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优绩主义科研评价的逻辑基础、伦理风险与价值选择
1
作者 柴楠 吕寿伟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9,共10页
优绩主义科研评价始终包含着对个人努力和奋斗的鼓励,在优绩至上的制度氛围里,所有人都沉浸在依靠自身既有能力和持续努力来改变当下现状的“积极生活”当中。优绩主义科研评价通过唯才是举的正义承诺、最大效益的效率承诺和成功人生的... 优绩主义科研评价始终包含着对个人努力和奋斗的鼓励,在优绩至上的制度氛围里,所有人都沉浸在依靠自身既有能力和持续努力来改变当下现状的“积极生活”当中。优绩主义科研评价通过唯才是举的正义承诺、最大效益的效率承诺和成功人生的价值承诺成为支配性的科研评价制度。然而,赋予优绩主义科研评价正当性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其问题的根源。科研目的上的功利主义、生存方式上的竞争主义,以及学术文化上的等级主义令优绩主义科研评价无法兑现其原初的承诺,它导致科研与学术的日渐疏离,使科研活动沦为“输赢”游戏,更使学者群体出现等级分化。优绩主义科研评价遵从的是市场的逻辑,而非学术的逻辑。走出优绩主义困境,首先要通过超越技术化的管理主义,完成大学学术文化的回归;其次要通过摈弃畸形的成功主义伦理学,实现学者学术精神的回归;最后要通过打破优绩至上的评价原则,实现学术本体价值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绩主义 高校科研评价 机会均等 管理主义
下载PDF
手工驱动下的浸入式美育与劳动教育
2
作者 李新珂 徐晓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手工艺以“技”和“艺”融合的双重身份,与“生活美育”教育观念深度契合,成为美育和劳动教育双向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从手工美育教育理念的演变与发展现状、手工美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本质和以手工为主导的美育实践课改革策略三个方面,... 手工艺以“技”和“艺”融合的双重身份,与“生活美育”教育观念深度契合,成为美育和劳动教育双向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从手工美育教育理念的演变与发展现状、手工美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本质和以手工为主导的美育实践课改革策略三个方面,探索以手工为主导的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高校美育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为五育融合提供教学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 生活美育 劳动教育 浸入式教学
下载PDF
创建“中华名校”的战略与策略──面向21世纪现代化中学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清林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5年第3期6-9,共4页
创建“中华名校”的战略与策略──面向21世纪现代化中学的构建廖清林21世纪即将来到,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本质是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迎接社会对教育的挑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作为改... 创建“中华名校”的战略与策略──面向21世纪现代化中学的构建廖清林21世纪即将来到,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本质是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迎接社会对教育的挑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作为改革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或基本国策。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与策略 面向21世纪 规划实施 现代化 专家咨询委员会 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 德育工作 课程教学改革 高级中学
下载PDF
交叉学科视域下“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及限度论略
4
作者 李增华 伊继东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48-152,157,共6页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与限度的厘定,将在极大程度上助推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教育地理学元分析表明,“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生成的教育地理学是以研究教育空间系统为对象,以研究教育地域系统为核心,聚焦探讨世...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与限度的厘定,将在极大程度上助推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教育地理学元分析表明,“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生成的教育地理学是以研究教育空间系统为对象,以研究教育地域系统为核心,聚焦探讨世界范围内人类教育事象时空分布、演变机理、传播形制、结构特性、地域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取决于教育学与地理学交互作用的广度和深度,并伴随教育学、地理学及周边学科相关知识的增长而不断扩展;“教育—地理”学科融合可在哲学、空间、时间等三个维度上形成知识内容的扩张与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 教育地理学 学科边界 外延限度
下载PDF
学会积极生活:劳动教育的生活价值
5
作者 夏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16,共7页
从柏拉图、斯宾塞到马克思和杜威,对教育之生活价值的关注一直贯穿于西方教育哲学的传统之中。劳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劳动生活相联系和结合的产物,本身内蕴着十分丰富的生活价值。然而,一直以来,传统劳动观念、现代劳动实践以及现... 从柏拉图、斯宾塞到马克思和杜威,对教育之生活价值的关注一直贯穿于西方教育哲学的传统之中。劳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劳动生活相联系和结合的产物,本身内蕴着十分丰富的生活价值。然而,一直以来,传统劳动观念、现代劳动实践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所造成的各种困扰,导致劳动教育的生活价值一直隐而不彰。而现当代社会生活不断增长的闲暇时间增多与生活空心化、社会竞争加剧与生活消极化、消费主义泛滥与生活物欲化以及媒介技术失范与生活娱乐化等困境则使得通过劳动教育来引领和解决现实生活难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劳动教育的生活价值呼之欲出。学会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德等,既是劳动教育关涉美好生活的必要方向,也是劳动教育引领青少年成功应对当下及未来生活挑战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生活价值 积极生活 美好生活 育人价值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教育话语视域下“知识”治理的合法性——基于阿普尔的批判性教育思想
6
作者 周建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9,共7页
美国教育家阿普尔通过追问“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对其教育“知识”的合法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由此将其研究视域的“知识”功能主义推进至“知识”的政治伦理问题域,开拓了教育学研究的新向度。基于教育“知识”话语的主体性视域,重新解... 美国教育家阿普尔通过追问“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对其教育“知识”的合法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由此将其研究视域的“知识”功能主义推进至“知识”的政治伦理问题域,开拓了教育学研究的新向度。基于教育“知识”话语的主体性视域,重新解译教育的“知识”“科学性”与“知识”的教育“合法性”,对我国新时代教育内卷、学业负担过重等一系列教育现实问题的顺畅解决具有理论层面的重大意义导向。破解教育与课程知识的“知识”合法性遮蔽,要遵循教育的“知识”合法性;兼顾学校课程体系的深度与广度,以“差异化”课程实现知识的合法性建构;构筑严格的审查机制与审查标准,确保“知识合法化”有效落实;缔造教育学的实践创生范式,实现师生的生命成长与觉解;组建多方协同的教材编写团队,建构更加公平合理的知识选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教育话语 “知识”合法性 教育协同治理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教育视野下的学生闲暇教育探析
7
作者 陈明霞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劳动和闲暇是人的生存发展的“一体两面”,闲暇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界研究情况看,闲暇教育是作为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伴随性现象而被关注的。新时代历史方位为闲暇教育出场提供更为充分的条件,也提出新的要求。在当... 劳动和闲暇是人的生存发展的“一体两面”,闲暇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界研究情况看,闲暇教育是作为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伴随性现象而被关注的。新时代历史方位为闲暇教育出场提供更为充分的条件,也提出新的要求。在当前大力推进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闲暇教育可以依托劳动教育机制与平台,实行伴随出场方式,通过加强闲暇教育的理论研究、政策设计、课程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物力支持等途径,推动闲暇教育从观念重视走向实践生根,从而实现教育功能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闲暇教育 伴随性
下载PDF
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兼谈文科生应当通晓的12门学问
8
作者 赵旭辉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24期79-80,共2页
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不断促进这种发展,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文科学生至少应当了解政治与宗教、经济与逻辑、社会与新闻、历史与哲学、法律与医学、文学与艺术这12门学问。这不仅是为了... 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不断促进这种发展,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文科学生至少应当了解政治与宗教、经济与逻辑、社会与新闻、历史与哲学、法律与医学、文学与艺术这12门学问。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书生空谈误国的需要,更是因为这12门学问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市场经济 法治社会 传统文化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心流理论的劳动课程开发研究
9
作者 徐梅丹 侯宗志 《教育导刊》 2024年第9期63-72,共10页
研究通过剖析心流理论的内涵特征和教育应用,阐释基于心流理论的劳动课程本质属性,构建基于心流理论的劳动课程设计框架。基于实验校的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指向“劳动幸福”的劳动课程体系与劳动项目案例,且开展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 研究通过剖析心流理论的内涵特征和教育应用,阐释基于心流理论的劳动课程本质属性,构建基于心流理论的劳动课程设计框架。基于实验校的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指向“劳动幸福”的劳动课程体系与劳动项目案例,且开展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心流体验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课程目标确立、劳动课程情境创设和劳动课程评价设计,劳动课程内容建构和劳动课程方法组织有助于学习者尽可能进入心流通道,使学习者处于心流状态,实现劳动幸福的应然与实然的有机统一。其发展路径为:强化综合实施,形成协同育人;坚持因地制宜,实现整体推进;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规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流理论 劳动课程 课程开发 劳动幸福
下载PDF
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10
作者 张清丽 李本鑫 +2 位作者 李宇飞 刘春杰 李宏宇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4期0029-0032,共4页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因此,产学研教学已成为一个新的教学方向。当前,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教育资源分散、创新创...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因此,产学研教学已成为一个新的教学方向。当前,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教育资源分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应然路径包括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有效对策。希望经过相关分析给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困囿 路径
下载PDF
以“理论体系概论”为原理依据的暑期社会实践及其创业诉求——以2009年温大校团委审毕的146个实践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仁和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年第3期89-92,共4页
通过对本校200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分类与初步统计,发现实践内容都寓于"理论体系概论"所论范围之内,因而"概论"课程内容及其教学,自然成为社会实践的原理依据与方法依据;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相结... 通过对本校200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分类与初步统计,发现实践内容都寓于"理论体系概论"所论范围之内,因而"概论"课程内容及其教学,自然成为社会实践的原理依据与方法依据;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相结合,寻求实践创业的策略诉求,也就是实践与理论的良好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体系概论 暑期社会实践 项目分析 实践创业 创业策略
下载PDF
4G手机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如今我国通信行业已进入4G时代,4G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极高,4G手机使人们上网更加便捷、高速;但是,4G手机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从高校、大学生自身、社会方面,加强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这对... 如今我国通信行业已进入4G时代,4G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极高,4G手机使人们上网更加便捷、高速;但是,4G手机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从高校、大学生自身、社会方面,加强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这对于我国网络空间环境建设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等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G手机 大学生 网络素养
下载PDF
自晚清到民国《申报》主题词的历时演变和分期
13
作者 饶高琦 胡星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22,共13页
《申报》创刊于1872年,于1949年正式停刊。其发行期涵盖了中国近现代激烈动荡的78年。本文对《申报》语料进行主题词抽取和分析,对78年间政治、法律、外交、经济、军事、教育六个主题比重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量化描述,对各领域下主题词的... 《申报》创刊于1872年,于1949年正式停刊。其发行期涵盖了中国近现代激烈动荡的78年。本文对《申报》语料进行主题词抽取和分析,对78年间政治、法律、外交、经济、军事、教育六个主题比重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量化描述,对各领域下主题词的历时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各主题并非线性发展。法律主题整体波动幅度最大;教育、经济、政治主题前期较为平稳,中后期出现爬坡、波动幅度明显等现象;外交、军事主题则在波动中缓慢增长。通过研究发现观察主题词的历时演变可以展现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由此,论文建议将《申报》分为19世纪末的晚清、20世纪初的晚清、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前期、国民政府后期五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主题词 演变 主题
下载PDF
西安:2013年起中考科目将增加综合素质考试
14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2012年第11期32-32,共1页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西安市教育局决定从2013年起,将综合素质考试列入中考科目。西安市教育局6日公布了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综合素质考试方案,明确综合素质考试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学习与实践,没有备考教材,学校、家长和考生不...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西安市教育局决定从2013年起,将综合素质考试列入中考科目。西安市教育局6日公布了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综合素质考试方案,明确综合素质考试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学习与实践,没有备考教材,学校、家长和考生不必刻意准备复习应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考试 西安市 中考 素质教育 考试方案 综合素质 初中毕业 日常生活
下载PDF
艺术课程设计的文化逻辑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雪迩 郑茂平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6,共7页
艺术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艺术课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艺术课程反映文化,因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但长期以来,艺术课程设计过多强调认知逻辑、知识逻辑,忽略文化逻辑,致使其缺乏核心内涵... 艺术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艺术课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艺术课程反映文化,因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但长期以来,艺术课程设计过多强调认知逻辑、知识逻辑,忽略文化逻辑,致使其缺乏核心内涵。重新确定艺术课程的文化逻辑,应明确艺术课程的文化本体要义,并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多元文化形态整合、中华优秀艺术文化故事创新表达、培养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等方面来建构艺术课程的文化逻辑。在此基础上,从艺术课程的知识逻辑、认知逻辑与文化逻辑,艺术课程的融合性、统一性与多元性,艺术课程的完整性、创新性与实践性,艺术课程的特色化、差异化与专业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求艺术课程设计符合文化逻辑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课程 文化价值 文化逻辑 实践理路
下载PDF
大学发展战略机构设置的网络调查分析及个案讨论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璐 刘芬 +2 位作者 陆艳婕 尹景瑞 李晓莹 《高校教育管理》 2007年第6期58-63,共6页
阐明大学发展战略机构设置的必然性和研究分类的选择依据,对选定样本范畴的大学发展战略机构设置进行网络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级院校发展战略机构有效设置总比为7.26%,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其中"985"工程院校有效比高达37.8%,... 阐明大学发展战略机构设置的必然性和研究分类的选择依据,对选定样本范畴的大学发展战略机构设置进行网络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级院校发展战略机构有效设置总比为7.26%,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其中"985"工程院校有效比高达37.8%,以"大学"为名称后缀院校有效比为20.06%,以"大学"为名称后缀的院校之外的700所本科院校有效比为10.0%,专科院校、高职院校、民办院校、成人院校有效比分别为1.9%、0、1.9%、1.8%;发展战略机构有效二级设置表现出同省市内容框架设置近似、具体内容存在较大差异、自主设置特点;最后,结合理论趋势和实践环境为河北理工大学发展战略机构设置创新提出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战略 机构设置 网络调查 个案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明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61-169,172,共10页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劳动和闲暇共同构成了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体两面”。这为劳动教育和闲暇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出新要求,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大学生不仅需要接受劳动教育,还需接受闲暇教育,二...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劳动和闲暇共同构成了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体两面”。这为劳动教育和闲暇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出新要求,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大学生不仅需要接受劳动教育,还需接受闲暇教育,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然而,现实中存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之间相互脱节、撕扯的现象,脱离闲暇教育的劳动教育变得短视、狭隘,脱离劳动教育的闲暇教育显得浅薄、扁平。高校应立足于引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劳动教育和闲暇教育作为一体进行谋划和安排,构建“一主线两增强”的教育机制,以价值主线引领课程目标融合,在劳动实践中延伸闲暇教育链条,在闲暇教育中丰富劳动实践内容与方式,使劳动教育和闲暇教育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地提升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劳动教育 闲暇教育 融合
下载PDF
评皮亚杰智力发展的理论及其教育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思明 阳志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理论强调通过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智力与思维能力 ,对于教育产生了诸多深刻的影响。本文深刻分析了皮亚杰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以及智力发展结构。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活动教学思想”... 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理论强调通过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智力与思维能力 ,对于教育产生了诸多深刻的影响。本文深刻分析了皮亚杰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以及智力发展结构。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活动教学思想”是皮亚杰学说在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最后 ,本文就皮亚杰的智力操作图式说作了简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 活动教学 皮亚杰
下载PDF
透视中国物流教育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海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5期125-127,133,共4页
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急需各层次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如何为我国起步较晚的物流行业及时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这成了我国物流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 物流教育 物流学 物流人才
下载PDF
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世荣 《教育与现代化》 2003年第4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现代教育 未来教育 个性教育 共性教育 知识教育 创造教育 成才教育 幸福教育 民族教育 人类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