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论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9,205,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现代学校改造课程体系的一种尝试。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是全新的实践形态,而是对以往一切学科课程体系批判改造尝试的改进,是现代学校自觉加强课程间关联的一种举措,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互吸纳与妥协的结果,是学科课...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现代学校改造课程体系的一种尝试。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是全新的实践形态,而是对以往一切学科课程体系批判改造尝试的改进,是现代学校自觉加强课程间关联的一种举措,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互吸纳与妥协的结果,是学科课程自我改造的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提出,是对时代要求的主动回应,也是对学生主动关心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自觉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基础教育 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学生主体
下载PDF
乡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开发与实践——以门头沟西达摩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谛 刘海英 魏云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对乡村旅游与教育结合的新模式———研学旅行及其课程设计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门头沟西达摩村为案例,基于其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探索了研学旅行作为乡村旅游发展新途径的可行性。依据西达摩村的地理、历...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对乡村旅游与教育结合的新模式———研学旅行及其课程设计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门头沟西达摩村为案例,基于其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探索了研学旅行作为乡村旅游发展新途径的可行性。依据西达摩村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研学课程,并通过对课程需求、课程内容、实施策略的系统探讨,提出了西达摩村乡村研学旅行课程的新方案。该方案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还有助于发展旅游经济,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西达摩村 研学课程设计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新教材编研与应用(笔会)
3
作者 张春莉 王天平 +1 位作者 李洪修 余宏亮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共20页
加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需要针对新教材推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存在的政策盲点与实践缺位,建立强有力的课程改革支持体系,保障新教材使用工作的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教材... 加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需要针对新教材推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存在的政策盲点与实践缺位,建立强有力的课程改革支持体系,保障新教材使用工作的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教材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建立多层次的教材建设制度;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自主性的教材资源体系;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形成立体化的教材服务体系。将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教材,要立足学科教材的基本内容,覆盖不同主题要素,采用多元化渗透方式,统筹编排重大主题教育内容。随着教材研究规范化、学科化,教材学正在成为一门具有普适性的独立学科。探索教材学学科建设也是构建中国特色教材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创新之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 重大主题教育 教材学
下载PDF
校本课程开发二十年:一项教师生活史研究
4
作者 徐玉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26,共17页
运用生活史研究的方法,通过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采集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故事,并将他们的故事放入到他们所处学校的、社区的及国家的社会大背景中加以历史地考察。同时,通过并置、对照和比较他们的个人课程开发故事,构建一幅有关“校本课... 运用生活史研究的方法,通过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采集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故事,并将他们的故事放入到他们所处学校的、社区的及国家的社会大背景中加以历史地考察。同时,通过并置、对照和比较他们的个人课程开发故事,构建一幅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乃至更广的课程改革“马赛克”式生活史图景。与单纯的文献史不同,这是一种微观至中观层面上的课程史建构的努力和尝试,是一种“叙事性”的历史“真实”。回顾“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推动的“校本课程开发”二十年(2001—2021),追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主体——学校教师——是如何卷入到二十年前的那个改革的大潮中去的?经历了怎样的课程开发过程?产生了什么样的认识和体验?对这场主要由改革专家“理论”、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的认同度有多高?这些追问不仅涉及到“过去了”的二十年,更关系到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关系到他们面对未来政府和专家推动新新课程改革的参与度、支持度、行动力和认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 课外活动 生活史研究 课程史
下载PDF
重识与建构:智能时代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地位
5
作者 周序 张钰苑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不再侧重于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和获取的便捷性,而是通过强调体验和生成来更加凸显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但人工智能介入的课程对“体验”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学生自主性的彰显,对生成的强调也...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不再侧重于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和获取的便捷性,而是通过强调体验和生成来更加凸显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但人工智能介入的课程对“体验”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学生自主性的彰显,对生成的强调也容易导致知识的系统性受损。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加强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在技术带来的感官刺激基础上挖掘知识的内涵,从而激发并维持学习的动机;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成的基础之上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系统,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占有者,成为课程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人工智能 知识学习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人机交互
下载PDF
小步快走建设素养本位课程教学新体系
6
作者 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2期25-26,共2页
以教育目标观之,“教育强国”的内涵应聚焦在“让每一个学生身体强壮”“创造力强盛”“责任心强大”三个方面。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便也明晰了起来,即:素养导向,培育未来新人;实践育人,全面走向做中... 以教育目标观之,“教育强国”的内涵应聚焦在“让每一个学生身体强壮”“创造力强盛”“责任心强大”三个方面。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便也明晰了起来,即:素养导向,培育未来新人;实践育人,全面走向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合作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新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 教育强国 实践育人 目标观 身体强壮 素养本位 每一个学生
下载PDF
感恩滋养,相伴成长——我与《基础教育课程》的15年
7
作者 骆波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7期96-96,共1页
《基础教育课程》作为一本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专业期刊,二十年来像灯塔一样照亮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道路,像乳泉一样滋养着广大一线教师。一摞又一摞,她在我的案头越堆越高,像个老朋友一样地浸润着我、激励着我。不知不觉... 《基础教育课程》作为一本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专业期刊,二十年来像灯塔一样照亮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道路,像乳泉一样滋养着广大一线教师。一摞又一摞,她在我的案头越堆越高,像个老朋友一样地浸润着我、激励着我。不知不觉间《基础教育课程》就创刊20周年了,一幕幕温暖往事也浮现在眼前。阅读·敬仰2009年参加工作时,学校正推进“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教师 专业期刊 基础教育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课程改革与发展 中小学 创刊20周年 滋养
下载PDF
STEAM视域下文化交融课程的探索实践——以“融创STEAM·汉藏文化交融历史课程体系”建构为例
8
作者 邬云琰 《西藏教育》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2021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探索创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式,强化教育引导、氛围熏陶、实践养成,构建课堂教学、教育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对于设有民族学生散插班... 2021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探索创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式,强化教育引导、氛围熏陶、实践养成,构建课堂教学、教育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对于设有民族学生散插班的学校而言,应立足于汉族与少数民族同学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环境优势,寻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契机和新平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各民族学生心灵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交融 探索实践 探索创新 课堂教学 心灵深处 育人平台 新契机
下载PDF
用好新教材 关键在教师
9
作者 郝国强 《辽宁教育》 2024年第19期1-1,共1页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已经陆续投入使用。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都组织了有针对性的新教材培训,帮助一线教师了解新教材变化和教学要求,以更好地推进新教材落地。应该说,这些培训为教师理解新教材提供了重要...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已经陆续投入使用。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都组织了有针对性的新教材培训,帮助一线教师了解新教材变化和教学要求,以更好地推进新教材落地。应该说,这些培训为教师理解新教材提供了重要的专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教研机构 新教材 一线教师 教材培训 教材变化 教学要求 教师理解
下载PDF
美国加州K-12族裔研究课程探绎
10
作者 杨捷 欧吉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4-35,共12页
近年来,美国加州政府开展了一项极具话题性和挑战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在K-12阶段推行族裔研究课程。K-12族裔研究课程以批判性种族理论为理论基础,主张通过“反叙事”打破白人对主流课程的叙事控制、文化独裁和知识霸权;超越教育机... 近年来,美国加州政府开展了一项极具话题性和挑战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在K-12阶段推行族裔研究课程。K-12族裔研究课程以批判性种族理论为理论基础,主张通过“反叙事”打破白人对主流课程的叙事控制、文化独裁和知识霸权;超越教育机会与过程平等,力主教育结果平等;揭露、反对教育中的“色盲”现象。为保障K-12族裔研究课程的实施,加州教育厅研制了《族裔研究示范课程》,从目标、原则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规范与指导。在加州政府的支持下,K-12族裔研究课程在合法化、制度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面临多方面争议,其发展前景尚不明朗,实际成效仍有待考察。围绕K-12族裔研究课程展开的“大辩论”是美国无休止“文化战争”扩大化的缩影,它折射出当前美国社会的紧张和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12族裔研究课程 批判性种族理论 文化战争 种族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品悟针尖国粹”课程为例
11
作者 丁梅娟 《辽宁教育》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劳动教育具有明确的课程思政属性。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推进以“劳”育人、以“劳”树德,是劳动课程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课题组以“品悟针尖国粹”课程为例,分析... 劳动教育具有明确的课程思政属性。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推进以“劳”育人、以“劳”树德,是劳动课程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课题组以“品悟针尖国粹”课程为例,分析中小学劳动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依据劳动素养培养目标,组建课程思政研究团队,从“文化自信,知行合一,守正创新,共同富裕”四个维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从“联动开展课程思政,形成思政育人合力;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价值引领教育;拓展课程思政范围,探索网络课程思政”三个角度提炼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构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案例+互动”“线上+线下”的课程思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实践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 被引量:37
12
作者 戴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共23页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话题,但关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这类人才,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引导。本文旨在对创新潜能、发展、成就的理论以及对应的识别、培养、文化支持等社会实践做一个系统概...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话题,但关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这类人才,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引导。本文旨在对创新潜能、发展、成就的理论以及对应的识别、培养、文化支持等社会实践做一个系统概要的阐述。首先,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上,本文提出了创新的五种形态和创新人才的两种不同类型。第二,在创新人才的识别问题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人才动态发展观并结合“总体筛选”和“个体考察”的人才识别模式。第三,在发展和培养问题上,本文提出兼顾成长阶段和领域具体性同时突出“探索未知”和“开放性”的培养模式。第四,在创新成就的文化支持上,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创新实践中营造兼容认知多样性和鼓励自由探索的生态环境。第五,本文进一步针对现有教育体制提出了五个实践策略上的着眼点。最后,关于教育实践的政策导向,本文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和四种认知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新类型 创新潜能 心智发展 人才识别 培养模式 创新文化 教育政策
下载PDF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说课:教研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
13
作者 方凌雁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4年第7期81-88,共8页
主题说课是教师对一个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过程行动、实践反思进行理性梳理与结构化表达的活动,常被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比性教研活动。作为评比性教研活动的主题说课,其功能除了遴选优秀,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此,活动... 主题说课是教师对一个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过程行动、实践反思进行理性梳理与结构化表达的活动,常被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比性教研活动。作为评比性教研活动的主题说课,其功能除了遴选优秀,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此,活动策划和组织者要明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说课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功能,并在实践中拟定主题说课的评价量规,优化主题说课评研一体的活动程序,做好主题说课的活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说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评比性教研活动
下载PDF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探析
14
作者 王生光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4期0156-0159,共4页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教育界主要研讨的问题,如何通过数学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具体探究积极推动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方法,为高中数学教师的大单元教学提供教学目标的指导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教育界主要研讨的问题,如何通过数学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具体探究积极推动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方法,为高中数学教师的大单元教学提供教学目标的指导参考。抓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大单元教学的运用更具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单元教学 策略探讨
下载PDF
学科实践的学理、特征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静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教学方式的变革立于育人视角下,提出了学科实践。学科实践是在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科的概念、思想和工具,整合心理过程和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与学习科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教学方式的变革立于育人视角下,提出了学科实践。学科实践是在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科的概念、思想和工具,整合心理过程和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与学习科学的角度探究学科实践的本质,从情境性、实践性、学科性阐释学科实践的特征,从大概念的意义建构、大任务的真实实践、大视域的多元评价来探究实践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学理 大概念 大任务 大视域 情境学习 深度学习 统整学习
下载PDF
学校课后服务走向课程育人:何以可能与如何可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晴 朱德全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双减”背景下,学校推进课后服务面临从提供公共服务到课程育人的逻辑转向,表现为从托管看护到全息育人的价值转向,从精确封闭到模糊开放的认识转向,从补充延伸到嵌入共生的实践转向。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理论标尺,课后服务走向... “双减”背景下,学校推进课后服务面临从提供公共服务到课程育人的逻辑转向,表现为从托管看护到全息育人的价值转向,从精确封闭到模糊开放的认识转向,从补充延伸到嵌入共生的实践转向。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理论标尺,课后服务走向课程育人,可以被理解为“现实的人”在社会实践中确证自我本质的质料因,涵盖经验、社会、知识和设计的“1+N”课程统整的形式因,学校教育系统对过重学业负担启动内部治理的动力因,以及个体在经验的生成与改造中实现向前生长的目的因。因此,我们要通过建立“重叠共识—三重自洽”的理念调适系统,构建“静态韧性—动态韧性”的课程供给系统,形塑“组织—机制—文化”三重嵌入的学校治理系统,协同推进学校课后服务走向课程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课程建设 课程育人 “四因说”
下载PDF
生涯教育与高中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与实践路径
17
作者 孙淑媛 孙金秀 曲峰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8期85-87,共3页
生涯规划对于高中学生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相关资料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形成融合理念,构建融合教学模式,挖掘融合点,进行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总结;编撰校本生涯教育与学科整合教程,分... 生涯规划对于高中学生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相关资料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形成融合理念,构建融合教学模式,挖掘融合点,进行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总结;编撰校本生涯教育与学科整合教程,分学段开办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多渠道路径开设职业体验课程,多部门协同探索适合学校生涯教育与高中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与实践路径,力求生涯学科化,学科生涯化,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生涯规划能力提升,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教育 生涯规划 高中 学科教学
下载PDF
数学新课标总目标中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
18
作者 孙国春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09,共8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建以基层教师教育经验为基石的数学课程目标整体逻辑框架,可以为基层教师理解和落实“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提供经验支撑和方向引导,填补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经验之间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新课标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 逻辑框架
下载PDF
“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通研”融合课程开发
19
作者 姚舜 陈立其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为了找到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更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金陵中学开发了“通用技术”和“研究性学习”两个课程融合的“通研”融合课程,从课程建构、教学实施、评价优化、资源整合、场域建设、组织完善六个方面入手,逐步形成高品质... 为了找到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更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金陵中学开发了“通用技术”和“研究性学习”两个课程融合的“通研”融合课程,从课程建构、教学实施、评价优化、资源整合、场域建设、组织完善六个方面入手,逐步形成高品质、重融通的“六大路径”。与现有必修课程兼容配套的项目式学习、准博士培养站、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英才计划等,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普惠学习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高中”贯通培养 “通研”融合课程 项目式学习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张家口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研究
20
作者 王建蕊 崔健 +1 位作者 杨瑞霞 胡雅娜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研学旅行作为“行走的课堂”,已成为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增强和提升中小学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地方认同感和家国情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调研张家口研学旅行发展市场需求,明确研学资源、课程主题、设计原则,以开发... 研学旅行作为“行走的课堂”,已成为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增强和提升中小学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地方认同感和家国情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调研张家口研学旅行发展市场需求,明确研学资源、课程主题、设计原则,以开发具有特色、质量与安全双保险的研学课程。抓住发展机遇,结合自身特色,进一步提高研学旅行认知,提升研学课程教育内涵和研学师资力量,加快研学基地建设,以保证研学旅行在张家口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 研学旅行 课程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