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理法”与明代州县司法审判 被引量:7
1
作者 柏桦 崔永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8-192,共5页
明代州县官在审理司法案件过程中蕴涵的“情、理、法”交融与冲突,使明代州县司法审判具有了鲜明的特点。州县官在处理民、刑案件时拥有相当大的自主裁量权,在审理过程中也是“情、理、法”兼顾并用,一般都能在不违反国法情况下重视情... 明代州县官在审理司法案件过程中蕴涵的“情、理、法”交融与冲突,使明代州县司法审判具有了鲜明的特点。州县官在处理民、刑案件时拥有相当大的自主裁量权,在审理过程中也是“情、理、法”兼顾并用,一般都能在不违反国法情况下重视情理因素。“情、理、法”的合理兼顾,要求州县官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必须掌握好“情、理、法”的运用分寸,而三者的巧妙结合成为明代州县官是否“清明”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州县官 司法审判 “情理法”
下载PDF
明代的宗室犯罪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致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94-100,共7页
由于宗室政策的误导,明代的宗室犯罪是很普遍的现象。罪宗中有谋反叛逆者,有腐化堕落者,有相互倾轧者等。明代的罪宗依其罪行轻重,有的被处死,有的被禁锢高墙或闲宅,有的被革去爵位,有的被革去禄米,有的被降敕责戒,还有的未受... 由于宗室政策的误导,明代的宗室犯罪是很普遍的现象。罪宗中有谋反叛逆者,有腐化堕落者,有相互倾轧者等。明代的罪宗依其罪行轻重,有的被处死,有的被禁锢高墙或闲宅,有的被革去爵位,有的被革去禄米,有的被降敕责戒,还有的未受到惩处。明政府对罪宗的处罚并不依明律为准。明代对罪宗的处置往往先由监察官举劾查验,再经法司会审,最后经皇帝定夺,皇帝握有对罪宗审判的最终决定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宗室 罪宗 犯罪 处置
下载PDF
明代护农立法散论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永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7,共6页
朱明皇朝享国凡276年,国祚之长在中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朝中首屈一指。时处封建末世的明统治者靠什么长期维系了统治的沿续与稳定?其原因显然是多元的,远非一篇短论所能及。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纯粹的农业国... 朱明皇朝享国凡276年,国祚之长在中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朝中首屈一指。时处封建末世的明统治者靠什么长期维系了统治的沿续与稳定?其原因显然是多元的,远非一篇短论所能及。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纯粹的农业国,明代的护农立法无疑功不可没。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明大诰 一条鞭法 《明史》 农民负担 抽象行政行为 社会经济结构 官员犯罪 共同犯罪 人均粮食占有量
下载PDF
从李福达案看明中期的法制状况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春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41,共6页
从李福达案看明中期的法制状况高春平嘉靖初年,"大礼议"之争风波未息,又发生一起震动朝野的大案。此案牵涉到民间秘密宗教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纷争。因此,审理一波三折,几经反复。最后,主持终审的张璁、桂萼、方献夫三人秉承嘉... 从李福达案看明中期的法制状况高春平嘉靖初年,"大礼议"之争风波未息,又发生一起震动朝野的大案。此案牵涉到民间秘密宗教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纷争。因此,审理一波三折,几经反复。最后,主持终审的张璁、桂萼、方献夫三人秉承嘉靖帝意旨,置法律与事实于不顾,严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状况 明中期 大礼议 秘密宗教 嘉靖 《明史》 《万历野获编》 农民起义 纪事本末 都察院
下载PDF
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崔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介绍明朝法律关于在室女、为人妻者法律权限的规定以及女性犯罪、女犯宽宥情况 ,通过与唐、宋、元代相关法律的比较 ,探讨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通过考察明朝法律实践和社会实际 ,揭示明代妇女法律地位“低中有高”的特点 。
关键词 明代 妇女 法律地位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明代监察制度特点的历史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路远志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6,共7页
我国明代封建统治体制中有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其特点是:严密布网有效监督;监察渠道,畅通迅捷;监督考核,奖惩分明;以卑临高,动态监察。曾经在明朝初期“纠察官邪、整顿吏治、严肃法纪、惩贪防腐”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一项宝贵... 我国明代封建统治体制中有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其特点是:严密布网有效监督;监察渠道,畅通迅捷;监督考核,奖惩分明;以卑临高,动态监察。曾经在明朝初期“纠察官邪、整顿吏治、严肃法纪、惩贪防腐”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一项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总结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进行历史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对当代监察工作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监察制度 历史思考
下载PDF
从收继婚风俗看明代的律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柏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9-53,共5页
明代的律例严格禁止收继婚 ,可是 ,严厉的法律不但没有根除收继婚 ,收继婚反而作为社会一种风俗习惯而普遍存在。为什么法律严格禁止却根除不了收继婚 ?为什么收继婚普遍存在而法律却显得苍白无力 ?这其中有政府对法律推行不力的原因 ,... 明代的律例严格禁止收继婚 ,可是 ,严厉的法律不但没有根除收继婚 ,收继婚反而作为社会一种风俗习惯而普遍存在。为什么法律严格禁止却根除不了收继婚 ?为什么收继婚普遍存在而法律却显得苍白无力 ?这其中有政府对法律推行不力的原因 ,也有传统风俗习惯沉积的原因 ,更有伦理道德方面的因素。用法律去禁止近乎人情和社会基本认同的事情 ,固然有移风易俗方面的功效 ,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必然要受到挑战 ,而有禁不止所带来的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继婚 律例 风俗习惯 明代
下载PDF
明朝救荒立法述略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鸣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7-139,共3页
自然灾害的出现 ,直接造成生产的衰竭、社会的动荡以及统治政权的不稳定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不得不运用各方面的力量 ,与自然灾害抗争 ,明朝在抗灾救荒方面功效显著 ,尤其是救荒立法上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明朝 救荒立法 赈济 散粮 除害
下载PDF
明清时期司法官吏的法律教育 被引量:3
9
作者 龚汝富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54-57,共4页
明清时期司法官吏的法律教育,主要通过系统地讲读律例、研究律例成案、编刻司法文献和传授司法知识秘诀等形式展开的。并结合司法实践的具体要求,不断丰富完善教育读本的内容,以促进不同层面的司法吏员法律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明清时期司法官吏的法律教育,主要通过系统地讲读律例、研究律例成案、编刻司法文献和传授司法知识秘诀等形式展开的。并结合司法实践的具体要求,不断丰富完善教育读本的内容,以促进不同层面的司法吏员法律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司法官吏 法律教育
下载PDF
明清案例汇编及其时代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勤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2000年第3期107-115,共9页
本文认为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判例汇编最多的时期 ,这些判例汇编比较详尽地记录了明清社会的种种生活样态 ,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该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入分析 ,作者对中国古代成文法与判例法的关系 ,律和例的关系 ,大明... 本文认为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判例汇编最多的时期 ,这些判例汇编比较详尽地记录了明清社会的种种生活样态 ,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该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入分析 ,作者对中国古代成文法与判例法的关系 ,律和例的关系 ,大明律和大清律的运作实态 ,以及司法官员的法律素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案例汇编 时代特征 成文法 判例法
下载PDF
从廷杖看明代的君臣冲突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春燕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廷杖之法,古已有之。沈家本在《历代刑法志》中考证说“东汉世祖之杖丁邯,明帝时九卿皆鞭杖;隋高祖好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唐玄宗之杖蒋挺、姜皎于朝堂”。迨至明代才真正将廷杖“发扬光大”,并与国运相始终,成为与东西... 廷杖之法,古已有之。沈家本在《历代刑法志》中考证说“东汉世祖之杖丁邯,明帝时九卿皆鞭杖;隋高祖好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唐玄宗之杖蒋挺、姜皎于朝堂”。迨至明代才真正将廷杖“发扬光大”,并与国运相始终,成为与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并列的四大秕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廷杖 明代 冲突 君臣 刑法志 沈家本 唐玄宗 锦衣卫
下载PDF
明初“重典治吏”的思想与制度浅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凡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6期74-76,共3页
明初承前代之弊,官吏腐败严重。明太祖朱元璋在"重典治吏"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大明律》《明大诰》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法外用重刑,并建立了较为严密的监察监督制度,对官吏进行了严酷的治理,在惩治贪腐过程中,监察机构相互独立... 明初承前代之弊,官吏腐败严重。明太祖朱元璋在"重典治吏"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大明律》《明大诰》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法外用重刑,并建立了较为严密的监察监督制度,对官吏进行了严酷的治理,在惩治贪腐过程中,监察机构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监察官员位卑权重,建立监察官员的选拔督促激励机制。这对于严惩贪污,整顿吏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重典治吏 思想制度
下载PDF
论明代中央司法权力的划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6-90,共5页
厂卫干预司法是明代中央司法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其实是皇帝在司法中分割三法司权力、扩张自己权力的一种手段。厂卫的司法权是皇权在司法中的延伸。除了厂卫以外,皇帝还通过自己直接行使司法权、内阁和司礼监分掌部分司法权能以及各... 厂卫干预司法是明代中央司法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其实是皇帝在司法中分割三法司权力、扩张自己权力的一种手段。厂卫的司法权是皇权在司法中的延伸。除了厂卫以外,皇帝还通过自己直接行使司法权、内阁和司礼监分掌部分司法权能以及各种会审制度来限制三法司权力,以期在司法中贯彻自己的意志。这是法司司法的特点和皇权存在矛盾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权 法司 厂卫 内阁 司礼监
下载PDF
明代民事法律客体述论
14
作者 童光政 龚维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8年第4期92-97,共6页
民事法律客体是衡量民事法律发达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民事法律客体较之前代,其范围更为广泛,其规定更为具体。物是民事活动中最为普遍的对象,劳务成为重要的民事客体,官职爵位是民事的特殊客体。
关键词 明代民事法律客体 民事法律客体之物 劳务 官职爵位
下载PDF
从明初法制看中国封建社会之走向衰落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荞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明朝是极为中央集权的朝代。明初的法制建设服务于强化皇权 ,巩固统治的目的 ,其制度设计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潜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危机。分别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方面的具体制度设计等方面 ,并结合法的实行来探讨中国封... 明朝是极为中央集权的朝代。明初的法制建设服务于强化皇权 ,巩固统治的目的 ,其制度设计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潜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危机。分别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方面的具体制度设计等方面 ,并结合法的实行来探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法制 中国 封建社会 中央集权 行政官僚体制 税收制度 茶法 盐法
下载PDF
试论明朝的法制教育
16
作者 毕连芳 尼米聪 《邢台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明朝 “法制教育” 民间半官方组织 教化 法律条文
下载PDF
明代私家注律家管见
17
作者 李守良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6年第1期302-327,共26页
在众私家注律家的努力下,明代私家律学著述宏富,改变了宋元式微之状况而使明代律学走向中兴。基于此,探究私家注律家群体对研究明代私家律学有重要意义。私家注律家多成长于健讼之地,从小对明律有所了解,以后通过潜心自学、他人教... 在众私家注律家的努力下,明代私家律学著述宏富,改变了宋元式微之状况而使明代律学走向中兴。基于此,探究私家注律家群体对研究明代私家律学有重要意义。私家注律家多成长于健讼之地,从小对明律有所了解,以后通过潜心自学、他人教授等途径而提高了律学素养。众私家注律家多科举出身,在及第任官后,其专业特长大多得到发挥。众私家注律家针对律例解释的错讹和司法弊端等状况,出于让官员、胥吏和百姓知法、守法的目的注解《大明律》。科举出身的私家注律家,既通经又明律,律著多为系统性的考据类、辑注类著作,但到了明代中后期,非科举出身的私家注律家人数增多,司法实用类律著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律 律学 私家律学 私家注律家
下载PDF
从法律的视角看后金征服漠南蒙古
18
作者 杨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6-68,共3页
漠南蒙古各部为后金绥服对明清的兴亡和蒙古族本身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从统治者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和林丹汗被后金征服两个方面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在经济基础基本相同,生产关系基本稳定的时期,民族... 漠南蒙古各部为后金绥服对明清的兴亡和蒙古族本身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从统治者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和林丹汗被后金征服两个方面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在经济基础基本相同,生产关系基本稳定的时期,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核心竞争,首先是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 绥服 漠南蒙古 法律
下载PDF
《西游记》与明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鸿雁 贺晓霞 徐鸿修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2-78,共7页
明代小说《西游记》描述人神与妖魔相斗,往往征引“律条”指斥对方。对照《大明律》等文献,可知小说所援引者有的同明律完全相合,有的虽未直引律文但于律有据,有的则系依照律文直接或间接类推,有的是定罪有据、量刑偏重,也有的是... 明代小说《西游记》描述人神与妖魔相斗,往往征引“律条”指斥对方。对照《大明律》等文献,可知小说所援引者有的同明律完全相合,有的虽未直引律文但于律有据,有的则系依照律文直接或间接类推,有的是定罪有据、量刑偏重,也有的是似是而非、戏说律文。对此类文艺作品仔细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大明律》 吴承恩 隐括律意 人治 法史资料
下载PDF
由士大夫的讲学活动看明代士风
20
作者 赵园 《教育科学文摘》 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
明代的讲学方式非常多样,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应该说空前绝后。那个时候“讲学”这两个字应用非常广泛,有的指当众的演讲,有的是广场的讲学,面对的不止是知识人,还有普通老百姓,几千人聚集在广场听一个人讲学,接近于布道;另外也... 明代的讲学方式非常多样,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应该说空前绝后。那个时候“讲学”这两个字应用非常广泛,有的指当众的演讲,有的是广场的讲学,面对的不止是知识人,还有普通老百姓,几千人聚集在广场听一个人讲学,接近于布道;另外也有知识分子在一起叫讲会,有人主讲,然后别人提问等等,甚至到了更小范围——父对子讲、夫对妻讲,他们也称之为讲学。这么小的范围也在讲学,那讲学就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另外,还有一种讲学是为了整顿民风,讲学的内容就包括了明太祖六句训导民众的话,叫做《教民榜文》,也可以叫做“圣谕六言”、“圣谕六条”。对民众的布道场合常常要讲这六句话,要解释,而且还有配套的乡约,都是为了整顿世风、整顿民风,尤其是到明代后期有一点救亡的意思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学活动 明代后期 士大夫 士风 《教民榜文》 知识分子 知识人 老百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