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层结构“动+介”的词汇化及介词的赋元功能
1
作者 吴立红 张欣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4-53,共10页
“动+介+宾”结构是一个具有规律性且呈现出凝固化倾向的结构,从历时角度来看,“动+介+宾”结构并不是新出现的语法现象,而是从古代汉语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后来介词短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普遍,本结构才显得尤为特殊。从共时角度对“... “动+介+宾”结构是一个具有规律性且呈现出凝固化倾向的结构,从历时角度来看,“动+介+宾”结构并不是新出现的语法现象,而是从古代汉语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后来介词短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普遍,本结构才显得尤为特殊。从共时角度对“动+介+宾”结构进行特征分析,介词充当了赋元和信息补充的作用,“动+介+宾”结构经过了一个跨层再分析的过程,将其定义为动宾结构更为合理,结构中的介词发生了去范畴化的现象,逐渐实现了与动词成分的跨界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介+宾”结构 词汇化 赋元功能 介词并入现象
下载PDF
名词短语国外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曾冬梅 姜超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8,共10页
名词短语作为重要词语组合之一,在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更是持续的热点,国外相关研究从1945年以来形成了气候,但是却没有相关研究综述。因此,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 名词短语作为重要词语组合之一,在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更是持续的热点,国外相关研究从1945年以来形成了气候,但是却没有相关研究综述。因此,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从文献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对1945-2022年期间关于名词短语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1)国外名词短语研究广泛且分散,发文国家多,仅形成美国、英国和法国三个高中介中心型国家。中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发文量前五国家之一;(2) Schriefers、Caramazza和Costa发文量多且已形成合作网络。中国作者中香港城市大学兰舸形成了一定的合作网络。Chomsky和Levelt文献影响力最大;(3)名词短语生成、词序、一致性、搭配、名词短语复杂性是名词短语研究的热门话题。高被引文献主题集中在名词短语生成和名词短语复杂性两个方面,代表名词短语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短语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中国民族语言借用汉语动词的类型
3
作者 黄成龙 久西杰 小平(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1期1-24,共24页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历史。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人类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手段彼此沟通与交流。在不同人群交往过程中,甲语言与乙语言接触,相互影响,甲语言借用乙语言的词汇或者结构不可避免...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历史。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人类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手段彼此沟通与交流。在不同人群交往过程中,甲语言与乙语言接触,相互影响,甲语言借用乙语言的词汇或者结构不可避免,因此,语言中的借词是研究人类交往历史的活化石。尽管借词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与变化,然而,人类关注借词问题只不过100多年的历史。自十九世纪后半叶惠特尼开创借词的研究以来,学者们对人类语言或者具体语言借词的研究从未间断过。词汇借用是人类语言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动词借用比名词借用要难,在借用动词过程中不同语言借用方式有所差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密切接触,几乎每种少数民族语言都或多或少借用汉语动词。重点讨论和分析少数民族语言借用汉语动词的手段和类型。少数民族语言借用汉语动词主要采用直接借用、添加动词化词缀、添加轻动词、结构调适四种类型。少数民族语言借用汉语动词的手段受语言的谱系关系、形态特点、句法结构以及区域性的影响。文章对语言接触研究和区域类型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学 少数民族语言 动词借用 结构调适
下载PDF
从全文检索到语言计量和语言智能——语料库研究应用的三个层次及资源
4
作者 李斌 张艺璇 冯敏萱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45,共9页
20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在规模、深度甚至模态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由全文检索到语言智能的巨大飞跃。语料库的分类一般从收录语言材料的地域、时代、语种、语体、语域等层面,或语音、词法、句法、语义... 20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在规模、深度甚至模态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由全文检索到语言智能的巨大飞跃。语料库的分类一般从收录语言材料的地域、时代、语种、语体、语域等层面,或语音、词法、句法、语义、篇章等标注层级,或面向具体的研究问题等角度来划分。但更基本的、却较少关注的问题是语料库的构建和应用是面向学者的语言研究需要,还是面向计算机的语言计算建模需要。本文从语料库研究和应用的角度出发,将语料库研究划分为面向全文检索、语言计量和语言智能等三个层次,着重介绍了与后两者相关的期刊、会议和成果资源,助力研究者确定研究范式,构建和使用相匹配的标注语料库,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全文检索 语言计量 语言智能 计算语言学
下载PDF
谢默斯·希尼诗歌不礼貌策略的诗学效果动机研究
5
作者 夏宗凤 刘风光 侯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被誉为继叶芝之后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本研究在厘清不礼貌策略、诗学效果和动机语用三者内在联系基础上,构建诗歌语篇中不礼貌策略的诗学效果动机分析模式,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希尼诗歌加...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被誉为继叶芝之后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本研究在厘清不礼貌策略、诗学效果和动机语用三者内在联系基础上,构建诗歌语篇中不礼貌策略的诗学效果动机分析模式,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希尼诗歌加以探讨。研究发现:诗歌语篇中不礼貌策略产生的诗学效果动机以信息传递动机为主,辅以互动动机。不礼貌策略产生的诗学效果将诗人对个人、民族、历史和文化等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读者;互动动机体现在诗人对爱尔兰民族国家及群体公共形象的构建和维护上。本研究可为认知语用文体研究和希尼诗歌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礼貌策略 诗学效果 动机语用 希尼诗歌
下载PDF
蓄意隐喻视阈下的生态话语建构:以“两山论”为例
6
作者 霍颖 王勃然 《外文研究》 2024年第1期24-29,106,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中,隐喻性语言的使用有助于建构生态话语、生态文化和国家身份。作为隐喻研究的新视角,蓄意隐喻侧重于话语和文本的有意识性,突出隐喻的语言、思维和交流三重特性。基于蓄意隐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探讨... 生态文明建设中,隐喻性语言的使用有助于建构生态话语、生态文化和国家身份。作为隐喻研究的新视角,蓄意隐喻侧重于话语和文本的有意识性,突出隐喻的语言、思维和交流三重特性。基于蓄意隐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探讨了语言和生态的关系,从语言、概念和交际维度揭示了隐喻性语言如何辅助建构生态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意隐喻 两山论 生态话语
下载PDF
从学位论文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学科教学(英语)方向教育硕士为例
7
作者 梅冰 杨朝军 《外文研究》 2024年第2期12-18,105,共8页
基于对8712篇学科教学(英语)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元数据的编码分析,本文借助可视化工具,从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角度(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梳理并归纳了该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结果表明,该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 基于对8712篇学科教学(英语)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元数据的编码分析,本文借助可视化工具,从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角度(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梳理并归纳了该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结果表明,该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规模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同时也存在选题雷同、研究设计过于程式化和过度依赖国外理论等突出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学科教学(英语)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学科教学 英语
下载PDF
“双碳”战略下的德国气候话语语用研究
8
作者 张智 温鸾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研究立足于“双碳”战略大背景,基于语用学视角下的预设和言语行为理论,借助语料库工具,建立联邦政府应对气候问题演讲语料库;综合运用定量定性研究方法,从词汇、句式、语篇层面解读德国气候话语的语用策略。研究发现,德国政府关于气候... 研究立足于“双碳”战略大背景,基于语用学视角下的预设和言语行为理论,借助语料库工具,建立联邦政府应对气候问题演讲语料库;综合运用定量定性研究方法,从词汇、句式、语篇层面解读德国气候话语的语用策略。研究发现,德国政府关于气候问题的演讲话语实现了其气候话语理念在环境领域的传播,并阐释了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同时扩大和巩固了气候话语权,提升了国际领导力和软实力。在推广模式上,德国政府通过预设触发语实施形象塑造战略与情感传递战略,增强了气候话语影响力。最后提出了其对我国气候话语体系建设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话语 预设 言语行为 语用策略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应急语言服务中的应用与展望
9
作者 许文胜 刘巧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人工智能技术助推着语言服务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其高效率、低成本、协同性等特征在应急语言服务领域产生了突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应急语言服务产品、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中的... 人工智能技术助推着语言服务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其高效率、低成本、协同性等特征在应急语言服务领域产生了突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应急语言服务产品、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有望为深化应急语言服务智能化转型的理论研究、推进应急语言服务智能化转型的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应急语言服务 翻译 人才培养 数字化
下载PDF
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的中国形象建构比较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10
作者 刘苹 董格格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一个国家外交部门的发言代表该国的立场和观点,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手段,基于语料库对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话语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可分析和总结双方发言人的话语特... 一个国家外交部门的发言代表该国的立场和观点,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手段,基于语料库对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话语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可分析和总结双方发言人的话语特征及其建构的中国形象。研究发现:中美双方发言人在词汇层面的分类系统和情态系统、话语层面的内容选择和互文性策略上表现出较大差异,他们各自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抗疫、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维度的表现,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者”和“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的差异性形象。两者建构的结果差异如此明显,其原因在于双方政治理念、经济政策、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分歧。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形象的自我建构和他者建构,有必要拓展国家形象塑造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优化话语策略并改善话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新闻发布会 中国形象 语料库
下载PDF
能源危机政治漫画中蓄意隐喻的批评分析——以“健康与疾病”多模态隐喻场景为例
11
作者 赵秀凤 吴雨昕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2,共7页
本文基于蓄意隐喻理论,构建批评隐喻场景分析框架,以能源危机漫画中的“健康与疾病”隐喻场景为例,考察多模态转喻、隐喻及叙事如何通过互动,建构危机中相关行为体的角色及相互关系,蓄意传达其社会交际功能。语料分析表明,该类漫画主要... 本文基于蓄意隐喻理论,构建批评隐喻场景分析框架,以能源危机漫画中的“健康与疾病”隐喻场景为例,考察多模态转喻、隐喻及叙事如何通过互动,建构危机中相关行为体的角色及相互关系,蓄意传达其社会交际功能。语料分析表明,该类漫画主要构建了三类蓄意隐喻场景:吸毒场景、治疗场景和伤亡场景,分别对应于危机话语修辞策略中的归因策略、应对策略和趋近化策略,讽刺批评欧盟在能源问题上的错误定位、荒唐应对和灾难后果。在认知机制上,该类漫画充分调动隐喻和转喻,借助场景中的角色关系、行为、后果等叙事要素,把危机置于个体生命框架进行反讽式建构,形象抨击危机相关行为体。但该类漫画仍囿于西方中心立场,对欧洲能源供应方相关国家进行妖魔化建构,体现了西方定势思维对隐喻选择和场景设置的操控。本文的批评蓄意隐喻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多模态认知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也可为新兴的能源话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意隐喻 多模态隐喻 隐喻场景 批评隐喻分析 政治漫画 能源话语
下载PDF
多模态语境重构与中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字幕翻译为例
12
作者 武建国 李育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共12页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文化已逐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鉴于此,本研究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在量化分析软件ELAN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整合语境重构理论与三维语境分析模式,分析并总结了字幕翻译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多...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文化已逐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鉴于此,本研究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在量化分析软件ELAN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整合语境重构理论与三维语境分析模式,分析并总结了字幕翻译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多模态语境重构过程与原则。研究表明:多模态语境重构涉及各个模态之间的交互融合与意义构建,具体表现为要素添加、要素删减、要素替代和要素转换;此外,在多模态语境重构过程中,译者须遵循灵活筛选、准确输出、动态对等、有效传递和即时反馈的原则,以进一步提高字幕翻译质量并促进影视文化的传播。本文旨在探索多模态语境重构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以期为推动影视文化传播的应用研究领域提供可借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语境重构 中国影视文化的传播 《我和我的祖国》
下载PDF
中美军事新闻报道的趋近化对比——以美国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报道为例
13
作者 邱晋 崔梦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国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基于趋近化理论,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采用的话语策略。中美主流媒体从各自国家利益和意识形... 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国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基于趋近化理论,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采用的话语策略。中美主流媒体从各自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将不同的趋近化策略运用于同一军事事件的新闻构建,营造符合自身利益所需的舆论环境,并由此影响甚至操纵受众的认知、立场和情感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新闻报道 美国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中美主流媒体 趋近化理论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文本摘要的科技名词释义生成方法
14
作者 杜振雷 陈若愚 姜雨杉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科技名词是科学技术形成、积累、交流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为科技名词生成百科性释义,对于普通民众和中文学习者掌握科技名词内涵、正确使用术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科技名词百科释义生成方法。通过网络... 科技名词是科学技术形成、积累、交流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为科技名词生成百科性释义,对于普通民众和中文学习者掌握科技名词内涵、正确使用术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科技名词百科释义生成方法。通过网络采集百科文本和专家撰写的术语释义文章,构建了科技名词百科释义数据集。基于T5 PEGASUS预训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微调,构建了生成式文本摘要模型和建立了科技名词释义生成系统。实验结果显示,本项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在生成质量、语义连贯性和通用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文本摘要 科技名词 术语释义 释义生成 数据集
下载PDF
意义进化视阈的词义创新探究
15
作者 杨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8-86,共9页
哲学-逻辑学走向的词汇语义研究洞见了词汇意义的诸多规律。然而,这一研究范式持客观主义意义观,忽略人和语境因素,词义创新研究未受到应有重视。修辞学-民俗学走向的意义研究持经验现实主义意义观,认为意义发生发展于人与人、人与环境... 哲学-逻辑学走向的词汇语义研究洞见了词汇意义的诸多规律。然而,这一研究范式持客观主义意义观,忽略人和语境因素,词义创新研究未受到应有重视。修辞学-民俗学走向的意义研究持经验现实主义意义观,认为意义发生发展于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意义进化视阈的词义创新探究发现:词义创新是“划分”与“整合”结合的认知深化过程;文化差异导致自然语言之间的范畴精密度、模糊性、典型性不对应。语篇发生视角的词义语境化创新运用分析结果表明,词义创新发生于语篇创造过程,源于作者的创新思维,在语篇意义构建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进化 词义 创新
下载PDF
中俄媒体合作的理论模型建构——基于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扎根分析
16
作者 赵永华 姬家悦 窦书棋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5-54,112,共11页
本研究从合作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中俄媒体合作实践的内容、模式、机制与效果。通过对15位中国驻俄记者、俄罗斯媒体人和学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扎根分析,得出了“合作基础-生产机制-传播落地”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围绕合作基础、生产机制和... 本研究从合作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中俄媒体合作实践的内容、模式、机制与效果。通过对15位中国驻俄记者、俄罗斯媒体人和学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扎根分析,得出了“合作基础-生产机制-传播落地”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围绕合作基础、生产机制和传播落地展开分析,阐述了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中俄媒体合作实践中,浅层次的合作以资源互换为主,深层次的合作则以创造共同的信息空间和话语空间为核心。在浅层次合作中,中俄共建的新闻信息交换平台在失衡的运作模式下变成了一个新闻驯化的微缩场景。在该平台上,俄罗斯媒体筛选中国媒体提供的国际新闻时,遵循的标准是符合国家意志、国家利益和身份。在俄罗斯媒体的框架下,来自中国媒体的大部分新闻事实被过滤。基于失衡的信息交换平台的媒体合作不利于两国共同价值的传播与全球问题的解决。深层次的媒体合作围绕共同话语空间的创造,中俄已构建了较为安全的信息空间,且具备发展为中俄两国共同话语空间的潜力。双方媒体在保持协调关系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信息产品,助力中俄人文交流,为中俄全方位合作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合作 媒体合作 合作传播 扎根分析
下载PDF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中、印、日国家安全观研究
17
作者 施旭 骆静雯 陆旖雯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5-44,111,112,共12页
国家安全观作为一个国家安全政策与战略的核心基础,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也是指导国家安全实践的指针,因此,厘清其特性以及这种特性所形成的跨国异同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然而,国家安全观的文化话语性质及其作用尚... 国家安全观作为一个国家安全政策与战略的核心基础,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也是指导国家安全实践的指针,因此,厘清其特性以及这种特性所形成的跨国异同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然而,国家安全观的文化话语性质及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和重视,而且相关国家的安全观还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分析。论文从文化话语研究视角出发,以中、印、日三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话语为依据,揭示其国家安全观的特点和异同关系。文章指出,中、印更加坚持自主安全立场,印、日更加关注自身安全利益;中主全球视野,日站同盟圈子。印、日同中国之间存在权势张力,前两者呈利己、结盟态势,而后者则呈和平对话态势。基于此分析结果,文章进而提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对外话语体系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话语 国家安全观 异同关系 比较联系
下载PDF
Talmy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实践和发展——体认语义学刍议(之二)
18
作者 王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4-52,111-112,共11页
Talmy的两卷本《认知语义学》对该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旨在动态性建构人类的概念体系,但书中论述的五大图式系统存在不合理之处。文章分析了空间和运动图式系统及其具体应用,包括英语空间介词的直观性体认教学方法,基于体认观简析三个... Talmy的两卷本《认知语义学》对该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旨在动态性建构人类的概念体系,但书中论述的五大图式系统存在不合理之处。文章分析了空间和运动图式系统及其具体应用,包括英语空间介词的直观性体认教学方法,基于体认观简析三个最基本介词at,on,in的原型意义和用法,以及介词如何用于开启运动事件的焦点窗,指出英语中表示方向、路径的前缀可与动作词根融合成词。因此,运动动词可有两类不同的路径卫星,是对Talmy区分卫星框架语和动词框架语的一个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义学 空间与运动 体认语义学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词语计量研究
19
作者 刘军 王静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文章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为研究对象,以词语计量为研究方法,根据共用词、独用词中的高频词、关键词等来反映党的二十大的思想精髓,以及新时代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通过对报告文本的分析,可以多角度、跨学科、全方位地对中共党史展开研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词语计量 文本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涉农企业身份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20
作者 范丽群 宋航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涉农企业的身份建构是企业发展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环节,但其重要性常被忽略。本文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以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从高频名词、高频动词、情态动词和高频词的索引行及搭配的角度分析新希望六和企业... 涉农企业的身份建构是企业发展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环节,但其重要性常被忽略。本文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以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从高频名词、高频动词、情态动词和高频词的索引行及搭配的角度分析新希望六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2021)(英语)的语言特征,提出基于语料库的涉农企业身份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并从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新希望六和企业身份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研究表明,新希望六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建构的企业身份主要为爱国者、社会贡献者、环境保护者、关爱员工及客户至上者等身份。本研究对提升中国涉农企业国际话语建构能力具有参考价值,助力本土涉农企业提高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身份建构 三维话语分析 新希望六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