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
1
作者 刘杰 王菁 宗静 《现代营销(上)》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公立医院作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以此来保证公立医院的稳定运营和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公立医院重要的管理手段,新医改的实施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本文分... 公立医院作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以此来保证公立医院的稳定运营和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公立医院重要的管理手段,新医改的实施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以优化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预算分析 考核评价
下载PDF
对武汉市民无公害蔬菜消费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德华 周德翼 王蓓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116,共3页
本文以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武汉市无公害蔬菜消费行为。通过对购买行为Probit模型和支付意愿Ordered Probit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程度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显著影响了消费者购买... 本文以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武汉市无公害蔬菜消费行为。通过对购买行为Probit模型和支付意愿Ordered Probit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程度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显著影响了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支付意愿,同时年龄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对于消费者支付意愿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 支付意愿 购买行为
下载PDF
制度优势:破解“中等收入陷阱”之本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承训 张新宁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64,共7页
"中等收入陷阱"仅以一种数量界限(人均GDP)作为区分国家发展阶段的特征,并将此视为"陷阱"的成因,而避开社会经济制度的质的区别及国外势力造成的重大风险,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中等收入陷阱"的要... "中等收入陷阱"仅以一种数量界限(人均GDP)作为区分国家发展阶段的特征,并将此视为"陷阱"的成因,而避开社会经济制度的质的区别及国外势力造成的重大风险,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中等收入陷阱"的要害在于两极分化加剧,实质则是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与西方列强制造种种障碍的恶果。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和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在利用大好机遇的同时,还要防止各类风险和"陷阱",最重要的是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综合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重大举措,扎实提升实力地位,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做出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两极分化 战略机遇期 社会矛盾凸显期 社会主义综合优势
下载PDF
科技型企业家的作用机制与成长环境营造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国红 陆敏 周丽梅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39-143,共5页
论述科技型企业家的基本特征,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分析科技型企业家知识转化与转移的桥梁作用及其机制,并提出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环境营造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家 作用机制 成长环境
下载PDF
虚拟耕地视角下中国粮食贸易对耕地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雨 田明华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87,共7页
虚拟耕地进口减轻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压力,对我国现有耕地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我国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虚拟耕地资源虽然可以在表面上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的压力,为短期内土地资源的短缺提供一个全新的解决办法,但虚拟耕地还不能完全解... 虚拟耕地进口减轻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压力,对我国现有耕地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我国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虚拟耕地资源虽然可以在表面上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的压力,为短期内土地资源的短缺提供一个全新的解决办法,但虚拟耕地还不能完全解决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长久局面。受国际政治环境、自然灾害、非洲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实际应用的虚拟耕地资源不容乐观。为了粮食安全,我国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耕地管理制度,全国统筹保护耕地红线不动摇,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地整理,调整农业结构,降低耕地资源流失的速度。在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同时,还要加大对虚拟耕地资源的研究,将虚拟耕地资源与我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最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耕地 耕地压力 粮食贸易
下载PDF
电子商务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红历 王成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1,共3页
本文利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具有网络效应的电子商务内生的条件,以及电子商务对经济产生的主要作用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具有网络效应特性的电子商务是社会分工发展的要求,它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 本文利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具有网络效应的电子商务内生的条件,以及电子商务对经济产生的主要作用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具有网络效应特性的电子商务是社会分工发展的要求,它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内生促进社会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提高,对现代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网络效应 分工和专业化
下载PDF
交易费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东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各个学者对交易费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有较大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 ,在外延上 ,交易费用除了指一般交易过程必须付出的费用之外 ,是否应当包括由于机会主义倾向引起的讨价还价等费用 ;在内涵上 ,交易费用是否应当扩展到运用市场机... 各个学者对交易费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有较大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 ,在外延上 ,交易费用除了指一般交易过程必须付出的费用之外 ,是否应当包括由于机会主义倾向引起的讨价还价等费用 ;在内涵上 ,交易费用是否应当扩展到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甚至制度动作费用的意义上。概念的差异由人们对机会主义行为是否存在普遍性这一认识上的差异产生。由于不能简单地排除机会主义普遍存在的可能性 ,也就难以将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费用排除在交易费用概念之外。实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也会因为是否涉及机会主义式的讨价还价 ,而差异甚殊。为了客观地反映这些差异 ,便于在不同层次、不同意义上运用交易费用概念 ,应该定义宽窄不同的交易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费用 机会主义 交易条件 专用性租金 产权 内涵 外延
下载PDF
基于DEA的消费者价值模型研究
8
作者 侯石鹏 唐艺楠 +3 位作者 宋红文 马文彪 赵斌 张卫东 《商展经济》 2024年第9期115-118,共4页
当前,企业现有的客户价值分类模型大多采用RFM模型和K-means算法,但对指标权重的确定往往采用层次分析法,忽略了RFM模型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针对消费者品牌偏好洞察困难、传统聚类算法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RFM模型构建了会员行为分... 当前,企业现有的客户价值分类模型大多采用RFM模型和K-means算法,但对指标权重的确定往往采用层次分析法,忽略了RFM模型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针对消费者品牌偏好洞察困难、传统聚类算法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RFM模型构建了会员行为分类模型RFMCP,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从而提高了聚类分析的精度。此外,文章采用DEA模型对消费者个体和分组的价值进行定量计算,将客户群体划分为核心型客户、忠实型客户、潜力型客户和风险型客户,深入挖掘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准确把握其消费行为和偏好,以期为实现消费者管理和营销活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数据包络分析 价值模型 主成分分析 RFMCP模型 消费者价值 客户管理 商业营销
下载PDF
绿色产品的供需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秦陇一 管新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这不等于说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就必然会付诸于行动并行之有效,这主要是因为绿色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困境。
关键词 绿色产品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资本论》商品章的逻辑解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光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7,共8页
《资本论》首章的工作结构是对初版进行调整后所得,名称也是这时候马克思才加进去的。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进一步完结早已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承诺的分析。启示我们:第一,《资本论》辩证法规定乃是起步和酿成于"商品"... 《资本论》首章的工作结构是对初版进行调整后所得,名称也是这时候马克思才加进去的。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进一步完结早已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承诺的分析。启示我们:第一,《资本论》辩证法规定乃是起步和酿成于"商品"中的;第二,马克思文本结构是开放的,就首章而言,所要完成的是"商品本身"的大写规定剖解,在指向性上,其始终与历史发展同步,即坚持商品精神现象学批判(马克思暂名为"拜物教批判")工作进路;第三,商品辩证法是实践化的批判规定,是活的工作逻辑,旨在消除自足,坚持始终在生长运动现象中认识存在规定,把握存在的整体发展;第四,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化的形成历程,它从历史中发掘社会存在(规定),统一历史存在和社会存在;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统一化研究对象和理论范畴用语,例如生产方式(历史形成起来的社会生产);劳动一般,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社会再生产);价值(形式),使理论分析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成熟的研究范例,据此,辩证法具象化为历史的实践的工作方法 (马克思称为"我的辩证方法"),而又借助工作提升,使唯物主义规定不再束缚在象牙塔中,成为直接蕴涵实践批判的历史的"阶级科学"。这一解析解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构造和发生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商品的存在 商品的本质 精神现象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郝爱民 《南方经济》 CSSCI 2013年第5期38-48,共11页
本文选择2004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影响农业效率损失的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外溢效应,从而是否有利于提升农业的获利能力。结论表明:在样本期间... 本文选择2004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影响农业效率损失的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外溢效应,从而是否有利于提升农业的获利能力。结论表明:在样本期间,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效率损失。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农业专业化程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水平、优良的政策环境因素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农业获利能力的有效渠道,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溢出效应 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和数据包络分析的重庆市县域土地利用结构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贤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1-208,共8页
土地利用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在土地利用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及功能。以GIS技术为平台,采用信息熵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重庆市3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从有序性和效率两个方面分析评价了重庆市的土... 土地利用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在土地利用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及功能。以GIS技术为平台,采用信息熵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重庆市3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从有序性和效率两个方面分析评价了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状况。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县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有序度高低与区域内用地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化,20个县区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为1或接近于1,表明重庆市各县区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各项土地利用效率较好,土地开发利用比较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数据包络分析 重庆市
下载PDF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与当代资本主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戈 杨玉生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3,共8页
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对于正确分析价值自我扩张、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变量、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要区分一般生产劳动和资本生产劳动。只有在... 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对于正确分析价值自我扩张、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变量、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要区分一般生产劳动和资本生产劳动。只有在生产中所从事的劳动才是一般生产劳动;资本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剩余价值生产标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的绝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一般生产劳动 资本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
下载PDF
行动与理论:哈贝马斯批判——《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问题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光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5,共11页
《资本论》文本的一个突出的特质是表达行动内涵。《资本论》中的行动理论在意蕴与模式上和标准的社会学理论相比,特质规定是丰富的阶级实践工作内涵。这种研究具象出"实践态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之类似但内涵逻辑殊异的是哈... 《资本论》文本的一个突出的特质是表达行动内涵。《资本论》中的行动理论在意蕴与模式上和标准的社会学理论相比,特质规定是丰富的阶级实践工作内涵。这种研究具象出"实践态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之类似但内涵逻辑殊异的是哈贝马斯努力建构的"交往行动的理论"。后者和经济学上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废墟相类似,其带来了哲学上的"科斯问题":试图从行动图型上抹掉"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的构造。这是对行动与理论统一关系的严重背离。在具体理论构建上:哈贝马斯的问题还在于过多强调了交往和其他行为模式的差别,而较少注意它们的结合和统一;与之相反,通过运用"整体范畴",各种行为模式在《资本论》中艺术地结成一体。因此,是否追循"行动如何可能",从而实现阶级、行动、理论科学的实践统一,是马克思和哈贝马斯进行理论生产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行动 理论 阶级 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 批判
下载PDF
家电下乡与农户家电消费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郝爱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98,共3页
为了分析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户家电消费的影响,文章建立农户家电消费需求模型,利用首批试点地区河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农户家电消费意愿有重要影响;(2)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消费环境对农户家... 为了分析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户家电消费的影响,文章建立农户家电消费需求模型,利用首批试点地区河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农户家电消费意愿有重要影响;(2)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消费环境对农户家电消费影响很大。(3)市场环境对农户家电消费意愿有重要影响;(4)家电下乡政策的完善与农户的家电消费意愿呈正相关。因此加快完善我国的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户家电消费有积极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为相关的家电下乡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电下乡 农户消费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与西方非劳动价值观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书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6-10,共5页
系统分析和概括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与西方非劳动价值观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阐明二者的对立与分异及其兼容性和互补性。
关键词 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 劳动价值观 马克思
下载PDF
破解“价值总量之谜”——与谷书堂教授切磋 被引量:8
17
作者 晏智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63,共4页
"价值总量之谜"实际上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破解此谜的关键在于突破劳动价值论的框架、思路和结论,确认多元经济价值原理。
关键词 价值总量之迷 一元劳动价值论 多元要素供求均衡价值论
下载PDF
价值与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对接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旭 袁继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4,共4页
价值论作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是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学说都绕不开的,同时,经济学的任务又要求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价值问题。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研究价值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与西方经济... 价值论作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是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学说都绕不开的,同时,经济学的任务又要求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价值问题。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研究价值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与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实施有效的对接,是当前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资源配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下载PDF
劳动、价值和均衡价格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金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3,160,共8页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把商品的价值与均衡价格混为一谈,并局限于只是从呈现于市场表面的供求关系和竞争现象来说明均衡价格和价值,因而,既不可能揭示隐藏在均衡价格背后的价值本质,也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均衡价格。实际上,根据等价交换和劳...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把商品的价值与均衡价格混为一谈,并局限于只是从呈现于市场表面的供求关系和竞争现象来说明均衡价格和价值,因而,既不可能揭示隐藏在均衡价格背后的价值本质,也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均衡价格。实际上,根据等价交换和劳动价值论两个基本假定容易推导均衡价格与价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即所谓的价格—价值方程;在该方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地说明,尽管从表面上看,均衡价格的决定、实现和变化都要受到供求关系和竞争的影响,但最终却是由商品以及货币的价值亦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价值 均衡价格 供求关系
下载PDF
城镇化、征地与农村发展——基于江西省D村的社会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根 刘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2771-2773,共3页
城镇化既带来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农民享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带来征地纠纷增加、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款不到位或者过低、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以江西省D村为例,深度访谈和深入分析城镇... 城镇化既带来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农民享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带来征地纠纷增加、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款不到位或者过低、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以江西省D村为例,深度访谈和深入分析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社会经济 集体经济 土地征收 社会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