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佩 王姣娥 马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逐年升高,其增长幅度皆呈增加趋势;②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最低;③新基建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省域之间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④影响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耦合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本文对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判,期望为中国新基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基础设施 跨区域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短距离上学方式选择机理
2
作者 刘阳 付庭友 +1 位作者 石庄彬 何明卫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短距离出行是学生日常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引导短距离上学群体交通方式选择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缓解高峰期间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南京市为例,利用贝叶斯分类法识别出南京市学生的短距离出行阈值为2.7 km,在此... 短距离出行是学生日常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引导短距离上学群体交通方式选择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缓解高峰期间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南京市为例,利用贝叶斯分类法识别出南京市学生的短距离出行阈值为2.7 km,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与地理加权多项logit(geographically weighted multinominal logit,GWMNL)模型,探讨个人属性、出行特征、家庭特征及建成环境对短距离学生群体上学方式选择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相比MNL模型,GWMNL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和解释能力,说明学生上学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因居住位置不同存在明显差异.与居住在学校附近的低龄学生相比,核心区与近郊区较短出行距离的高龄学生更倾向于乘坐小汽车上学,而远郊区(六合区和江宁区)的高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出行(步行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上学.小汽车数量对学生选择积极出行、电动自行车及公共交通上学均有消极影响,且这种消极影响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逐渐增强.最近公交站距离对居住在核心区与近郊区的学生选择公共交通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部分远郊地区的学生选择公共交通具有抑制作用,且在南京市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尤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区域学生群体短距离积极出行引导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上学方式选择 学生通学 地理加权多项logit模型 空间异质性 短距离出行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推进建议
3
作者 罗旭华 陈相圆 陈利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交通一体化能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整合,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内循环顺利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不仅建立完备的由铁路、公路、地铁、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而... 交通一体化能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整合,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内循环顺利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不仅建立完备的由铁路、公路、地铁、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而且在交通管理与服务方面实现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但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存在政府与市场配合度不高,缺乏统一的跨区域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各种交通方式互联互通效率低下,智能交通建设落后等困难与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政府一体化建设积极性与市场参与度,破除行政壁垒,建立一体化管理协调机制,发展多式联运促进互联互通,增强交通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等,进一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内循环和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 经济内循环 智慧交通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综述
4
作者 于欢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文章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从数量、主题、学科、发表年度、研究层次等方面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外相关研究较少、概念... 文章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从数量、主题、学科、发表年度、研究层次等方面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外相关研究较少、概念内涵研究居多、理论体系尚不健全、研究对象较局限、研究方法有待创新等结论。进一步提出应持续关注并解决各种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不断细化、优化当前研究成果,转变研究视角,采用新的分析方法,利用跨学科交叉优势,促进该领域研究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考虑风险和碳排放因素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选择
5
作者 杨扬 李广远 《管理工程师》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为给在风险和碳排放不同程度影响下多式联运决策者提供较优的联运选择方案,分别从运输和中转两个角度分析构建联运过程中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测算风险发生概率,进而定量分析得到风险成本。考虑双碳目标下多式联... 为给在风险和碳排放不同程度影响下多式联运决策者提供较优的联运选择方案,分别从运输和中转两个角度分析构建联运过程中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测算风险发生概率,进而定量分析得到风险成本。考虑双碳目标下多式联运碳排放条件,将多式联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内化为碳税成本。以此为基础,构建最小化物流成本、风险成本和碳税成本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考虑到联运决策者差异化需求,确定相应目标因素的不同敏感程度和时间约束,设计混合算法进行求解。案例结果表明,可以根据决策者差异化需求灵活调整模型敏感度大小,为多式联运决策者提供较优的联运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多式联运 风险 碳排放 路径优化 混合算法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数智化引领全球交通合作新趋势——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6
作者 赵光辉 付如意 +1 位作者 钱沙 廖承红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6期155-163,共9页
2023年9月25-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办的主题为“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在北京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深刻阐述了建设可持续交通体系的重要作用,充... 2023年9月25-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办的主题为“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在北京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深刻阐述了建设可持续交通体系的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谋求合作共赢的立场,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论坛同期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并发起设立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论坛发布了中国关于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自主贡献的《北京倡议》,以及《2022年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将有力推动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交通 交通技术与设备 全球交通治理 绿色交通
下载PDF
基于生活方式视角的城市青年居民交通出行与居住区位选择行为——以南京市为例
7
作者 刘凯 徐媛 +1 位作者 周晶 张敏婕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无偏好+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市郊+个人/家庭公共交通”导向、“市郊+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及“市郊+个人公共交通+宅家”导向6种类型。随后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研究城市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为理解城市青年居民时空选择行为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出行方式选择 居住区位选择 潜在类别模型
下载PDF
茶马公路交通规划研究
8
作者 聂小虎 骆中林 李群 《交通企业管理》 202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清朝驻藏大臣入藏官道、十八军进藏路线等为典型代表的“四线合一”进藏历史路线,生动展现了藏族与内地各民族之间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历史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公路 路网规划布局 四线合一 保护与开发 茶马公路“交通+”
下载PDF
信息生态视域下交通信用信息平台构建分析——以河南省高速“绿通”车辆为例
9
作者 朱镇远 金真 吴齐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现阶段,我国“绿通”车辆的判别多以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人工参与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原有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平台的作用。为构建跨平台跨省份的全国交通信用信息平台,以河南省高速“绿通”车辆通行这一场景作为切入点,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对交... 现阶段,我国“绿通”车辆的判别多以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人工参与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原有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平台的作用。为构建跨平台跨省份的全国交通信用信息平台,以河南省高速“绿通”车辆通行这一场景作为切入点,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对交通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本体、参与主体、外部环境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探讨交通信用信息平台构建模式,为多模态情境中交通信用信息平台构建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对“绿通”车辆交通信用信息平台的构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用信息平台 信息生态理论 “绿通”车辆 数据本体 参与主体 外部环境
下载PDF
高铁开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与出口产品质量
10
作者 彭聪 高晓娜 彭冬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70,共14页
文章选用2006-2013年中国高铁数据、中国城市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角度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外围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外围城市低生产率企业获得的出口产品质量提... 文章选用2006-2013年中国高铁数据、中国城市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角度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外围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外围城市低生产率企业获得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高,而高生产率企业获得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低,甚至会出现出口产品质量降低的情况;外围城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低产业集聚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外围城市的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调节效应;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外围城市高生产率企业高技能工人比例,高铁开通给外围城市高生产率企业带来了人才虹吸效应。据此,外围城市可以通过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升级人才政策以及培育地区特色产业集聚等措施缓解高铁开通带来的虹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企业生产率 出口产品质量 资本虹吸 人才虹吸 外围城市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线路问题分析
11
作者 李佩璇 苏明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94-97,共4页
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科技作为双引擎推动新型交通发展,使空铁联运成为新的趋势,航空经济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有助于扩大机场辐射范围,提高周边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推动一体化进程。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的背景和线路进行了深入分... 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科技作为双引擎推动新型交通发展,使空铁联运成为新的趋势,航空经济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有助于扩大机场辐射范围,提高周边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推动一体化进程。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的背景和线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干线铁路等多种方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想,并依托新的交通技术来扩大航空经济辐射地,赋予大湾区全新的交通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空铁联运 航空经济 城市轨道交通 城际铁路 干线铁路
下载PDF
河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及其趋势分析
12
作者 刘子耀 王晨光 李双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4期180-182,189,共4页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也是碳排放大户。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区,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2010—2020年交通运输领域各类能源的碳排放量,运用拟合回归对2021—2025年各类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然后据此计算2021—2025年交通运输领域不...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也是碳排放大户。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区,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2010—2020年交通运输领域各类能源的碳排放量,运用拟合回归对2021—2025年各类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然后据此计算2021—2025年交通运输领域不同能源的碳排放量。结果发现:2010—2020年,河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1%;各类能源碳排放占比变化较大,柴油碳排放量年均下降1.8%,电力碳排放量年均增加1.6%;河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5年,河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相比2020年,2025年碳排放量将增加27.4%。因此,河北省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有效控制交通运输碳排放,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碳排放 排放因子法 拟合回归 预测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系统耦合的辽西复合型风景道网络构建
13
作者 杨婉 霍丹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风景道多元化复合型发展对于解决资源破碎化,推动交旅融合与实现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西走廊为例,基于多目标导向结合多源数据与数字化规划方法,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适宜性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冷热点分... 风景道多元化复合型发展对于解决资源破碎化,推动交旅融合与实现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西走廊为例,基于多目标导向结合多源数据与数字化规划方法,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适宜性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冷热点分析等多元评价量化评估区域资源环境,并通过系统耦合与电路理论构建区域复合型风景道。结果表明:1)辽西区域共筛选出51处复合节点,其中一级节点9处,二级节点12处,三级节点30处;2)基于多元评价识别复合风景道137条,根据重力模型结果分为一级风景道36条、二级风景道28条、三级风景道73条;3)通过生态、游憩、交通、文化多功能整合与空间区划,形成以国道G101与G102为基础、“三环八带”纵横交错的辽西复合型风景道网络布局。最后,提出应以区域风景道为依据,将道路发展为旅游吸引物,实现全域旅游多元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道 电路理论 辽西走廊 区域旅游
下载PDF
基于公路交通协同指数的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作者 孙希莹 魏天资 +2 位作者 刘芮彤 高鸿 张季一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交通路网是连接不同经济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交通路网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等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研究聚焦于从区域路网的角度... 交通路网是连接不同经济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交通路网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等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研究聚焦于从区域路网的角度分析交通区位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少考虑到不同等级公路在交通效率和通行能力方面的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文中研究了不同等级交通路网密度空间分布格局,提出了基于道路等级和道路密度的长三角区域公路交通协同指数构建方法。以长江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交通路网为例,验证文中提出的区域交通协同指数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交通协同指数和以GDP为代表的经济统计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区域交通协同指数计算方法可以较好揭示区域内的交通路网空间分布特征,指数计算结果与GDP数据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可以用来反映经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 交通协同指数 GDP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港航企业价值评估综述
15
作者 崔梦琪 张光明 《商业观察》 2024年第14期26-29,共4页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国家部署的重大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联通国际、走向全球的运输大动脉,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网络已覆盖118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然而梳理发现,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国家部署的重大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联通国际、走向全球的运输大动脉,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网络已覆盖118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然而梳理发现,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港航企业价值研究文献较少且较为零散,仍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文章对该领域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构建对当前研究的大体认知,帮助学者进行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港航企业 企业价值评估
下载PDF
碳达峰时点下渤海通道对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及减排潜力的影响
16
作者 时超 孙海燕 +3 位作者 魏统锋 秦伟山 王玉梅 王富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9,共9页
以2030年“碳达峰”为研究时点,通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下而上”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不同通道情境下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的网络格局,分析渤海... 以2030年“碳达峰”为研究时点,通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下而上”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不同通道情境下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的网络格局,分析渤海通道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①2030年不同通道情境的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网络差异:陆上通道情境下,区际城市群碳交流向经济、交通发达轴带和渤海海峡端点城市集中;陆海通道情境下,区际碳交流向邻近陆上通道的城市集聚;渤海通道改善了区际城市群“渤海海峡端点城市”指向的高耗能局面。②2030年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减排潜力网络格局:以大连为减排枢纽,以渤海海峡为中心,强减排城市组对南多北少,并存在零减排城市组对;渤海通道主要通过端点城市向其他城市施以碳减排影响,对距其较远且处在公路物流边缘的部分城市的碳减排影响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区际城市群 公路物流碳排放 减排潜力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下载PDF
关于加快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提案
17
《中国发展》 2024年第1期25-25,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按照“十四五”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要求,加快陆路跨境通道建设,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陆上出海印度洋最便捷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按照“十四五”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要求,加快陆路跨境通道建设,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陆上出海印度洋最便捷通道优势,构建对内联动珠三角、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对外直达印度洋的战略布局。同时,依托通道建设,加快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打造我国产业转移的“拦水坝”和“蓄水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建设 大通道 陆海 产业转移 成渝地区 长三角 珠三角 战略布局
下载PDF
岳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18
作者 谢天福 李华云 朱丹丹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岳阳市作为湖南省唯一的临江口岸城市,发展物流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湖南省岳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运输结构不优、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应加快物流... 岳阳市作为湖南省唯一的临江口岸城市,发展物流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湖南省岳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运输结构不优、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应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物流行业头部企业,加快大数据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以有效促进岳阳市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多式联动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评价及收敛性分析
19
作者 王传安 《中国市场》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文章以“一带一路”国内沿线18个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分析各地区2013—2021年交通基础设施的静态与动态效率,同时对数据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效率差异表现为东部&... 文章以“一带一路”国内沿线18个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分析各地区2013—2021年交通基础设施的静态与动态效率,同时对数据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效率差异表现为东部>西南>西北>东北;二是动态效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拉动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效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σ收敛检验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持续发散,东部、西南与西北地区经历了一个收敛、发散再收敛的过程;四是绝对β收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效率 SBM模型 收敛性分析
下载PDF
陆海新通道建设加速西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了吗?——基于面板数据的准自然实验
20
作者 白雪寒 许亚楠 《商业经济》 2024年第4期57-60,107,共5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促进西部大发展的关键战略规划,通道的建立显著加快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变和提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8—2021年全国(除港澳台)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评估陆海新通道建设对西...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促进西部大发展的关键战略规划,通道的建立显著加快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变和提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8—2021年全国(除港澳台)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评估陆海新通道建设对西部沿线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提升市场化程度、研发投入和金融发展显著推动了西部沿线省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西部地区 DI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