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完善
1
作者 孔令歆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64-66,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交通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私人汽车已从以往的奢侈品成为一种普通生活用品进入大众家庭。然而,在人们享受私家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交通肇事及其逃逸案件的增多也使得社会及交通主管部门面临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交通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私人汽车已从以往的奢侈品成为一种普通生活用品进入大众家庭。然而,在人们享受私家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交通肇事及其逃逸案件的增多也使得社会及交通主管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虽然学者们对于交通肇事及其逃逸行为存在的立法缺陷和司法困惑进行了颇多探讨,但从各界呼声和实践需求来看,进一步细化交通肇事罪,完善我国相应刑事立法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逃逸 立法缺陷 立法完善
下载PDF
数字频率计在综合设计实验教学中的多方案实现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建英 伍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5年第4期62-64,69,共4页
课程通过数字频率计多种方案设计,采用CPLD/FPGA、单片机结合模拟、数字电路多系统综合思考,拓宽学生设计思路,提高系统设计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字频率计 CPLD/FPGA系统 单片机系统 综合设计实验教学
下载PDF
新时期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莉莉 《日本问题研究》 2011年第2期41-50,共10页
日本是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通过对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及其人口学影响,日本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国际比较研究,详细介绍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特点,为充分了解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状况提供了... 日本是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通过对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及其人口学影响,日本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国际比较研究,详细介绍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特点,为充分了解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状况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人口老龄化 国际比较
下载PDF
论《刑法修正案(八)》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修正
4
作者 王鹏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95-98,共4页
为了弥补立法不足,《刑法修正案(八)》对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进行了修正,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使得刑罚配置更为合理,量刑制度更为完善,打击力度更大,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目前立法仍存在着概念缺乏明... 为了弥补立法不足,《刑法修正案(八)》对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进行了修正,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使得刑罚配置更为合理,量刑制度更为完善,打击力度更大,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目前立法仍存在着概念缺乏明确性、罪名缺乏前瞻性和完备性、刑罚设置缺乏统一性等不足。今后应当在立法上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修改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增设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新罪名,对涉黑罪名统一设置财产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修正内容 立法完善
下载PDF
斡旋受贿的新思考——写在刑法修正案(七)后
5
作者 丁旭 《云南电大学报》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新的刑法修正案(七)对斡旋受贿的有关规定有了新的调整,扩大了这一罪的犯罪主体范围。而新的变化引起了对没有变化的原条文中"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这一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的反思。国家工作人员对其他国家工作... 新的刑法修正案(七)对斡旋受贿的有关规定有了新的调整,扩大了这一罪的犯罪主体范围。而新的变化引起了对没有变化的原条文中"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这一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的反思。国家工作人员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制约关系,当利用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时,行为人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必然产生影响,刑法没必要将便利条件设为刑法要件。刑法第388条与一般受贿存相比有着自己的独立罪状,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罪名,斡旋受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利条件 制约 罪名 斡旋受贿
下载PDF
网络时代不良PUA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6
作者 郑淑珺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9-186,共8页
PUA行为的泛滥不仅侵害受害者的人身、财产权益,而且影响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刑法加以规制。从行为特征角度来说,PUA行为可以分为组织传授与实施两类。其中,组织传授行为可能触犯传授犯罪方法罪。实施不良PUA行... PUA行为的泛滥不仅侵害受害者的人身、财产权益,而且影响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刑法加以规制。从行为特征角度来说,PUA行为可以分为组织传授与实施两类。其中,组织传授行为可能触犯传授犯罪方法罪。实施不良PUA行为则可能触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强制侮辱罪和强奸罪。对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妇女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应当充分发挥刑法的规制作用,在适当的情况下妥善利用扩张解释,在个别情况下积极采纳有效的修改建议,遵循刑法基本原则,努力实现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A行为 欺诈 强奸 教唆自伤 传授犯罪方法
下载PDF
口袋罪范畴论
7
作者 简筱昊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5-41,共7页
口袋罪的概念、性质、特征以及与相关概念区分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口袋罪是对因司法惰性或者惯性导致相关行为被包括评价并存在排异反应的部分包容性罪名的形象指称,融入了使用者的消极评价。口袋罪具有立法和司法二重特征,即规范上的抽... 口袋罪的概念、性质、特征以及与相关概念区分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口袋罪是对因司法惰性或者惯性导致相关行为被包括评价并存在排异反应的部分包容性罪名的形象指称,融入了使用者的消极评价。口袋罪具有立法和司法二重特征,即规范上的抽象性或者模糊性和司法上的选择性或者恣意性。立法特征为司法适用的选择性或者恣意性提供了空间,司法特征则是口袋罪口袋化的根本成因。口袋罪与兜底条款、空白罪状、开放的构成要件既有规范表述、罪状表达、要件使用、形成原因上的联系,又有本质属性、适用范围、褒贬性质上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罪 范畴 包容性罪名 兜底条款
下载PDF
对我国紧急避险正当性根据理论的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官芯如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67-70,共4页
在紧急避险的正当性根据问题上,我国习惯将排除社会危害性作为紧急避险理论的建构基础,这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合理解释,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尴尬局面。而照搬国外理论与我国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又不相符,因此可以期待可能性说为一般原则,... 在紧急避险的正当性根据问题上,我国习惯将排除社会危害性作为紧急避险理论的建构基础,这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合理解释,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尴尬局面。而照搬国外理论与我国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又不相符,因此可以期待可能性说为一般原则,同时以法益衡量说为补充,是紧急避险正当性的理论根据所在。其中,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运用是有前提的,即我们必须在区分东西方刑法理论及其体系差别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刑法理论对其进行消化、吸收与改造后方可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避险 正当性根据 期待可能性 法益衡量
下载PDF
对运输毒品案未遂问题的若干思考
9
作者 王跃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6年第4期77-79,100,共4页
运输毒品罪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重罪,受制于传统的刑事政策的理解差异及法官个体认知差异等因素,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毒品运输案中的未遂问题认识和处理不一,该种犯罪的未遂问题被弱化,已经威胁到刑法的权威。认真领会我国刑法的基本规... 运输毒品罪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重罪,受制于传统的刑事政策的理解差异及法官个体认知差异等因素,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毒品运输案中的未遂问题认识和处理不一,该种犯罪的未遂问题被弱化,已经威胁到刑法的权威。认真领会我国刑法的基本规定及新时期国家治理毒品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运输未遂问题的前提。完善现有的刑法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摒弃运输毒品不做既未遂区分的观念也是正确处理运输毒品罪未遂问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毒品未遂 必然性 毒品治理原则 建议
下载PDF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者犯罪认定难题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玉琪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主体一般分为开票者、受票者和介绍者,其中以“开票者”的认定最为复杂。文章主要针对司法实践中本罪的主体之一开票者认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增值税专用发票 虚开 犯罪 开票者 认定
下载PDF
变压器虚拟实验的设计
11
作者 张瑞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0,共3页
虚拟实验技术是采用计算机虚拟手段来仿真实际实验过程的一种方法,具有节约经费投入、可扩展性好、易于实现远程教育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实验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以电机学中变压器实验为例,介绍利用Matlab软件中Simulink和GUI单元... 虚拟实验技术是采用计算机虚拟手段来仿真实际实验过程的一种方法,具有节约经费投入、可扩展性好、易于实现远程教育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实验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以电机学中变压器实验为例,介绍利用Matlab软件中Simulink和GUI单元开发虚拟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虚拟实验 SIMULINK GUI
下载PDF
网络视域下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研究
12
作者 皮子昕 罗震雷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100-108,共9页
近年来,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屡屡被媒体曝光,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隐案率高,且网友作案呈高发态势。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五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36起典... 近年来,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屡屡被媒体曝光,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隐案率高,且网友作案呈高发态势。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五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36起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犯罪人与儿童的情感吻合度更高,且具有强烈的道德推脱信念感。在分析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性侵害的成因方面,生态系统理论可以提供有益启发。根据该理论对环境层次的划分,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层面提出健全家庭学校社会联合育人机制、净化互联网环境、建立健全相关立法体系、对犯罪人回归社会进行追踪以及完善被害人救济保护制度五个相应层次的对策,以建立立体防治体系,有效抑制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性侵害 性侵害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保护 网络安全
下载PDF
“敲诈”型“维权”行为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钰婷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随着国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权益受损时选择维权,一旦掌握不好维权的手段限度,极易导致"敲诈"型"维权"行为的发生而被认定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型"维权"行为存在着社会危害性... 随着国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权益受损时选择维权,一旦掌握不好维权的手段限度,极易导致"敲诈"型"维权"行为的发生而被认定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型"维权"行为存在着社会危害性、先因性和私力救济性。该类行为的行为人由于合法权益受损,真实存在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索赔权利,且其主观上并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其采用的维权手段也并未被法律所禁止,原则上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敲诈”型“维权” 敲诈勒索罪 非法占有目的 合法权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