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民成性”与“节民以礼”——兼论董仲舒的师德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庞桥 《衡水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2-23,44,共3页
董仲舒认为教育的社会目的是"化民成性",教育的功用是"节民以礼"。发展教育要"置明师";教师要"善为师",要"湛思审微""闻博知明";要以身作则,"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认为教育的社会目的是"化民成性",教育的功用是"节民以礼"。发展教育要"置明师";教师要"善为师",要"湛思审微""闻博知明";要以身作则,"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其师德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化民成性 节民以礼 师德
下载PDF
"教师"的起源
2
作者 汪宁 《文教资料》 2005年第2S期8-8,共2页
"师"在古汉语中泛指"军队"。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初期,国家初定,根基未稳,需要加强军事统治力量。于是,便在领导集团的贵族子弟中开办"学校",加以培训,要求他们都成为能征善战的勇士。贵族子弟在"学... "师"在古汉语中泛指"军队"。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初期,国家初定,根基未稳,需要加强军事统治力量。于是,便在领导集团的贵族子弟中开办"学校",加以培训,要求他们都成为能征善战的勇士。贵族子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射箭、驾御等军事技能,文化学习则居于次要地位。所以,"学校"中的教员起初大都由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而他们的官职名称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族子弟 西周初期 次要地位 领导集团 能征善战 统治力量 军事技能 文化学习 师氏 专用名词
下载PDF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论教师及对今人的启示
3
作者 许忠汉 《昌吉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4-35,47,共3页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游历讲学,先到齐国,其时,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稷下学宫,荀子在其中,"最为老师"并三次任学宫祭酒。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是孟子以后最大的儒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游历讲学,先到齐国,其时,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稷下学宫,荀子在其中,"最为老师"并三次任学宫祭酒。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是孟子以后最大的儒者,同时批判地吸取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成果,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批判地发展了孔子的"德治"学说,特别是"齐之以礼"的思想,建立起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政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 教育家 政治 礼治 教育工作者 荀子 教师的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