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族习惯法述论 被引量:6
1
作者 龙大轩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羌族习惯法述论龙大轩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是汉族前身──“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各地,即河西走廊之南,岷州、挑州以西的地段,历经沧海桑田,羌族或东迁、或南徒,迄今为止,主要生活在岷江... 羌族习惯法述论龙大轩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是汉族前身──“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各地,即河西走廊之南,岷州、挑州以西的地段,历经沧海桑田,羌族或东迁、或南徒,迄今为止,主要生活在岷江中上游──四川阿坝州的汶川县、茂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羌族 村规民约 汶川县 民事习惯 现行法 自由婚姻 叙述人 习惯法规 婚姻习惯法
下载PDF
凉山彝族民事习惯法的民法适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巫洪才 陆晓萍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
凉山彝族民事习惯法的民法适用现状呈现出腹心地区依然适用习惯法;过渡区优先适用习惯法;边缘区习惯法与国家法博弈和竞争的三种样态。前两种样态我们可以称之为错位,最后一种可以称之为断裂。这种错位和断裂的原因主要在于彝族地区经... 凉山彝族民事习惯法的民法适用现状呈现出腹心地区依然适用习惯法;过渡区优先适用习惯法;边缘区习惯法与国家法博弈和竞争的三种样态。前两种样态我们可以称之为错位,最后一种可以称之为断裂。这种错位和断裂的原因主要在于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因此,文章通过对这些样态和原因的深入分析,以期为找到一条适合于民族地区法治现代化的"路径"提供参照和依据,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国家统一法治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民事习惯法 民法适用
下载PDF
“德古”:彝族民间的纠纷解决人 被引量:4
3
作者 曲木伍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2-95,101,共5页
"德古"属于一种社会分层,是彝族社会的民族精英,他们不经过选举或任命产生的,而是由其本人的办事能力和威信自然产生的。他们是彝族民间社会主要的纠纷解决人,是彝族民间秩序的维护者。彝族重视家支内部的团结、追求和谐的传... "德古"属于一种社会分层,是彝族社会的民族精英,他们不经过选举或任命产生的,而是由其本人的办事能力和威信自然产生的。他们是彝族民间社会主要的纠纷解决人,是彝族民间秩序的维护者。彝族重视家支内部的团结、追求和谐的传统文化是"德古"能调解纠纷决定因素;"德古"是彝族民间自发生长的乡土权威人士,也是调解纠纷的媒介和见证者。了解"德古",对于促进彝族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古” 彝族 民间 纠纷解决
下载PDF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价值探析——以凉山彝族民间调解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凯 王德和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7-101,共5页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从古至今活跃着被称作"德古"的特殊职业群体。德古运用习惯法和判例解决凉山彝族地区大量的民事纠纷。他们为凉山地区化解社会矛盾、维系社会和谐和稳定发挥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文章从...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从古至今活跃着被称作"德古"的特殊职业群体。德古运用习惯法和判例解决凉山彝族地区大量的民事纠纷。他们为凉山地区化解社会矛盾、维系社会和谐和稳定发挥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解析彝族德古的特征、彝族德古现当代的状况入手,研究德古在民间调解中的地位和作用。德古是维护彝区社会稳定、促进彝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本土资源,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整合是彝区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德古 彝族
下载PDF
省级天然气产业发展法规体系建设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芬 杨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2-96,共5页
四川省目前缺乏一个相对成熟和系统的天然气产业发展条例,这显然与四川未来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地位和要求极不相称。应尽快建立健全四川省级天然气产业发展法规体系,并在有限政府理论指导下建立健全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发展法规体系的基本原... 四川省目前缺乏一个相对成熟和系统的天然气产业发展条例,这显然与四川未来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地位和要求极不相称。应尽快建立健全四川省级天然气产业发展法规体系,并在有限政府理论指导下建立健全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发展法规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天然气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凉山彝族习惯法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经同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7-50,共4页
彝族习惯法在凉山非诉讼纠纷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定纷止争作用,本文探讨了彝族习惯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积极作用;也分析了其挤占现代法的治理空间,使得恶俗纠纷难以有效治理等消极作用。进而提出了加强"德古"培训... 彝族习惯法在凉山非诉讼纠纷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定纷止争作用,本文探讨了彝族习惯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积极作用;也分析了其挤占现代法的治理空间,使得恶俗纠纷难以有效治理等消极作用。进而提出了加强"德古"培训、成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构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习惯法 非诉讼 纠纷解决
下载PDF
试论当前凉山彝族习惯法存在的原因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明雯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2-65,共4页
现代法治社会是一个以成文法为主流的社会,国家法制统一内在地要求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是全方位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彝族习惯法自身的因素等原因,目前,彝族习惯法在凉山仍然存在和有效运行。并且由于彝族习惯法代表和... 现代法治社会是一个以成文法为主流的社会,国家法制统一内在地要求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是全方位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彝族习惯法自身的因素等原因,目前,彝族习惯法在凉山仍然存在和有效运行。并且由于彝族习惯法代表和满足了凉山彝族地区、彝族社会关系网络中彝族成员的需要,因此,有它生存的特定社会空间,同时也就有了其存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地区 彝族习惯法 国家法
下载PDF
彝族传统社会的纠纷解决及其现代价值
8
作者 张居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5-78,共4页
彝族在千百年历史中,形成了以德古调解为主,吉尔吉铁会、蒙格会、神明裁判和冤家械斗为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这种具有非诉讼性、血缘性、神秘性和权威性特点的纠纷解决机制,对维护彝族社会的稳定和传承彝族法文化,起过积极的作用,... 彝族在千百年历史中,形成了以德古调解为主,吉尔吉铁会、蒙格会、神明裁判和冤家械斗为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这种具有非诉讼性、血缘性、神秘性和权威性特点的纠纷解决机制,对维护彝族社会的稳定和传承彝族法文化,起过积极的作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传统社会 纠纷解决 价值
下载PDF
纠纷解决机制: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以四川汶川地区为例
9
作者 寇杪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42-43,共2页
羌族的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富有现代价值和特点。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自下而上"地实现法律体系的改良和法律文化的建构,有利于实现国家法与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国家法 传统纠纷解决机制 良性互动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重庆法治建设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昌麒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共6页
西部大开发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进行的,健全的法制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条件,也是其必要保障。本文从重庆的具体情况出发,论述了法制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西部大开发中法制建设的几个中心问题... 西部大开发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进行的,健全的法制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条件,也是其必要保障。本文从重庆的具体情况出发,论述了法制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西部大开发中法制建设的几个中心问题时行了深入、系统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重庆 法律资源 司法环境 法治建设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法治环境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1,共5页
本文分析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法治环境建设的状况和问题 ,提出良好法治环境的构建 ,必须抓好四大系统及其协调运作。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重庆 法治环境 地方立法 政府法制
下载PDF
彝族妇女在婚姻习惯法里的法律地位——兼与清代婚姻法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蓓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216,共5页
本文从凉山奴隶制习惯法里探讨彝族妇女的法律地位 ,将清律中的相关法条与习惯法比较 ,用案例佐证习惯法的实施与效力 ,从而得出彝族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比较清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彝族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有相对多的宽松... 本文从凉山奴隶制习惯法里探讨彝族妇女的法律地位 ,将清律中的相关法条与习惯法比较 ,用案例佐证习惯法的实施与效力 ,从而得出彝族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比较清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彝族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有相对多的宽松与灵活、得到的保护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妇女 法律地位 婚姻习惯法 效力 婚姻家庭 婚姻法 奴隶制 凉山州 婚姻终止
下载PDF
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富莲 《凉山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凉山彝族习惯法是特定的奴隶制社会中调整彝族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广泛的群众基础;使人口服心服;刑事案件可按民事案件处理;原始神秘色彩浓厚;保留有原始社会习惯的残余;化干戈为玉帛.彝族习惯法在彝区,既有积极的一面... 凉山彝族习惯法是特定的奴隶制社会中调整彝族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广泛的群众基础;使人口服心服;刑事案件可按民事案件处理;原始神秘色彩浓厚;保留有原始社会习惯的残余;化干戈为玉帛.彝族习惯法在彝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习惯法 德古 凉山州 四川 特点 群众基础 原始神秘色彩
下载PDF
指导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最重要的法规性文件
14
作者 马哲军 《政策》 2009年第4期52-54,共3页
中共中央2008年9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主题重大、论述深刻、结构严谨、意义深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党校工作最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党校工作具有十分... 中共中央2008年9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主题重大、论述深刻、结构严谨、意义深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党校工作最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党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规性文件 党校工作 中国共产党 《条例》 中共中央 可操作性 论述
下载PDF
认真贯彻执行监察条例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5
作者 泽巴足 《劳动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5期6-7,共2页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已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并于2002年3月1日起实施。这部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 劳动者 合法权益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法律实施
下载PDF
新设重庆直辖市法制建设探讨
16
作者 莫于川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共3页
新设重庆直辖市法制建设探讨●重庆社科院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生莫于川重庆一直是我国西部重镇和西南地区工商业中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正努力建设成更具示范性和带动力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设立重庆直辖市,这是... 新设重庆直辖市法制建设探讨●重庆社科院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生莫于川重庆一直是我国西部重镇和西南地区工商业中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正努力建设成更具示范性和带动力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设立重庆直辖市,这是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建设 重庆直辖市 新重庆 地方立法 经济与社会 中西部地区 依法治国 法制保障 客观要求 农村法制建设
下载PDF
四川巨富肖安宁的8年黑梦
17
作者 曹勇 《商界》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如果没有那一场变故,肖安宁将名列中国富豪榜;但现在,曾经的亿万富翁却因为“挪用”了自己的钱,被关在四川某监狱里自哀自怜。
关键词 四川 肖安宁 德阳政通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集体所有制企业
下载PDF
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
18
《四川会计》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0-61,62,共3页
1997年10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关键词 《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 中国 《会计法》 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
下载PDF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榜上有名
19
作者 志者 《巴蜀史志》 2002年第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 立法 中国 地方法规 编纂工作
下载PDF
《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出台
20
《西部雅安》 2003年第6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四川 民营经济 政策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