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关关区空间结构变动探析——以近代广东沿海为中心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吴松弟
杨洋洋
-
机构
复旦大学
-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3,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1&ZD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遍布各地的中国海关,承担着管理进出口贸易、征收税收和反走私的艰巨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各海关内部不仅需要明确各自的管辖范围,还需要建立由总关—分卡—分所所构成的垂直性的工作体系。这种平面范围和垂直体系所构成的海关关区空间结构,无疑是海关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且与常关、厘金等其他征税系统发生交集和冲突。本文依据丰富的旧海关资料,以近代广东沿海为中心,考察海关关区空间变动问题,以及近代国家经济管理、税收征收等方面的空间变化,以为现代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
关键词
海关关区
常关
关卡
征税系统
区域经济
-
Keywords
Customs area
permanent Customs
Custions Station
taxation system
regional economies
-
分类号
F745.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海关行商垄断制的演变
- 2
-
-
作者
潘济华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
出处
《贺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1-94,共4页
-
文摘
行商垄断制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海关的报关制度,清朝前期实行的广州一口通商由广州十三行负责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和对相关人员管理的垄断产生,实行购买许可证、聘请引水员和通事、保商报关销售商品、保商购买货物报关后返航等程序的运作,最后却由于绝对的垄断和形同虚设的监管制度致使行商垄断制被废除,为领事报关制度所取代,从中可以窥见清朝鸦片战争前后社会制度腐败一斑。
-
关键词
鸦片战争
行商垄断制
报关制度
-
Keywords
Opium War
Peddlery Monopoly
Customs Clearance System
-
分类号
F745.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关税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博弈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梁晓钟
马志伟
-
机构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
出处
《东南学术》
2000年第3期49-53,共5页
-
文摘
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平台 ,对关税史中的纷争进行分析 ,着重阐释了两个问题 :第一 ,是什么促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主动寻求强约束 ;第二 ,有约束力协定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
关键词
关税政策
博弈
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
世界
-
分类号
F745.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东盟国家贸易方式的变化
- 4
-
-
作者
孙希旭
-
机构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
-
出处
《沿海经济(江苏)》
1991年第7期23-24,共2页
-
-
关键词
东盟国家
贸易方式
方式变化
贸易结构
进出口贸易
-
分类号
F75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745.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粤海关史述评
- 5
-
-
作者
马英明
-
机构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航海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
-
文摘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口通商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的80多年内,粤海关成为大清海关的同义词,但其关政腐败导致粤海关没有发挥应有的把关作用.鸦片战争后,粤海关施行外籍税务司制度(1859—1949年),客观上承担着革除以前关政败坏和维护对外贸易畅通的作用,然而受不平等条约束缚,其保护作用有限.
-
关键词
粤海关
海关监督
税务司
-
Keywords
Canton Customs
customs administration
Customs Commissioners
-
分类号
F745.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明园色浓如染 溪山清亮似画 走近这方心灵净土
- 6
-
-
作者
林伟光
-
出处
《潮商》
2010年第6期106-108,共3页
-
文摘
一座老别墅座落于山腰,粗大的木棉树,有清泉顺着大岩石汩汩,把青苔浸润得格外的透亮,蓊郁的林泉,隔去尘嚣。100多年前就入过英国女画家画作的这一处美丽的礐石风光,就是今天张应平先生的明园山庄;此前它是礐石潮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潮海关外籍高级官员住所。
-
关键词
净土
心灵
高级官员
女画家
税务司
海关
风光
山庄
-
分类号
F745.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海关的设立及其业务活动
被引量:4
- 7
-
-
作者
黄定天
-
机构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98,共6页
-
文摘
东北地区海关的设立肇始于1864年,随着20世纪初东北地区主要城镇对外开 放,国际经济交往日趋活跃,于1907年起在各口岸陆续设关。清政府设关的本意在于实施进出 口货物的监管和缉私以增加税收,然而设关伊始就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在日俄两国的 一再要挟下,清政府多次被迫与之订立不平等的关税协定,使日俄两国获利甚巨。东北地区海 关的设立不但没能保障本国的经济利益、反而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对东北地区进行经济掠夺的门 户。
-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东北海关
征税缉私
-
分类号
F745.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