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0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高校非传统型学术的兴起、挑战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爱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随着博耶多元学术观的提出和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力评估的兴起,国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意味着高校教师会立即改变其工作模式。在推动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国外高校... 随着博耶多元学术观的提出和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力评估的兴起,国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意味着高校教师会立即改变其工作模式。在推动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国外高校遇到了一系列挑战与阻碍,包括学术文化、终身教职与晋升政策、同行评议制度以及教师工作负担等。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考虑将更多类型的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它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化对什么是“科研成果”的理解,而且有助于高校教师破除“唯论文”的束缚,还有助于评价教师的“社会贡献”。但是,对其背后的挑战要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型学术 学术评价体系 多元学术 非学术影响
下载PDF
德国高校对不同阶段教授激励策略的价值导向探究——基于德国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的分析
2
作者 彭贤杰 阮文洁 樊秀娣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93,共15页
德国高校教授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成功实现从“注重人人有份”到“保障和激励兼顾”的转变。现已形成以“基本工资为主,多元附加浮动工资补充”的稳定结构,基本实现了“有侧重地激励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授”的改革目标。基本工资坚持“依... 德国高校教授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成功实现从“注重人人有份”到“保障和激励兼顾”的转变。现已形成以“基本工资为主,多元附加浮动工资补充”的稳定结构,基本实现了“有侧重地激励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授”的改革目标。基本工资坚持“依据资质,保障公平”、浮动工资坚持“优绩优酬,强化激励”的价值导向。具体而言,初级教授(W1阶段)面临适应和生存需求,侧重职位胜任力的提升;终身教授(W2、W3阶段),其中:普通教授(W2阶段)面临向上晋升需求,侧重教学和科研并重发展;专家教授(W3阶段)面临承担高级职位使命,侧重行政管理和对外合作等贡献。我国正处于高等学校薪酬制度的改革期,德国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二十余年的实践经验颇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高校 不同阶段教授 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 激励策略 价值导向
下载PDF
动机拥挤理论视角下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内生动机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杨丽娜 陈凯 杨靖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229-237,共9页
内生动机在博士后研究人员追求学术职业过程中发挥着外部因素不可比拟的作用,但其中外部激励与内生动机产生挤入或挤出作用有关影响机制的研究缺乏。因此,从动机拥挤理论切入,基于2020年《自然》期刊的7 268名全球博士后研究人员调查数... 内生动机在博士后研究人员追求学术职业过程中发挥着外部因素不可比拟的作用,但其中外部激励与内生动机产生挤入或挤出作用有关影响机制的研究缺乏。因此,从动机拥挤理论切入,基于2020年《自然》期刊的7 268名全球博士后研究人员调查数据,构建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Bootstrap估计法检验外部激励与内部动机对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内生动机中的自我效能感、学术自主性是影响博士后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其中学术自主性的显著性更强;导师监督能够能直接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满意度,但对其自我效能感具有动机挤出效应,会间接降低其工作满意度;组织管理通过触动自我效能感、学术自主性间接正向影响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但直接影响效应为负;经济保障能够直接或通过触动自我效能感、学术自主性间接积极影响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满意度,且直接影响效应大于间接影响。为此,建议博士后导师适时调节交往观念与监督强度,组织机构加快内部的良性建设,以激发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内生动机为靶向,灵活、适时调整支持性条件,帮助博士后研究人员顺利完成从学徒向学者的身份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研究人员 工作满意度 内生动机 自我效能感 外部激励 动机拥挤理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存废之争及其启示
4
作者 赵俊芳 李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鉴于“肯定性行动”取消导致弱势群体录取比例下降、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筛选功能需求降低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利益受到影响,美国众多院校不再强制要求学生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这一招生政策的调整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学术能力评估... 鉴于“肯定性行动”取消导致弱势群体录取比例下降、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筛选功能需求降低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利益受到影响,美国众多院校不再强制要求学生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这一招生政策的调整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存废问题成为争论焦点。持否定观点者质疑SAT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认为标准化考试成绩和考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等;持肯定观点者认为,SAT成绩是美国绝大部分高校开展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依据,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回顾美国SAT存废之争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这一论争的深层原因,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考试 SAT 存废之争 高考改革
下载PDF
创新培训模式助力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发展
5
作者 梁敏思 刘洪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251,共6页
该文介绍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将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能力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结合先进教学方法,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了综合学习平台,持续推动校内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文章详述了这一... 该文介绍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将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能力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结合先进教学方法,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了综合学习平台,持续推动校内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文章详述了这一培训模式的实施过程,以及实验技术人员在个人能力、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测试中心 培训和考核 创新培训模式 实验技术人员
下载PDF
悖论式领导对高校跨学科团队创新的影响
6
作者 康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1期141-147,共7页
基于悖论式领导理论和团队创新理论,通过对我国某C9高校48个跨学科团队进行的实证研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悖论式领导影响高校跨学科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悖论式领导通过协调不同成员之间的悖论式需求正向影响团队... 基于悖论式领导理论和团队创新理论,通过对我国某C9高校48个跨学科团队进行的实证研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悖论式领导影响高校跨学科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悖论式领导通过协调不同成员之间的悖论式需求正向影响团队创新,而由此推动的团队能力重构在二者中间起到中介作用,而团队成员的社会认同又削弱了这一中介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国情景下高校跨学科提升团队创新的管理建议,为高校跨学科团队管理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团队 创新 悖论式领导 能力重构 社会认同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博士后科研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肖京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61,共8页
跨学科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对20位跨学科博士后进行深度访谈,以扎根理论为分析方法,探索了跨学科博士后科研创新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自我认知、学科认同、工作状态、支持体系、... 跨学科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对20位跨学科博士后进行深度访谈,以扎根理论为分析方法,探索了跨学科博士后科研创新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自我认知、学科认同、工作状态、支持体系、效价计算与心理韧性是影响跨学科博士后科研创新的主要因素。自我认知、学科认同构成跨学科博士后科研创新的内部驱动因素,直接影响着科研创新的意愿;工作状态、支持体系是跨学科博士后科研创新的外部情境因素,强化着科研创新行为;效价计算、心理韧性是科研创新的内部情境因素,调节着科研创新的行为。基于此,构建了“认知-情境-行为”作用机制模型。为促进跨学科博士后科研创新,建议博士后应明晰自我认知,坚定学术信念;博士后管理部门应转变学科观念,完善制度,构建全面支持体系,为博士后科研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与科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博士后 科研创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8
作者 厉旭云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6年,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十二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单位,同年成为国家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分中心。中心内设机能...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6年,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十二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单位,同年成为国家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分中心。中心内设机能、形态、病原生物与分子医学、医学信息学五个分中心,现有专职实验人员2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11人。中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7 000 m2,仪器设备2 800余台套,总值4 000余万元,建有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P2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和多学科智慧教学实验室,满足开设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创新性实验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验室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医学信息学 实验教学平台 病原生物 中心实验室
下载PDF
高校科技创新与城市创新耦合协调度及路径探析——以京津冀13个城市为例
9
作者 马永霞 马聪颖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0-258,共9页
文章以京津冀13个城市为样本,演绎高校科技创新与城市创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探究其耦合路径。研究表明: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高校科技创新滞后型的中度不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呈现“增长极”,其城市差距在逐... 文章以京津冀13个城市为样本,演绎高校科技创新与城市创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探究其耦合路径。研究表明: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高校科技创新滞后型的中度不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呈现“增长极”,其城市差距在逐渐缩小,且存在追赶效应;高校科技经费促进城市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但人力资本效应和产学研转化两种机制创新作用的发挥存在阻碍;城市通过知识技术创新能力、政府服务水平、创新环境等路径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因此,未来京津冀这些城市应提升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科技人才体系建设,激发高校人才创新活力;高质量推进共生式发展,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空间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 城市创新 京津冀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数字营销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场景研究
10
作者 林小兰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我国高校尤其是部分研究型大学汇聚了大量高水平人才、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优质创新资源,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环节。数字营销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场景主要有研发设计场... 我国高校尤其是部分研究型大学汇聚了大量高水平人才、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优质创新资源,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环节。数字营销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场景主要有研发设计场景、研发中试场景、商业模式场景和沟通场景等。数字营销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主要有建立云平台、数字化设计平台,创设知识共享的智能化服务平台,建立价值共创、线上线下共生商业模式,开展数字内容营销、数字品牌营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营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应用场景 智能化服务平台 共生商业模式
下载PDF
“岗-能驱动”护理培训模式对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陈丽丽 王丽丽 +1 位作者 马媛 徐维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4期0164-0167,共4页
评价“岗-能驱动”护理培训模式对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名麻醉科护士的职后教育临床培训效果,以2022年6月~11月期间接受培训麻醉科护士为对照组(14例),行常规专科培训;以22年12月~2023年5月期间接受培... 评价“岗-能驱动”护理培训模式对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名麻醉科护士的职后教育临床培训效果,以2022年6月~11月期间接受培训麻醉科护士为对照组(14例),行常规专科培训;以22年12月~2023年5月期间接受培训麻醉科护士为研究组(16例),行“岗-能驱动”护理培训。分析两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分,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及专科岗位培训满意度评价差异。结果 相较对照组,研究组经“岗-能驱动”护理培训后:(1)专科岗位胜任能力评分、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升高,差异显著,P<0.05;(2)护理培训满意度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麻醉科专科护士职后培训中应用“岗-能驱动”护理培训模式可完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从多角度为麻醉专科护士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优化临床护理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能驱动”护理培训 麻醉科专科护士 岗位胜任能力
下载PDF
文化产业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文化产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博士后交叉创新论坛综述
12
作者 刘玉平 张琴 《人文天下》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文化产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博士后交叉创新论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促进青年创新人才的交流进步,以文化产业统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诸多议题。来自政界、学界的诸多专家学者以数字赋能中华... 文化产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博士后交叉创新论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促进青年创新人才的交流进步,以文化产业统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诸多议题。来自政界、学界的诸多专家学者以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文化治理与文化传承发展为论述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学术思考,总结新时代文化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有效路径,共同探索文化产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互促的发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治理 数字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下载PDF
新时代西北工业大学“总师文化”的内涵、特征与传承路径
13
作者 张永福 《大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西北工业大学的“总师文化”是对“西工大现象”的进一步延伸、凝练和升华,是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中积淀而成的培养“总师”型人才雏形的文化。文章主要阐述西北工业大学“总师文化”的内涵,分析“总师文化”的特点,并尝试提出培养“总师... 西北工业大学的“总师文化”是对“西工大现象”的进一步延伸、凝练和升华,是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中积淀而成的培养“总师”型人才雏形的文化。文章主要阐述西北工业大学“总师文化”的内涵,分析“总师文化”的特点,并尝试提出培养“总师”型人才雏形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师文化” 内涵 特征 路径探索
下载PDF
高校规范性文件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16所高校的调研数据分析
14
作者 张永福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3期97-100,共4页
高校规范性文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提升管理服务效益,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然而,关于“学校规范性文件”,各高校的认定也有所不同。文章首先梳理了规范性文件的相关概念,其次对16所高校规范性文件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并比... 高校规范性文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提升管理服务效益,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然而,关于“学校规范性文件”,各高校的认定也有所不同。文章首先梳理了规范性文件的相关概念,其次对16所高校规范性文件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并比较分析各高校规范性文件的概念、制定目的、制定原则、制定程序等,最后提出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的几点建议: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严格审查备案程序、推动管理信息化公开化、强化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文件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新型研发机构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为例
15
作者 徐伟侠 卢楠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新型研发机构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为例,探讨了新型研发机构如何与宁波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协同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产学研合... 新型研发机构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为例,探讨了新型研发机构如何与宁波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协同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先进平台与联合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因素,提出创新协同发展的关键挑战与应对策略,以此揭示了在我国范围内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路径。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新型研发机构在创新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扮演角色的理解,为新型研发机构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战略新兴产业 创新驱动发展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基于优化博士后培育的讨论
16
作者 高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64-168,共5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现实且紧迫的问题,博士后制度是全球范围内培养、吸引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本文旨在以优化博士后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思考。首先阐明博士后制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性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现实且紧迫的问题,博士后制度是全球范围内培养、吸引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本文旨在以优化博士后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思考。首先阐明博士后制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性贡献,其次比较国际上的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剖析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开发个体价值以释放博士后潜力、构建合作共享空间以打破学术交流壁垒、优化科研经费资助渠道和力度以驱动创新、建立灵活聘任机制提升博士后合作意愿、构筑科研效能激励机制助推创新成果产出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博士后培育 优化 实践思考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探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建丽 董万鹏 +1 位作者 刘淑梅 张可敏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新工科建设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是超前识别、积极应变和主动求变。而新工科实践教学建设是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内外结合、产教融合。该文立足于理工科类高校社会所需求人才培... 新工科建设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是超前识别、积极应变和主动求变。而新工科实践教学建设是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内外结合、产教融合。该文立足于理工科类高校社会所需求人才培养问题,基于当前产学研合作过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①学生实践能力与产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②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③师资队伍的单一及“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导致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④政府、高校及企业协同合作力度不强。深入探讨产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创新能力培养 理工科类高校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18
作者 王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0期0091-0094,共4页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每年产生大量科技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绝大部分成果未能走出高校实现转化,很多技术未能经过验证转变为产品或生产力。是什么原因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怎样做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本文将深入剖...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每年产生大量科技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绝大部分成果未能走出高校实现转化,很多技术未能经过验证转变为产品或生产力。是什么原因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怎样做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本文将深入剖析产生问题原因,并结合浙江省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转化 载体建设 机制创新
下载PDF
博士后经历与职位获得——学术劳动力市场回报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浩天 沈文钦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博士学位获得者选择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日益普遍。然而,当前许多博士后不仅需要应对研究工作期间巨大的科研压力,而且在离开博士后职位后,就业前景也变得更加模糊,博士后经历在学术劳动力市... 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博士学位获得者选择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日益普遍。然而,当前许多博士后不仅需要应对研究工作期间巨大的科研压力,而且在离开博士后职位后,就业前景也变得更加模糊,博士后经历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中的回报值得关注。研究基于2017年进站的工学和生物学博士后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逆概率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博士后经历在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异质性回报。结果显示,博士后经历提升了获得精英学术职位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博士后期间科研进展顺利的博士后而言。进一步研究发现,博士后的部门和地点对于获得精英学术职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效应。一方面,相比于非精英学术机构,精英学术机构博士后更有可能获得精英学术职位。另一方面,与本土博士后相比,海外博士后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具有一定优势,获得精英教职的概率显著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精英学术职位 异质性分析
下载PDF
聚己内酯基准聚轮烷的构建技术
20
作者 尹晓璇 禚可欣 +2 位作者 王若华 陈健壮 林绍梁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7期59-63,共5页
准聚轮烷作为一种新型超分子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分子机器及药物控释载体等诸多领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聚己内酯(PCL)基准聚轮烷的研究意义,然后基于不同的环状主体对PCL基准聚轮烷的构建技术进行了分类和举例介绍,最后对... 准聚轮烷作为一种新型超分子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分子机器及药物控释载体等诸多领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聚己内酯(PCL)基准聚轮烷的研究意义,然后基于不同的环状主体对PCL基准聚轮烷的构建技术进行了分类和举例介绍,最后对PCL基准聚轮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工作可为功能性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环糊精 冠醚 柱芳烃 准聚轮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