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濒危剧种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89-92,共4页
党的十八大对文化产业提出的要求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因此,做好重视保护和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坠子作为中州曲艺之首,以地道的中原音韵、淳朴的民...
党的十八大对文化产业提出的要求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因此,做好重视保护和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坠子作为中州曲艺之首,以地道的中原音韵、淳朴的民俗风情、精湛的说唱技巧以及多元化的演唱风格享誉祖国大江南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传习了一百多年的剧种面临濒危的处境。笔者通过深入地调查,对河南坠子的概况、流派、特点、价值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一系列有关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坠子
艺术流派
特点
艺术价值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秀昭
孙婕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2,共6页
北路壮剧孕育于北部壮族生产生活的土壤中,是在壮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壮族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曾在北部壮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北路壮剧...
北路壮剧孕育于北部壮族生产生活的土壤中,是在壮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壮族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曾在北部壮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北路壮剧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已出现青黄不接的态势。为此,怎样保护和传承北路壮剧,是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路壮剧
保护与传承
原文传递
城市化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德群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城市化在五个主要方面影响着壮族民间文化变迁:城市性使进城农民失去了民间文化活动的环境条件,民间文化实践减少;城市亚文化整合了进城农民,壮族民间文化逐渐丧失其社会基础;频繁的流动过程,强化了壮族农民摆脱传统的心理倾向,民间文...
城市化在五个主要方面影响着壮族民间文化变迁:城市性使进城农民失去了民间文化活动的环境条件,民间文化实践减少;城市亚文化整合了进城农民,壮族民间文化逐渐丧失其社会基础;频繁的流动过程,强化了壮族农民摆脱传统的心理倾向,民间文化在农村难以恢复;城市文化向农村的传播,压缩了壮族民间文化的存在空间;城市化过程中壮族民间文化的职业化、半职业化以及民间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结合在推动壮族民间文化创新的同时,也加速了壮族民间文化体系的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壮族民间文化
变迁
影响
解体
原文传递
用生命守护传承北路壮剧——访广西北路壮剧第十代传人闭克坚
4
作者
龙杰
江风
《今日南国》
2010年第23期58-59,共2页
从清代康熙年问的第一代“台师”杨六练开始,北路壮剧到今天已传了十代艺师。每一代艺师都有自己的名号,比如第一代杨六练是“台师”,第二代岑和、岑宗是“歌师”,第三代岑秀龙、岑会明是“原师”……如今的第十代艺师名叫闭克坚,...
从清代康熙年问的第一代“台师”杨六练开始,北路壮剧到今天已传了十代艺师。每一代艺师都有自己的名号,比如第一代杨六练是“台师”,第二代岑和、岑宗是“歌师”,第三代岑秀龙、岑会明是“原师”……如今的第十代艺师名叫闭克坚,他被后辈们尊称为“新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路壮剧
传人
广西
传承
生命
第一代
艺师
第二代
原文传递
题名
濒危剧种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莉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89-92,共4页
文摘
党的十八大对文化产业提出的要求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因此,做好重视保护和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坠子作为中州曲艺之首,以地道的中原音韵、淳朴的民俗风情、精湛的说唱技巧以及多元化的演唱风格享誉祖国大江南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传习了一百多年的剧种面临濒危的处境。笔者通过深入地调查,对河南坠子的概况、流派、特点、价值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一系列有关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关键词
河南坠子
艺术流派
特点
艺术价值
保护与传承
Keywords
Henan Zhuizi
school of art
artistic valu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G122.18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秀昭
孙婕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2,共6页
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7106070504M01)
文摘
北路壮剧孕育于北部壮族生产生活的土壤中,是在壮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壮族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曾在北部壮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北路壮剧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已出现青黄不接的态势。为此,怎样保护和传承北路壮剧,是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北路壮剧
保护与传承
Keywords
Beilu Zhuang Opera,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分类号
G122.18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城市化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德群
机构
百色学院政治与法律系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研究"(批准号:10CSH019)系列成果之一
文摘
城市化在五个主要方面影响着壮族民间文化变迁:城市性使进城农民失去了民间文化活动的环境条件,民间文化实践减少;城市亚文化整合了进城农民,壮族民间文化逐渐丧失其社会基础;频繁的流动过程,强化了壮族农民摆脱传统的心理倾向,民间文化在农村难以恢复;城市文化向农村的传播,压缩了壮族民间文化的存在空间;城市化过程中壮族民间文化的职业化、半职业化以及民间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结合在推动壮族民间文化创新的同时,也加速了壮族民间文化体系的解体。
关键词
城市化
壮族民间文化
变迁
影响
解体
Keywords
urbanization, Zhuang folk cultural, change, effects, disintegrate
分类号
G122.18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用生命守护传承北路壮剧——访广西北路壮剧第十代传人闭克坚
4
作者
龙杰
江风
出处
《今日南国》
2010年第23期58-59,共2页
文摘
从清代康熙年问的第一代“台师”杨六练开始,北路壮剧到今天已传了十代艺师。每一代艺师都有自己的名号,比如第一代杨六练是“台师”,第二代岑和、岑宗是“歌师”,第三代岑秀龙、岑会明是“原师”……如今的第十代艺师名叫闭克坚,他被后辈们尊称为“新师”。
关键词
北路壮剧
传人
广西
传承
生命
第一代
艺师
第二代
分类号
G122.18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濒危剧种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
李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
杨秀昭
孙婕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原文传递
3
城市化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影响
吴德群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原文传递
4
用生命守护传承北路壮剧——访广西北路壮剧第十代传人闭克坚
龙杰
江风
《今日南国》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