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基建下开发性PPP模式激励机制模型——基于政府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钟韵 朱雨昕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5,共8页
为了在新基建领域中更好的推行开发性PPP模式,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资本的两种行为,即技术创新努力行为和提升社会效益行为,并设计了基于政府视角的开发性PPP模式激励机制模型,探讨多元参数影响下政府方对社会资本的... 为了在新基建领域中更好的推行开发性PPP模式,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资本的两种行为,即技术创新努力行为和提升社会效益行为,并设计了基于政府视角的开发性PPP模式激励机制模型,探讨多元参数影响下政府方对社会资本的激励问题;同时,本文运用多目标规划和一阶条件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MATLAB软件和实际案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方的资源或能力禀赋、风险感知度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权重系数均会对激励水平产生影响,政府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并调整相应的激励策略,以实现政府综合效益最大化。上述结论对于新基建下开发性PPP模式在各类项目中的良好运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性PPP 模式 激励机制 多目标委托代理 补贴机制 利益分配 风险感知度
下载PDF
人口规模、创新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京津冀13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曾雪婷 向华 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43,共17页
运用SBM-ML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以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创新投入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小幅上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拉动作用明显。常住人口规模对提升城市全要素... 运用SBM-ML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以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创新投入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小幅上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拉动作用明显。常住人口规模对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人才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政府创新投入与城市技术进步指数呈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表明政府短期投资能促进城市科技创新,长期投资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创新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 京津冀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的创新效应与能源效应驱动力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甘元玲 宋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7,共6页
产能过剩、能耗过高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阻碍,而技术创新是化解的关键。本文将结合耦合理论建构经济增长、创新效应及能源效应的逻辑分析框架,并引入VECM模型,分析在创新效应与能源效应单轮、双轮驱动下,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及差异... 产能过剩、能耗过高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阻碍,而技术创新是化解的关键。本文将结合耦合理论建构经济增长、创新效应及能源效应的逻辑分析框架,并引入VECM模型,分析在创新效应与能源效应单轮、双轮驱动下,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及差异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单轮驱动看,创新效应与能源效应均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驱动力;(2)从双轮驱动看,创新效应与能源效应彼此作用、影响,形成“聚合”驱动力,共同推进经济增长;(3)从单轮与双轮驱动比较看,两种效应的“聚合”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更优。可见,中国经济的高质、高效增长需要双轮协同发力,应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进产业及能源的全面创新,以更好的发挥两者合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双轮驱动 耦合关联 VECM 模型 能源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