瑕疵证据集中在实物证据,且主要是书证类瑕疵;言词类瑕疵证据数量较少等。存在瑕疵证据的原因是:法律规定的矛盾造成对瑕疵证据认识不统一,... 当前,侦查阶段的瑕疵证据主要表现为:总体上普遍存在瑕疵证据,但就个案而言瑕疵证据数量并不多;瑕疵证据集中在实物证据,且主要是书证类瑕疵;言词类瑕疵证据数量较少等。存在瑕疵证据的原因是:法律规定的矛盾造成对瑕疵证据认识不统一,办案压力导致侦查机关取证粗糙,辩方对瑕疵证据的制约作用十分有限等。有效减少和规范瑕疵证据要求,法官要充分认识到审查瑕疵证据的重要性,解决法院审查瑕疵证据的时间问题,注重瑕疵证据的补救方式及审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阶段 瑕疵证据 分析方法 调研分析 原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建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英荣 吴立德 《青海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证据开示制度 证据开示责任
下载PDF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证据调查和收集上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旭 曲晟 《法治研究》 2011年第11期32-37,共6页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证据具有分散性、滞流性、言词性、共同证明性等特征,而在证据的调查收集上则存在如下困难:实物证据相对匮乏、证人不愿作证、犯罪行为隐蔽。针对这类犯罪的证据特性及收集中的难点,有必要加强情报信息工作、采取...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证据具有分散性、滞流性、言词性、共同证明性等特征,而在证据的调查收集上则存在如下困难:实物证据相对匮乏、证人不愿作证、犯罪行为隐蔽。针对这类犯罪的证据特性及收集中的难点,有必要加强情报信息工作、采取多维侦查模式,加强协作、提高素质,从而有效打击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证据特点 收集难点 对策
下载PDF
日本“情况证据”理论及其借鉴 被引量:3
14
作者 帅清华 郭小亮 《时代法学》 2015年第6期113-119,共7页
日本刑事诉讼法及判例对情况证据的认定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作了规定,其存在形态包括常规形态和特殊形态,主要分类有并存的情况证据、预见的情况证据、溯及的情况证据。情况证据理论特色体现为:判例渊源下显著的实践性、司法运用的广... 日本刑事诉讼法及判例对情况证据的认定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作了规定,其存在形态包括常规形态和特殊形态,主要分类有并存的情况证据、预见的情况证据、溯及的情况证据。情况证据理论特色体现为:判例渊源下显著的实践性、司法运用的广泛性、恪守"存疑则有利于被告"的原则性、心证公开性以及事实认定的详尽性。基于审判权运行的普遍规律和证据运用规则所具有的共性,在我国刑事审判对间接证据的运用实践中,可借鉴日本情况证据理论的有益经验和具体做法,包括确立间接证据运用规则、发挥间接证据的独立定罪机能、坚守疑罪从无原则以及证据推认过程的详尽展示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况证据 情况证据的特色 间接证据的运用 证据规则
下载PDF
论情态证据的产生与认知原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艺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3,共5页
情态证据指的是在庭审时,被告人或证人的面部、声音或身体等各部分及其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情态证据的产生原理包含压力施加、压力中介和压力反应。压力的来源是综合性的,既有躯体性和心理性,也有社会性和文化性... 情态证据指的是在庭审时,被告人或证人的面部、声音或身体等各部分及其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情态证据的产生原理包含压力施加、压力中介和压力反应。压力的来源是综合性的,既有躯体性和心理性,也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压力中介包括心理中介与生理中介两种,具体包括压力承受力和对压力的理解问题。压力反应即情态反应,是个体经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后引起的心理与生理变化。情态证据的认知原理包括情态的观察与判断。主观上,审判者应该注意到情态的重要性;客观上,需具有良好的观察机会和环境。在情态证据的判断上,不仅需要观察其情态的外在表现,更需要了解情态表达的语境(场合)和证人的情态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证据 产生原理 认知原理 情态语境
下载PDF
刑事瑕疵证据补救的实证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忠惠 徐志涛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1,共7页
通过实证观察,侦查阶段较大数量的案件或多或少地存在瑕疵证据,而审判阶段法院要求控方补救瑕疵证据的案件数量却仅占存在瑕疵案件的7.5%。控方对证据瑕疵的补救方法主要集中在"重新制作"与"情况说明"两种;瑕疵证... 通过实证观察,侦查阶段较大数量的案件或多或少地存在瑕疵证据,而审判阶段法院要求控方补救瑕疵证据的案件数量却仅占存在瑕疵案件的7.5%。控方对证据瑕疵的补救方法主要集中在"重新制作"与"情况说明"两种;瑕疵证据在补救措施和理由普遍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仍有93.2%被法院采纳作为定案的依据。对上述现象可以从诉讼构造、结果考核、利益驱动和规则的操作性角度进行解释。应当建立庭审中心主义的诉讼结构、健全法官评价机制、完善瑕疵证据规则的操作程序,以构建瑕疵证据补救规则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瑕疵证据 瑕疵证据补救 庭审中心主义 实证观察
下载PDF
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珩 许霞 钱鹏 《中国司法鉴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89,92,共3页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确认鉴定结论能否被法庭采信的一个重要的法定程序,是法官能够对鉴定结论进行正确审查以及判断的前提和基础。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范要健全配套制度予以完善。
关键词 鉴定人 出庭 质证
下载PDF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叶六 顾晓军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9-85,共7页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制约我国庭审改革的瓶颈。规范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立法 ,避免立法冲突和矛盾 ;强化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明确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 ;健全与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和细化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机制 ;...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制约我国庭审改革的瓶颈。规范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立法 ,避免立法冲突和矛盾 ;强化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明确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 ;健全与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和细化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机制 ;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人 出庭作证 证人证言 司法实践 中国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之重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教珍 刘冬京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82,共3页
证明标准问题在法官断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现行刑事证明标准在实践中显露出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重构刑事证明标准应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兼顾;理想与现实兼顾;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将“排除合理怀疑”... 证明标准问题在法官断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现行刑事证明标准在实践中显露出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重构刑事证明标准应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兼顾;理想与现实兼顾;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我国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是现有条件下我们所能做出的最为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中国 刑事证明标准 司法公正
下载PDF
试论口供证据价值功能的五大原则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立霞 张立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7-40,共4页
要想突破口供是证据之王的传统法律思维,在我国建立起审查口供的原则势在必行。该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合理借鉴国外的证据制度的经验,大胆地构建了在刑事诉讼中审查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据价值功能的五大原则,即相关性原则、法律真实性原... 要想突破口供是证据之王的传统法律思维,在我国建立起审查口供的原则势在必行。该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合理借鉴国外的证据制度的经验,大胆地构建了在刑事诉讼中审查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据价值功能的五大原则,即相关性原则、法律真实性原则、程序合法性原则、人权性原则、补强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供 证据价值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