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测度研究
1
作者 赵俊鑫 徐杰 杨梓 《北方经贸》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生产性服务业已然成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优化制造业发展及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我国政府近年来为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与措施,旨在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 生产性服务业已然成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优化制造业发展及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我国政府近年来为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与措施,旨在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首先梳理了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理论成果,以此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分析结果显示,两业的融合水平呈现出积极上升的趋势,并且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六大主要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全部保持在50%以上的高水平。其中,同制造业关联度最显著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则相对较低。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融合测度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洁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0,共5页
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已迫在眉睫。对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界定,深刻剖析专业分工与外包、价值链、生态群落等方面对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的内在机理,提升制造业层次并延伸... 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已迫在眉睫。对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界定,深刻剖析专业分工与外包、价值链、生态群落等方面对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的内在机理,提升制造业层次并延伸制造业产业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强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发展核心业务,加大力度培养民营企业的发展并积极引导外资,积极为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储备人才,是我国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可行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互动融合
下载PDF
发达国家“后工业化”一定时期生产率增长率下降之谜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峰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其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演变。但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当这些国家进入所谓“后工业化”时期的这段时间,却出现了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及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其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演变。但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当这些国家进入所谓“后工业化”时期的这段时间,却出现了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及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幅度下降。从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服务业化三个方面对这一看似反常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现象,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必然要回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后工业化时期 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后工业时代工业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群郎 蔡凤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2-48,共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完成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服务业的地位则日益重要。在这种转型中,工业城市的前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挽回发展颓势,许多工业城市纷纷对城市的经济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完成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服务业的地位则日益重要。在这种转型中,工业城市的前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挽回发展颓势,许多工业城市纷纷对城市的经济结构进行了适时调整,从而使其获得了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 工业城市 城市危机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后工业化国家人口下降对地区结构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茜 冯晓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34,共10页
人口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历来为人口和经济学者所重视。到目前为止,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然而,在以西欧为代表的后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负增长条件下,经济和地区结构又将如何变化... 人口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历来为人口和经济学者所重视。到目前为止,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然而,在以西欧为代表的后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负增长条件下,经济和地区结构又将如何变化、如何调整呢?本文首先通过解析模型描述了影响地区结构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人口负增长对地区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模拟算例说明人口负增长条件下的地区结构调整及其与人口正增长条件下的地区结构调整的不对称性。该结果将对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下降 地区结构 集聚效应 锁定效应
下载PDF
经济学基础假定与产权私有的制度成本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淑萍 王现林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年第6期56-58,共3页
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人”,这种变化反映了个人、组织及社会之间利益冲突扩大的趋势和制度成本不断上升的社会现实。新制度经济学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梳理出了产权私有制度的运行成本的形成和... 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人”,这种变化反映了个人、组织及社会之间利益冲突扩大的趋势和制度成本不断上升的社会现实。新制度经济学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梳理出了产权私有制度的运行成本的形成和扩大的内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主体 “经济人” “契约人” 产权私有制 制度成本
下载PDF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3-16,92,共5页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在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建立的,他将技术作为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力量,试图预测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是一个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新的社会形态。通过对贝尔"后工业社会"...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在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建立的,他将技术作为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力量,试图预测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是一个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新的社会形态。通过对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探析和批判,既有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也有益于理解、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 资本主义社 社会主义社会 阶层 技术
下载PDF
历经寒暑再看知识经济
8
作者 甘志频 孙兆刚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8期75-76,共2页
知识经济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长期升温以及急剧降温的过程,探讨其中原因,使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引以为戒,趋利避害,有相当借鉴意义。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实物经济 美国经济
下载PDF
关于西部后发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王丽霞 《学术探索》 2003年第7期12-15,共4页
围绕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在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上 ,学术界提出了很多新的命题。在说明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理性的过程中 ,“后发现代化”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文章对后发... 围绕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在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上 ,学术界提出了很多新的命题。在说明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理性的过程中 ,“后发现代化”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文章对后发现代化命题的提出、它与率先现代化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现代化 率先现代化 比较 必然性 意义评价
下载PDF
论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及启示
10
作者 赵天宝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20,共5页
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中国必须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鉴于此,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文章对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进行了论述,并简... 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中国必须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鉴于此,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文章对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进行了论述,并简评了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最后得出该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 后工业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 启示
下载PDF
殖民时期英法的货币政策
11
作者 徐京西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36-38,共3页
殖民地的货币政策是现代殖民主义经济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殖民地与宗主国所进行的贸易过程中,殖民地的货币政策虽对殖民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但其剥削性质也是难以掩盖的。
关键词 货币 兑换率 自由浮动
下载PDF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合法化危机──评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振明 《岭南学刊》 1996年第2期79-84,共6页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合法化危机──评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陈振明[编者按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而又未被人们深入研究的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合法化危机──评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陈振明[编者按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而又未被人们深入研究的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苏联模式的批判以及对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合法化 晚期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危机趋势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文化系统
下载PDF
创新:新经济的主旋律
13
作者 常琦 张振华 《理论观察》 2001年第4期62-64,共3页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创新是新经济的主旋律 ,是新经济的灵魂。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关键。创新的实质是无能生有。我国应抓住机遇 ,积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创...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创新是新经济的主旋律 ,是新经济的灵魂。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关键。创新的实质是无能生有。我国应抓住机遇 ,积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 ,增强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新经济 无能生有 创新体系
下载PDF
德国现代化初期(1840-1890)之特性及其启示
14
作者 王宇川 《平原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33-36,共4页
作为“后发型”资本主义工业国,德国在其现代化初期表现出迥异于其他西方工业国的特性:政府规制、经济“内卷化”、注重教育与应用型科学研究。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与探讨,不仅可以对现代化的本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而且对我... 作为“后发型”资本主义工业国,德国在其现代化初期表现出迥异于其他西方工业国的特性:政府规制、经济“内卷化”、注重教育与应用型科学研究。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与探讨,不仅可以对现代化的本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而且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够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现代化 政府规制 经济“内卷化” 教育与应用型科学研究
下载PDF
“新经济”与资本主义发展动因透析
15
作者 陈晋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与网络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考察,进而研究高新技术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动因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新经济现象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以后,需要从理论高度上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作者并没...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与网络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考察,进而研究高新技术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动因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新经济现象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以后,需要从理论高度上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高新技术的经济与社会影响的一般分析上面,而是深入探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方面的高新技术在形成“新增长源泉”的同时,如何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向、经济增长周期的某些方面规律,从而对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经济增长 新经济周期
下载PDF
“后工业社会”理论与转轨国家的经济市场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水源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0,共6页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论 经济理论 体制改革 经济市场化
原文传递
“去工业化”的理论分析——一个新的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菲奥纳·特雷格纳 童珊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6年第1期30-48,共19页
有关去工业化的分析一直由一些非主流的经济学家们——尤其是那些结构主义经济学家和卡尔多传统理论的支持者——所主导,且这些分析均建立在行业特殊性的概念以及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基础之上。行业的概念并非马克思经济学分... 有关去工业化的分析一直由一些非主流的经济学家们——尤其是那些结构主义经济学家和卡尔多传统理论的支持者——所主导,且这些分析均建立在行业特殊性的概念以及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基础之上。行业的概念并非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单位,然而,马克思经济学中关于行业的内涵的思考使得对有关行业结构变化的内涵和意义的分析出现了。去工业化指的是近几十年来最为突出的行业的转换,可能对资本主义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对去工业化的马克思主义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概念化过程包含了对两种形式的去工业化的区分。除了考虑行业结构的变化,文中所提出的类型学分析也将考虑此类变化是否与产生剩余价值的生产活动和不产生剩余价值的生产活动之间的转化有关,或者只是一种剩余价值生产活动的构成的变化。不同形式的去工业化之间的本质区别丰富了针对此种现象的分析,而不再采用较为狭隘的基于行业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工业化 非主流经济学 马克思 行业 制造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