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4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能力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文涛 李艳 +3 位作者 王宠 刘永杰 李亚兰 王清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力学与软件工程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未来力学CAE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针对这一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采用扎根理论,通过两次调研,构建了“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的能力体系...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力学与软件工程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未来力学CAE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针对这一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采用扎根理论,通过两次调研,构建了“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的能力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重构的能力体系符合力学CAE软件领域本科生培养和用人需求.以能力体系为导向,可完善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为培养满足国家需要和业界需求的交叉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为相关高等院校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人才 力学CAE软件 扎根理论 能力体系 新工科建设
下载PDF
非计算机专业第一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武航星 李新宇 +1 位作者 朱红 姚琳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第一印象的第一节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探讨如何通过课程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趣味案例、考核机制、教师形象多个方面精心设计第一次课,最后通过教...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第一印象的第一节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探讨如何通过课程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趣味案例、考核机制、教师形象多个方面精心设计第一次课,最后通过教务评教系统课程问卷结果,说明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认识和培养学生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印象 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 趣味案例 C语言程序设计
下载PDF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住培中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琦 雷新军 郝翔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心内科住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住... 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心内科住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住培的临床医学专业学员120名,随机分为2组,即联合教学组(n=60)和单纯PBL组(n=60),2组依据不同的方案开展临床教学。3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对教学的综合评价,以病案考试的形式进行成绩考核,并对教学满意度进行打分。结果在对2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中,联合教学组在提出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病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上的得分较单纯PBL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血管病案分析考核中,联合教学组学员在室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项目中成绩较单纯PB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中,联合教学组的沟通能力满意度、学习效果满意度在均较单纯PB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住培医师的学习成绩,增加教学满意度,是适合住培医师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联合教学 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春玲 陈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针对社会对卓越工程师需求的现状,实践教学改革应该促进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研究探索,对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 针对社会对卓越工程师需求的现状,实践教学改革应该促进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研究探索,对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进行架构,实施“课堂+实践+社会+网络”的“四维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理念和“一个定位、两个转变、三个层次、四个维度、五个结合、六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为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实践教学理念和思路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模式 四维一体
下载PDF
古代医学教育目的论价值论及其思想渊薮 被引量:1
5
作者 包玉颖 王明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医学教育作为培育医学人才的实践路径,其目的论和价值论赋予教育实践存在的意义,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古代医家在不同时代受不同文化熏陶,从传承医学、造福百姓、养命保身等各个视... 医学教育作为培育医学人才的实践路径,其目的论和价值论赋予教育实践存在的意义,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古代医家在不同时代受不同文化熏陶,从传承医学、造福百姓、养命保身等各个视角审视医学和医学教育,不断完善和充实医学教育目的与价值思想,使我国古代的医学教育目的与价值思想在多元中逐渐趋于圆融。这些医学教育目的与价值的思想渊源包括生命神圣思想、儒家仁爱思想、道家重生思想、佛家悲悯情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才 目的 价值 古代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延强 林笑夷 段禹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尝试,形成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典型模式。通过对全国数十所高校新文科建设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双学位和联...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尝试,形成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典型模式。通过对全国数十所高校新文科建设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微专业模式、文科实验室模式、书院模式。这四种典型模式各有优势,用新视角、新范式、新方法带动了传统文科转型升级。未来,各高校应继续探索建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优势学科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抓手、以名家大师为引领的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校 实践模式 路径
下载PDF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 及模式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君 张学斌 +4 位作者 岑国璋 张晶晶 马静 王晓倩 刘学录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之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结合“区域分析与规划”的课程特点,构建了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按战略规划、发展理念、超级工程、地理学家与规划师、名言金句、头脑风暴、行动指南...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之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结合“区域分析与规划”的课程特点,构建了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按战略规划、发展理念、超级工程、地理学家与规划师、名言金句、头脑风暴、行动指南等七个类别梳理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思政元素,并进一步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等四个方面提出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设计方案,为其他院校开展此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 区域分析与规划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停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传统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模式单一化,信息传输量有限,很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意义重大,师生角色换位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现代教学平台无缝对接大大增加课程信息量,充... 传统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模式单一化,信息传输量有限,很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意义重大,师生角色换位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现代教学平台无缝对接大大增加课程信息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其经济学学以致用能力。文章进一步分析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的流程设计,并以微课教学为核心探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西方经济学 教学模式 流程设计
下载PDF
规划专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9
作者 孙施文 冷红 +5 位作者 刘博敏 阳建强 杨贵庆 张京祥 毕凌岚 曾鹏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以解决问题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孙施文(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本学术对话主持人):当前规划教育和知识学习面临几个趋势:一是规划内容和知识领域在不断扩展,而且内容广泛;二是互联网资源已经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重... 以解决问题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孙施文(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本学术对话主持人):当前规划教育和知识学习面临几个趋势:一是规划内容和知识领域在不断扩展,而且内容广泛;二是互联网资源已经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三是ChatGPT之类的AI工具可以被广泛使用;四是实施大类招生和基础教育导致专业教学课时受到压缩,有些院校正在准备调整学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教学课时 专业能力培养 互联网资源 基础教育 学会常务理事 同济大学教授 学术对话
下载PDF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在《细胞工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金竹萍 张丽萍 +2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旦梅 裴雁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大创新举措。作为生物类主干课程,细胞工程是我校最早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专业课程之一。细胞工程是一门理工交叉学科,具有科学探索...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大创新举措。作为生物类主干课程,细胞工程是我校最早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专业课程之一。细胞工程是一门理工交叉学科,具有科学探索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特点。因此,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团队利用课堂主渠道,充分挖掘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从五个方面详述了细胞工程课程思政的触点结合策略:教书育人与言传身教相结合、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前辈故事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历史回顾与前沿展望相结合、思政方式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通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细胞工程专业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精神、伦理意识和社会担当的细胞工程人才。以上策略也为其他同行或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细胞工程 教学改革 探索实践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花子 于凤悦 +3 位作者 王晓雪 方南洙 戢爽 张希伟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142-144,148,共4页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样也是畜牧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中国的农业院校中被广泛应用。该文以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例,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通过把握新农科的内涵,...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样也是畜牧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中国的农业院校中被广泛应用。该文以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例,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通过把握新农科的内涵,课程教学创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程的改革有利于为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国家政策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 案例教学 课程改革 创新
下载PDF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肿瘤学教学需求调查
12
作者 张智旸 赵林 +4 位作者 邵亚娟 王湘 李宁宁 宁晓红 葛郁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28,共6页
目的 调查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对肿瘤学相关课程形式及内容的需求,为肿瘤学临床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以问卷星的方式于2020年9—11月对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 目的 调查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对肿瘤学相关课程形式及内容的需求,为肿瘤学临床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以问卷星的方式于2020年9—11月对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八年制医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学生肿瘤学的知识来源、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偏好。结果 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率为100%。参与调查的学生共122人,89.3%(109/122)的学生对肿瘤学相关基础和临床科研项目感兴趣,84.4%(103/122)的学生认为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方式合理,91.0%(111/122)的学生希望通过线下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课程内容方面,医学生对肿瘤诊断、治疗方案、多学科综合治疗、循证医学等与临床情境直接相关的知识更感兴趣。亚组分析显示,传统八年制医学生(86%,92/107)较“4+4”试点班学生(60%,9/15)对缓和医疗认可度更高,在情境模拟教学中更愿意担任编剧(26%比7%,P=0.013);临床阶段学生较基础阶段学生在科研训练中增加了肿瘤学知识的了解,更倾向于在情境模拟教学中担任编剧(27%比11%,P=0.048)。结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对肿瘤学课程中的肿瘤诊断、治疗方案及研究进展等方面感兴趣,期望通过情境模拟教学的方法进行学习且主动参与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肿瘤学 情境模拟教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土壤固碳微生物的绝对定量检测实验设计
13
作者 付小花 陈皓 +2 位作者 张华 周磊 唐贤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了定量检测土壤中的固碳微生物,设计以功能基因cbbL为靶标的固碳微生物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引物探针,从退火温度、探针浓度以及引物浓度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分析ddPCR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敏感性、重... 为了定量检测土壤中的固碳微生物,设计以功能基因cbbL为靶标的固碳微生物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引物探针,从退火温度、探针浓度以及引物浓度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分析ddPCR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当退火温度为55.8℃、探针与引物浓度分别为350、750 nmol/L时,建立的cbbL-ddPCR扩增反应效率最高,阴阳性微滴分布界限最明显,平均拷贝数较高;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3×10^(0)~2.3×10^(5)copies/μL-DNA,曲线方程y=0.1077x-95.562,相关系数R^(2)为0.9997,检出限为0.5 copy/μL-DNA,21个重复的变异系数仅为3.92%,与其他4种非固碳微生物DNA未发生交叉反应。所建立的cbbL-ddPCR方法可用于土壤微生物固碳潜能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固碳微生物 cbbL基因 反应条件优化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静 高有 +1 位作者 金永 王蕊 《高等数学研究》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探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通过优化知识体系、建设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线性代数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 在新工科背景下探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通过优化知识体系、建设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线性代数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线性代数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虚拟仿真实验及课程体系建设
15
作者 刘晓莉 吕晶晶 +2 位作者 陆春松 杨素英 陈景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3,共4页
在“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课程教学中,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并对实际业务操作及催化方案设计、优化产生感性认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突破了室内教学时空及仪器设备昂贵的局限性,解决了自然界中不能... 在“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课程教学中,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并对实际业务操作及催化方案设计、优化产生感性认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突破了室内教学时空及仪器设备昂贵的局限性,解决了自然界中不能对同一块云反复催化的实际困难,对云降水环境及人工催化过程高度重现,对理论教学体系及教学形式进行补充,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此外,科技成果在教学和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入,进一步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学习兴趣,促进了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体系 大气科学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推荐系统的高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祯怀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知识图谱推荐系统结合知识图谱和学生模型构建,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学习路径规划、资源整合、多样化的教学互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知识图谱推荐系统结合知识图谱和学生模型构建,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学习路径规划、资源整合、多样化的教学互动。为验证知识图谱推荐系统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图谱推荐系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推荐系统 个性化推荐
下载PDF
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刚 杨宝东 +2 位作者 徐浩 孙路路 黄启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1,共7页
该文利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对三种氧气浓度(20.9%、10%和7%)所代表的采空区散热带、氧化带、窒息带进行了煤样自燃发火实验,采集了不同温度阶段的气体产物,分析了温度及氧气浓度对气体产物浓度的影响,并对指标气体进行了详细分类和评估... 该文利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对三种氧气浓度(20.9%、10%和7%)所代表的采空区散热带、氧化带、窒息带进行了煤样自燃发火实验,采集了不同温度阶段的气体产物,分析了温度及氧气浓度对气体产物浓度的影响,并对指标气体进行了详细分类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交叉点温度CPT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干空气的交叉点温度为144.6℃,由经验关系计算得到的CPT值与实验数据相差仅6.08%;氧气浓度越高,临界温度越低,所产生的气体浓度越高;CO气体在不同的含氧环境下都是主要的氧化产物,可作为判断煤自燃发火的主要指标,C_(2)H_(4)和C_(3)H_(6)的产生表示煤体进入加速氧化状态,可作为判断煤自燃发火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程序升温 氧气浓度 交叉点温度 指标体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农学创新综合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莫钊文 潘圣刚 +2 位作者 王在满 段美洋 唐湘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0-224,共5页
探索将科技成果“香稻增香增产栽培技术”转化为农学专业的综合实验,形成“香稻增香增产栽培技术应用与香气测定分析”创新综合实验,包括了田间实验设计、田间调查与取样、室内测定与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环节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多途... 探索将科技成果“香稻增香增产栽培技术”转化为农学专业的综合实验,形成“香稻增香增产栽培技术应用与香气测定分析”创新综合实验,包括了田间实验设计、田间调查与取样、室内测定与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环节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多途径强化创新能力。综合实验的实施有利于调动新农科学生的科研热情,增强科研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推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农学创新综合实验 增香增产栽培 香稻香气
下载PDF
面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人工智能+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探索
19
作者 袁敏 孙威威 +3 位作者 曹慧 吴秀秀 刘宝林 徐斐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46-148,共3页
人工智能与仪器分析技术的交叉创新与应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仪器分析”现有教学方式的不足,探索针对人工智能与仪器分析交叉领域的课程教学的解决方案,提高仪器分析专业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交叉创... 人工智能与仪器分析技术的交叉创新与应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仪器分析”现有教学方式的不足,探索针对人工智能与仪器分析交叉领域的课程教学的解决方案,提高仪器分析专业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交叉创新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程设计 仪器分析 机器学习 机器视觉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麻醉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东 律峰 +2 位作者 闵苏 崔红 黎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013-1016,共4页
临床麻醉学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要掌握多个学科的医学知识及独特的临床技能,其中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是麻醉医学本科生及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而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难以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近年来,越来... 临床麻醉学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要掌握多个学科的医学知识及独特的临床技能,其中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是麻醉医学本科生及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而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难以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中,而该文发现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临床麻醉技能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该专业的临床技能教学资源库,比如构建人体解剖三维模型、技能操作的视频录制、演示及培训;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提高临床麻醉技能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此外,还可以节约教学模型及耗材,具有可重复利用、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等优点。由于虚拟仿真技术对经济条件、硬件设备及师资条件要求较高,笔者团队将不断创造这些必备条件并继续探索、研发麻醉学基本技能虚拟仿真训练系统,通过该系统虚拟不同临床真实病例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和实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营造安全的实践教学环境。相信在当前信息智能化技术时代背景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是医学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 麻醉学 技能教学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