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回知青的黄金时代
1
作者 李楠 《现代苏州》 2014年第29期20-25,共6页
最近,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热播,让“知青”这个打着特殊年代烙印的历史名词,再度进入我们视线。自上世纪50年中起,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让千万城市青年步入中国的农村边疆。
关键词 “知青” 黄金时代 上山下乡 城市青年 邓小平 电视剧 历史 运动
下载PDF
知青与接受再教育
2
作者 沈善增 《社会观察》 2006年第7期39-40,共2页
要说说“知青”,我忽然想到,词典里是不是收了这个词?到网上《词霸》里一查,有。“中国在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知识青年的简称。特指那时受过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这条解释还挺准确。文革前下乡或回乡的学生... 要说说“知青”,我忽然想到,词典里是不是收了这个词?到网上《词霸》里一查,有。“中国在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知识青年的简称。特指那时受过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这条解释还挺准确。文革前下乡或回乡的学生,如邢燕子,叫“知识青年”,不简称“知青”。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大学生,无论到工厂还是到农村,也不叫“知青”。就是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高中、初中生,分配到工厂、参军,或待分配留城的,也不叫“知青”,“知青”就是这词条里写的,“特指”的“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中学生。我就是一个知青,撰写这词条的说不定也是个知青。要说这词条还有什么不足,我认为最后一句应该是,“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重要,现在回头去看,实际比“上山下乡”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再教育 知识青年 60年代 70年代 文化教育 上山下乡
下载PDF
团结村的好“知青”
3
作者 杨刚 《当代贵州》 2017年第10期42-42,共1页
胡钧溥说,做一名新时期的“知青”,到脱贫攻坚主战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他走进大山时的初衷。
关键词 “知青” 团结村 新时期 主战场 力量 大山
下载PDF
我的知青岁月
4
作者 辛世方 《贵阳文史》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知青”作为特定时期的专有名词,已经跟随那“火红”年代的潮涨潮落,封存在历史的一角。然而,有过这一经历的人,常勾起对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那段饱含辛酸的日子。
关键词 “知青” 专有名词 上山下乡
下载PDF
我的“知青”情结
5
作者 翟毅 《天津档案》 2011年第2期60-61,共2页
编者按:本期“我的老照片”栏目所刊照片需要稍作注解,所选照片并不“老”,而照片背景是老的,所述故事是老的,它记载了一个年轻的拍案人在历史空间中的情感印痕。
关键词 “知青” 老照片 历史空间 编者按 “老”
原文传递
感谢艰苦的“知青”生活
6
作者 李晓东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15年第5期13-13,共1页
l970年秋,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在火车站前面的站前广场,召开了全市万人规模的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之后,一辆辆破旧的敞篷大卡车,满载着几千名十七八岁的中学生,开赴到他们完全陌生的农村。
关键词 “知青” 生活 感谢 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 火车站 铁岭市 辽宁省
原文传递
我与我们的共和国
7
作者 梁晓声 《群言》 2009年第10期8-8,共1页
我是我们共和国的同龄人。我是有过“知青”经历的那一代人中的一个。我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了解那就是——普遍而言,具有着十分强烈的爱国心。我不认为我这么说是大言不惭的自诩。“国”者,大“家”也。在一个家庭中,规律现象是,... 我是我们共和国的同龄人。我是有过“知青”经历的那一代人中的一个。我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了解那就是——普遍而言,具有着十分强烈的爱国心。我不认为我这么说是大言不惭的自诩。“国”者,大“家”也。在一个家庭中,规律现象是,长子长女对家的感情总是会更深一些。因为他们和她们,是第一批和家发生唇齿关系的子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国 “知青” 同龄人 爱国心 “国” “家” 经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