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3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框架遵守、适当跟随与认知固化:高校教代会制度运行机制与改进策略
1
作者 董凌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8,共7页
以新制度主义提出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等制度的三个要素为分析框架,以A校为案例,分析高校教代会制度在高校的具体运行情况。研究发现,高校教代会制度运行机制在规制层面体现为对制度合法性的重视与执行层面的缺失,在规范层面... 以新制度主义提出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等制度的三个要素为分析框架,以A校为案例,分析高校教代会制度在高校的具体运行情况。研究发现,高校教代会制度运行机制在规制层面体现为对制度合法性的重视与执行层面的缺失,在规范层面体现为社会规范性要素对学校与代表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文化-认知层面体现为对中层干部代表的偏重与普通代表履职陷入困境。研究认为,高校对上级制度的框架性遵守导致制度照搬而非制度落实,高校和代表在制度与组织中的适当性跟随导致自身角色与功能被不断限缩,高校中存在的“中层干部更有资格担任教代会代表”的认知性固化导致普通代表被持续边缘化。要改进高校教代会制度的运行成效,需突破对上级法律制度的框架性遵守,尽可能地细化校内教代会制度的职权范围;营造科学合理的教代会运行环境,提升高校和代表的道德合法性,为其充分履职创造条件;推进组织成员的认知重塑,赋予教代会制度及代表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高校教代会 制度 运行机制 改进策略
下载PDF
创业型大学赋能可持续发展:实践基础与行动逻辑
2
作者 翁默斯 朱永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创业型大学敏锐捕捉并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分析其实践基础与战略动向,以此探索创业型大学赋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逻辑。从人才培养角度,强调基于... 创业型大学敏锐捕捉并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分析其实践基础与战略动向,以此探索创业型大学赋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逻辑。从人才培养角度,强调基于可持续素养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从科学研究角度,注重基于重大挑战的跨学科联合攻关;从社会服务角度,突出基于“知识中枢”的区域—全球创新合作。结合创业型大学“主体性—嵌入性”框架,提出创业型大学融合三大职能赋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大学“主体性”成长与“嵌入性”深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可持续发展 行动逻辑
下载PDF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政策效应评估——基于专利创新产出视角
3
作者 郭天宝 茹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31-441,共11页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主要通过对入选高校补助投资的方式从而改善高校高等教育水平。文章通过分析“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应用入选高校的专利作为创新产出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主要通过对入选高校补助投资的方式从而改善高校高等教育水平。文章通过分析“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应用入选高校的专利作为创新产出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后在专利总数上实现了16.2%的增长,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别实现了33.5%和27.6%的增长。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更能影响理工科院校在发明专利方面的增长,文科类院校则在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增长更显著。第三,异质性分析还发现西部地区高校的专利产出受该政策影响更为明显,中部地区参与政策的高校仅有发明专利增长显著,东部地区参与政策的高校在3种专利回归结果上都不显著。第四,根据专利特性的深入分析发现,参与政策的高校与企业的互动有所加强。上述结果说明,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有利于高校专利的创新产出,但是高校也要依据自身特点规划与政策相融合的方案,从而保障政策对高校的积极影响发挥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专利 高校 创新产出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西藏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研究
4
作者 朱华鹏 李晓洁 《西藏教育》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作为高校吸引、培育和留住人才的强力依托,为西藏高等教育人才集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本文基于政策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强校”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利用编码技术和内容分析法,对2015—2022年西藏高校... 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作为高校吸引、培育和留住人才的强力依托,为西藏高等教育人才集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本文基于政策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强校”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利用编码技术和内容分析法,对2015—2022年西藏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文本展开描述性统计和量化分析,并探讨了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与存在的短期缺陷。对此,新时期引才政策的策略性调整,要在完善政策工具、优化比例结构,改进管理机制、规范“引育用留”和锚定“人才强校”、加大政策供给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校 高层次人才 人才引进 政策工具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变迁——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
5
作者 向正权 韩丽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范教育政策变迁呈现出“定向-开放-振兴”的轨迹。基于支持联盟框架分析发现,围绕如何“发展师范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师资”这一深层核心信仰,形成了师范教育政策的支持“独立型”联盟与支持“开放型”联盟。师范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范教育政策变迁呈现出“定向-开放-振兴”的轨迹。基于支持联盟框架分析发现,围绕如何“发展师范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师资”这一深层核心信仰,形成了师范教育政策的支持“独立型”联盟与支持“开放型”联盟。师范教育政策的变迁源于政策子系统内两大支持联盟的政策取向学习和系统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二者在独立性与开放性、师范性与学术性之间达成新的信仰系统,形成新的支持“混合型”联盟。摒弃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形塑高层次高质量办学体系,是未来实现师范教育政策合理变迁的重要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政策变迁 支持联盟 教师队伍
下载PDF
ChatGPT介入高等教育的优势、风险及其纾解 被引量:1
6
作者 韦勋 邹新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2,42,共7页
在信息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hatGPT介入高等教育领域将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应用潜力并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利于“创新教育模式,适应教育前景”“改良学习工具,提升学习质量”“整合教育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然而Chat... 在信息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hatGPT介入高等教育领域将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应用潜力并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利于“创新教育模式,适应教育前景”“改良学习工具,提升学习质量”“整合教育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然而ChatGPT存在治理缺失、规范缺位、定位不清等缺陷,容易使高等教育产生信任风险、安全风险、伦理风险和价值风险。因此,需要正确把握传统教育与智慧教育的关系、建立健全治理机制、赋予ChatGPT“中间人”身份、增强人工智能监管力度,从而纾解相关风险,实现ChatgGPT对高等教育的正向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伦理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
7
作者 石艳 余赛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6,共14页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历程,发现政策图景历经“重塑公平取向”“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质’‘量’并重”三个时期,变迁过程呈现长期均衡与短期间断相交替的特征。在政策演进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历程,发现政策图景历经“重塑公平取向”“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质’‘量’并重”三个时期,变迁过程呈现长期均衡与短期间断相交替的特征。在政策演进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重大焦点事件推动、决策理念转变作为变迁动因驱动政策打破垄断而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政策。政策图景与政策场域的互动形成政策变迁的两种机制,负反馈机制实现政策渐进均衡,正反馈机制促使政策间断革新。未来我国还需发挥复合政策范式的系统效应,政策图景达成公共善与个体善的结合,政策理念实现多元叠加,政策场域确保开放包容与主体协同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间断均衡理论 政策变迁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特色学科群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掣肘与构建
8
作者 张正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发挥特色学科群优势、面向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科群的建设和优势,阐述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特色学科群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特色学科... 发挥特色学科群优势、面向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科群的建设和优势,阐述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特色学科群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特色学科群发展的掣肘,从凝练特色、强化队伍、服务供给、发挥合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特色学科群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特色学科群 乡村振兴
下载PDF
202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国家资助政策简介
9
《辽宁教育》 2024年第11期95-95,共1页
1.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每学年申请一次,按月发放。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300元,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1.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每学年申请一次,按月发放。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300元,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2.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学年评选一次,每人奖励8000元。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可以申请。3.省政府奖学金:奖励标准、申请条件、评审办法与国家奖学金相同。4.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生,每学年评选一次,每人奖励5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家助学金 全日制本专科 国家奖学金 第二学士学位 本专科生 预科生 国家资助政策
下载PDF
中国香港区域教育枢纽建设:从学生枢纽到知识枢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心 李盛兵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1,共8页
中国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回归后一直重视区域教育枢纽建设。25年来,中国香港区域教育枢纽政策经历学生枢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枢纽3个发展阶段,其演变过程呈现从片面到多维的主动适应性、从零散单一到系统综合的持续递进... 中国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回归后一直重视区域教育枢纽建设。25年来,中国香港区域教育枢纽政策经历学生枢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枢纽3个发展阶段,其演变过程呈现从片面到多维的主动适应性、从零散单一到系统综合的持续递进性、从教育部门到多个部门协同的多主体协同性等特征,为区域教育枢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中国香港区域教育枢纽的建设历程实质上是探索教育、人才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为中国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枢纽 中国香港高等教育 学生枢纽 人才枢纽 知识枢纽 科教兴国
下载PDF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变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春林 王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62,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供给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1993年至2020年中央政府发布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政策主题—政策主体—政策效力”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供给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1993年至2020年中央政府发布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政策主题—政策主体—政策效力”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阶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阶段和“双一流”建设阶段中政策主题、政策主体和政策效力表现出的特点,进而分析了三个维度的变迁特征及互动效应,最后提出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政策变迁 政策主题 政策主体 政策效力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蕴与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洪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7,共9页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源于“中国式现代化”,它天然地享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质。从逻辑上说,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必然以新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引领,具有生成性、超越性、发展性和强组织性等基本特质,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其本质...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源于“中国式现代化”,它天然地享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质。从逻辑上说,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必然以新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引领,具有生成性、超越性、发展性和强组织性等基本特质,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其本质特征。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输送创新动力源的使命,并且通过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和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未来,高等教育仍需通过加强办学理念创新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来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意蕴 实践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探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传顺 柴泽阳 申伟宁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探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效应及其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制,用熵值赋权法测算2010—2021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并从时间趋势、空间差异、收敛特征等角度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成渝... 为探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效应及其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制,用熵值赋权法测算2010—2021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并从时间趋势、空间差异、收敛特征等角度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水平呈上升趋势,但高教资源与科创资源集中于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整体趋势向好、提升空间较大,但双城经济圈交界地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仍处于不协调状态;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且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耦合协调度向稳态水平演进。因此,应进一步利用好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两个资源,并充分发挥核心城市辐射效应,大力促进成渝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耦合协调 成渝地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变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李梅 廖春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7,共6页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以多源流理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转型过程,是对政策决策的模糊性作出模型化努力,也是对政策变迁动力机制的一种解释。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发现:高等教育与经济...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以多源流理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转型过程,是对政策决策的模糊性作出模型化努力,也是对政策变迁动力机制的一种解释。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发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通过教育统计数据、系列焦点事件、社会各界反思反馈,形成问题源流;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相关共同体的政策构想、师生家长群的体验诉求,构成政策源流;公众情绪、意识形态转化为政治源流。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交互耦合,合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转型。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精准研策”应更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循序渐进中推动政策迭代趋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政策转型
下载PDF
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素敏 米志旭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5,共7页
自2001年以来,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历经碎片化政策支持、整合性政策融合和“造血式”战略布局等三个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的底色、传统“西部意识”思维的制约是政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制于... 自2001年以来,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历经碎片化政策支持、整合性政策融合和“造血式”战略布局等三个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的底色、传统“西部意识”思维的制约是政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制于“回报递增”和“体制锁定”机制,政策变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2010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首次提出及2017年其升级版的出台是政策变迁的关键节点。政策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部高校整体实力的增进;同时,引导中西部高校在发展思路上实现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高等教育 政策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下载PDF
基于规划文本的地方政府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16
作者 张斌 戴贵宝 余全民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5期94-98,共5页
政府扶持政策措施对引导和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分重要,但呈现区域性或地方性。文章基于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样本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政策文本,深入探究政府扶持该类产业的政策特征,具体包括产业内容、目标设定、... 政府扶持政策措施对引导和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分重要,但呈现区域性或地方性。文章基于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样本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政策文本,深入探究政府扶持该类产业的政策特征,具体包括产业内容、目标设定、分布格局、支持措施、部门分工5个方面。研究发现:省级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在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三种工具上均有涉及但配置不均,政策整体有待协调完善。为此,应立足系统思维,科学把握政策力度,综合采用法律性、倡导性手段,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府支持政策 规划文本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地方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的政策认同障碍与消解
17
作者 李瑛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一流课程建设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政策认同是决定课程建设成效的首要前提。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主体认知偏差、拘泥于精英决策、政策场域复杂纷扰、政策实施预期不高等原因,导致政策认同障碍,制约了课程建设的... 一流课程建设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政策认同是决定课程建设成效的首要前提。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主体认知偏差、拘泥于精英决策、政策场域复杂纷扰、政策实施预期不高等原因,导致政策认同障碍,制约了课程建设的进程。只有提高执行者的政策认知水平和政策执行素养,建构执行者正确的政策预期,构建多元的利益表达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文化氛围,才能有效化解政策认同危机,保证政策有效执行,推动课程建设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一流课程建设 政策认同障碍 政策有效执行 消解策略
下载PDF
大学章程面临的挑战及其纾解策略
18
作者 韩阿伟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9期25-29,共5页
为了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助力大学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章程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大学章程的重要价值,接着论述了大学章程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大学章程面临挑战的纾解策略。
关键词 章程 大学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地方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政策注意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鹏程 茹宁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5期45-53,共9页
研究使用Nvivo软件对24份地方高等教育“放管服”政策文本进行政策注意力配置分析。结果显示:政策注意力排名前三位的议题分别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完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其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是地方政... 研究使用Nvivo软件对24份地方高等教育“放管服”政策文本进行政策注意力配置分析。结果显示:政策注意力排名前三位的议题分别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完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其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是地方政府注意力的核心议题,对其他改革议题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结合多源流理论框架解读政策注意力配置过程,研究认为政府与高校的系列权责分配政策是地方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政策流;焦点事件爆发以及人才培养结构转型需求推动了问题流的形成,形成了“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完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政策注意力;政府治理理念与新时代要求所指向的高校治理模式转型形成了政治流。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应遵循有效注意力分配的三要素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针对当前改革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制定专项实施细则,为高校提供更加务实的制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注意力 高等教育领域 “放管服”改革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部署和新使命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应强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部署主要经历了“十七年”期间为实现工业化培养建设人才和改革开放后建设“两个中心”等两个历史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新部...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部署主要经历了“十七年”期间为实现工业化培养建设人才和改革开放后建设“两个中心”等两个历史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新部署。这一新部署凸显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使命。一是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二是要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使命 科教兴国战略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