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8 位作者 杨秉瑜 程娜 王璐 黄晓野 汪苗苗 苏美文 张成甦 王云凤 刘美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共2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习近平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习近平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更是把这种认识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明确指出“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课题,本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AI大模型 数据要素 生成式AI 人工智能产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东北振兴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制度安排 被引量:6
2
作者 师博 魏倩倩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8,共12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数据产权、交易、分配和治理制度不健全、核心技术存在短板、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脱节、寡头垄断平台“一家独大”、数字基础设施供...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数据产权、交易、分配和治理制度不健全、核心技术存在短板、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脱节、寡头垄断平台“一家独大”、数字基础设施供求不匹配、数字鸿沟较大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带来了现实挑战。数据要素制度、数字技术制度、数字产业制度、数字平台制度、数字基础设施制度可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关键内核、强劲动能、生态体系、中介载体和坚实底座。因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度融合需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安排,未来应完善以“数据二十条”为核心的数据要素制度、“卡脖子”技术攻关制度、数字产业融合制度、数字平台治理制度、数字基础设施共投共建共享制度和数字鸿沟弥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融合发展 制度安排
下载PDF
数字互联是否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水平?——影响识别和机制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彬 贾立江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5,共8页
促进国有企业创新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利用2011~2021年国有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微观计量分析方法,检验数字互联是否对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互联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 促进国有企业创新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利用2011~2021年国有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微观计量分析方法,检验数字互联是否对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互联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对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数字互联对不同技术类别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从企业成本、人力资本、公司治理三个方面检验了数字互联对国有企业创新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互联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存在明显的所有制差异。在今后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应该广泛借助新一代信息数字化技术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互联 国有企业 创新能力 创新效率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梳理及其演进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惠宁 杨金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技术进步是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增长引擎,数字经济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活力。本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梳理中国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把握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数字赋... 技术进步是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增长引擎,数字经济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活力。本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梳理中国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把握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新兴数字文化业态的不断涌现将促进新消费热点的形成;二是数字文化治理体系的加速构建将为数字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数字赋能文化产业的全链条发展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管窥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演进特征,对于探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产业 产业政策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经济金融化与企业影子银行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蓓 金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102,共16页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影子银行的影响是否一成不变?考虑到2008年后快速发展的经济金融化,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财务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经济过度金融化形成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抑...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影子银行的影响是否一成不变?考虑到2008年后快速发展的经济金融化,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财务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经济过度金融化形成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抑制企业影子银行;经济过度金融化形成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促进企业影子银行。这种阶段性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经济过度金融化造成了企业影子银行与实体经营活动之间关系的转变,并主要通过运营资产传导。第二,经济金融化程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强化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影子银行的差异性影响。第三,经济过度金融化形成后,具备融资优势或处于经营弱势的企业更易从事影子银行活动,且两者对于企业影子银行的扩张效应具有叠加影响。本文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影子银行风险问题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经济过度金融化 企业影子银行 融资优势 经营弱势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评价、影响因素及其维护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任保平 邹起浩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5,共11页
经济发展韧性是长期发展视角下经济体适应变革、持续演进和稳定发展的素质和潜力的综合体现。基于对经济发展韧性内涵的理论阐释,从基础韧性、规模韧性、结构韧性、创新韧性和制度韧性5个方面确立经济发展韧性评价维度,测算2000—2021... 经济发展韧性是长期发展视角下经济体适应变革、持续演进和稳定发展的素质和潜力的综合体现。基于对经济发展韧性内涵的理论阐释,从基础韧性、规模韧性、结构韧性、创新韧性和制度韧性5个方面确立经济发展韧性评价维度,测算2000—202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韧性指数及各分项维度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演化趋势,在空间维度上不同地区间和各个地区内的经济发展韧性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趋势,提出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维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韧性 新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能力 经济发展空间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漂绿”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琪 李梦函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5,共11页
近年来企业“漂绿”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文章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漂绿”行为。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漂绿”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且样本期间... 近年来企业“漂绿”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文章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漂绿”行为。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漂绿”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且样本期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大多处于“U”型左侧,发挥抑制企业“漂绿”行为的作用;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环境规制、环境认证、媒体关注和高管环保认知可以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漂绿”行为之间的“U”型关系。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对企业“漂绿”行为影响因素的认识,也从外部宏观波动的角度为规范企业行为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漂绿 “U”型
下载PDF
民营企业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昌华 陈明三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前景和发展空间。通过对民营经济融入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民营企业融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明确...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前景和发展空间。通过对民营经济融入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民营企业融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明确民营企业在新时期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提出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的策略选择以及配套的政策支持,助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注入发展新动能和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有效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民营企业 创新驱动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精尖产业发展:分析框架与竞合趋势(2024) 被引量:2
9
作者 贾品荣 杨雨萌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2期5-26,共22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科技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推进高精尖产业转型升级。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以契合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技术革新作为推进动能、需要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市场环境支撑、需要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策支持,同...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科技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推进高精尖产业转型升级。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以契合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技术革新作为推进动能、需要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市场环境支撑、需要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策支持,同时应呈现出能够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先进特征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要旨,结合高精尖产业自身特点,构建十大高精尖产业趋势分析框架,分别对其技术趋势、市场趋势、政策趋势和竞争力趋势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对我国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尖产业 新质生产力 发展趋势 竞争力分析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效率与公平有机融合
10
作者 杨柳 田海霞 李宏伟 《经济师》 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无法调和。西方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也无法调和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要求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能极大促进社会生产效能释放,同时还能保...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无法调和。西方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也无法调和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要求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能极大促进社会生产效能释放,同时还能保障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和发展机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合理调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促进效率与公平有机融合的根本制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效率与公平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1
作者 郭朝先 刘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4,共11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确保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作用的发挥。科学的竞争政策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通过公平竞争激励创新推进先进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确保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作用的发挥。科学的竞争政策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通过公平竞争激励创新推进先进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协同产业政策推动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竞争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阻碍,不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地方保护主义对竞争政策价值优先原则抵制与忽视;传统竞争政策理念使竞争政策普遍适用性打折扣;产业政策强势对竞争政策独立性和权威性形成制约。为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更好发挥竞争政策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用,提出需进一步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其配套措施,更新理念和做法提升数字经济领域竞争政策的适用性,进一步推进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政策 现代化产业体系 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审查 产业政策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
12
作者 李真 韩璐爽 宗慧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104,共20页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突出。重点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整,同时,激烈的国内同业竞争和目的地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政策效应。除了影响受支持企业的出口行为,重点产业政策还能通过融资和创新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行业内非重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组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多产品企业 出口产品组合 资源配置
下载PDF
经济不确定性、关联网络与风险溢出--来自我国上市银行的证据
13
作者 颜莉 肖宇欣 刘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49,127,共19页
基于2013-2022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CoVaR分位数回归方法度量银行的风险溢出。同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关联网络的数值,以揭示银行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溢出的影响,并探讨关联网... 基于2013-2022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CoVaR分位数回归方法度量银行的风险溢出。同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关联网络的数值,以揭示银行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溢出的影响,并探讨关联网络与货币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溢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关联网络对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溢出的倒U型关系具有调节效应,能有效弱化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溢出的倒U型影响;货币政策在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溢出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溢出的影响,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不确定性 关联网络 风险溢出 货币政策 CoVaR方法 分位数回归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中国经济实现“稳”与“进”的策略选择
14
作者 张辉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稳”与“进”的关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方法。高水平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是实现“稳”与“进”的基础;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是实现“稳”... 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稳”与“进”的关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方法。高水平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是实现“稳”与“进”的基础;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是实现“稳”与“进”的新生动力;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实现“稳”与“进”的内在驱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实现“稳”与“进”的外部条件。这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与“进” 高水平安全体系 新能源 区域协调发展 高水平开放
下载PDF
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产业政策体系演变逻辑与主要趋向
15
作者 白雪洁 王欣悦 宋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后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产业政策是新发展格局下将中国塑造成为有竞争力经济体的重要工具,对内激励竞争和对外强化安全成为产业政策新目标。基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厘清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竞...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后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产业政策是新发展格局下将中国塑造成为有竞争力经济体的重要工具,对内激励竞争和对外强化安全成为产业政策新目标。基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厘清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竞争政策之间的融合、协调、退出与重构等关系,统合探究各类政策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基本逻辑。进一步提出在多元化政策目标下,中国要打出一套以竞争政策为基础、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互协调、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渐让位于功能性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由激励科技创新链条的后端向前端突破侧重、重大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政策“组合拳”,并提出通过建立多层次政策协调机制、健全产业政策的全流程治理机制等举措完善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竞争政策 科技创新政策 产业政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6
作者 侯祥鹏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2,共13页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这就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效...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这就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均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确保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而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也对效率与公平提出了内在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坚持党的领导,做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在具体实现路径上,要以效率提升不断做大“蛋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公平的物质基础;要以促进公平不断分好“蛋糕”,以完善的分配制度激活效率的动力;要以数字赋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促进效率与公平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让广大人民参与其中、分享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效率 公平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产业政策与企业资产专用性投资
17
作者 林颖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73,共5页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上市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政策与企业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企业的资产专用性投资越高。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代理成本低、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产业政策对企业资产专用性投...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上市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政策与企业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企业的资产专用性投资越高。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代理成本低、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产业政策对企业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影响越显著。进一步地,研究产业政策影响企业资产专用性投资的机制,通过分析以及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的资产专用性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资产专用性投资 代理成本 行业竞争程度 融资约束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探索
18
作者 平新乔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20,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实现了重要突破,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实现了重要突破,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公有制经济的引领作用等措施,展现了我国对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探索,旨在通过市场竞争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和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公有制经济
下载PDF
促消费政策显效:表现及指向
19
作者 刘晓欣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15,共3页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消费规模扩大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2024年以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消费领域出现回暖、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潜力有效释放。从下阶段看,要以提振消...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消费规模扩大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2024年以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消费领域出现回暖、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潜力有效释放。从下阶段看,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政策 国内大循环 居民消费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科学内涵、运行机制及实现路径
20
作者 滕海峰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6期20-25,F0003,共7页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均富”的扬弃,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与奋斗目标。目前存在“单纯收入观”“平均主义”等误解,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其中,“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均富”的扬弃,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与奋斗目标。目前存在“单纯收入观”“平均主义”等误解,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其中,“富裕”是物质与精神都富裕、“共同”是过程与结果都兼顾,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既是理想目标,更是现实行动,是理想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共同”生产并“共同”享有“富裕”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实践过程,特别需要注重远期目标导向与近期目标实现、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主体培育与个人努力等相结合,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 社会生产 运行机制 实践举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