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及环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涵 童兵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8,共5页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表现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为新闻传播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功的新闻传播保障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一,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的理念与...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表现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为新闻传播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功的新闻传播保障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一,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的理念与方针;其二,全民环境意识的强化和社会生态文明风尚的建构。环境新闻工作者肩负重大的社会使命,应有更好的科学意识和知识准备;应有良好的守法意识和法律修养;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生态环境 环境新闻工作者 社会责任
下载PDF
走向多元: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坚守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义昆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在国家层面,是要培养新闻舆论工作者;在行业层面,是要培养有职业精神的新闻传播从业者;在社会层面,是要培养能力多元且具有批判意识的公共传播者。改变"职业导向"的单...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在国家层面,是要培养新闻舆论工作者;在行业层面,是要培养有职业精神的新闻传播从业者;在社会层面,是要培养能力多元且具有批判意识的公共传播者。改变"职业导向"的单一思维与模式,以"多元的人才培养"为目标,不仅能弥合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之间的鸿沟,也将使新闻传播教育更加名正言顺。对新闻传播教育,"变革"应该是大前提、大方向,而"培养核心价值观"和"强调实践技能"则是仍需坚守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培养目标 变革 坚守
下载PDF
媒介关于“弱势群体”报道方式的思考——兼谈新闻传播者的责任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卫华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媒介内容 新闻传播者 报道方式 责任 目标受众群 目标观众群 社会转型期 传播渠道 市场竞争
下载PDF
国家安全与表达自由的冲突处理——2008年“瑞典国防无线局法案”事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怡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8,共6页
2008年6月,瑞典议会通过了"瑞典国防无线局法案"(FRA F rsvarets Radioanstalt Act)。这个与传媒相关的反恐法案也被公众称作"监听法"(The Eavesdropping Law),成为瑞典社会一个备受争议的事件。本文围绕这项法案... 2008年6月,瑞典议会通过了"瑞典国防无线局法案"(FRA F rsvarets Radioanstalt Act)。这个与传媒相关的反恐法案也被公众称作"监听法"(The Eavesdropping Law),成为瑞典社会一个备受争议的事件。本文围绕这项法案的形成与争论,观察并分析了瑞典社会在处理国家安全与公民表达自由冲突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主要问题、所依赖的法律监管制度、所把握的最终利益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听法” 国家安全 公民表达自由
下载PDF
浅析媒体与中国外交政策的互动
5
作者 陈银花 《消费导刊》 2015年第11期39-41,共3页
媒体、公众舆论与外交政策的互动是本文要分析的三个维度,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即政府。在“媒体外交”研究的领域,有学者认为政府是这一外交形式的主角,充当了公共信息活动的服务者、国际传播活动的支持者和国际媒体合作与交... 媒体、公众舆论与外交政策的互动是本文要分析的三个维度,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即政府。在“媒体外交”研究的领域,有学者认为政府是这一外交形式的主角,充当了公共信息活动的服务者、国际传播活动的支持者和国际媒体合作与交流的协调者的角色。主角还应该包括媒体,本文认为媒体在与外交政策互动的过程中充当了传递者、沟通者、参与者以及催化剂的角色。本文不是实证论述,而只是建立在相关文献梳理后的再思考,并且提出了一些概念。而且这些概念和思考主要是针对中国媒体环境下,将国内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作为外交政策参考的国内因素之一的前提下所作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公众舆论 外交政策
下载PDF
中国传播文化中的女性歧视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艳红 《当代传播》 2001年第4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传播文化 传播领域 女性歧视形象 成因 妇女解放
下载PDF
媒介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类型 被引量:4
7
作者 贾碧峰 雷黎萍 +1 位作者 贾媛 杜向涛 《今传媒》 2007年第3期51-51,共1页
“媒介暴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形式和类型多种多样。仅就媒介内容而言,国内学者有的将其划分为真实暴力与幻想中的暴力,有的划分为非法的行为暴力与合理暴力,还有的从现实暴力的对应面总体分析影像暴力。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 “媒介暴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形式和类型多种多样。仅就媒介内容而言,国内学者有的将其划分为真实暴力与幻想中的暴力,有的划分为非法的行为暴力与合理暴力,还有的从现实暴力的对应面总体分析影像暴力。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将媒介暴力划分为以下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行为 媒介内容 真实 学者
下载PDF
报业内容定位分析
8
作者 程忠良 《今传媒》 2005年第11X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定位分析 媒介内容 产业化经营 报业 企业产品营销 市场环境 管理过程 先进理念 内容市场 目标市场
下载PDF
激情、睿智、诗意的传播——评《传播与社会影响》
9
作者 许建华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8-111,共4页
一部不足三十万字的《传播与社会影响》选集,将19世纪西方社会的知名学者.今天令后辈学人仰慕的大师——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的思想精髓尽情展现,正如本书中译本前言所言:“它涵盖了塔尔德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统... 一部不足三十万字的《传播与社会影响》选集,将19世纪西方社会的知名学者.今天令后辈学人仰慕的大师——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的思想精髓尽情展现,正如本书中译本前言所言:“它涵盖了塔尔德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统计学、新闻和传播学各方面的成就,撷取了他丰厚的传统学养之精华和前沿探索之精粹。”这固然是我们阅读此书的要义之一,然而透过深邃而精妙的理论的遮蔽.我们更见大师斗志昂扬、谈吐优雅、思想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影响 传播学 激情 睿智 诗意 社会心理学 思想精髓 知名学者 西方社会 19世纪
下载PDF
网络文化特点略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秉哲 《求索》 CSSCI 2001年第4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网络文化 特点 技术基础性 即时性 互动关系 多元一体性 虚拟性
下载PDF
大众传媒对教育的影响
11
作者 李晓宁 张莉亚 《大舞台》 2010年第5期235-236,共2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环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结构、教育发展和精神世界。教育作为社会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大众传媒也必然会对它产生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是一把&...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环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结构、教育发展和精神世界。教育作为社会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大众传媒也必然会对它产生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在探讨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时,更要重视分析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教育 影响
下载PDF
媒介卷入度怎样影响广告效果
12
作者 刘再兴 《广告主》 2009年第6期71-71,共1页
媒介卷入度对广告产品的态度能产生独特影响。如果广告没有干扰消费者欣赏内容的进程,消费者愉快的媒介内容体验会对广告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亦然。
关键词 广告效果 媒介内容 广告产品 消费者
下载PDF
石家庄地铁的传媒文化设计
13
作者 高文文 《河北企业》 2016年第5期116-117,共2页
本文主要对石家庄地铁建成以后的地铁传媒设计展开讨论,分析其除经济价值以外的文化、人文价值,以及如何设计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地铁传媒形式做出相关研究。目的在于打造属于石家庄地铁特有的文化传媒,更好地提高市民精神文化追求。
关键词 石家庄地铁 文化传媒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14
作者 陈康英 冯月娴 《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第2期56-58,共3页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课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合理地利...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课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利弊关系 科学知识 大自然 学生观 自然界 水资源
下载PDF
植入营销 被引量:1
15
作者 卫军英 《中国中小企业》 2008年第9期48-49,共2页
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品牌理念策略性融入媒介内容之中,构成观众真实直观或通过联想所感知到的情节的一部分,在观众关注的状态下达到传播商品或品牌信息目的。
关键词 营销 品牌理念 媒介内容 视觉符号 品牌信息 策略性 观众 商品
下载PDF
谈恢复性司法之利弊
16
作者 李秀丽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14,共2页
恢复性司法是以对被害人的赔偿为前提,以对犯罪人的悔罪基础,以对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的修复为目的对传统的报复性司法进行检讨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替代性刑事案件解决机制。笔者从中国国情从发,重点对恢复性司法之利弊关系进行粗浅的... 恢复性司法是以对被害人的赔偿为前提,以对犯罪人的悔罪基础,以对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的修复为目的对传统的报复性司法进行检讨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替代性刑事案件解决机制。笔者从中国国情从发,重点对恢复性司法之利弊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司法制度 当事人权益 社会和谐
下载PDF
发展速生桉,要慎之又慎
17
作者 戈文 《南方国土资源》 2008年第6期37-39,共3页
近年来,广西速生林造林发展迅猛,很多地方生长出大片大片的速生桉林,甚至有些原来划为公益林的水源林保护区,如被称为“贺州之肺”之一的贺州大桂山林区部分地段的原生水源林,几乎是在一夜之问魔术般地变成了速生桉林。因为种植速... 近年来,广西速生林造林发展迅猛,很多地方生长出大片大片的速生桉林,甚至有些原来划为公益林的水源林保护区,如被称为“贺州之肺”之一的贺州大桂山林区部分地段的原生水源林,几乎是在一夜之问魔术般地变成了速生桉林。因为种植速生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使得一些精明的商人和相关受益者争相在这方面投资。然而,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何权衡利弊关系,成为当前发展速生桉林急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桉 经济效益 利弊关系 速生林 水源林 保护区 公益林 受益者
下载PDF
全媒体出版的媒介矩阵建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恒勇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4,32,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形式与功能发生了巨大的演变。媒介内容、渠道与功能等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全媒体出版的发展方向。全媒体出版使得其在生产创作与推广发行等所有流程环节中出版模式与媒介功能形态不...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形式与功能发生了巨大的演变。媒介内容、渠道与功能等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全媒体出版的发展方向。全媒体出版使得其在生产创作与推广发行等所有流程环节中出版模式与媒介功能形态不断地深入融合,围绕着出版活动及延展服务消费需求构建媒介矩阵,不仅增强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的群体基数和黏合度,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出版活动的效果和出版品牌的整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全媒体出版 媒介矩阵 出版品牌
原文传递
新媒体外交与美国的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季萌 《公共外交季刊》 2010年第4期43-47,共5页
新媒体的传播活动具有开放、多元、瞬时、互动、无障碍等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因此成为表达意见、建立认同、塑造行为的工具,并深刻影响了外交的议程和结果。美国的新媒体外交经历了从"内向"服务到"外向"攻击的... 新媒体的传播活动具有开放、多元、瞬时、互动、无障碍等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因此成为表达意见、建立认同、塑造行为的工具,并深刻影响了外交的议程和结果。美国的新媒体外交经历了从"内向"服务到"外向"攻击的转变。奥巴马政府大力打造国务院的"E外交"、白宫的"Web2.0时代"、五角大楼的"网络司令部"三位一体的新媒体外交,在摩尔多瓦和伊朗选举骚乱的"Twitter革命"堪称"硕果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外交 美国 TWITTER 实践 WEB2 0 奥巴马政府 传播活动 传统媒体
原文传递
中阿跨文化非语言传播中环境语探究
20
作者 屠凤娥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环境语是人们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传播中的重要因素。由于环境语不参与直接的传播活动,加上其自身的隐蔽性,经常因为被传受双方忽视,而导致传播中的误解、障碍甚至冲突。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由... 环境语是人们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传播中的重要因素。由于环境语不参与直接的传播活动,加上其自身的隐蔽性,经常因为被传受双方忽视,而导致传播中的误解、障碍甚至冲突。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由此中国人与阿拉伯人对环境语中的时间、空间和沉默的理解及处理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了解和研究中阿环境语在传播中的表现,有助于提高中阿经贸文化往来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语 时间 空间 沉默 中国人 阿拉伯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