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深度分级理论的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新思路
1
作者 仲卫薇 金鸿雁 +3 位作者 唐吉明 郝金莹 李欣悦 李敬美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基于知识深度分级理论的内涵与优势和护理心理学课程现状分析,探索知识深度分级理论下护理心理学教学创新与实践,有利于护理心理学教学模式优化,为护理心理学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护理心理学 知识深度分级理论 护理教学
下载PDF
岗课赛证融通导向下的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窦会娟 朱宝安 +3 位作者 温雯静 李新伟 付陈增 孙连海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成为职业院校深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课程团队积极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实践,对接岗位任务,重构教学框架;以赛促课,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以证融课,优化教学资源,以学... 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成为职业院校深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课程团队积极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实践,对接岗位任务,重构教学框架;以赛促课,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以证融课,优化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混合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课程思政,使学生德技并修;强化全过程多维度评价。实践表明,岗课赛证融通导向下的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成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微生物学检验 课程教学
下载PDF
基于情景模拟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急性胸痛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叶宁 刘世洁 +3 位作者 庞城锴 康雨苗 余文军 郑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9月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本科有急诊医学“急性胸痛”课程的288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两个班为观察组(145名),另...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9月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本科有急诊医学“急性胸痛”课程的288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两个班为观察组(145名),另两个班为对照组(1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及考试测评的方法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鉴别诊断、治疗方案、课后小测验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知识理解、急诊思维、鉴别判断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应急能力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评价上,分数最高的是学习兴趣(9.57±0.68)分,其次是急诊思维(9.50±0.69)分。结论基于情景模拟的P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急性胸痛”课程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提高医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急诊临床思维的培养,可在急诊本科教学课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 急诊医学 急性胸痛 本科课程
下载PDF
高职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有效提升刍探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兵 《成才之路》 2024年第6期37-40,共4页
将胜任力理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够突破传统的单纯地以学历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思政教师素质高度评估标准的局限。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思政课程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良... 将胜任力理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够突破传统的单纯地以学历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思政教师素质高度评估标准的局限。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思政课程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胜任力。文章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对教师的重要性,探究影响教师胜任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几点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胜任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思政课教师 胜任力 评估标准 创新能力
下载PDF
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演进、育人追求与操作路径
5
作者 宋时春 郝志军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7期28-33,共6页
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人类对课程育人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反映了课程综合化内涵的不断演进。我国当前课程综合化的育人追求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和个性化育人。从实践中的... 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人类对课程育人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反映了课程综合化内涵的不断演进。我国当前课程综合化的育人追求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和个性化育人。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来看,课程综合化主要有三种取向:基于知识的关联与统合实现课程综合化、基于经验的分化与重组实现课程综合化、基于社会生活的整合与意义建构实现课程综合化。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课程形式为课程综合化提供了一个具体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综合化 课程育人 整体育人 综合育人
下载PDF
农业产业链视域下“五位一体”的农业硕士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6
作者 马哲明 张竞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7-143,156,共8页
当前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农业硕士培养存在实践能力不足、培养主体间协同不畅、导师团队优势互补不足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地方高等院校应明确五项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通过四方主体协同合作,加强农业产业三个关键环节实... 当前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农业硕士培养存在实践能力不足、培养主体间协同不畅、导师团队优势互补不足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地方高等院校应明确五项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通过四方主体协同合作,加强农业产业三个关键环节实践,实行两种培养方法平衡,组建一支优势互补导师团队,以此保障“五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机制有效运行。从农业产业链视角出发,保障农业硕士理论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培养具备五方面基本素质的高水平复合型农业产业发展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硕士 培养机制 农业产业链 “五位一体”
下载PDF
论MCAT对医用化学教学的参考价值
7
作者 李波 李宁波 +4 位作者 马素芳 姚杰 孙体健 乔华 卫建琮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9期94-96,共3页
简单地介绍了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的基本内容,可将其作为我国医学院校医用化学的教学目标。通过与我国现行的医用化学教学内容、要求等相比较,提出对我们医用化学教学的建议: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唱主角;调整教学内容,让重点更... 简单地介绍了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的基本内容,可将其作为我国医学院校医用化学的教学目标。通过与我国现行的医用化学教学内容、要求等相比较,提出对我们医用化学教学的建议: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唱主角;调整教学内容,让重点更突出;改进教学方法,在使用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T 医用化学 教学
下载PDF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8
作者 华荣伟 葛美宝 王锋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5-147,共3页
采用自编的课程思政问卷,以项目组所在的杭州医学院刚结束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的学生为样本,聚焦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经历的“获得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超过70%的学生认可高等数学融入课程思政所发挥的作用,超过80%的学生对课程思政... 采用自编的课程思政问卷,以项目组所在的杭州医学院刚结束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的学生为样本,聚焦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经历的“获得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超过70%的学生认可高等数学融入课程思政所发挥的作用,超过80%的学生对课程思政表示总体满意,但是男女生具有较为明显的选择差异。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具体开展过程中,课程思政“供给侧”与“需求侧”数据比较分析、思政元素融合点学习掌握情况等问题的调研反馈,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改进和迭代优化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课程思政 问卷调查 医学院校
下载PDF
专创案例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
9
作者 周超 张兴中 +2 位作者 贾景福 张强 杨超 《鄂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96-98,共3页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和意识的重要途径。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基本依托案例进行教学,所讲述包含教材内容的典型案例忽视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知识和创新潜能的培养,为此开发与知识点相契合的专创融...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和意识的重要途径。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基本依托案例进行教学,所讲述包含教材内容的典型案例忽视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知识和创新潜能的培养,为此开发与知识点相契合的专创融合案例尤为重要。基于曲柄滑块机构,课程组开发应用于连续铸造的机械振动系统并引入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与讲解,有效提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素质、产品思维和工程伦理、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后续创新创业竞赛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开发 机械设计基础 案例应用
下载PDF
用教师有效反馈,提升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0
作者 杨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71-1778,共8页
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学生既需要富有成效的练习,也需要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只有将练习及形成性评价和教师针对性反馈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二者... 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学生既需要富有成效的练习,也需要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只有将练习及形成性评价和教师针对性反馈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因此,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分享了本课程课后小组作业的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深入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本课程的“教师反馈+助教反馈+同伴反馈+范例(3+1)”有效反馈模式,帮助学生实现了自我成长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总结本生物化学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发现,形成性评价及针对性反馈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获得新技能。学生进一步应用其所获得的新技能,学生作业质量明显提高,达到更高的学习标准,学生跨进了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课后小组作业的选题内容非常感兴趣,并且认为教师反馈、助教反馈、同伴反馈及范例提供对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都非常有效。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其非常清楚课程的考核要求,而形成性反馈有效帮助学生达到了学习标准。总之,本课程形成性评价及有效反馈的运作模式实现了练习、评价、反馈和提高的完整闭环,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反馈,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技能,进一步保障了教学质量。希望该形成性评价及有效反馈教学案例能够为广大生物化学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有效反馈 以学生为中心 生物化学
下载PDF
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研究
11
作者 刘喆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7,59,共8页
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凸显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计,它立足数学学科,以适切的主题作为整合其它学科知识的设计出发点,生成跨学科的、由真实性任务和问题组成的系列课程单元,允许学生采用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和工... 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凸显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计,它立足数学学科,以适切的主题作为整合其它学科知识的设计出发点,生成跨学科的、由真实性任务和问题组成的系列课程单元,允许学生采用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和工具,独立或者合作开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发展起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素养.遵循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律,从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4方面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在课程目标上,应体现素养立意,兼顾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在课程内容上,以数学核心概念为抓手,整体设计主题以及与其匹配的任务、材料、问题和工具,形成一系列结构化课程单元;在活动过程上,以设计思维的五环节作为主线推进项目式学习或主题式学习;在评价体系上,回应课程目标,统整学习评价的三大功能,全面检核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综合与实践 主题学习 课程内容设计
下载PDF
以提高外语阅读兴趣为目标的先验知识激活研究
12
作者 史亚菊 凌淑珍 刘艳茹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2期104-110,共7页
外语学习者通常面临的问题是缺乏阅读兴趣,被动吸收阅读内容,容易遗忘已学过的内容等。文章采用历时质性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先验知识三因素决定理论,对KWL教学模式下6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先验知识跟踪研究,剖析其所遇到的... 外语学习者通常面临的问题是缺乏阅读兴趣,被动吸收阅读内容,容易遗忘已学过的内容等。文章采用历时质性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先验知识三因素决定理论,对KWL教学模式下6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先验知识跟踪研究,剖析其所遇到的困难。分析299份学生的测试发现,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先验知识产出质量总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但仍需在文体知识上的进一步指导。研究表明在此教学法干预下,学生能通过提高先验知识产出质量的方式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知识 KWL 阅读兴趣 三因素论 文体
下载PDF
中外数学教科书“用圆弧表示角”本质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巩子坤 田荣飞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用圆弧表示角的方式尚未统一,无法凸显角的本质,主要原因在于“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尚不明确.“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为:用圆弧长度(圆弧所对半径相等)表示角的大小;带有方向(箭头)的圆弧,既可表示角的方向,也可表... 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用圆弧表示角的方式尚未统一,无法凸显角的本质,主要原因在于“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尚不明确.“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为:用圆弧长度(圆弧所对半径相等)表示角的大小;带有方向(箭头)的圆弧,既可表示角的方向,也可表示角的优劣.对中国近百年(15个版本)教科书的比较发现:“用圆弧表示角”的编排逐渐统一,但角的静态定义不利于体现“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对“圆弧所对半径相等”的认识仍不清晰.国外教科书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提出建议:早早引入角的动态定义,统一圆弧所对半径,凸显角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圆弧表示角 角的本质 教科书比较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14
作者 杨桂军 宋宇 +1 位作者 南辉 陈慧媛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157-159,共3页
本文以青海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材料概论》课程为例,阐述了在新形势下《材料概论》的教学改革尝试,在“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如何构建和完善材料概论的知识体系以满足专业的需求,成为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本文以青海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材料概论》课程为例,阐述了在新形势下《材料概论》的教学改革尝试,在“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如何构建和完善材料概论的知识体系以满足专业的需求,成为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围绕突出应用型高校专业特色,理论联系实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措施对该课程进行初步改革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教学改革 应用型 材料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单元数字化教学应用研究
15
作者 张璐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2期82-86,共5页
当前,在艺术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下,音乐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为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以音乐教育理论为根,以音乐教学实践为藤,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单元数字化教学进行梳理与分析。特别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于结构化学习... 当前,在艺术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下,音乐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为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以音乐教育理论为根,以音乐教学实践为藤,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单元数字化教学进行梳理与分析。特别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于结构化学习探讨的基础上,通过音乐作品阐释、音乐知识图谱、音乐数智化课程建设等问题的拆解,旨在引导音乐教师加强对于音乐单元数字化教学的应用,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生活、自然、社会、祖国的关联性感受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单元 数字化教学 核心素养培育 数智化课程
下载PDF
教学渗透力的内涵特点、价值意蕴及提升策略
16
作者 李如密 许雯淇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6期56-61,85,共7页
教学渗透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将教学理念、目标和策略等自然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与课堂互动中,实现对学生学习内容理解、价值观念塑造以及学习体验增强的能力。教学渗透力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教学渗透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将教学理念、目标和策略等自然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与课堂互动中,实现对学生学习内容理解、价值观念塑造以及学习体验增强的能力。教学渗透力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发教学欲望;锤炼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最终有利于构建“无痕教育”磁场,营造良好氛围。此外,对教学渗透力进行适当引导和培养有助于发挥更大的教学价值。教学渗透力的提升要求教师做到:敏锐捕捉教学中的关键事件,推动教学渗透力的精准生成;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形成良好渗透效应;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渗透方式;形成特色教学艺术,挖掘渗透深度。通过以上策略,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以此实现教学渗透力激活课堂“磁场效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渗透力 课堂教学 无痕浸润
下载PDF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323”教学实施路径探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7
作者 陈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0-44,共5页
在大思政背景下,从高职英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出发,探究高职英语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323”教学路径的构建与实施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教学实践应当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阶递进”的教学过程... 在大思政背景下,从高职英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出发,探究高职英语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323”教学路径的构建与实施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教学实践应当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阶递进”的教学过程,坚持技能培养和文化培育“双元共育”的教学理念,结果表明英语“323”教学实施,可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英语 三阶递进 双元共育 三位一体 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基于LICC范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观察视角解析
18
作者 张明成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6-61,共6页
课堂观察是专业化的课堂教学研究与评价系统。通过课堂观察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能有效增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基础上,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运用OBE理念对比分析课... 课堂观察是专业化的课堂教学研究与评价系统。通过课堂观察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能有效增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基础上,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运用OBE理念对比分析课堂教学的环节、目标等要素,从成果导向和教学专长两个方面给出改进的课堂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观察 LICC范式 混合式教学 成果导向 专业发展
下载PDF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19
作者 严容 雍军 张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9期0025-0028,共4页
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高职英语写作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是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阐述高职英语写作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 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高职英语写作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是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阐述高职英语写作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方面,在英语句子写作、段落写作、短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四大模块中融入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社会热点话题议论文写作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与思辨能力。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搭建课程思政素材库等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文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可为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对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英语写作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岩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案例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研究与实践
20
作者 詹界东 刘迎春 +1 位作者 袁朝庆 张永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238-0242,共5页
随着三全育人等思政工作的推进,如何进一步深化思政元素和课程教育融合,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岩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专业课程育人为目标导向,探索案例教学和课程思政融合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挖掘其... 随着三全育人等思政工作的推进,如何进一步深化思政元素和课程教育融合,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岩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专业课程育人为目标导向,探索案例教学和课程思政融合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新形势下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也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科课程有机融合的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案例教学 课程思政 本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