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宋之争视域下桐城派对韩愈文道观的承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查金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7,共8页
考察有清一代之文论,不能绕开桐城派文论。在桐城派文论中,文道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桐城派文道观与韩愈文道观有着非常奇特的关系,即从最初的接近到后来的疏离。桐城派初创期的戴名世、方苞、刘大櫆等人承继韩愈文道观,倡导文道合一,...
考察有清一代之文论,不能绕开桐城派文论。在桐城派文论中,文道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桐城派文道观与韩愈文道观有着非常奇特的关系,即从最初的接近到后来的疏离。桐城派初创期的戴名世、方苞、刘大櫆等人承继韩愈文道观,倡导文道合一,道为根本;兴盛期的姚鼐、方东树、梅曾亮等人稍作变通,坚持文道兼顾,偏重于文;没落期的曾国藩、吴汝纶等人则提倡文道分离,以文自期。三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对韩愈文道观的接受呈现出承中有变,代有侧重之特色。而这种变化过程,也正是中国文论史上的文道关系从混淆非文学与纯文学的矛盾体逐步走向纯文学中和谐统一的过程。其中原因,除了作家自身的因素之外,最大的影响便来自于以"汉宋之争"为核心的清代学术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宋之争
桐城派
韩愈
文道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衍《石遗室诗话》新解
2
作者
车瑞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1-44,49,共5页
作为清末重要的一部诗话著作,《石遗室诗话》反映了当时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与形式所做的转变与革新。清末诗人郑珍继承韩愈以俗、丑之事入诗的传统,表现出清代诗人对诗歌内容进行的积极探索。诗歌除内容外,形式也需要不...
作为清末重要的一部诗话著作,《石遗室诗话》反映了当时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与形式所做的转变与革新。清末诗人郑珍继承韩愈以俗、丑之事入诗的传统,表现出清代诗人对诗歌内容进行的积极探索。诗歌除内容外,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同光体诗人大量运用长题使传统的诗歌形式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为诗坛注入另一种空气。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是相辅相成的,新人与古人、新诗与古诗之间存在着无法回避的文学与文化的"互文"现象,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前提。陈衍主张诗人之诗和学人之诗相结合的观点,正反映了这种文学互文关系的现实可能性,而清末诗人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
陌生化
互文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宋之争视域下桐城派对韩愈文道观的承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查金萍
机构
合肥学院中文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ZW104)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3A166)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14D105)
文摘
考察有清一代之文论,不能绕开桐城派文论。在桐城派文论中,文道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桐城派文道观与韩愈文道观有着非常奇特的关系,即从最初的接近到后来的疏离。桐城派初创期的戴名世、方苞、刘大櫆等人承继韩愈文道观,倡导文道合一,道为根本;兴盛期的姚鼐、方东树、梅曾亮等人稍作变通,坚持文道兼顾,偏重于文;没落期的曾国藩、吴汝纶等人则提倡文道分离,以文自期。三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对韩愈文道观的接受呈现出承中有变,代有侧重之特色。而这种变化过程,也正是中国文论史上的文道关系从混淆非文学与纯文学的矛盾体逐步走向纯文学中和谐统一的过程。其中原因,除了作家自身的因素之外,最大的影响便来自于以"汉宋之争"为核心的清代学术之争。
关键词
汉宋之争
桐城派
韩愈
文道观
分类号
F206.0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衍《石遗室诗话》新解
2
作者
车瑞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1-44,49,共5页
文摘
作为清末重要的一部诗话著作,《石遗室诗话》反映了当时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与形式所做的转变与革新。清末诗人郑珍继承韩愈以俗、丑之事入诗的传统,表现出清代诗人对诗歌内容进行的积极探索。诗歌除内容外,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同光体诗人大量运用长题使传统的诗歌形式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为诗坛注入另一种空气。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是相辅相成的,新人与古人、新诗与古诗之间存在着无法回避的文学与文化的"互文"现象,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前提。陈衍主张诗人之诗和学人之诗相结合的观点,正反映了这种文学互文关系的现实可能性,而清末诗人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
崇高
陌生化
互文性
Keywords
loftiness
unfamiliarization
intertextuality
分类号
F206.0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宋之争视域下桐城派对韩愈文道观的承变
查金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陈衍《石遗室诗话》新解
车瑞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