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展模式路径依赖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基于日元实际汇率正反馈效应的解释 被引量:8
1
作者 洪宇 郑琼洁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9年第6期30-34,共5页
考察了日元兑美元实际汇率与日本出口、进口、贸易余额和GDP之间的短期与长期Granger非因果关系。对1976~2007年的时序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多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进一... 考察了日元兑美元实际汇率与日本出口、进口、贸易余额和GDP之间的短期与长期Granger非因果关系。对1976~2007年的时序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多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发现日元实际汇率与出口以及与GDP的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上述经验性证据意味着模型系统存在正反馈效应和路径依赖机制,并为日本何以在萧条中迷失了10年之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元实际汇率 贸易 经济增长 GRANGER因果关系 正反馈效应 路径依赖
下载PDF
从日元升值透析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及其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逄锦彩 孙海梅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10年第3期23-28,共6页
自1973年日本正式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日元便开始踏上了升值之旅,尤其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定后,日元急剧升值。自1985到1996的10年间,从1美元兑换250日元升至1美元兑换87日元,升值近3倍。在1995年时曾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7... 自1973年日本正式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日元便开始踏上了升值之旅,尤其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定后,日元急剧升值。自1985到1996的10年间,从1美元兑换250日元升至1美元兑换87日元,升值近3倍。在1995年时曾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79.75日元,平均每年上升5.2%。为此,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冲击。当前,美元仍然处于下降通道、长期低位运行的趋势近期难以改变,加之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好转,中国可能再度成为热钱逐利的战场。可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势必逐渐增大。因此,在充分借鉴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迫切需要提出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冲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协议 日元升值 人民币升值 汇率 国内需求 产业结构
下载PDF
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晓雷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9年第6期24-29,共6页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元就已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但日元的国际储备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充分的认识。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市场价值还是从时间价值考察,日元作为国际储备的价值都优于美元、欧元和英镑等国际储备货币。我国是全球...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元就已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但日元的国际储备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充分的认识。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市场价值还是从时间价值考察,日元作为国际储备的价值都优于美元、欧元和英镑等国际储备货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外汇储备的框架内,我们应该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提高日元储备的份额,以降低储备的风险和减少储备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元 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 储备价值 市场价值 时间价值
下载PDF
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最优外汇储备规模:日元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立荣 刘力臻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共9页
本文采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以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最优国际储备缓冲存货理论为基础,对1980~2010年间日本的国际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程度、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储备存量的波动性、进口规模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以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最优国际储备缓冲存货理论为基础,对1980~2010年间日本的国际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程度、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储备存量的波动性、进口规模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元国际化程度的不断下降是影响日本政策当局持续积累国际储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的解释是对大国经济在本币国际化进程中如何管理国际储备规模的一种战略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 货币国际化 广义矩估计 储备管理
原文传递
区域金融合作框架下日元国际化重启困境与中日货币竞合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陆长荣 崔玉明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58,共21页
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对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传统区域合作观进行了大幅度修正,尝试通过积极主导"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以下简称10+3)多边区域合作机制,重构东亚的金融与货币秩序。尽管日本财务省在实施一系列政策后,短时间内... 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对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传统区域合作观进行了大幅度修正,尝试通过积极主导"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以下简称10+3)多边区域合作机制,重构东亚的金融与货币秩序。尽管日本财务省在实施一系列政策后,短时间内东亚市场中日元以及以日元计价的金融商品的使用范围得到了一定规模的扩大,但长期来看,东亚区域内主要领域的日元使用规模并未显著增长。这表明,日本官方在区域金融合作中扮演的主导性角色并未对其政策意图的实现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日元国际化重启陷入困境受区域因素影响,其内在长期存在如何平衡货币权力属性与公共产品属性的两难逻辑。近年来强势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应成为我们重新审视日元国际化重启进程的重要切入点。人民币与日元间能否形成良好的货币竞合关系不仅关乎中日货币国际化阶段性目标本身,更将对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整体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合作 日元国际化重启 人民币国际化 两难逻辑 货币竞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