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0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再审视——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谢超峰 范从来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9,共17页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宏观经济政策精准发力。本文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视角,从质和量的角度讨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内涵。马克思深刻指出货币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相对价格体系是货币抽象...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宏观经济政策精准发力。本文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视角,从质和量的角度讨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内涵。马克思深刻指出货币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相对价格体系是货币抽象本质的具体表现。因此,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是货币冲击可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动,从量的角度则表现为货币冲击引起相对价格体系的变动。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及一般利润率是影响交换价值量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冲击不仅会引起货币价值量的变动,即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同时也会引起相对价格体系构成因素的变动,所以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应有之义。本文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若要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需要注重生产关系的调整,关注相对价格体系变动,而非单一盯住价格总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结构效应 交换价值 生产关系
下载PDF
盈利能力、现金流波动与现金股利——CEO权力的调节效应
2
作者 朱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6—2021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低盈利能力高现金流波动对公司支付和增加现金股利意愿、外部融资需求的影响及CEO权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低盈利能力高现金流波动会降低公司支付和增加现金股利的意愿、增加股权... 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6—2021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低盈利能力高现金流波动对公司支付和增加现金股利意愿、外部融资需求的影响及CEO权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低盈利能力高现金流波动会降低公司支付和增加现金股利的意愿、增加股权再融资的需求,但是CEO权力会显著增加这类公司支付、增加现金股利的意愿;进一步分析可知,CEO权力可以显著增加非国有产权公司、低竞争程度公司支付和增加现金股利的意愿,显著增加有股权激励制度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意愿和无股权激励制度公司增加股利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股利 盈利能力 现金流波动 CEO权力
下载PDF
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最优货币政策和货币状况指数研究——基于1992—2022年中国数据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3
作者 陆前进 武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2,共18页
本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显示在外部冲击下,利率、汇率和最终目标高度相关。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最优货币政策进行探究,发现其政策权重受消费者、生产者和中央银行的行为等模型参数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货... 本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显示在外部冲击下,利率、汇率和最终目标高度相关。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最优货币政策进行探究,发现其政策权重受消费者、生产者和中央银行的行为等模型参数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货币状况指数(MCI),其权重不仅取决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利率平价参数等的变化,还依赖于最优货币政策参数的变化。根据1992—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最优货币政策参数为1.1823,意味着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逆周期操作的,且赋予经济增长以更大的权重;估计出MCI的权重为0.7867,意味着实际利率上升1%相当于实际汇率下降0.79%,实际利率变动的影响弱于实际汇率。最后本文研究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可以作为宏观经济目标变动的先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凯恩斯DSGE模型 最优货币政策 货币状况指数
下载PDF
近代中国币制改革思想的百年审视——评《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思想》
4
作者 邹进文 王春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7-108,共2页
《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思想》一书,是玉林师范学院段艳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运用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依据大量详实史料,从国内战争到世界战争,从阶级矛盾到民族矛盾,从国内市场... 《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思想》一书,是玉林师范学院段艳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运用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依据大量详实史料,从国内战争到世界战争,从阶级矛盾到民族矛盾,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在38年的时间跨度内,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币制改革中波诡云谲的历史画面。该书把民国政府不同时期的政治矛盾、经济矛盾、民族矛盾在币制问题上进行聚焦,通过对币制改革主要思想流派的梳理,揭示出币制发展规律,展示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币制改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民国政府 玉林师范学院 波诡云谲 思想流派 历史画面 民族矛盾
下载PDF
全球通胀治理及其效果浅析
5
作者 谷源洋 《全球化》 2024年第1期39-47,133,共10页
近两年,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家(地区)的通货膨胀越来越高,拖延的时间越来越长,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美国的通货膨胀是由多重特殊和复杂因素共振产生的,尤为严重。美国政府当前实施的国内外政策难以遏制通货膨胀,使其更加... 近两年,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家(地区)的通货膨胀越来越高,拖延的时间越来越长,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美国的通货膨胀是由多重特殊和复杂因素共振产生的,尤为严重。美国政府当前实施的国内外政策难以遏制通货膨胀,使其更加带有顽固性和黏性。美国、欧盟、英国普遍运用紧缩措施抑制通货膨胀,持续激进加息,虽推动总体通货膨胀走低,但依旧不稳定,尚未步入紧缩政策的转换期。通货膨胀治理长期化势必抑制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然而由于多种因素作用,美国失业率暂时保持在低位,促使其消费旺盛和经济增长。美联储紧缩政策的滞后效应尚未完全显现,经济走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状况依然迷雾重重。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家(地区)依然面临经济衰退与金融危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胀治理 货币紧缩 经济衰退
下载PDF
基于居民幸福感的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实证研究
6
作者 刁节文 李锴鑫 《运筹与模糊学》 2024年第1期391-403,共13页
本文从幸福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根据2017年6月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和国家统计年鉴网站数据附加的2021年模块数据,使用既有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的幸福感与通货膨胀、个人和家庭特征变量进行了OLS和... 本文从幸福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根据2017年6月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和国家统计年鉴网站数据附加的2021年模块数据,使用既有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的幸福感与通货膨胀、个人和家庭特征变量进行了OLS和Ordered Probit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回归方程中不纳入个人和家庭特征变量时,温和的通货膨胀率指标和我国居民幸福感指标的实证检验结果是显著正相关的,检验结果表明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但不存在福利成本,甚至还能带来社会福利;二是在回归方程纳入个人和家庭特征变量时,通货膨胀率对居民幸福感指标的实证检验是不显著的;三是经济增长率指标对我国居民幸福感指标的实证检验是显著负相关的,但个人收入指标对幸福感的检验是显著正相关的,检验结果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印证了伊斯特林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经济学 通货膨胀 福利 伊斯特林悖论 居民幸福感
下载PDF
法定数字货币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云龙 薛晨晖 《北方经贸》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新时代,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相较于传统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具有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安全性与隐私性兼备、币值更加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应对... 新时代,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相较于传统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具有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安全性与隐私性兼备、币值更加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应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同时,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法定数字货币的积极作用,要加快构建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清结算系统、加快完善法定数字货币监管框架和相关法律制度,并且加大法定数字货币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跨境支付清结算系统
下载PDF
央行数字货币与货币政策传导
8
作者 刘震 史代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6,共14页
央行数字货币正在登上大国竞争的角逐场,为了适应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势必对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央行数字货币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作... 央行数字货币正在登上大国竞争的角逐场,为了适应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势必对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央行数字货币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发行不计付利息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一方面提升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约束能力,强化了货币政策的银行贷款渠道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了商业银行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使得金融中介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而降低贷款的融资溢价。基于政策效率、社会福利和经济波动三个角度的定量研究发现: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背景下,采用反通货膨胀政策的牺牲率相对其他制度安排更低;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会起到增进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中央银行需要适度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从而避免银行贷款过度扩张引发的经济波动。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央行数字货币 数字化转型 货币政策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下载PDF
隐私信息供需视域下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替换:模型与数值分析
9
作者 黄敏 方显仓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3,共13页
本文从隐私信息供需分析出发,通过拆解CBDC与实物现金使用净效用差异阐明社会平均隐私偏好强度与CBDC使用情况的基本逻辑;将社会平均隐私偏好纳入货币搜寻框架构建含隐私因素的货币替代模型,考察社会平均隐私偏好与CBDC替代现金的关系;... 本文从隐私信息供需分析出发,通过拆解CBDC与实物现金使用净效用差异阐明社会平均隐私偏好强度与CBDC使用情况的基本逻辑;将社会平均隐私偏好纳入货币搜寻框架构建含隐私因素的货币替代模型,考察社会平均隐私偏好与CBDC替代现金的关系;借助数值分析手段对强保密型、弱保密型和可控保密型CBDC技术进行情景模拟。研究发现,社会平均隐私偏好变化通过商家交易激励影响CBDC和现金的流动性,若商家(消费者)平均隐私偏好更强,CBDC相对现金的比例增加(下降);福利最大化的一种情形是CBDC-现金结构与社会平均隐私偏好强度相匹配且商品均匀分布;可控保密型CBDC在抵御强隐私偏好冲击和福利效应维度占有相对优势;引入可控保密型CBDC后中国情景的最大化社会福利水平最高,一般经济体次之,发达经济体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信息供需 央行数字货币 货币替代 支付匿名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自然利率的冲击——兼论低利率环境中的宏观审慎政策选择
10
作者 朱军 李建强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4,共10页
2008年以来,全球货币利率普遍下调,至今难以回调,其中影响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促使自然利率出现趋势性下行,牵引政策利率向下适应性调整。(2)在低利率环境中,“零利率下限”约束挤压中央银行利率的操作空间,... 2008年以来,全球货币利率普遍下调,至今难以回调,其中影响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促使自然利率出现趋势性下行,牵引政策利率向下适应性调整。(2)在低利率环境中,“零利率下限”约束挤压中央银行利率的操作空间,导致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作用。(3)货币政策框架中设置有目标的宏观审慎政策可以发挥压舱石作用,缓解“零利率下限”约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且“信贷产出比”更适合作为金融稳定的衡量指标。这对于深入认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索完善应对老龄化时代的宏观审慎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自然利率 零利率下限 宏观审慎政策
下载PDF
朝鲜政府的五次币制改革及启示
11
作者 崔文 李天国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9-36,142,143,共10页
朝鲜的币制改革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系统了解和把握其历次改革的动因与进程以及实施结果十分重要。1946年,朝鲜设立国立中央银行构建了独立发行主权货币的自主银行体系,并且相继进行了五次币制改革,即1947年、1959年、1979年、1992年... 朝鲜的币制改革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系统了解和把握其历次改革的动因与进程以及实施结果十分重要。1946年,朝鲜设立国立中央银行构建了独立发行主权货币的自主银行体系,并且相继进行了五次币制改革,即1947年、1959年、1979年、1992年、2009年的币制改革,带来了商品价格、价格标准以及社会货币流通量等的较大变化。不过,每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及政策效果是不同的,有时夯实了货币制度基础,提高了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但有时也引起了货币体系紊乱和过大价格波动,影响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朝鲜也正在不断总结经验,研究符合国内经济运行的新的货币制度及中央银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中央银行 币制改革 通货膨胀
下载PDF
商业银行视角下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指数的度量
12
作者 李桂芝 王雪标 《时代经贸》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实质上是数字金融企业技术及业务进步带来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将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划分为商业银行内部数字金融(企业或部门)发展指数和商业银行外部数字金融(企业)发展指数,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数的度量... 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实质上是数字金融企业技术及业务进步带来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将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划分为商业银行内部数字金融(企业或部门)发展指数和商业银行外部数字金融(企业)发展指数,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数的度量框架。从投入程度、结合程度、业务创新程度、认知程度四个维度,设计银行内部数字金融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进行指数计算,避免了主观影响及信息丢失等问题;从关注广度、应用深度两个维度,构建银行外部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分别基于文本挖掘法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指数进行度量。本文从商业银行视角分析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成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商业银行 发展指数 层次分析法 客观赋权法
下载PDF
货币供给外生性和内生性研究:一个思想史和货币实践的考察
13
作者 李翀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1,共11页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主要是由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者提出的命题,他们认为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是外生性的,而现实经济的货币供给是内生性的。在这一方面,有代表性的经济学者有温特劳布、卡尔多和莫尔等人。在货币供给内...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主要是由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者提出的命题,他们认为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是外生性的,而现实经济的货币供给是内生性的。在这一方面,有代表性的经济学者有温特劳布、卡尔多和莫尔等人。在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讨论中,格利、肖、莫尔等人的论证有说服力,温特劳布、卡尔多、瑞安-柯林斯等人的论证缺乏说服力。实际上,在货币供给研究领域,并不存在外生性和内生性的截然区别,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并没有否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所谓分歧只是对中央银行作用大小的判断不同。在现实经济中,随着中央银行监管方式的变化,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有所增强,但中央银行仍然在货币供给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 银行存款 内生性 外生性 货币政策
下载PDF
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替代还是共存
14
作者 宋科 孙翼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0,177,178,共12页
在数字化时代的货币新格局下,本文重点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起与现金的未来,并基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的不同替代程度系统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央行数字货币的产生是由数字化时代内在需求推动的,是技术进步和中... 在数字化时代的货币新格局下,本文重点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起与现金的未来,并基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的不同替代程度系统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央行数字货币的产生是由数字化时代内在需求推动的,是技术进步和中央银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与现金长期共存,并对现金需求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第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需求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支付工具选择理论,从交易便利性和持有收益性来看,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对现金产生替代,但考虑到匿名性与普惠性需求,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难以完全替代现金;第三,通过不完全替代现金和银行存款,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对银行体系、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方面产生影响,而在完全替代条件下,负利率政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需要重新评估。基于此,各国应该充分认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可能带来的利与弊,更为准确地把握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及其与现金的关系,并在试点中基于本国实际不断进行检验和修正,以逐步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货币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数字货币 现金需求 经济效应 匿名性 移动支付
下载PDF
探究现代货币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能
15
作者 谢富胜 汪靓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2,共14页
现代货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拥有主权货币的政府不会面临财务约束,财政赤字等于非政府部门的盈余,其政策建议是存在闲置资源时,要扩大政府支出和实施就业保障计划;现代货币理论的实质是增发货币能够直接获取价值。大多数国家增发货币实现... 现代货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拥有主权货币的政府不会面临财务约束,财政赤字等于非政府部门的盈余,其政策建议是存在闲置资源时,要扩大政府支出和实施就业保障计划;现代货币理论的实质是增发货币能够直接获取价值。大多数国家增发货币实现价值增殖的条件,是直达私营部门的货币能促进生产与消费、政府长周期投资预付的货币促进短周期生产。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需要根据现实条件来选择政府支出方案,可选路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优化生产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货币理论 增发货币 就业保障计划 经济增长
下载PDF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高质量就业——基于TVP-SV-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16
作者 许梦博 寇依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02,共13页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采用中国2000—2021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时变及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落实减税降费政...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采用中国2000—2021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时变及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短期和中长期均有效地促进了高质量就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实现了对就业质量的保障,而在长期内政策效果受到削弱,这说明高质量就业的实现并非“斯须之作”。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为平稳,其影响具有滞后性,而价格型工具更能有效熨平外部冲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相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就业质量的调控具有更强的拉动作用与抗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高质量就业 TVP-SV-VAR模型 协调配合
下载PDF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非对称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17
作者 姜伟 刘欣仪 +1 位作者 李丹娜 高春兴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3-73,共21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基于非对称影响的视角,构建一个融入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和经济波动的Mundell-Fleming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各要素的非对称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基于非对称影响的视角,构建一个融入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和经济波动的Mundell-Fleming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各要素的非对称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的抑制效应大于贬值对物价水平的促进效应,长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大于贬值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此外,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大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因此,央行需要加强对汇率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的关注,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人民币汇率 经济波动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NARDL模型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分析——基于珠三角数字经济的考察
18
作者 谢宝剑 李庆雯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使这种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扩散作用和门槛效应,对于以数实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升级 珠三角
下载PDF
货币政策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张长海 耿歆雨 王帅旗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基于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货币政策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会有明显的提高,会计稳健性的提高以及自由现金流量的减少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劳动投... 基于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货币政策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会有明显的提高,会计稳健性的提高以及自由现金流量的减少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主要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会抑制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非效率劳动投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更多地表现为抑制劳动投资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劳动投资效率 会计稳健性 自由现金流量
下载PDF
灵活动态调控取向测度、拟合效果检验与货币政策真实有效性分析
20
作者 张龙 申瑛琦 张伟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1,共10页
本文首先运用大量货币政策市场松紧状态反映变量数据,通过MI-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灵活动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并基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检验其拟合效果和前瞻指引功效。进一步地,本文基于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本文首先运用大量货币政策市场松紧状态反映变量数据,通过MI-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灵活动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并基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检验其拟合效果和前瞻指引功效。进一步地,本文基于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与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时变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LP法分析货币政策的增长效应和价格效应。结果表明:第一,灵活动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的时变属性和动态特征明显,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静态调控取向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同时能够准确揭示出货币政策松紧状态的微观变迁过程。第二,样本区间大多数时期内,灵活动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与经济基本面变量之间具有稳定的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第三,样本区间内,货币政策的增长效应和价格效应明显。不同松紧状态下,货币政策的“饥饿效应”和“宿醉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调控取向 饥饿效应 宿醉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