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2篇文章
< 1 2 2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析声调的标度和归类方法——纪念赵元任先生标调理论发表100年
1
作者 吕士楠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一个世纪前,赵元任先生发表了汉语声调标调理论,开创了汉语声调的定量研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荣誉。新中国成立后,汉语语音学的研究蓬勃发展,汉语声调五度定调问题备受关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语言学家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被介绍到国... 一个世纪前,赵元任先生发表了汉语声调标调理论,开创了汉语声调的定量研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荣誉。新中国成立后,汉语语音学的研究蓬勃发展,汉语声调五度定调问题备受关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语言学家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被介绍到国内。但不得不指出,在实际的调值计算中,没有准确遵循赵元任先生的理论,而是用简单的音高分段归类的方法代替“五度标调”。该文简要回顾20世纪20、30年代声调音高测量和数值化研究的历史,辨析汉语声调五度标调和归类的区别。并为赵元任先生的标调理论补充了计算公式,使标调理论得以准确实施。同时展望标调理论不仅在汉语的声调研究,而且在语调的研究中的应用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标度 归类
下载PDF
语音识别缺陷的分类及中枢神经机制
2
作者 李娉婷 郑净 +1 位作者 薛紫炫 耿立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语音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往往因不能准确识别说话者的身份而苦恼。语音识别缺陷指在没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仅通过声音难以识别说话者的身份。从大脑损伤的情况来看,该症状分为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和获得性语... 语音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往往因不能准确识别说话者的身份而苦恼。语音识别缺陷指在没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仅通过声音难以识别说话者的身份。从大脑损伤的情况来看,该症状分为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和获得性语音识别缺陷,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与颞叶和杏仁核间的功能联结障碍有关,获得性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受损脑区主要包括颞叶和额叶等。今后应重点关注语音识别缺陷患者的筛选方法、神经机制及与其他听觉认知障碍患者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 发展性语音识别缺陷 神经机制
下载PDF
韵母类型对听障儿童不同塞音嗓音起始时间的影响
3
作者 高雍象 吴迪 +4 位作者 冯岩 冯叶 王佳汝 余英 田成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究韵母类型对听障儿童不同塞音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的影响,为其塞音习得及矫正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6岁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各22例,录制6个塞音(/b/、/p/、/d/、/t/、/g/、/h/)与3个单韵母(/a/、/i/或/e/、/u/... 目的探究韵母类型对听障儿童不同塞音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的影响,为其塞音习得及矫正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6岁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各22例,录制6个塞音(/b/、/p/、/d/、/t/、/g/、/h/)与3个单韵母(/a/、/i/或/e/、/u/)所组成的18个辅-元(consonant-vowel,CV)音节,声调均为第一声。使用Praat 6.1.29软件提取VOT值,对每种塞音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因变量为VOT,自变量为听力状况、韵母类型。结果听障组儿童/t/、/g/、/k/发音存在构音错误。听力状况对塞音/g/、/p/、/t/、/k/主效应效果显著(P<0.05),健听组塞音/g/、/p/、/t/、/k/的VOT显著大于听障组(P<0.05)。韵母类型对塞音/b/、/p/、/t/VOT主效应效果显著(P<0.05)。听力状况与韵母类型在塞音/t/VOT上产生交互效应,简单主效应显示,听障组与健听组/ti/音VOT差异大于/ta/及/tu/。结论听障儿童塞音/g/、/p/、/t/、/k/音的VOT小于健听儿童,听障组与健听组/ti/音的VOT差异大于/ta/及/tu/。对听障儿童/t/音教学,可以先从差异较小的/ta/、/tu/开始,后期巩固/ti/音,并且注重呼吸及口部运动训练,为清晰发音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起始时间 塞音 韵母 听障儿童
下载PDF
双耳双模式干预者言语情感识别研究
4
作者 夏雨奇 魏朝刚 刘玉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研究双耳双模式干预者言语情感识别能力及特点,为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I)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7例双模式干预语后聋成人参与研究,20例正常听力成人及18例单侧CI语后聋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情感识别测试软件对三... 目的研究双耳双模式干预者言语情感识别能力及特点,为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I)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7例双模式干预语后聋成人参与研究,20例正常听力成人及18例单侧CI语后聋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情感识别测试软件对三组言语情感识别能力进行测试。结果①相较于正常听力者,双模式干预者和单侧CI者情感识别的正确率降低,反应时间延长(P<0.05);②双模式干预者和单侧CI者情感识别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双模式干预者的反应时间比单侧CI者缩短(P<0.05);③双模式干预者在女声材料中的反应时间比男声材料显著快0.14 s。双模式干预者对中性情感的识别率最高,为96.67%;对恐惧情感的识别率最低,为41.82%。结论相较于正常听力者,汉语双模式干预者的言语情感识别能力仍有明显缺陷,但比单侧CI者更好。汉语CI者非植入耳配戴HA可以改善情感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式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言语情感
下载PDF
学龄儿童声带小结治疗进展
5
作者 祁利华 张童 屈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由于活泼好动、喜欢喊叫等特点,学龄儿童一直是声带小结的高发人群。本文从嗓音训练(嗓音矫治)联合药物和行为干预的疗效研究、嗓音矫治的疗效研究、学龄儿童声带小结的致病因素等方面,对CNKI、ProQuest、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有关... 由于活泼好动、喜欢喊叫等特点,学龄儿童一直是声带小结的高发人群。本文从嗓音训练(嗓音矫治)联合药物和行为干预的疗效研究、嗓音矫治的疗效研究、学龄儿童声带小结的致病因素等方面,对CNKI、ProQuest、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有关儿童声带小结治疗20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①在众多学龄儿童嗓音问题的治疗方法中,嗓音矫治逐渐被运用推广,嗓音评估及声学分析被运用于儿童声带小结的治疗;②近年来,国内嗓音训练(嗓音矫治)联合中、西药物治疗儿童声带小结疗效的研究较多,对嗓音矫治及其效果的研究明显不足,且缺乏嗓音矫治的专门人才;③国外有关嗓音矫治的专项研究,如行为疗法、共鸣疗法、对症疗法及其疗效研究内容较丰富,且具有一定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声带小结 治疗进展 保守治疗 嗓音矫治
下载PDF
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
6
作者 惠芬芬 万勤 +2 位作者 邵梦蝶 高晓慧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复述语言任务(以《唱歌篇》为复述语料)和口腔轮替测试任务(以/pataka/为测试语料)下的语音样本,分析其言语速率、构音速率... 目的研究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复述语言任务(以《唱歌篇》为复述语料)和口腔轮替测试任务(以/pataka/为测试语料)下的语音样本,分析其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和停顿时长,ICF转换器获得各指标的损伤限定值,分析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流畅性和口腔轮替速率;对两种任务下的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和停顿时长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①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两种任务下言语流畅性和口腔轮替速率的各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口腔轮替速率ICF平均损伤限定值为1.3±0.1,复述任务的言语流畅性ICF平均损伤限定值为1.0±0.3;②复述任务下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与口腔轮替的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存在中或低度相关(0.3<|r|≤0.8);复述任务的停顿时长与口腔轮替速率的言语速率和停顿时长呈低度相关(0.3<|r|≤0.5)。结论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存在言语流畅性不佳、口腔轮替速率较低的问题,构音器官运动不佳限制了其言语流畅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言语流畅性 口腔轮替速率
下载PDF
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艳霞 谢道莉 +2 位作者 张宗云 陶仁霞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特定型语言障碍(SLI)儿童在非语言智商方面表现正常,然而其语言能力存在缺陷。SLI群体内部的语言缺陷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是研究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关系的最佳对象。本文从各个要素综述了国外关于SLI群体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关系的实证研... 特定型语言障碍(SLI)儿童在非语言智商方面表现正常,然而其语言能力存在缺陷。SLI群体内部的语言缺陷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是研究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关系的最佳对象。本文从各个要素综述了国外关于SLI群体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特定型语言障碍与心理理论发育存在延迟,并且与其语言能力缺陷有关,在各个语言要素中,句法缺陷对心理理论影响的证据最为集中。SLI儿童为理解语言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见解,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全面理解这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型语言障碍 语言能力 心理理论
下载PDF
语音学的四阶历程
8
作者 朱晓农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46,共23页
语音学已成长为一门包括众多交叉性学科的大学科,其核心分科叫语言语音学,即以实验手段研究跟语言相关的语音问题。从认识论来看,语音学经历了四个时期。它诞生于1880年代,刚开始是为语音教学和语音描写服务的,它运用实地调查和语音实... 语音学已成长为一门包括众多交叉性学科的大学科,其核心分科叫语言语音学,即以实验手段研究跟语言相关的语音问题。从认识论来看,语音学经历了四个时期。它诞生于1880年代,刚开始是为语音教学和语音描写服务的,它运用实地调查和语音实验的研究方法,实验数据被认为是可靠知识的来源。实验语音学在1940年代正式登场,这是第二期的开始。此后数十年,它在语言学外发展出很多交叉学科;但在语言学内受到排斥,语音数据被认为是无用或无关的。第三期从1990年代开始,语言语音学和实验音法学重新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到2010年代,电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实验语音学的普及,语音学在认识论上走向依赖语音数据。最近十几年来,认识论再次转向,实验数据被认为是有用的,但起辅助作用。语言语音学应隶属、服从、服务于语言学,应为音法范畴的确立提供证据。现有的语音学基本概念都来自欧洲音素优势型语言,它们对声调和发声态无能为力。要建立一套真正的普适理论,需要全面了解亚非美洲的发声活跃型语言。近年来,国内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很多过去未知的发声态和声调现象,由此发展出一个更为一般的语音学基本框架,并建立起音法类型学和演化音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语音学 实验语音学 语言语音学 音法学 发声态 音法类型学 演化音法学
下载PDF
汉语双字名词识别的时间进程——基于视觉单模态词形匹配任务的脑电研究
9
作者 丁彧藻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书面词语的识别是阅读的基础,但是在特定实验任务下汉语双字名词各种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并不清晰。使用视觉单模态的词形匹配任务,发现在识别的早期阶段(~130-230ms),目标词和首词之间词形的不同或字的失匹配在头皮前区会引发增大的P2效... 书面词语的识别是阅读的基础,但是在特定实验任务下汉语双字名词各种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并不清晰。使用视觉单模态的词形匹配任务,发现在识别的早期阶段(~130-230ms),目标词和首词之间词形的不同或字的失匹配在头皮前区会引发增大的P2效应,其不受语义变量的调节,主要反映了正字法信息的加工;在N400时间窗口,真词对照条件下的目标词比语义相关条件下的目标词在顶区引发的负走向脑电波更大。这些发现说明在N400阶段,即使被试没有被明确要求关注语义,词的语义表征也被自动激活。汉语双字名词识别的时间进程较为清晰地限定在P2至N4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形匹配 时间进程 双字名词 ERP
下载PDF
维吾尔语言专业学习者元音发音的实验研究——以南疆K大学为例
10
作者 阿依努尔·亚生 麦麦提艾力·依的力斯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论文以语音格局理论、迁移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运用实验语音法提取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维吾尔语元音的第一共振峰(F1)和第二共振峰(F2)数据,绘制声学元音图,并对维吾尔语和汉语语音格局,以及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和维吾尔语标准发音人... 论文以语音格局理论、迁移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运用实验语音法提取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维吾尔语元音的第一共振峰(F1)和第二共振峰(F2)数据,绘制声学元音图,并对维吾尔语和汉语语音格局,以及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和维吾尔语标准发音人元音声元图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了汉语语音对维吾尔语元音学习在元音格局和发声态两方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期帮助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了解汉维两种语言在语音格局和发声态方面的差异并提升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 汉语元音 维吾尔语元音 发音 影响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计算音系学:原理、方法及未来发展
11
作者 赵永刚 黄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83,共15页
计算音系学是计算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语转换、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都与其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对计算音系学及其研究对象进行详细介绍,接着详细分析了计算音系学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有限状态模式和联结主义方法,最后... 计算音系学是计算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语转换、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都与其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对计算音系学及其研究对象进行详细介绍,接着详细分析了计算音系学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有限状态模式和联结主义方法,最后依据国内外音系学研究现状,指出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计算机科学研究应更多地关注和研究自然语言的音系现象,利用数学、逻辑学等工具,多维结合,共同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音系学 有限状态模式 联结主义方法 自然语言处理
下载PDF
从隋唐等早期注音看南北朝至隋唐的全浊上声变去声
12
作者 孙玉文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4,共24页
在既往有关汉语全浊上声变去声最早出现时期的基础上,率先大规模利用海内外发现的《经典释文》以讫五代时期有关汉语的多种注音材料,包括正音和反切,设计具体的考订方法,论证汉语语音史上的浊上变去现象。魏晋之交有浊上、浊去相混的异... 在既往有关汉语全浊上声变去声最早出现时期的基础上,率先大规模利用海内外发现的《经典释文》以讫五代时期有关汉语的多种注音材料,包括正音和反切,设计具体的考订方法,论证汉语语音史上的浊上变去现象。魏晋之交有浊上、浊去相混的异读,南北朝仍之,但是零星发生的现象,难以断定为是后代浊上变去的前身。到隋唐五代,北方汉语浊上变去急剧发展,今所见用例甚多,可以确定是浊上变去现象。到宋代,已完成全浊声母清音化,浊上变去正式完成。自晚唐五代始,浊上变去逐步扩散,由北向南推移,使得汉语绝大多数方言都产生浊上变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注音 音变时期 浊上变去 方言 汉语语音史 《慧琳音义》
下载PDF
说话技巧类图书畅销的现实动因与发展进路
13
作者 易图强 贾洁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21世纪10年代以来,说话技巧类图书强势崛起,并迅速成为畅销品种。这顺应了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追求说话技巧契合语言发展规律,媒介技术变革和网络语言文化环境催生言语对话创新性发展,工具性的说话技巧满足现实生活和市场营销的实际需... 21世纪10年代以来,说话技巧类图书强势崛起,并迅速成为畅销品种。这顺应了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追求说话技巧契合语言发展规律,媒介技术变革和网络语言文化环境催生言语对话创新性发展,工具性的说话技巧满足现实生活和市场营销的实际需要。未来,说话技巧类图书选题将针对读者需求不断细分,不仅重视说话技巧,还重视文化内涵和言语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技巧类图书 畅销书 社交媒体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诗歌语音转喻机制研究
14
作者 黄少静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语音转喻是借助语音形式的概念转喻,是从语音层次实现其意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方式。语音美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美的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语音转喻的表现类型,从语音凸显、心理可及和语境依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 语音转喻是借助语音形式的概念转喻,是从语音层次实现其意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方式。语音美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美的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语音转喻的表现类型,从语音凸显、心理可及和语境依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语音转喻的运作机制与特征,并从体认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阐释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语音转喻的思维逻辑,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转喻的理论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中国古典诗歌 语音转喻 机制
下载PDF
塔吉克族汉语单字调习得声学实验研究
15
作者 李素秋 《喀什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6-62,共7页
塔吉克族习得国家通用语言,声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论文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在规定的采样率和采样精度下考察了10名塔吉克族习得汉语单字调的声调格局、调长、调域,并和普通话一级甲等发音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塔吉克族将阴平、阳... 塔吉克族习得国家通用语言,声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论文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在规定的采样率和采样精度下考察了10名塔吉克族习得汉语单字调的声调格局、调长、调域,并和普通话一级甲等发音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塔吉克族将阴平、阳平读成了微降调;上声调型正确,但终点较低;去声起点不够高,终点降不到位。阴平和去声的调长比普通话发音人长,阳平和上声的调长则比普通话发音人短。阴平调域较宽,阳平、上声、去声调域则较窄。相比而言,塔吉克族女性比男性发音准确。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吉克 汉语 单字调 声学实验
下载PDF
失语症群体话语沟通:会话过程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文 谭淑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99,F0002,共7页
失语症是因大脑损伤而引发的语言障碍,因大脑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的表现,患者往往表现出语法缺失、言语迟缓、命名困难等。失语症群体的社交互动涵盖了话轮构建、会话修正、序列结构和话题管理等四个方面,失语症患者的会... 失语症是因大脑损伤而引发的语言障碍,因大脑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的表现,患者往往表现出语法缺失、言语迟缓、命名困难等。失语症群体的社交互动涵盖了话轮构建、会话修正、序列结构和话题管理等四个方面,失语症患者的会话修正呈现出异于常规的某些特征。话轮是构成会话的基本要素,在具备基本话轮转换能力的前提下,失语症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话语迟滞现象,话轮构建单位相对简约;会话修正通常由阻碍源,修正引导和修正执行三部分组成。会话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话轮组成序列,序列结构是会话分析的核心,是理解谈话如何开始的关键;互动中话题的管理是会话分析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失语症患者主动发起话题的情况相比语言能力健全的人要少得多。因此,会话分析可以用于失语症患者及其照料者的介入研究。在会话分析的基础上,要开发专门针对失语症的会话分析量表,并根据量表内容对失语症进行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分析 失语症 互动沟通 会话特征
下载PDF
晚开口幼儿表达性词汇习得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17
作者 陈思齐 刘巧云 +4 位作者 夏彬 王洁 赵航 丁艳华 席居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目的分析晚开口幼儿的表达性词汇习得特征及可能导致幼儿晚开口的高危因素。方法以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0例12~27月龄晚开口幼儿(late talkers,LT)为病例组(其中12~16月龄22例,17~27月龄48例),以同期该院体检的103例正... 目的分析晚开口幼儿的表达性词汇习得特征及可能导致幼儿晚开口的高危因素。方法以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0例12~27月龄晚开口幼儿(late talkers,LT)为病例组(其中12~16月龄22例,17~27月龄48例),以同期该院体检的103例正常幼儿(normal toddler,NT)为对照组(其中12~16月龄40例,17~27月龄63例)。采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短表评估LT和NT的表达性词汇,分别通过年龄和词汇量匹配LT与NT,并分析其习得特征。回顾性收集幼儿围产期、遗传、喂养及家庭环境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幼儿晚开口的高危因素。结果12~16月龄的LT和NT均以社交性词汇为主;17~27月龄的LT与年龄相匹配和词汇量相匹配的NT相比,社交性词汇占比更高,普通名词占比更低(P<0.05),动词和封闭词占比显著低于年龄相匹配的NT(P<0.05),与词汇量相匹配的NT无显著差异(P>0.05)。LT的形容词占比与年龄相匹配和词汇量相匹配的NT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新生儿住院史、满6月龄未添加固体类食物、电子屏幕使用时间≥30 min是幼儿晚开口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晚开口幼儿不仅表达性词汇发育迟缓,词类组成也存在异常。幼儿晚开口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对男童、有新生儿住院史的幼儿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加强科学喂养及早期屏幕暴露危害的科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开口幼儿 表达性词汇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学前儿童普通话声母评估:评估材料的形式及评估方式的影响
18
作者 徐帅 万勤 +1 位作者 黄治物 李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普通话声母评估中,不同的评估材料形式及评估方式是否会对声母评估的准确性和评估时间产生影响。方法评估材料的形式包括词语和句子、评估方式包括复述和自主表达,组合为四种不同的评估任务,即命名词语、自主表达句子、复... 目的探讨儿童普通话声母评估中,不同的评估材料形式及评估方式是否会对声母评估的准确性和评估时间产生影响。方法评估材料的形式包括词语和句子、评估方式包括复述和自主表达,组合为四种不同的评估任务,即命名词语、自主表达句子、复述词语、复述句子。采用自编材料,对160例学前儿童进行评估,分析四种评估任务下的声母正确率、声母音系历程数量及评估时间的差异。结果①不同评估材料的形式及评估方式对儿童声母正确率及音系历程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不同评估材料的形式对评估时间的影响显著(P<0.05),词语评估所用的时间更短;不同评估方式对评估时间的影响显著(P<0.05),复述评估时间更短。结论儿童普通话声母评估中,评估材料的形式及评估方式对评估的准确性影响较小,在综合考虑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建议选择词语复述的评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材料的形式 评估方式 声母 评估时间
下载PDF
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韵律特征研究
19
作者 郑力瑾 肖永涛 木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研究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语调、重音差异,为临床该群体韵律评估、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例49±16岁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BDAE 1级、2级各10例)和10例语言功能正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raat采集受试者四个声调语料的录音,导入... 目的研究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语调、重音差异,为临床该群体韵律评估、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例49±16岁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BDAE 1级、2级各10例)和10例语言功能正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raat采集受试者四个声调语料的录音,导入实时言语测量仪分析得出基频标准差(F0SD)、频率有效范围(ΔF)、相对强度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BDAE 1级、2级组与正常组之间F0SD、ΔF和相对强度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BDAE 1级组各指标显著小于BDAE 2级组(P<0.05);②在四个声调中,BDAE 1级组各指标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发阳平声调时,BDAE 1级组相对强度比显著小于正常组(t=-7.457,P<0.001);发其他声调时,BDAE 2级组相对强度比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发上声和去声时,BDAE 2级组F0SD、ΔF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③BDAE 1级组发阴平声调时,F0SD、ΔF显著小于其他三个声调(P<0.05),发阳平声调时各指标均显著小于发上声时(P<0.01),阳平声调的相对强度比显著小于去声(t=-2.921,P=0.009<0.01);BDAE 2级组阴平声调的相对强度比显著小于上声调(t=-3.942,P=0.001<0.01);正常组发阴平声调时F0SD、ΔF显著小于发上声(t_(F0SD)=tΔF=-2.513,P_(F0SD)=P_(ΔF)=0.022<0.05)和去声声调(t_(F0SD)=-2.296,P_(F0SD)=0.034<0.05;t_(ΔF)=-2.261,PΔF=0.036<0.05)。结论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韵律受损,程度越重受损越明显;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上声、去声的语调有明显缺失;BDAE 1级患者阳平声调重音受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流畅性失语 韵律 语调 声调 重音
下载PDF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超 尤妍颜 +4 位作者 郭倩倩 董瑞娟 孔颖 郑妍 陈雪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影响,初步获得不同年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规律。方法按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将36例儿童分为三组:组1包含13例受试者,植入年龄12~24个月,平均18....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影响,初步获得不同年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规律。方法按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将36例儿童分为三组:组1包含13例受试者,植入年龄12~24个月,平均18.4±3.7个月;组2包含13例受试者,植入年龄24~36个月,平均28.7±2.9个月;组3包含10例受试者,植入年龄36~48个月,平均42.8±4.0个月。分别于开机时及开机后1、3、6、9、12个月使用录像分析法对患儿的轮流交流、主动交流、听觉注意和视觉交流四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三组儿童的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都随开机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长趋势;在开机6个月时,组1和组2的轮流交流能力得分较组3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评估阶段组间轮流交流能力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机6个月和12个月时,组1和组2的听觉注意能力得分较组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评估阶段组间听觉注意能力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开机后第一年主动交流和视觉交流这两项前语言交流能力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植入年龄对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的前语言能力发展有一定影响;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可以作为汉语言儿童前语言交流能力的主要指标,主动交流和视觉交流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前语言交流能力 录像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