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0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功能、短板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瑞 刘倩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可行路径,乡村旅游在促进农业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系统分析乡村旅游的潜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可行路径,乡村旅游在促进农业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系统分析乡村旅游的潜在功能、发展短板和优化路径.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应在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进乡村民生福祉和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仍然存在同质化问题严重、农民主体地位不突出、文化保护利用不充分、利益共享机制有待优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挑战等短板问题.因此,未来亟需从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弘扬特色乡土文化、保障村民合法权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加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旅游 功能 短板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唐承财 刘嘉仪 +2 位作者 秦珊 江玲 吕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86-5800,共15页
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是国家公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构建了国家公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特征并划分类别,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为例,探究了国家公... 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是国家公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构建了国家公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特征并划分类别,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为例,探究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建立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1)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整体。(2)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具有生物生产性、资源稀缺性、人类收益性、地域整体性、政策依赖性、利益平衡性等特征,识别与分类生态产品有助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3)国家公园生态产品总体分为公共性、准公共性和经营性三类,并由政府主导、社区主导、市场主导与多主体复合型路径组成的价值实现路径体系完成价值实现。(4)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生态保护机制、经济发展机制、社区进步机制和协调保障机制四部分构成,服务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社区振兴三个目标。(5)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旅游发展为实现路径、社区振兴为核心目标,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振兴”共生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旅游模式,以协调处理神农架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内的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综上所述,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并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振兴”的共生模式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实现的生态旅游模式,将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全面与有效的路径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旅游 共同富裕 生态文明建设 共生模式 神农架国家公园
下载PDF
基于乡愁文化基因解码的乡村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星明 李笑玲 +1 位作者 时朋飞 谭辉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4,共9页
基于乡村居民视觉系统解析乡愁文化内涵,并探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是留住乡愁、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借鉴生物学基因遗传研究中的逆转录提取法,结合扎根理论提取出乡愁文化的八大基因,进一步运用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 基于乡村居民视觉系统解析乡愁文化内涵,并探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是留住乡愁、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借鉴生物学基因遗传研究中的逆转录提取法,结合扎根理论提取出乡愁文化的八大基因,进一步运用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乡愁文化基因的层级结构。研究发现:(1)乡愁文化基因包括家庭牵绊、乡村生活、自然景观、建筑风貌、劳作场景、文化记忆、地方节庆、传统技艺;(2)乡愁文化基因按照其重要程度呈现四大层级结构,结合功能属性将八大乡愁文化基因划分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变异基因;(3)基于乡愁文化基因及其层次结构特征,最终提出四大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主体基因决定旅游发展主题、附着基因指导旅游景观设计、混合基因融入旅游文化空间建设、变异基因指导文创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文化 文化基因 文旅融合 融合路径
下载PDF
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耦合协调、时空演进与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崇献 孙静 +1 位作者 张嘉豪 牛佳鑫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6期935-945,共11页
推动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商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有效衔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文旅商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大运河沿线省市2012-2020年文旅商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空间演化特征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大运河... 推动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商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有效衔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文旅商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大运河沿线省市2012-2020年文旅商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空间演化特征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商融合水平整体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文旅商融合水平不同,且具有空间集聚性;在政策保障基础上及文旅商相关因素影响下,文旅商产业通过交叉、渗透和重组,从而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文旅商产业综合体。因此,应采取差异化文旅商融合发展策略,以区域协同发展为基础,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沿线省市形成全域统筹、区域协同的文旅商融合发展格局,实现大运河沿线省市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沿线省市 文旅商融合 耦合协调 时空演进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入境旅游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德智 陈婷婷 赵书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2-67,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入境旅游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入境旅游效率,但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明显。数字经济通过入境旅游... 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入境旅游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入境旅游效率,但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明显。数字经济通过入境旅游韧性来影响入境旅游效率,但存在遮掩效应。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旅游产业集聚度会影响数字经济与入境旅游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当人力资本水平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入境旅游效率;当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更能提升入境旅游效率;当旅游产业集聚度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入境旅游效率的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入境旅游效率 入境旅游韧性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建平 陈金丹 范晓倩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数字经济时代,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通过研究数字技术对于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机理,提出了数字技术具备提升旅游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创新景区产品供给模式、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升级和提高政府行政监管效能... 数字经济时代,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通过研究数字技术对于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机理,提出了数字技术具备提升旅游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创新景区产品供给模式、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升级和提高政府行政监管效能等效能的观点。进一步分析当前红色旅游发展与数字技术结合仍面临着产品单一、营销不足、数字鸿沟、管理不完善、人才供给不足等现实挑战,并针对上述困境,从丰富旅游数字化产品、创新数字化营销宣传、缩小数字化发展鸿沟、完善信息数字化监管、夯实旅游数字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对数字技术如何实现精准高效赋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红色旅游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文旅融合下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冠源 李冬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红色基因能赋予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新内涵,通过大力挖掘及深度开发红色资源,使之有机植入并与文化旅游发展相融合,俨然已经成为新时期推动乡村地区文化旅游市场增长的新动能。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归纳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红色基因能赋予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新内涵,通过大力挖掘及深度开发红色资源,使之有机植入并与文化旅游发展相融合,俨然已经成为新时期推动乡村地区文化旅游市场增长的新动能。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归纳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优化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文旅融合下的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应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深度开发、充分依托新技术加强营销推广、多措并举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为乡村地区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乡村 红色文化旅游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俗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梁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乡村振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现实基础,民俗文化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乡村振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现实基础,民俗文化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独特优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挑战,提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民俗文化景观、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等实践进路,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民俗文化旅游
下载PDF
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错位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兆峰 刘路锋 彭保发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湖南雪峰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错位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错位,采用GIS分析和定性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上表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重合... 以湖南雪峰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错位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错位,采用GIS分析和定性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上表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重合度较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2)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空间分布错位特征,县区间存在较强的空间错位度。(3)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错位特征受到地形地势、城市辐射、社会经济、人口因素及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区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错位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响因素 雪峰山
下载PDF
西藏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燕华 王娜 周章金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旅游业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对旅游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藏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下而上法”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方面测算了2010-2020年碳排放量,分析了碳排放变化和各自的内部结构;其次基于Kaya... 旅游业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对旅游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藏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下而上法”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方面测算了2010-2020年碳排放量,分析了碳排放变化和各自的内部结构;其次基于Kaya恒等式分别对三大部门的碳排放因素进行拆分变形,构建了游客规模、游客周转量、客房数等详细指标,并利用LMDI分解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力大小;最后总结了西藏旅游业碳排放变化情况,分析主要因素对碳排放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并为西藏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碳排放 驱动因素 LMDI分解模型
下载PDF
东秦岭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与意象表达——基于11个村落的调研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高军 张若愚 +1 位作者 刘卉芸 宋竹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6,共13页
基于对东秦岭地区11个传统村落的实地考察,研究了该地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演化、景观基因及其意象表达,讨论了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古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以及传统村落对乡村振兴与乡村现代化的意义。得到:东秦岭传统村落有世居型和移居型两... 基于对东秦岭地区11个传统村落的实地考察,研究了该地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演化、景观基因及其意象表达,讨论了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古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以及传统村落对乡村振兴与乡村现代化的意义。得到:东秦岭传统村落有世居型和移居型两类,以移居型为主,移居型传统村落按成因不同可分为避乱型、军转型、明志型、生产型4种。东秦岭传统村落的演化受外族群迁入、匪寇侵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影响,至今仍在发展演化中。东秦岭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包括自然景观基因和人文景观基因,其在宏观上依赖自然,在微观上改造自然,呈现因山就势、依水而建、四面围合、家族维系的特征。对应于中国传统村落的基本意象,其中的山水意象和生态意象本质上是古人自然观、生态观的反映,宗族意象和趋吉意象本质上是古人对生存与发展问题思考的反映,而东秦岭传统村落的基本意象为“崇文向善一围落,掩映青山绿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文化基因 形象 秦岭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贵州非遗文创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雪雯 袁龙娟 何林洁 《中国商论》 202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长河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凝聚而成的文化精粹,非遗文化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等都将在文创设计时焕发新机,而形成产业将会激发出最大的发展潜能。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长河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凝聚而成的文化精粹,非遗文化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等都将在文创设计时焕发新机,而形成产业将会激发出最大的发展潜能。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贵州非遗的保护、传承以及发展迎来了新契机,而非遗文创产业是对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贵州非遗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贵州非遗文创产业提出发展路径建议,以期促进贵州非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助力贵州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贵州非遗 文创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 旅游资源
下载PDF
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德夯苗寨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兆峰 陈勤昌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在旅游研究的“表演转向”思潮下,客观审视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生成逻辑,可为深化表演性理论和优化民族村寨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从表演性理论视角切入,以湘西德夯苗寨为考察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划分受访者文本内容,... 在旅游研究的“表演转向”思潮下,客观审视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生成逻辑,可为深化表演性理论和优化民族村寨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从表演性理论视角切入,以湘西德夯苗寨为考察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划分受访者文本内容,探析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的生成机制。结果显示:(1)舞台设置、角色互动、独自表演和感知距离4项主范畴,共同组成了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生成的核心要素,文章据此构建了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分析框架。(2)旅游者是具有能动性的表演者,其表演行为既包含角色协商和运作一致的角色互动特征,也包括反叛与服从的独自表演特征。(3)感知距离分为心理距离、认知距离,以及个体远离与超越,三者揭示出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生成的深层次因素,影响着旅游者在民族村寨剧场舞台的具身性和认同感建构。最后,文章从增强旅游者游憩体验、加快非遗活化实践、优化民族村寨开发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转向 旅游表演行为 扎根理论 生成机制 德夯苗寨
下载PDF
权力视角下民族节庆空间重构过程研究:以侗族喊天节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亚娟 王靓 +1 位作者 许阳艳 郭之天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4,共18页
以民族节庆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以侗族喊天节为研究对象,基于权力视角构建了民族旅游节庆空间建构的理论框架,并通过长时序田野调查全面刻画节庆旅游化过程中节庆空间重构的过程及特征。研究... 以民族节庆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以侗族喊天节为研究对象,基于权力视角构建了民族旅游节庆空间建构的理论框架,并通过长时序田野调查全面刻画节庆旅游化过程中节庆空间重构的过程及特征。研究发现,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诉求和文旅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侗寨喊天节经历了复杂的人-人互动、人-地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而言:(1)节庆空间是节庆权力主体互动关系造就的空间,节庆空间重构的本质是人-人、人-空间在权力场域下对互动秩序不断调适和重构的过程;(2)节庆主体之间通过权力合作→权力支配→权力共有与激励等权力流动方式,形成了传统的单核权力结构→制度与传统互构的双核权力结构→单核多主体权力结构,重构着节庆内容和节庆空间的秩序;(3)以喊天节为代表的民族节庆由此呈现出“封闭神圣的仪式空间→舞台化的展演空间→复合的旅游空间”的空间表征变迁特征,以及由集聚到拓展再到蔓延的空间结构变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节庆 民族旅游 节庆空间 权力 喊天节
下载PDF
基于2SFCA的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评价研究——以辽宁省高中与省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利 王钙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以辽宁省内高中与省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为例,梳理辽宁省高中研学旅行供需系统现状,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OD分析技术、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对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进行评价研究.绘制辽宁省研学旅行基地可... 以辽宁省内高中与省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为例,梳理辽宁省高中研学旅行供需系统现状,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OD分析技术、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对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进行评价研究.绘制辽宁省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评价图,得出辽宁省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的空间差异明显,存在“四高四低”的空间特征;采用全省14个市现状行政区域图与可达性评价图做空间叠加分析,对各市的可达性进行分析.为辽宁省研学旅行基地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基础依据,也为其他省区开展同类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对于促进教育系统与旅游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研学旅行同步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基地 可达性 2SFCA 高中 辽宁省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研究——以我国中西部南北绿色经济带构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临龙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以“交通强国战略”和“两山理论”为引导,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北绿色经济带旅游效益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案例说明:“交通格局解决旅游格局”带来旅游人气、“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旅游...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以“交通强国战略”和“两山理论”为引导,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北绿色经济带旅游效益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案例说明:“交通格局解决旅游格局”带来旅游人气、“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效益、“交通旅游双城化”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交通旅游原生态”诱发旅游井喷,并且从旅游双城化、独立旅游交通、交通连接线、交通旅游市场运营等影响方面进行反思,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第一,以“交通强国战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第二,以都市圈的交通优势,实施旅游城市“双城化”;第三,以旅游城市交通网络,实现旅游市场与资源对接;第四,以城乡旅游交通连接线,塑造旅游文化形象标识语,以期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南北绿色经济带 旅游产业 提质增效 交通强国战略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文旅产业融合空间结构研究——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勇 石伟 陈旭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6,152,共11页
通过江苏省2014—2019年的文旅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权重,在修正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文旅产业融合空间关联矩阵,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质量空间引力网络结构特征,最后采用QAP... 通过江苏省2014—2019年的文旅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权重,在修正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文旅产业融合空间关联矩阵,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质量空间引力网络结构特征,最后采用QAP分析探究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空间关联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在研究期内得到较快发展,但区域差异明显,苏南地区文旅产业融合水平普遍较高;文旅产业融合质量网络整体密度增大,逐渐打破地理和行政区域限制;邻接关系、科技创新、政策支撑要素对于文旅产业融合空间引力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融合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下辽宁省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丽 于义磊 逯栩彤 《北方经贸》 202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回顾建党一百周年来的光辉历程,红色旅游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现以沉浸式体验为切入点,在对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游客的游览意愿。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其旅游形式较... 回顾建党一百周年来的光辉历程,红色旅游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现以沉浸式体验为切入点,在对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游客的游览意愿。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其旅游形式较为传统、产品开发缺乏多元化思路、个性化体验服务不足、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辽宁省沉浸式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沉浸式体验 旅游产品开发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永恒 周雨婷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农牧交错带文旅融合发展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带来新机遇。黄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文化与旅游的良好融合有助于讲好“黄河故事”,推进乡村振兴,彰显生态保护的国家战略定位。但目前黄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 农牧交错带文旅融合发展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带来新机遇。黄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文化与旅游的良好融合有助于讲好“黄河故事”,推进乡村振兴,彰显生态保护的国家战略定位。但目前黄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化资源发掘不充分、文旅产品品质不高、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农牧+文旅”融合发展。在充分挖掘农牧文化深层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引领、区域协同、产品提质、人才增量的文旅融合路径,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牧交错带 文旅融合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冰雪体育旅游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希勇 欧阳艺博 《经济师》 2024年第1期168-170,共3页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素有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世界冠军摇篮”“中国短道速滑之乡”的美誉,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潜力城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依托七台河市得天独厚的冰雪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比较优势,运用SWOT分析法...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素有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世界冠军摇篮”“中国短道速滑之乡”的美誉,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潜力城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依托七台河市得天独厚的冰雪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比较优势,运用SWOT分析法,对七台河市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七台河市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为把七台河市建设成为黑龙江省冰雪经济新高地,引领带动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台河市 冰雪体育旅游产业 SWOT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