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被引量:
9
1
作者
肖潇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途径。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尝试提出了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设想,构建集咨询、辅导、教育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双向运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
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途径。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尝试提出了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设想,构建集咨询、辅导、教育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双向运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线上线下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五种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雄文
俞红秀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5-88,共4页
面对急剧递增的就业人数和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不良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等,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着重分析这五种不良心理的特点、...
面对急剧递增的就业人数和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不良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等,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着重分析这五种不良心理的特点、表现及如何调适克服,来帮助大学生认识不良心理的危害,从思想上彻底排除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
心理障碍
调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课程化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玮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心理拓展训练在国外发展成熟后,被国内部分学校引进并本土化。现如今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整体氛围空前高涨,然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心理素质拓展在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阻碍其课程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心理素质拓...
心理拓展训练在国外发展成熟后,被国内部分学校引进并本土化。现如今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整体氛围空前高涨,然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心理素质拓展在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阻碍其课程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进程,结合我省开展训练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其课程化性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为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
课程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苗族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调查
被引量:
4
4
作者
邹璇
邓冰
谢平霞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26-628,638,共4页
目的:探讨苗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特点,为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贵州省839名苗族和侗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类应激生活事件发生率,两个民族中学生主要应激源...
目的:探讨苗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特点,为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贵州省839名苗族和侗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类应激生活事件发生率,两个民族中学生主要应激源及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应激强度的差异。结果:对两个民族中学生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有考试失败和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因子构成中学生主要的应激源,尤其高中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应激;女学生人际关系因子和学习压力因子得分高于男学生,男学生其它因子得分高于女学生。结论:苗族和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应激强度有性别、年级差异,学校和家庭应重视苗族、侗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苗族和侗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侗族
中学生
生活事件
应激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为偏差:农村留守儿童失范问题探析——基于安徽省广德县千口村的调查
被引量:
8
5
作者
韩菲尹
吴支奎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0年第9期4-7,共4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焦点之一,已有众多专家、学者从宏观、区域等视角进行过多种多样的调查研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地区教育质量的差异,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留守儿童往往成为"双差生"、"问题儿童&qu...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焦点之一,已有众多专家、学者从宏观、区域等视角进行过多种多样的调查研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地区教育质量的差异,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留守儿童往往成为"双差生"、"问题儿童"群体的代名词,其行为的偏差性倾向日趋明显的现象令人担忧。本调查从微观视角对广德县千口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行为偏差
教育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志刚
刘丹丹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学生抑郁水平可能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压力的间接来源之一。为了调查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压力、焦虑和抑郁的关系,重点关注性别差异,以290名本科生(58%为女性,平均年龄=19岁)为研究对象,进行包含父母教养方式、大学...
学生抑郁水平可能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压力的间接来源之一。为了调查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压力、焦虑和抑郁的关系,重点关注性别差异,以290名本科生(58%为女性,平均年龄=19岁)为研究对象,进行包含父母教养方式、大学压力、焦虑和抑郁的调查。结果显示:焦虑和压力在部分父母教养方式与女生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未发现男生评分中的介导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女性大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一方的影响,这可能为她们在大学过渡期间应对管理和避免压力提供帮助;大学咨询中心和学生事务办理人员则更希望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新生的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技能的指导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
性别差异
教养方式
压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中生心理问题浅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被引量:
1
7
作者
余康发
王丽琴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部分初中生思想浮躁不安、离家出走、欺凌斗殴、人生迷茫的状态时有发生,出现心理问题。事件发生后家长焦虑束手无策,社会负面影响广。教育者尤其教师,有必要认知初中生的成长特性和心理需求,疏导缓解心理问题,全员育人,防患于未然,以...
部分初中生思想浮躁不安、离家出走、欺凌斗殴、人生迷茫的状态时有发生,出现心理问题。事件发生后家长焦虑束手无策,社会负面影响广。教育者尤其教师,有必要认知初中生的成长特性和心理需求,疏导缓解心理问题,全员育人,防患于未然,以减少问题的发生,提升社会正能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问题
成长特性
心理需求
教育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调查报告——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
1
8
作者
郭俊旭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派理论中,对于安全感的描述也因其理论观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对目前国内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使用国内学者编制的安全感问卷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级...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派理论中,对于安全感的描述也因其理论观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对目前国内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使用国内学者编制的安全感问卷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三个变量在安全感量表的总分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所有变量在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这两个因子的差异都没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最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讨论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安全感
大学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探析
9
作者
赵迎华
孙园
尚子秋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6-99,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和扩展。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够、理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自我约束不严和集体观念不浓等问题,为...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和扩展。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够、理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自我约束不严和集体观念不浓等问题,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需改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落实机制,统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育人资源并促进各方面全方位联动,打通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积极社会心态
培育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被引量:
9
1
作者
肖潇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
出处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文摘
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途径。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尝试提出了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设想,构建集咨询、辅导、教育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双向运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互联网+
线上线下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Keywords
internet +
online and offlin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platform
分类号
G4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五种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雄文
俞红秀
机构
龙岩学院
出处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5-88,共4页
文摘
面对急剧递增的就业人数和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不良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等,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着重分析这五种不良心理的特点、表现及如何调适克服,来帮助大学生认识不良心理的危害,从思想上彻底排除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
心理障碍
调适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hoosing jobs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djustment
分类号
G4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课程化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玮
机构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出处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研究"(15YB176)
文摘
心理拓展训练在国外发展成熟后,被国内部分学校引进并本土化。现如今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整体氛围空前高涨,然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心理素质拓展在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阻碍其课程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进程,结合我省开展训练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其课程化性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为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
课程化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outward bound
curriculum
分类号
G4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苗族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调查
被引量:
4
4
作者
邹璇
邓冰
谢平霞
机构
贵阳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附院心理科
出处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26-628,638,共4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黔技合SY字(2012)3128]
文摘
目的:探讨苗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特点,为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贵州省839名苗族和侗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类应激生活事件发生率,两个民族中学生主要应激源及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应激强度的差异。结果:对两个民族中学生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有考试失败和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因子构成中学生主要的应激源,尤其高中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应激;女学生人际关系因子和学习压力因子得分高于男学生,男学生其它因子得分高于女学生。结论:苗族和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应激强度有性别、年级差异,学校和家庭应重视苗族、侗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苗族和侗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苗族
侗族
中学生
生活事件
应激源
Keywords
Miao and Dong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fe event
stressor
分类号
G444.216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G444.27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为偏差:农村留守儿童失范问题探析——基于安徽省广德县千口村的调查
被引量:
8
5
作者
韩菲尹
吴支奎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0年第9期4-7,共4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7sk083)
文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焦点之一,已有众多专家、学者从宏观、区域等视角进行过多种多样的调查研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地区教育质量的差异,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留守儿童往往成为"双差生"、"问题儿童"群体的代名词,其行为的偏差性倾向日趋明显的现象令人担忧。本调查从微观视角对广德县千口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行为偏差
教育对策
分类号
G4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志刚
刘丹丹
机构
枣庄学院
出处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文摘
学生抑郁水平可能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压力的间接来源之一。为了调查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压力、焦虑和抑郁的关系,重点关注性别差异,以290名本科生(58%为女性,平均年龄=19岁)为研究对象,进行包含父母教养方式、大学压力、焦虑和抑郁的调查。结果显示:焦虑和压力在部分父母教养方式与女生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未发现男生评分中的介导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女性大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一方的影响,这可能为她们在大学过渡期间应对管理和避免压力提供帮助;大学咨询中心和学生事务办理人员则更希望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新生的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技能的指导上。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
性别差异
教养方式
压力
分类号
G4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中生心理问题浅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被引量:
1
7
作者
余康发
王丽琴
机构
景德镇学院
景德镇市昌江一中分校
出处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文摘
部分初中生思想浮躁不安、离家出走、欺凌斗殴、人生迷茫的状态时有发生,出现心理问题。事件发生后家长焦虑束手无策,社会负面影响广。教育者尤其教师,有必要认知初中生的成长特性和心理需求,疏导缓解心理问题,全员育人,防患于未然,以减少问题的发生,提升社会正能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问题
成长特性
心理需求
教育对策
Keyword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G4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调查报告——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
1
8
作者
郭俊旭
机构
长治学院沁县师范分院
出处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文摘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派理论中,对于安全感的描述也因其理论观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对目前国内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使用国内学者编制的安全感问卷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三个变量在安全感量表的总分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所有变量在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这两个因子的差异都没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最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讨论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心理安全感
大学生
Keywords
psychological security
college students
分类号
G4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探析
9
作者
赵迎华
孙园
尚子秋
机构
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6-99,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21JDSZ3174)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重点项目(202110305007)。
文摘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和扩展。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够、理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自我约束不严和集体观念不浓等问题,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需改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落实机制,统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育人资源并促进各方面全方位联动,打通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积极社会心态
培育路径
Keywords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the positive social mentality
cultivation path
分类号
G4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肖潇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学生五种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李雄文
俞红秀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课程化分析
周玮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苗族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调查
邹璇
邓冰
谢平霞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行为偏差:农村留守儿童失范问题探析——基于安徽省广德县千口村的调查
韩菲尹
吴支奎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性别差异研究
张志刚
刘丹丹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初中生心理问题浅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余康发
王丽琴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调查报告——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郭俊旭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探析
赵迎华
孙园
尚子秋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