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17世纪来华西人游记视域下的汉语观
1
作者 林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来华西人撰写中国游记的传统由来已久,他们不仅描绘风俗民情、典章制度,也记录了大量汉语言文字的信息,代表了同时期西方世界对于汉语的普遍认知。在文字方面,西人游记主要围绕汉字数量、源流、字体和构形作介绍;在语音方面,对官话和汉... 来华西人撰写中国游记的传统由来已久,他们不仅描绘风俗民情、典章制度,也记录了大量汉语言文字的信息,代表了同时期西方世界对于汉语的普遍认知。在文字方面,西人游记主要围绕汉字数量、源流、字体和构形作介绍;在语音方面,对官话和汉语声调重点关注,同时对汉语语法、词汇等也皆有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西人 游记 汉字 语音
下载PDF
《祖堂集》双宾句研究
2
作者 孟祥英 龙国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8,共12页
《祖堂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禅宗史著作,是晚唐五代白话文献的典型代表。根据谓语动词的语义特点,《祖堂集》的双宾句分为动作类(给予类、取得类)和言语类(问告类、称呼类)。其特点主要有:在形式上,双宾句中介词“于”逐步脱落;在语义上... 《祖堂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禅宗史著作,是晚唐五代白话文献的典型代表。根据谓语动词的语义特点,《祖堂集》的双宾句分为动作类(给予类、取得类)和言语类(问告类、称呼类)。其特点主要有:在形式上,双宾句中介词“于”逐步脱落;在语义上,问告类数量最多而给予类较少;在成分的使用上,双宾语更为明晰,且带有禅宗色彩,双宾结构的句法功能更为多样。《祖堂集》处于汉语由文言到白话的转折时期,其双宾句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为:文言双宾句式微,白话双宾句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白话文献双宾句式的新篇章;双宾语的语义更为具体,间接宾语趋简而直接宾语趋繁,这为现代汉语双宾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祖堂集》中双宾句与几个介宾结构并存共现,表明中古汉语的句式表达开始丰富多样,这为现代汉语的句法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堂集》 双宾句 文言双宾句 白话双宾句
下载PDF
商周春秋语言演变探略
3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24年第3期1-12,I0001,共13页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或少可见商周与春秋后汉语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古文 春秋雅言 语言演变 《尚书》
下载PDF
冀东mai-la式反切语及其反映的语音问题
4
作者 李子鹤 《辞书研究》 2023年第1期90-103,共14页
冀东mai-la式反切语是解放前在冀东地区使用的一种秘密语。主要切拼规则为:声母、韵母字次序是顺的;反切声母字附加韵,除本字声母为l或零声母外,一律用ai,本字声母为l的,反切声母字为iai,本字为零声母的视本字介音而定;反切韵母字附加... 冀东mai-la式反切语是解放前在冀东地区使用的一种秘密语。主要切拼规则为:声母、韵母字次序是顺的;反切声母字附加韵,除本字声母为l或零声母外,一律用ai,本字声母为l的,反切声母字为iai,本字为零声母的视本字介音而定;反切韵母字附加声一律用l;反切声母字读为阴平调,反切韵母字读本字调。冀东mai-la式反切语能够反映出[tɕ]组辅音与儿韵在音系中的地位、介音在音节中的地位、iong韵母在系统中的地位等音系结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mai-la式反切语 普通话 音位 音节 四呼
下载PDF
汉语“胜-败”义语义场的历时演变 被引量:4
5
作者 钟明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2,共7页
表示战胜了对方即"胜"和被对方打败了即"败"的意义,上古汉语形成一个反义语义场,战胜了对方之义主要用"克"、"捷"、"胜"、"败0"等词,被对方打败了之义主要用"负"... 表示战胜了对方即"胜"和被对方打败了即"败"的意义,上古汉语形成一个反义语义场,战胜了对方之义主要用"克"、"捷"、"胜"、"败0"等词,被对方打败了之义主要用"负"、"败"、"败绩"、"北"等词;发展到中古汉语,先后增加了"输"和"赢"等;发展到近代汉语,又先后增加了"失败"和"胜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败” 反义关系 语义场 历时演变
下载PDF
汉语去声源于韵尾-s说质疑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才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用藏语材料和汉藏比较材料证明 :从调类方面来说 ,跟藏文—s尾字对应的汉语同源字 ,可以是去声字 ,也可以是非去声字。在汉藏同源字中 ,跟汉语去声字有关联的藏文 ,可以是—s尾字 ,也可以是非—s尾字。汉语的去声跟藏语韵尾 -s没有一对... 用藏语材料和汉藏比较材料证明 :从调类方面来说 ,跟藏文—s尾字对应的汉语同源字 ,可以是去声字 ,也可以是非去声字。在汉藏同源字中 ,跟汉语去声字有关联的藏文 ,可以是—s尾字 ,也可以是非—s尾字。汉语的去声跟藏语韵尾 -s没有一对一的对当关系。从调型方面来说 ,-s尾可以影响声调 ,使之产生一个降调 ,非 -s尾也可以有同样的作用。 -s尾和降调也没有一对一的对当关系。汉语去声来自 -s尾的假说值得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声 韵尾 对应 同源字
下载PDF
关于汉语史研究现状的若干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为“赵元任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而作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陈其 立红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3-49,116,共8页
目前,汉语史的研究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其表层原因是对汉语史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缺乏全面而细致的认识,其深层原因是对汉语的本源属性和本质属性缺乏深入而细致的认识。因此,研究汉语史,必须确立一个比较全面而科学的“汉语—语言”观... 目前,汉语史的研究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其表层原因是对汉语史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缺乏全面而细致的认识,其深层原因是对汉语的本源属性和本质属性缺乏深入而细致的认识。因此,研究汉语史,必须确立一个比较全面而科学的“汉语—语言”观和“汉语史—语言史”观,抓住汉语的本源属性、本质属性,从其发展方向、发展形式、发展结果中,寻求其体现本源属性和本质属性的具象形态,才有可能正确客观地阐释汉语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 研究原则 研究方法 本质属性 本源属性 感性认识 理论思考
下载PDF
21世纪《说文解字》文化研究综述(二)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亮 《湘南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21世纪以来关于《说文解字》的文化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涉及了《说文》的农业及医学文化研究、军事文化研究、玉石文化研究、颜色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的新成就。总结了本时期《说文》文化研究四个方面的新特点,也有利于今后更... 21世纪以来关于《说文解字》的文化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涉及了《说文》的农业及医学文化研究、军事文化研究、玉石文化研究、颜色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的新成就。总结了本时期《说文》文化研究四个方面的新特点,也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文化研究 综述 特点
下载PDF
从博士论文看汉语研究——1983至2008年汉语言文字学博士论文分析
9
作者 蒋宇弘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3,共5页
对1983年至今的汉语言文字学的博士论文作了全面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领域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并对1999年以来的汉语言文字学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了简要的述评,探讨了汉语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博士论文 汉语研究 现状和发展趋势
下载PDF
学科史话语构建视域下的汉语术语系统发展史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润泽 黄鑫宇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立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史话语以记录中国本土学科知识之源流脉络为要务,可以说是汉语学科身份及其地方性价值得以确立之本。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语境中,各汉语学科知识体系相继经历了从自主知识生产到中西知识接触及竞争等发展阶段... 立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史话语以记录中国本土学科知识之源流脉络为要务,可以说是汉语学科身份及其地方性价值得以确立之本。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语境中,各汉语学科知识体系相继经历了从自主知识生产到中西知识接触及竞争等发展阶段,这一独特历史路向非籍西方学科史观可予以统述。各汉语学科话语的形成与发展,实则伴随着传统术语与外源术语的类型分化与源流消长。借助汉语学科术语系统的发展史研究,能够从整体上明晰相应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脉络,从而为重述中国学科史提供参照。与此同时,开展各学科领域传统术语遗产的挖掘与阐释,则是中国学科史话语构建应有的题中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科史 术语系统发展史 话语构建
下载PDF
“东亚汉籍谚解文献集成与明清汉语史研究”简介
11
《东疆学刊》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22年,以延边大学金哲俊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籍谚解文献集成与明清汉语史研究”获批。东亚汉籍谚解文献主要指的是在东亚历史上曾经普遍存在的一种采用朝鲜谚文或日本假名、越南喃字拉丁字母对汉文或汉... 2022年,以延边大学金哲俊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籍谚解文献集成与明清汉语史研究”获批。东亚汉籍谚解文献主要指的是在东亚历史上曾经普遍存在的一种采用朝鲜谚文或日本假名、越南喃字拉丁字母对汉文或汉字进行释音释义释字的对译文献,其中包括日韩“训点”文献。在此之中,用所在国文字标记汉文的文献,既有传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中国古典汉文文献,如《诗经》《春秋》《三传》等儒家经学文献,也有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本土学者用汉字书写的汉文学习书文献,如《老乞大》《朴通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研究 金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延边大学 汉籍 汉字书写 儒家经学 拉丁字母
下载PDF
论“为”字被动式的起源
12
作者 孙会强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字被动式产生于战国晚期,表被动的介词“为”由“成为”义的动词“为”语法化而来。在述宾结构“为NN”“为N”结构中,N为名动兼类词,上古汉语名动兼类词的分化使“为NN”“为N”中的N演变为动词,促使“为”由动词语法化为表被动... “为”字被动式产生于战国晚期,表被动的介词“为”由“成为”义的动词“为”语法化而来。在述宾结构“为NN”“为N”结构中,N为名动兼类词,上古汉语名动兼类词的分化使“为NN”“为N”中的N演变为动词,促使“为”由动词语法化为表被动的介词,“为NN”“为N”则由述宾结构演变为“为NV”“为V”被动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语法化 介词 被动
下载PDF
上古汉语[动作+结果]融合词“从隐含到呈现”
13
作者 罗佳雪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上古汉语[动作+结果]语义融合词的发展,是词汇“从隐含到呈现”趋势下的重要一类。动作与结果融合词在“隐含语义”上存在“动作中隐含结果”或“结果中隐含动作”的不同偏向,在厘清“隐含语义”性质的基础上,注意以“前后阶段语义内容... 上古汉语[动作+结果]语义融合词的发展,是词汇“从隐含到呈现”趋势下的重要一类。动作与结果融合词在“隐含语义”上存在“动作中隐含结果”或“结果中隐含动作”的不同偏向,在厘清“隐含语义”性质的基础上,注意以“前后阶段语义内容相等”为判断标准,排除使动用法与语境赋予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 呈现 动作 结果 词义
下载PDF
文獻處理與詞典編纂及修訂(續)
14
作者 董志翹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85-124,283,共41页
詞典編纂及修訂,依靠的主要材料是各類文獻。如果對各類文獻資料處理不當(包括收集、鑒定、選擇、整理、識讀、提煉、應用),即會嚴重影響詞典的品質,甚至會造成硬傷。本文就《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修訂中遇到的涉及文獻處理的問題,分類... 詞典編纂及修訂,依靠的主要材料是各類文獻。如果對各類文獻資料處理不當(包括收集、鑒定、選擇、整理、識讀、提煉、應用),即會嚴重影響詞典的品質,甚至會造成硬傷。本文就《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修訂中遇到的涉及文獻處理的問題,分類舉例談談自己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獻 處理 詞典 編纂 修訂
下载PDF
《三朝北盟會編》異文考辨與漢語史研究
15
作者 許峻瑋 徐多懿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199-211,285,286,共15页
《三朝北盟會編》卷帙浩繁、來源複雜、版本衆多,清代以前只有抄本流傳於世。各版本因所據底本不同、抄寫質量不同,造成版本之間異文情況嚴重。本文將許涵度刻本與中華再造善本影印的明抄本、日本京都大學藏舊抄本對勘,條舉諸本異文並... 《三朝北盟會編》卷帙浩繁、來源複雜、版本衆多,清代以前只有抄本流傳於世。各版本因所據底本不同、抄寫質量不同,造成版本之間異文情況嚴重。本文將許涵度刻本與中華再造善本影印的明抄本、日本京都大學藏舊抄本對勘,條舉諸本異文並加以考辨,據以糾正《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編·宋代卷》所摘録《會編》語料的諸多錯漏。同時,諸版本間的異文還能爲漢語史研究提供參考。目前學界廣泛使用的許涵度刻本存在大量臆改、誤改之處,絶不能説是漢語史研究的可靠資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朝北盟會編》 版本 異文 漢語史
下载PDF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评《汉语言学新视界2019》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媛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I0006-I0006,共1页
语言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产物之一,其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架接起基本的桥梁。汉语言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组成部分,其诞生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并紧随实践发展融入创新的元素,在无形中折射着我国社会生活所经历的种种变迁、发展及进... 语言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产物之一,其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架接起基本的桥梁。汉语言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组成部分,其诞生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并紧随实践发展融入创新的元素,在无形中折射着我国社会生活所经历的种种变迁、发展及进步,因而能够被沿用至今并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联系 日常生活实践 汉语言 新视界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 与时俱进
下载PDF
十九世纪汉语的传播与流变:《汉语手册》绪论(1863) 被引量:1
17
作者 詹姆斯.萨默斯 亢永兴 方环海 《海外华文教育》 2011年第3期89-94,共6页
英国汉学家詹姆斯·萨默斯(James Summers)教授于1863年出版了《汉语手册》,从学术史来看,该书能够站在普通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相对全面地考察了汉语的语言现象,许多观点非常精到,得出的一些关于汉语的研究结论,都已达到当... 英国汉学家詹姆斯·萨默斯(James Summers)教授于1863年出版了《汉语手册》,从学术史来看,该书能够站在普通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相对全面地考察了汉语的语言现象,许多观点非常精到,得出的一些关于汉语的研究结论,都已达到当时语言学界的前沿水平,值得重视。本刊2011年第1期曾刊发该书的《前言》部分译文,为了进一步引起对外汉语学界对詹姆斯·萨默斯这部重要著作的关注,本刊特地约请翻译并刊发该书的《绪论》部分,标题系本刊编辑部所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绪论》 汉语 十九世纪 手册 比较语言学 流变 传播 普通语言学
下载PDF
早期南洋华语文献中的闽南话因素研究
18
作者 李计伟 吴玉瑞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南洋华语深受闽南话影响。语音方面,南洋华语的一些音译外来词是经由闽南话从其他语言译借的。词汇、语法方面,南洋华语嵌入了诸多闽南话特色词及特色结构,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同期中国本土文献的鲜明特征,这是当时南...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南洋华语深受闽南话影响。语音方面,南洋华语的一些音译外来词是经由闽南话从其他语言译借的。词汇、语法方面,南洋华语嵌入了诸多闽南话特色词及特色结构,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同期中国本土文献的鲜明特征,这是当时南洋社会多语接触及闽南话强势地位的一个反映。考察早期南洋华语文献中的闽南话因素,对于深入认识早期南洋社会语言生活、华语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 华语 闽南话 语言接触
下载PDF
2021年传统语言文字学著作盘点
19
作者 郭敬燕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2年第1期28-36,共9页
本文聚焦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领域,以2021年国内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著作为线索进行盘点,分别从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研究领域,以及近几十年来新兴的词汇研究领域进行梳理和探察,以期呈现当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趋势、成就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文字 音韵 词汇
下载PDF
中华文化认同视阈下魏晋南北朝时西域的汉语使用
20
作者 吴爽 《语言与翻译》 2023年第3期36-41,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后我国的又一社会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人民迁徙、南北交往、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汉晋时期迁往西域的中原人口,多数来自今山西、陕西、河南,尤其是河西走廊一带,他们使用的汉语以北方方言,尤其是西北方言为... 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后我国的又一社会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人民迁徙、南北交往、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汉晋时期迁往西域的中原人口,多数来自今山西、陕西、河南,尤其是河西走廊一带,他们使用的汉语以北方方言,尤其是西北方言为主。结合出土文献来看,这一时期出土的官方文书格式相对固定、严密,用词典雅,而民间文书则常出现与当时口语十分接近的文白夹杂的文体。公文之“雅”与民间文书之“俗”,成为这一时期汉语使用的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认同 魏晋南北朝 西域 汉语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