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金融周期更迭与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基于“量-价-率”分层共振与分层传导的视角
1
作者 孙俊 沈雨田 胡恒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25,共21页
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杠杆率迅速产生强烈共振,牵引全球金融周期在扩张与紧缩之间交替更迭,引发学术界和货币当局广泛关注。本文选取来自全球33个样本经济体包含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资产价格... 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杠杆率迅速产生强烈共振,牵引全球金融周期在扩张与紧缩之间交替更迭,引发学术界和货币当局广泛关注。本文选取来自全球33个样本经济体包含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资产价格和杠杆率的3个组别9类金融序列数据,运用分层动态因子模型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测度和解构,并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全球金融周期更迭的分层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在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杠杆率波动之间存在分层共振,其中杠杆率共振与全球金融周期的协同性最强;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尤其是联邦基金利率政策是直接牵引全球金融周期更迭的主要力量,并会通过影响全球杠杆率共振间接对全球金融周期产生牵引作用;杠杆率组别金融周期在全球金融周期分层扩散和传导中最为突出,既能够对其他两个量价组别金融周期产生同层扩散,也会对全球金融周期产生跨层传导。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中国宏观金融调控、防范外部输入性金融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美国货币政策 跨境资本流动 资产价格 杠杆率 分层共振 分层传导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与拉美债务问题
2
作者 王飞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 2024年第6期13-16,26,共5页
历史上,美国货币政策的周期性变动,通过利率、汇率等渠道,造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美)债务危机屡屡发生,影响其金融稳定。当前,尽管拉美债务规模扩大,但债务率相对稳定,主权外债相对稳健,债务风险可控。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 历史上,美国货币政策的周期性变动,通过利率、汇率等渠道,造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美)债务危机屡屡发生,影响其金融稳定。当前,尽管拉美债务规模扩大,但债务率相对稳定,主权外债相对稳健,债务风险可控。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美联储降息周期是否能持续仍待观察,拉美主权债务压力仍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元周期 债务危机 新兴经济体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张筱晗 黄乾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选取2010—2022年中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广义矩估计GMM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表明:(1)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相比于大型银行,国际资本流动对... 选取2010—2022年中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广义矩估计GMM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表明:(1)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相比于大型银行,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小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为显著。(2)国际资本流动的不同方向和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出分别对银行存贷比例和不良贷款率为正向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投资会抑制银行的信用风险,而证券投资提升了银行流动风险。(3)国际金融恐慌加剧了国际资本对银行流动风险的推动作用,为防范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异质性影响
下载PDF
美联储降息对国际油价的历史影响与现实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宇嘉 石洪宇 +1 位作者 王利宁 任贵民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8期58-65,72,共9页
在利率机制、汇率机制及信息效应与市场预期等传导作用下,美联储降息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溢出效应,造成国际油价波动。通过构建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美联储降息政策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关系。考虑到WTI原油期货合约于1983年上市,以1983... 在利率机制、汇率机制及信息效应与市场预期等传导作用下,美联储降息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溢出效应,造成国际油价波动。通过构建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美联储降息政策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关系。考虑到WTI原油期货合约于1983年上市,以1983年3月30日—2024年1月23日WTI原油日度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结合期间6次美联储降息周期,进行历史规律分析。美联储的“缓步式降息”“骤降式降息”“预防式降息”策略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各不相同。当前,在美国通胀放缓、美国经济存在潜在衰退风险的背景下,2024年内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周期,短期内国际油价可能先跌后涨,长期将逐步恢复到正常区间。建议多措并举应对油价波动风险,依托上海原油期货规避汇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联储 预防式降息 联邦基金利率 国际原油价格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应对
5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2022年以来,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这一政策变动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为全面阐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用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评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研究显示:第一... 2022年以来,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这一政策变动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为全面阐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用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评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研究显示:第一,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通常是在重大事件窗口期产生传递效应,而在常态化时期基本不会产生影响;第二,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反馈较弱,但通货膨胀和跨境资本流动对加息冲击的反馈较为灵敏,因此,应警惕由美联储加息引发的通货紧缩效应和资本外逃风险;第三,在政策应对层面,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早期倾向于采取被动的“顺风而动”型调整以避免较大的经济波动,而随着经济体量逐渐上升,政策调整逐渐转向“以我为主”的主动型调节;第四,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后疫情时期的回升阶段,加息冲击对宏观变量和政策变量的影响较弱,这为“以我为主”型的宏观调控争取了宝贵空间,同时也为经济平稳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政府应理性看待并正确认识现阶段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货币政策仍应坚持“以我为主”,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并不断扩大自身经济体量,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打造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强化经济发展韧性,最终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美联储加息 宏观经济波动 通货膨胀 跨境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应对
下载PDF
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慧媛 赵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54-58,共5页
粮食购销市场化使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的特点以及瓶颈问题,构筑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提高流通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文章利用协同管理理论,探讨了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我... 粮食购销市场化使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的特点以及瓶颈问题,构筑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提高流通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文章利用协同管理理论,探讨了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协同与管理。通过探索图求解出了支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的序参量,分析了被组织策略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这一体系的协同管理可能出现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管理 中心城市 粮食安全 流通体系
下载PDF
基于索姆调查分析的货币传播国家形象探索
7
作者 王洋 马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5,共12页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货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既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媒介,也是传播国家形象的载体,是一张特殊的“国家名片”。文章以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货币——索姆为例,在...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货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既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媒介,也是传播国家形象的载体,是一张特殊的“国家名片”。文章以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货币——索姆为例,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体现的国家形象符号化表达的分析,探索货币塑造和传播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形象的现状与实效,以期为中亚区域国别研究打开新视角,并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货币 文化符号 传播媒介 精神价值
下载PDF
双层存款乘数框架下的货币乘数
8
作者 王国刚 罗煜 潘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8,共16页
主流文献关于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的认识在理论逻辑上存在着易被忽视的缺陷,与实践逻辑也不完全一致。一是忽视了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层面存款派生机制的考察,仅从商业银行-客户的层面分析存款乘数;二是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包... 主流文献关于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的认识在理论逻辑上存在着易被忽视的缺陷,与实践逻辑也不完全一致。一是忽视了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层面存款派生机制的考察,仅从商业银行-客户的层面分析存款乘数;二是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包含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在内的基础货币,夸大了货币乘数的分母,降低了货币乘数的倍数;三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中央银行对单家或若干家商业银行的调控效应扩展到整个商业银行系统,过度高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功效。本文提出基于双层存款派生乘数的货币乘数理论,指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误区,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中央银行发行的“流通中货币”,重新梳理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实践中的货币乘数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乘数 货币乘数 货币创造 双层存款乘数
下载PDF
当前金融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保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也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货币政策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在经济周期变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应用和调控手段也在变化。因此,分析我...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也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货币政策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在经济周期变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应用和调控手段也在变化。因此,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及效果,探讨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发挥的因素,对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工具 基础货币
下载PDF
美元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菲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3期35-37,共3页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它的货币政策与行为对世界经济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美联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但会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还会对世界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以及世界金融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它的货币政策与行为对世界经济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美联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但会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还会对世界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以及世界金融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2022年3月起,高通货膨胀率导致了美联储连续10次加息,截至2023年5月美联储的利率已经由原来的0上升至现在的5%—5.25%,至此,美元加息幅度已达500个基点。美元作为世界通用货币,频繁的加息政策会导致世界经济局势动荡不安,我国经济各方面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减轻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分析美元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元加息 中国经济 影响
下载PDF
从“石油美元”体系演变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
11
作者 赵亮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 2024年第1期30-34,39,共6页
发端于美沙协议的“石油美元”体系,推动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资本循环,成为美元霸权的核心支柱。在能源格局变革和“去美元化”共识背景下,“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基础正在发生演变,美元循环逐渐脱离交易媒介的货币本源,越发依赖... 发端于美沙协议的“石油美元”体系,推动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资本循环,成为美元霸权的核心支柱。在能源格局变革和“去美元化”共识背景下,“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基础正在发生演变,美元循环逐渐脱离交易媒介的货币本源,越发依赖于美元的金融投资属性。与此同时,人民币在贸易结算、能源变革以及数字货币等领域对美元的替代性不断增强,构建人民币国际循环体系的紧迫性与日俱增,这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美元 美元循环 人民币国际化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的新发展:利率平滑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平 甘春开 《开放导报》 2000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货币政策 利率平滑 中国目标 实际利率
下载PDF
广宇发展资产置换动因分析
13
作者 段继铖 付洪垒 《区域治理》 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
受复杂外部环境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开发商资金断裂、楼盘爆雷等问题在房地产行业频发,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房地产企业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本文分析得出:... 受复杂外部环境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开发商资金断裂、楼盘爆雷等问题在房地产行业频发,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房地产企业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本文分析得出:主要是加快国企改革进程,国企房地产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资产重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且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新能源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置换 房地产行业 盈利能力
下载PDF
美国新经济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借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栋 《开放导报》 2000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新经济 财政货币政策 积极效应 中国
下载PDF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跨境资本套利——来自虚假贸易渠道的证据
15
作者 李子若 谭小芬 卢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98,共20页
本文基于2004—2013年HS 6位产品层面中国内地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贸易数据,从虚假贸易视角研究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跨境资本套利。结果显示,套息收益的增大会显著提高中国内地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产品出口额、虚假... 本文基于2004—2013年HS 6位产品层面中国内地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贸易数据,从虚假贸易视角研究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跨境资本套利。结果显示,套息收益的增大会显著提高中国内地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产品出口额、虚假出口占比及再进口额,且这一现象集中在高价值重量比的产品中。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促进跨境资本通过虚假贸易进行套息交易,由此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变化会通过影子银行渠道影响境内流动性。基于手工搜集的微观数据发现,套息收益的增加会推动企业参与委托贷款,并且这一现象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时期更加明显。此外,套息收益的升高会促使委托贷款发生“从股权关联型向非股权关联型”的转换。本文研究揭示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影响跨境资本套利的内在逻辑,为防范和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跨境资本 套息交易 虚假贸易
下载PDF
2008-2014年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价值和政策意义:文献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婷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5年第2期67-70,共4页
2008年9月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动荡,美联储随后采取了一系列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世界经济主要国家如欧洲中央银行、加拿大银行、日本银行等都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 2008年9月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动荡,美联储随后采取了一系列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世界经济主要国家如欧洲中央银行、加拿大银行、日本银行等都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同时,运用手法也出现了一些非传统手段,如利率接近零下限(ZLB)、预期传导、LSAPs、美联储的展期计划等。对当前货币政策的操作理论、传导机制、实施效果进行了文献综述与评论。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与拓展传统的货币理论的研究,提高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并为其他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非传统的货币政策 零利率下限
下载PDF
Impact of US Financial Sanctions on the Dollar's International Status
17
作者 Ma Xu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4年第4期49-68,共20页
In 2022,the United States stepped up its sanctions on Russia.Most notably,it restricted the flow of the Russian Central Bank's foreign exchange(forex)assets,using financial administrative power as a source of stra... In 2022,the United States stepped up its sanctions on Russia.Most notably,it restricted the flow of the Russian Central Bank's foreign exchange(forex)assets,using financial administrative power as a source of strategic leverage.This move should have reduced the appeal of US dollar assets but in reality has not accelerated as expected the decline of the greenback as a store of value.The US dollar's share of global forex reserves increased instead of decreased during 2022 and 2023.Despite the rise of economic costs caused by tightened US financial sanctions,countries that recognize the geopolitical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have further accepted the dollar's international status;their continued willingness to live with the dollar's“security premium”has given a fillip to the US dollar in the short term,boosting its appeal as a reserve currency.Meanwhile,de-dollarization of forex reserves has yet to reach a sufficient scale,thus falling short of significantly challenging the dollar's reign.From a longer-term perspective,as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nditions shift,countries that accept the dollar's international role or seek de-dollarization may change their choices.As a result,four possible scenarios may arise:(i)the preeminence of the US dollar remains unthreatened;(ii)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splits into blocs;(iii)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fragments;and(iv)the dollar loses its throne.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last scenario is the most likely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dollarization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US dollar national security US financial sanctions
下载PDF
基于利率平价理论的美元人民币掉期点定价模型及回归交易策略
18
作者 秦烨 徐牧阳 马晨宇 《中国货币市场》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文章使用存单、国债、IRS等多种市场利率形成单一货币的综合收益率,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对美元人民币1年掉期点进行定价,并基于定价结果,假设实际值围绕“公允值”宽幅震荡并最终收敛,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该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回测业绩表现... 文章使用存单、国债、IRS等多种市场利率形成单一货币的综合收益率,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对美元人民币1年掉期点进行定价,并基于定价结果,假设实际值围绕“公允值”宽幅震荡并最终收敛,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该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回测业绩表现,具有一定的实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平价理论 掉期 交易策略 业绩表现 美元人民币 单一货币 国债 定价模型
下载PDF
美联储降息周期研判与美元指数走势
19
作者 章小波 方予琦 《中国货币市场》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今年以来,强劲的劳动力和通胀数据极大地打消了年内降息预期,从而推动美元指数的上涨。文章从通胀、劳动力市场和美联储态度三个方面来判断美国货币政策走向,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大概率软着陆甚至不着陆,首次降息时间会推迟,维持年内降息3... 今年以来,强劲的劳动力和通胀数据极大地打消了年内降息预期,从而推动美元指数的上涨。文章从通胀、劳动力市场和美联储态度三个方面来判断美国货币政策走向,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大概率软着陆甚至不着陆,首次降息时间会推迟,维持年内降息3次的判断。文章结合过去几轮降息周期前后美元指数的走势,对年内美元指数走势进行了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前美国经济 美元指数 美国货币政策 降息 通胀 美联储 软着陆 研判
下载PDF
2023年下半年长端美债收益率呈“倒V型”走势原因剖析——基于伯南克的经典分析框架
20
作者 益言 《中国货币市场》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2023年下半年,长端美债收益率快速攀升至5%,为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后又迅速回落至4%以下,走势呈明显“倒V型”。中性利率估值有所上升、期限溢价升高(期限溢价正常化+阶段性上涨)及长期通胀预期抬头是导致长端美债收益率飙涨的主因,而... 2023年下半年,长端美债收益率快速攀升至5%,为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后又迅速回落至4%以下,走势呈明显“倒V型”。中性利率估值有所上升、期限溢价升高(期限溢价正常化+阶段性上涨)及长期通胀预期抬头是导致长端美债收益率飙涨的主因,而多重因素导致的期限溢价和长期通胀预期的回落又拉动收益率快速下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胀预期 原因剖析 期限溢价 美债收益率 走势 飙涨 分析框架 正常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