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山岩画铜鼓图像蕴含的壮族体育文化及其传承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必凯 何卫东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8,共4页
从花山岩画铜鼓图像来看,壮族先民许多有关铜鼓的社会活动形式中蕴含了壮族体育文化的雏形。这些壮族体育文化承载着原始壮族先民身体活动的记忆,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整体性等特性。在花山遗产区域壮族村落,铜鼓图像所蕴含的... 从花山岩画铜鼓图像来看,壮族先民许多有关铜鼓的社会活动形式中蕴含了壮族体育文化的雏形。这些壮族体育文化承载着原始壮族先民身体活动的记忆,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整体性等特性。在花山遗产区域壮族村落,铜鼓图像所蕴含的壮族体育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载体得以传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化遗产视阈下,应加大对花山壮族体育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探索多样化传承载体;加强对花山壮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加大民众参与度;搭建多样化传承平台;积极扶持和培养壮族体育文化传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岩画 铜鼓图像 壮族体育文化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广西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朝猛 吴懿姿 蒙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37,共4页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广西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生态系统自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科学技术条件、社会组织层次以及民族价值观念。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科学技术条件等各方面外在因素的改变,广西民俗体育的文化...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广西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生态系统自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科学技术条件、社会组织层次以及民族价值观念。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科学技术条件等各方面外在因素的改变,广西民俗体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广西民俗体育的发展出现了"生态失衡"的状况。要促进广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应求新求变,以保持文化活力、适应新的文化生态;还应挖掘其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树立文化品牌;也需利用现代高科技宣传手段,建立广西民俗体育数字化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广西民俗体育文化 发展
下载PDF
广西传统手工艺品宣介的汉译英规范探究——基于翻译目的论的勘正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家佳 黄建凤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37,共4页
广西有着丰富多样且极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吸引着来访的国外商人和游客,然而其英文译文现状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手工艺品的推广和外销。以目的论为视角,结合当前广西传统手工艺品宣介译文中的典型问题,可以得出广西传统... 广西有着丰富多样且极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吸引着来访的国外商人和游客,然而其英文译文现状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手工艺品的推广和外销。以目的论为视角,结合当前广西传统手工艺品宣介译文中的典型问题,可以得出广西传统手工艺品宣介的汉译英规范:保证语言层面的准确翻译,实现文化层面的和谐翻译,确保语用层面的有效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传统手工艺品 宣介 汉译英规范 翻译目的论
下载PDF
广西壮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梁平安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共4页
广西壮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方式存在着局限性、风险性,无法满足当前的保护需求,需要加强数字化保护。可以借助电子文档、图片资料、影音视频资料、虚拟资料等载体,并通过网络平台、专业数据库、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等途径,对... 广西壮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方式存在着局限性、风险性,无法满足当前的保护需求,需要加强数字化保护。可以借助电子文档、图片资料、影音视频资料、虚拟资料等载体,并通过网络平台、专业数据库、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等途径,对广西壮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数字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下载PDF
广西宜州彩调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文生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4,共4页
广西宜州彩调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演员构成中青年人缺失、剧团资金困难、媒体宣传推广不力、民间参与者越来越少等问题。促进广西宜州彩调的传承与发展,可从让宜州彩调走进学校课堂、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广西宜州彩调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演员构成中青年人缺失、剧团资金困难、媒体宣传推广不力、民间参与者越来越少等问题。促进广西宜州彩调的传承与发展,可从让宜州彩调走进学校课堂、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加强彩调专业人才的培训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州彩调 传承 现状 发展 策略
下载PDF
刘三姐歌谣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以宜州壮族山歌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罗相巧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0,共3页
从宜州壮族山歌的发展来看,刘三姐歌谣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改编、重组与创新,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旋律、歌词、表演、演唱方式和衬词修饰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可传唱性。
关键词 刘三姐歌谣文化 创新发展 宜州壮族山歌
下载PDF
试论“花山景观艺术”的“纪念碑性”——基于当前花山岩画研究中问题的反思 被引量:4
7
作者 邹芒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9期34-38,共5页
文献缺乏、概念使用混乱和过度阐释的做法,共同造成当前花山岩画研究中的困难局面。依据碳14测定,以及文献史料与考古文物的互证和梳理,可以确定花山岩画所属的骆越文明的生产力发展并非停留在原始社会。因此,花山岩画不是原始艺术,应... 文献缺乏、概念使用混乱和过度阐释的做法,共同造成当前花山岩画研究中的困难局面。依据碳14测定,以及文献史料与考古文物的互证和梳理,可以确定花山岩画所属的骆越文明的生产力发展并非停留在原始社会。因此,花山岩画不是原始艺术,应避免过度神化。那么,"蛙图腾崇拜说"和"祭祀巫舞说",就可以再行商榷并得到纠正。通过回归世俗语境,从"图识"的记志角度来解读,不妨将其视作民族志的图像书写,是对族群重大事件的记录和纪念,从而使得整个"花山景观艺术"具有了"纪念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岩画 原始艺术 青蛙崇拜 祭祀巫舞 记志 “纪念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