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h功率自行车运动对男性大学生血清sRANKL、OPG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仁清 马楚虹 +2 位作者 陈敏雄 戴艳 钱永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599,620,共5页
目的研究1 h中等强度功率自行车运动对男性大学生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sRANKL)、护骨因子(OPG)、骨代谢因子的影响及sRANKL、OPG的变化与骨代谢因子的关系。方法 10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1岁±2岁)参加时间为1 h、强... 目的研究1 h中等强度功率自行车运动对男性大学生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sRANKL)、护骨因子(OPG)、骨代谢因子的影响及sRANKL、OPG的变化与骨代谢因子的关系。方法 10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1岁±2岁)参加时间为1 h、强度为心率130 b/min的功率自行车运动,运动结束后坐位休息1 h。分别在运动前、运动30 min、运动后即刻及运动结束后30 min和60 min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sRANKL、OPG、骨碱性磷酸酶(BAP)、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RAP)、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离子(Ca++)。结果男性大学生血清OPG(运动前:3.22 pmol/L±1.3 pmol/L;运动后即刻:5.02 pmol/L±1.89 pmol/L,P<0.001)、sRANKL(运动前:0.70 pmol/L±0.29 pmol/L;运动后即刻:1.31 pmol/L±0.88 pmol/L,P<0.01)在1 h的功率自行车运动过程中显著上升,运动结束后血清sRANKL显著下降,在运动后第60 min时明显低于运动前水平(0.59 pmol/L±0.42 pmol/L,P<0.05),而血清OPG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运动结束后第60 min:4.56 pmol/L±1.23 pmol/L,P<0.001),OPG/RANKL比值升高。血清BAP、TRAP、PTH、Ca++在运动中也明显增加,运动结束后血清BAP、TRAP、Ca++迅速下降,在运动结束第60 min接近运动前的基础水平,但PT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37.08 pmol/L±3.07 pg/mL,P<0.001)。血清OPG与BAP(t=0.51,P<0.001),sRANKL与BAP(t=0.36,P=0.01)、TRAP(t=0.53,P<0.001)高度相关。结论 (1)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后血清OPG持续在较高的水平,而sRANKL显著下降,OPG/sRANKL比值增高,有利于维持骨代谢正平衡。(2)运动中血清OPG、sRANKL变化与骨代谢因子密切相关,其变化可能是运动影响骨代谢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代谢 OPG SRANKL
下载PDF
云南省优秀女子自行车运动员冬训期间某些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
2
作者 杨海燕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3年第3期1-2,5,共3页
测试了云南省优秀女子自行车运动员两个月冬训期间的血清睾酮(T)、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的变化,旨在分析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结果表明:经过两个月的大负荷训练,①血红蛋白略有下降,血尿素略有上升,但二... 测试了云南省优秀女子自行车运动员两个月冬训期间的血清睾酮(T)、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的变化,旨在分析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结果表明:经过两个月的大负荷训练,①血红蛋白略有下降,血尿素略有上升,但二者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血清睾酮明显低于冬训前(P<0.01);③肌酸激酶明显高于冬训前(P<0.01)。提示教练员应注意及时调整运动负荷,防止运动受过度疲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女子自行车运动 冬训 生化指标 血红蛋白 血尿素 血清睾酮 肌酸激酶 过度疲劳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女子争先赛运动员200m计时赛弯道骑行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昕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9-770,786,共3页
争先赛是奥运会女子场地自行车项目。争先赛资格赛 2 0 0m计时赛是场地自行车速度负荷强度极高的项目。行进间 2 0 0m计时赛的弯道骑行技术是影响专项速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且 ,也是全程技术动作过程中最复杂、掌握和控制难度较高的... 争先赛是奥运会女子场地自行车项目。争先赛资格赛 2 0 0m计时赛是场地自行车速度负荷强度极高的项目。行进间 2 0 0m计时赛的弯道骑行技术是影响专项速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且 ,也是全程技术动作过程中最复杂、掌握和控制难度较高的技术环节。运动生物力学是科学监控和诊断该项目在高速骑行状态下技术动作的有效方法手段。通过研究发现在弯道骑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专项技术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争先赛 运动员 运动生物力学 弯道骑行 骑行技术 竞速能力 200米计量赛
原文传递
次最大强度下改变坐角、坐高对自行车踏蹬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罗炯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实验确证了恢复阶段驱动时相段的存在,但对踏蹬处于恢复阶段中的技术本质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有效的骑车技术,提拉踏板并不是为了产生驱动力,而是确保下肢环节链稳定快速的跨越上下死点区域的需要;在高功率输出下,前蹬阶段增加峰力矩比... 实验确证了恢复阶段驱动时相段的存在,但对踏蹬处于恢复阶段中的技术本质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有效的骑车技术,提拉踏板并不是为了产生驱动力,而是确保下肢环节链稳定快速的跨越上下死点区域的需要;在高功率输出下,前蹬阶段增加峰力矩比恢复阶段减小负力矩对增加功率输出肩负更多的责任;不同组合下前蹬阶段的平均作用效率、左右两腿用力是否均匀是衡量踏蹬技术两个重要动力学指标;实验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大腿长与有效小腿长的比率"是影响骑行的重要"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角 坐高 踏蹬技术 生物力学 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