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生产率与社会生产规模对利润引致需求的作用——马克思经济理论视阈下的函数与分析
1
作者 白瑞雪 白暴力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17,共15页
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规模对利润引致需求的作用、数量关系及其本质所在,社会生产规模可以用劳动者人数和资本数量两个方面来衡量。当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数量扩张时,利润引致需求不一定增长;如果资本有机... 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规模对利润引致需求的作用、数量关系及其本质所在,社会生产规模可以用劳动者人数和资本数量两个方面来衡量。当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数量扩张时,利润引致需求不一定增长;如果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数量的增长率时,利润引致需求会下降,这就是经济增长中的总需求下降或总需求不足加剧现象。预期的不稳定性和投资在形成市场供给和需求上的时间差,会导致利润引致需求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从而导致宏观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特别关注这两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马克思经济理论基础上构建利润引致需求函数关系及其数量分析,并由此出发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理论 利润引致需求 劳动生产率 社会生产规模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建构——基于马克思劳动生产力及其相关理论
2
作者 魏峰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02,157,共13页
构建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建立在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劳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价值为立论前提,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 构建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建立在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劳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价值为立论前提,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生产力理论共同贯穿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基础构建的全过程。特别地,劳动生产率是唯一一个同时与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生关系的生产率指标。劳动价值、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劳动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在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中的作用机制。在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须把握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规律,借鉴主流经济学测度技术进步的方法和手段,围绕劳动生产率指标建构技术进步测度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 理论基础建构 劳动生产力 劳动价值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消除脑、体劳动差别中的角色、作用及方法论启示
3
作者 王珂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在可预见的未来发展中,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本质上依然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人工智能在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脑、体劳动的同步代替,促进新劳动形...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在可预见的未来发展中,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本质上依然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人工智能在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脑、体劳动的同步代替,促进新劳动形态的形成,但也有产生“无用阶级”的风险。因此,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握好人工智能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及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劳动的节奏和速度。对人工智能的技术范式要进行全面审思,以人的主体性矫正人工智能的“任性”,积极引导其发展向善,在消除脑、体劳动差别的实践中彰显技术正义,形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新劳动形态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数据要素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4
作者 焦方义 杜瑄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43,共14页
生产要素会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为生产力质变创造条件,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变革,不同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带动技术进步,改变生产方式,形成新生产关系,助推生产力跃升,生产要素与技术、生产关系、产业互动促进生产力质变。数据... 生产要素会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为生产力质变创造条件,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变革,不同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带动技术进步,改变生产方式,形成新生产关系,助推生产力跃升,生产要素与技术、生产关系、产业互动促进生产力质变。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能够推动生产力变革和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催生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辅助传统生产要素释放价值,产生乘数效应,通过协同优化加快技术变革、复用增效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融合创新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以数智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以数据算力服务为基础的新模式日新月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的新产业体系加快重构,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为此要积极培育数智技术人才,坚持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大力开发数据产业、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引导数据要素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生产力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数字经济视域下劳动新异化的逻辑批判与价值共鸣
5
作者 仝联勃 孙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对劳动方式和生产要素的变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如今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进步使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传统劳动方式与生产要素都发生了变革,资本在数字经济中虽隐于其表,但依然继承其剥...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对劳动方式和生产要素的变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如今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进步使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传统劳动方式与生产要素都发生了变革,资本在数字经济中虽隐于其表,但依然继承其剥削和奴役的本性。与此同时,全面的“数字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成为显性要素,使得劳动出现了新形态——数字劳动,并催生了数字经济中的劳动新异化。而这种异化使得数字劳动二重性既有传统的延续,又外延出新的界定。数字经济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世界改造社会新常态、构建竞争新秩序、赋能经济新动力的重要手段。准确把握劳动新异化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新特征及其影响,深刻认识其发展逻辑与趋势判断,对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劳动 劳动价值 劳动新异化
下载PDF
数字劳动异化问题的本质、成因与解决路径
6
作者 张思军 郭浩哲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4-44,共11页
数字时代,生产方式的变化催生出数字劳动这一新型劳动形式。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数字劳动也不可避免出现异化问题。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占有与运用,数字资本制造“自由幻象”实现劳动时空的全方位异化,并通过精神规... 数字时代,生产方式的变化催生出数字劳动这一新型劳动形式。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数字劳动也不可避免出现异化问题。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占有与运用,数字资本制造“自由幻象”实现劳动时空的全方位异化,并通过精神规训和数字财产的无条件占有实现了无偿劳动者的“自愿异化”。数字资本进一步开拓数字劳动异化的深度,将数字劳工的情绪劳动和情感劳动纳入资本增殖逻辑。数字劳动异化问题的背后仍是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贪婪追求,马克思主义对资本增殖过程和劳动异化的解读仍适用于对数字劳动异化问题的分析。资本逻辑下的数字商品生产持续进行,数字劳动异化现象便不会立刻消失,因此,需要从建立健全数字劳动法律规范与数字财产分配制度、合理引导数字技术应用以发展生产力、打破数字资本平台的舆论霸权等三个方面为解决数字劳动异化问题提供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数字劳动 劳动异化
下载PDF
价值理性内嵌与劳动权益共享:区块链技术与数字劳动权益保障新模式
7
作者 吴鼎铭 王恺欣 《青年记者》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借助新媒体平台和网络传播技术,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工的控制与剥削渗透到生产劳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数字劳动主体性与公平性的复归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完善,也仰赖于技术的创新突破,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与普及为数字劳动权益保障提供了新的可能... 借助新媒体平台和网络传播技术,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工的控制与剥削渗透到生产劳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数字劳动主体性与公平性的复归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完善,也仰赖于技术的创新突破,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与普及为数字劳动权益保障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将来数字劳动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凭借其去中心化、可溯源、高信任度、不可篡改、匿名机制、时序排列等技术特性,区块链正从数据确权与价值回归、价值理性的内嵌与算法牢笼的突破、权属保护与权益共享三个层面,开创更透明、合法与公平的数字劳动成果分配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劳动权益 传播技术 区块链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素质提升: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方茜 徐莹莹 《中国西部》 202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劳动者与数据要素、技术要素融合,强化劳动力评价的创新维度,从破除流动约束和升级学习方式上拓宽劳动者的劳动选择自由,由此实现劳动力素质提升。当前,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劳动者与数据要素、技术要素融合,强化劳动力评价的创新维度,从破除流动约束和升级学习方式上拓宽劳动者的劳动选择自由,由此实现劳动力素质提升。当前,新型劳动者培育过程中面临着劳动者与生产要素融合存在阻碍、人才评价体系对劳动者创新激励不足、劳动者数字素养两极分化以及劳动者权益维护面临新挑战等问题。结合理论逻辑及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四条路径,即以新型生产关系建设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引导劳动者与数据要素、技术要素深度融合,推动创新成为激励劳动者进步的重要指标,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新型劳动者的学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素质提升 新型劳动者 创新激励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Z世代青年群体就业形态转变问题研究
9
作者 刘振春 《中国市场》 2024年第19期191-194,共4页
数字经济时代,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及新兴技术,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用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涌现出“个性化、非全职、非全时、非典型”等大量弹性灵活的就业形态。Z世代青年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新群体,不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全日制用工形式... 数字经济时代,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及新兴技术,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用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涌现出“个性化、非全职、非全时、非典型”等大量弹性灵活的就业形态。Z世代青年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新群体,不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全日制用工形式,更倾向于“灵活自主”的就业形式。当前,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多样化的灵活就业形式对现有“基于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而现有劳动力市场体制及相关管理机制对灵活就业产生了阻碍,亟须对传统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进行改革。基于此,文章将深入分析和研究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灵活就业形式,结合Z世代青年的就业特征,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新职业动态更新机制和行业监管机制,健全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以期对灵活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Z世代青年群体的充分就业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 Z世代青年群体 就业形态转变 保障机制
下载PDF
基于供需均衡分析的残疾人就业政策效果评估
10
作者 廖耀华 项小伟 《新经济》 2024年第6期91-104,共14页
运用经济学供需均衡分析深入评估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中的禁止就业歧视、合理便利、保障金制度和法定就业率等关键政策工具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研究通过静态与动态模型比较,揭示了这些政策对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工资率、就业量和社会剩余的... 运用经济学供需均衡分析深入评估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中的禁止就业歧视、合理便利、保障金制度和法定就业率等关键政策工具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研究通过静态与动态模型比较,揭示了这些政策对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工资率、就业量和社会剩余的短期与长期效应。结果显示,虽然保障金制度短期内对非残疾人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则可能提升市场包容性和经济效率。同时,研究指出政策变动初期市场调整不完全,导致自重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最后从重视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动态调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优化合理便利投入、平衡就业与社会福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和经济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政策 静态模型 动态模型 政策评估
下载PDF
生产力系统与新质生产力阐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先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8,共9页
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力三因素和生产力影响因素在概念上作了明确区分,并以系统方法来研究生产力的各个组成部分。诸多影响生产力系统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力三因素,另一类是影响生产力三因素种类与结构的因素。梳理马克思生产力... 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力三因素和生产力影响因素在概念上作了明确区分,并以系统方法来研究生产力的各个组成部分。诸多影响生产力系统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力三因素,另一类是影响生产力三因素种类与结构的因素。梳理马克思生产力三因素理论与七大生产要素分类有助于把握好各种生产力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完整阐释七大生产要素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科学系统与技术工艺系统。新能源、新材料、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生产力三因素及其优化组合是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系统,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组织系统。新质生产力系统是基础科学系统、技术工艺系统、生产要素系统、产业组织系统的有机统一和高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三因素 生产力系统 新质生产力 生产要素 科技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吉廷 朱进东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价值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如何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在全球生产链的格局下,劳动价值理论应该如何应用和发展?对此,阐释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路径,包括全球价值链下的劳动价值理论调整、应对新兴技术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环境问题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融合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化转变等,旨在为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分析全球经济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理论 全球化 全球价值链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三重视域与现实关照——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分析
13
作者 徐斌 韩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8-115,共8页
劳动正义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内核与实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三种视域对劳动正义进行了阐释。在事实视域下,马克思以生产劳动为靶,揭示了资本主义以物质利益为“正义需要”,钳制劳动发展与抹杀正义诉求的社会现... 劳动正义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内核与实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三种视域对劳动正义进行了阐释。在事实视域下,马克思以生产劳动为靶,揭示了资本主义以物质利益为“正义需要”,钳制劳动发展与抹杀正义诉求的社会现实;在价值视域下,马克思从本体论出发,对劳动这种体现人的本质的生命活动进行了哲学反思与价值考量;在实践视域下,马克思立足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如何在历史进程中实现劳动正义进行了现实层面上的探讨。不同视域的研究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是一个兼具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逻辑严整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是当代中国推进劳动正义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劳动正义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又面临着新的发展隐忧,因此必须积极探索走出困境的基本路径,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深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正义 劳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数字劳动还是数字消费:对数字劳动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辨正
14
作者 李谧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00,共13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数字受众网络空间活动界定为数字劳动,从而确立了一切网络行为皆劳动、数字用户商品化等理论。然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精神实质,数字受众的网络空间活动在属性上应当归于数字消费而非数字劳动,并未...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数字受众网络空间活动界定为数字劳动,从而确立了一切网络行为皆劳动、数字用户商品化等理论。然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精神实质,数字受众的网络空间活动在属性上应当归于数字消费而非数字劳动,并未创造剩余价值,而旨在实现剩余价值。透过马克思的资本生产与再生产整体性原理,以及该原理中销售与消费的逻辑关系、生产与消费的辩证运动关系,可以探赜出数字消费构成了资本数字化再生产整体性中的重要环节,数字平台正是销售与消费的数字化升级版媒介,生产消费者并非生产性劳动者与消费者的二合一,而应指谓数字消费者,从而,数字劳动与数字消费的边界得以显现出来。将数字消费从数字劳动中辨识出来,在理论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在实践上则有益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现人民美好数字生活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劳动 数字消费 马克思主义 剩余价值 平台资本主义
下载PDF
科技创新背景下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以ChatGPT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博士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科技创新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逆转的进程,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也给劳动价值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带来了冲击与挑战。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因其具备极快的处理速度、全自动化、高度的人工智能性... 科技创新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逆转的进程,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也给劳动价值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带来了冲击与挑战。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因其具备极快的处理速度、全自动化、高度的人工智能性等优势特性,以及对人类劳动和工作岗位带来了潜在的替代可能性,引发了人们关于科技创新是否挑战了劳动价值论的思考。然而,ChatGPT归根结底是技术的产物,它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生产过程必然凝结着研发者、维护工程师、用户、数据库建设者等几方面劳动者高价值的劳动,人类劳动依然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在科技创新背景下依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现实意义,且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科技创新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hatGPT
下载PDF
数字资本逻辑与劳动正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先梅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0,共10页
数字平台大资本借助算法控制社会生产过程、扩张资本权力,为价值增殖服务。资本逻辑下,数字资本恶化劳动环境、剥夺劳动权利,引发正义反思。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暗含正义批判的元尺度:劳动正义。劳动正义以人类自身为中心,指向人的自... 数字平台大资本借助算法控制社会生产过程、扩张资本权力,为价值增殖服务。资本逻辑下,数字资本恶化劳动环境、剥夺劳动权利,引发正义反思。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暗含正义批判的元尺度:劳动正义。劳动正义以人类自身为中心,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价交换作为劳动正义的一般标准,必须基于劳动价值论进行理解。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劳动的界定不清,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利润创造的混乱,阻碍了对劳动正义的正确理解。释义数字劳动、祛魅智能拜物、规制数字资本是劳动正义纾困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控制 资本逻辑 劳动正义 等价交换 数字劳动
下载PDF
数字劳动的文明景观、异化面向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龙 赵紫薇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9,共10页
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数字劳动不仅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呈现出数字文明新景观。同时,伴随数字技术与资本的深度融合,资本通过数字平台形成对劳动产品、劳动过程及劳动者本身的控制,造... 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数字劳动不仅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呈现出数字文明新景观。同时,伴随数字技术与资本的深度融合,资本通过数字平台形成对劳动产品、劳动过程及劳动者本身的控制,造成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弱化等问题。要通过重塑劳动者自我意识、规范数字劳动中的资本运作、营造数字平台和谐环境等措施,消解数字劳动过程中的异化问题,从而实现数字劳动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创造人类数字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文明景观 数字劳动异化 人的主体性
下载PDF
主体还是用户?——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中数字劳动的本质内涵再审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晋齐 《天府新论》 2024年第3期39-46,157,共9页
“数字劳动”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核心范畴之一。数字劳动概念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脉络中存在着“结构研究”与“要素研究”两条进路,其论争集中于劳动主体数字化的论域中,由此体现出用户与主体的区别。用户本质上是主体与数字化媒介的... “数字劳动”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核心范畴之一。数字劳动概念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脉络中存在着“结构研究”与“要素研究”两条进路,其论争集中于劳动主体数字化的论域中,由此体现出用户与主体的区别。用户本质上是主体与数字化媒介的结合,加之以数字化媒介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性质,进而形成了数字劳动中主体与用户的动态关系。基于此种动态关系,“主体用户化”凸显为数字劳动概念的核心特征,并通过同时在场的三条演化路径展示出其社会历史内涵,即“数字化环境下的主体劳动”“主体数字活动即用户数字劳动”以及“主体数字劳动”。这一阐释方式充分说明了数字劳动的标识性特征,既回应了理论争鸣,又观照了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平台经济 传播政治经济学 数字资本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体面劳动理论——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冰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体面劳动概念,但是马克思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对劳动者劳动的尊重、认可以及对劳动者的怜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体面劳动的内涵所在,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扬。文章基于马克思有关劳动...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体面劳动概念,但是马克思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对劳动者劳动的尊重、认可以及对劳动者的怜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体面劳动的内涵所在,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扬。文章基于马克思有关劳动意义、资本主义剥削、劳动的自由与解放、异化劳动视角的论述,详细阐述了体面劳动的理论溯源,并从体面劳动核心意蕴、基本内容和最终目的三方面论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面劳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面劳动 劳动价值论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下数字劳动与数字剩余价值的生产
20
作者 孔令媛 朱春晖 《社科纵横》 2024年第4期53-63,共11页
在数字时代,数字劳动形态与数据价值化方式层出不穷,数字劳动被广泛物化,由此不断开拓数字剩余价值生产的新源泉。目前,出现了用户无偿劳动、平台零工劳动和雇佣数字劳动三种主要的数字劳动形态,其数字剩余价值的生产路径各有特点。应... 在数字时代,数字劳动形态与数据价值化方式层出不穷,数字劳动被广泛物化,由此不断开拓数字剩余价值生产的新源泉。目前,出现了用户无偿劳动、平台零工劳动和雇佣数字劳动三种主要的数字劳动形态,其数字剩余价值的生产路径各有特点。应持续引导数字资本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依法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发展完善数字经济监管机制,不断促进中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剩余价值 数字资本 数字劳动 数字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