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1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隐性否定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明辉 闫语萌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隐性否定以“无显性否定形式”和“具有否定意义”为条件,学界大体从概念界定、表达形式、语用功能以及新理论视角等方面对隐性否定加以研究。对目前的隐性否定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求明确学界在隐性否定研究领域的现状和不足,从... 隐性否定以“无显性否定形式”和“具有否定意义”为条件,学界大体从概念界定、表达形式、语用功能以及新理论视角等方面对隐性否定加以研究。对目前的隐性否定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求明确学界在隐性否定研究领域的现状和不足,从而确定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否定 概念界定 表达形式 语用功能 类型学 构式语法
下载PDF
面向中文学习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融媒体知识库构建研究
2
作者 亢世勇 王兴隆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新词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记录、整理、研究新词语,编纂、出版新词语词典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而且具有社会学、文化学价值。近年来学界编辑出版新词语词典90多部,发表研究论文90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20多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 新词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记录、整理、研究新词语,编纂、出版新词语词典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而且具有社会学、文化学价值。近年来学界编辑出版新词语词典90多部,发表研究论文90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20多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适应中文教育、文化传承的需求,目前取得的成果还存在诸多不足,亟需开发现代汉语新词语融媒体知识库。应该收集整理新时代以来的新词语与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汇集在一起,形成大型的知识库。在此基础上,遴选一部分典型的新词语,整合相关资源,构建融媒体知识库,以满足全球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需要。此项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语 融媒体 知识库 中文学习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
3
作者 张宏莉 刘奇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表征,也是本国在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本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语料库分析工具为辅助,定量定性结合分析2020年以来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表明,哈媒使用词汇选择、...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表征,也是本国在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本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语料库分析工具为辅助,定量定性结合分析2020年以来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表明,哈媒使用词汇选择、及物性系统、隐喻、互文、情感倾向等话语策略,塑造出多元复杂的中国形象。中哈两国的高质量合作和“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分别是正面和负面中国形象生成的主要原因。运用话语策略讲述中国、以实际行动打破“中国威胁论”的谣言或将成为提升中国形象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哈萨克斯坦 主流媒体 批评话语分析 语料库
下载PDF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与语文教育
4
作者 杨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的召开与语文教育密切相关,会议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普通话定义、简化汉字论争、汉语拼音方案实施等问题,这些问题促进了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及教学工具的发展。语文教育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现代汉语规范问...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的召开与语文教育密切相关,会议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普通话定义、简化汉字论争、汉语拼音方案实施等问题,这些问题促进了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及教学工具的发展。语文教育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研究成果的影响,并引领现代汉语规范运动向健康积极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 语文教育 改革
下载PDF
由“舍小取大”现象看国语圈、华语圈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
5
作者 刁晏斌 梁小柔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立足于华语词汇运用中极富特点的“舍小取大”现象,举例说明了国语圈、华语圈的共性特征、个性差异,以上两种表现代表了各言语子社区相互关系的基本事实类型。对上述事实的发掘,开辟了“传统”研究之外了解和认识华语的一个新视角... 文章立足于华语词汇运用中极富特点的“舍小取大”现象,举例说明了国语圈、华语圈的共性特征、个性差异,以上两种表现代表了各言语子社区相互关系的基本事实类型。对上述事实的发掘,开辟了“传统”研究之外了解和认识华语的一个新视角、新方向,有助于华语研究拓宽视野、扩大范围、增添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研究 “舍小取大”现象 国语圈 华语圈
下载PDF
“铸牢”话语中民族共同体形象的认知分析及其体系建设
6
作者 杨德明 刘阳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铸牢”话语应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其研究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出发。文章先对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代表的话语材料进行认知分析后发现:文本重心不同地调用结构构型策略的图式效果、框架化策略的多视角效应以及识别定... “铸牢”话语应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其研究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出发。文章先对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代表的话语材料进行认知分析后发现:文本重心不同地调用结构构型策略的图式效果、框架化策略的多视角效应以及识别定位策略的参与者角色控制来完成话语目的,建构出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后从话语体系建设视角对当前我国“铸牢”话语体系的话语原则、话语主体、话语内容以及话语方式进行概括后发现:“铸牢”话语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哲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之产物。三层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主体结构赋予了铸牢话语丰富的新时代内涵。我们应改善“铸牢”话语“重内轻外、重前轻后”的呈现方式,提高下沉性、扩大传播,带动创新生产以强化“铸牢”话语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 批评认知语言学 形象建构 话语建设
下载PDF
区域国别学与语言治理研究的互动与反哺
7
作者 张小曼 骆新春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语言既是其研究的重点,也是其研究的重要载体。构建区域国别学,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离不开语言治理研究。语言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自下而上的涵盖面广泛的... 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语言既是其研究的重点,也是其研究的重要载体。构建区域国别学,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离不开语言治理研究。语言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自下而上的涵盖面广泛的治理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语言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政策和社会语言生活,对语言教育生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区域国别学的学科设置,有利于做好区域国别学本体研究,也有利于培养学科人才。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语言治理研究,可以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语言学 语言治理 交叉学科
下载PDF
模因论视角下的舆情危机应对话语互文策略研究
8
作者 杨家勤 吴欣玥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舆情危机应对话语旨在回答质疑、引导舆情向好发展,关键是要说服受众接受舆情引导。为此舆情危机应对话语不仅需要引用亲历者权威、官方权威、机构权威等提升话语权威,还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运用不同的语篇类型提高话语的论辩说服力,于是... 舆情危机应对话语旨在回答质疑、引导舆情向好发展,关键是要说服受众接受舆情引导。为此舆情危机应对话语不仅需要引用亲历者权威、官方权威、机构权威等提升话语权威,还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运用不同的语篇类型提高话语的论辩说服力,于是话语的互文性特色十分显然。同时为拉近与受众距离,相关话语还需要模仿各个层阶受众的话语风格,为论辩说服奠定情感基础。与此同时,源头各异的互文材料也需遵从语篇性规则,服务于语篇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危机应对话语 互文性 语篇性
下载PDF
论中文在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功能及影响力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冰天 沈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6,共13页
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科技领域的语言竞争和语言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对科技领域语言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对中文在世界科技领域的语言功能及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文本借鉴语言功能分类理论,尝... 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科技领域的语言竞争和语言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对科技领域语言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对中文在世界科技领域的语言功能及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文本借鉴语言功能分类理论,尝试建立世界科技竞争中的语言功能分析框架,归纳语言功能参数,基于对科学网(Web of Science)近20年收录的中文科技成果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三个层面、九个维度总结、分析和讨论中文在世界科技竞争中语言功能发挥的现状及成因,并对如何提升中文在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影响力提出语言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 语言功能 科技领域 科技竞争 语言规划
下载PDF
基于构式家族观念的“从X+V到Y”语义研究
10
作者 高原 韩立秋 缪志波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从X+V到Y”原型构式是“从+地点名词+位移动词+地点名词”,基本构式义是空间位移义。在隐喻的作用下,“从X+V到Y”构式的扩展突破了空间位移范畴,产生出了时间变化义、数量变化义、事物变化义和人物变化义。以空间位移义为中心,与这... “从X+V到Y”原型构式是“从+地点名词+位移动词+地点名词”,基本构式义是空间位移义。在隐喻的作用下,“从X+V到Y”构式的扩展突破了空间位移范畴,产生出了时间变化义、数量变化义、事物变化义和人物变化义。以空间位移义为中心,与这一系列的变化发展义共同构成了“从X+V到Y”的构式家族。该构式语义特点为具体和抽象、可逆与不可逆以及量变和质变。经考察,“从X+V到Y”构式在语体分布上呈现出显著差异,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报道语体>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X+V到Y 构式家族 构式语义 隐喻
下载PDF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用语的构因与特征--基于2012-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127-129,共3页
本文基于近十年“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的语料,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了网络用语的社会性构因和特征。网络用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方言是基于网络物质载体,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社会等要素产生发展的,网络用语的领域分布呈现出“两极... 本文基于近十年“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的语料,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了网络用语的社会性构因和特征。网络用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方言是基于网络物质载体,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社会等要素产生发展的,网络用语的领域分布呈现出“两极+过渡”化,体现了网民主导、政治主体在关键领域发力的局面。网络用语表现出了消遣娱乐性、社会现象性、创新性、时代性和产出使用对象年轻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网络用语 语言变体 社会现象
下载PDF
现代汉语“生命”概念场词语与量词的组合关系
12
作者 杨青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生命”概念场词语在不同的结构中与量词的组合能力存在差别,这是受到了它们搭配后隐含的意义或名词音节数量的影响。“次”与“生命”搭配使用,一般都着眼于生命的唯一性;“条”与“性命”搭配使用,往往带有客观叙述色彩,这些都影响... “生命”概念场词语在不同的结构中与量词的组合能力存在差别,这是受到了它们搭配后隐含的意义或名词音节数量的影响。“次”与“生命”搭配使用,一般都着眼于生命的唯一性;“条”与“性命”搭配使用,往往带有客观叙述色彩,这些都影响了它们在某些结构中的组合。“命”作为一个单音节词,它与量词的组合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概念场 量词 组合关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语文运动的新叙事——评《汉字革命:中国语文现代性的起源(1916—1958)》
13
作者 林佳信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钟雨柔《汉字革命:中国语文现代性的起源(1916—1958)》一书研究了1916年开始一直到1958年终结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历程,借用“语音中心主义的二律背反”的概念,构建了一个20世纪汉字革命、文学革命以及20世纪政治相互缠绕的历史,同时引入... 钟雨柔《汉字革命:中国语文现代性的起源(1916—1958)》一书研究了1916年开始一直到1958年终结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历程,借用“语音中心主义的二律背反”的概念,构建了一个20世纪汉字革命、文学革命以及20世纪政治相互缠绕的历史,同时引入了全球的文化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突破了以往关于拼音文字运动、国语运动或“语文现代化”的叙事。由于“二律背反”的限定,“语言中心主义”这个解构主义概念被增补了辩证法的形式,将汉字革命历史上出现的断裂和异质性思想统统纳入其内部。瞿秋白“文腔革命”的语言政治,虽然诉诸于言文一致的策略,但是其内在结构和所要解决的难题已发生改变,不适合在“语音中心主义”的脉络中进行讨论。作为这一历史的终结,唐兰的“汉字拼音化”主张预示了一种书写的科学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唐兰的观点实际上与当时关于文字改革运动中的“民族形式”讨论有着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雨柔 《汉字革命》 语音中心主义 文字改革 瞿秋白 唐兰
下载PDF
从认识状态看汉语应答语的功能类型
14
作者 李若凡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2-192,共11页
互动双方在发话前都会对彼此的认识状态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会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相邻对中引发者和应答者对彼此认识状态的评估存在八种逻辑可能性,以此为标准或可为信息寻求和告知序列中汉语应答语的诸多功能类型提供统一的解释维... 互动双方在发话前都会对彼此的认识状态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会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相邻对中引发者和应答者对彼此认识状态的评估存在八种逻辑可能性,以此为标准或可为信息寻求和告知序列中汉语应答语的诸多功能类型提供统一的解释维度。研究发现,不同应答形式集中体现了应答者对引发者评估的认可度:在应答者视角下,当双方对彼此认识状态的评估相一致时,应答形式一般比较简单,是无标记的;而当双方评估不一致时,应答形式通常具有更复杂的韵律或句法特征,是有标记的。健康类访谈节目中应答语“对”和“噢”分布的统计结果,进一步展现出认识权威在应答形式选择中发挥的作用。此外,新的视角还能为应答语得体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认识状态评估 汉语应答语
下载PDF
“绿”在网络语境中的语义、结构变异
15
作者 刘玙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网民在网络上评论和交流时,为了追求表达上的“简洁、便利、新奇”,会改变词语的通用意义和用法,使得词义在网络语境下发生变异。以单音节词“绿”为研究对象,在微博、虎扑检索收集相关语料,然后分析整理,总结出“绿”在网络语境下的7... 网民在网络上评论和交流时,为了追求表达上的“简洁、便利、新奇”,会改变词语的通用意义和用法,使得词义在网络语境下发生变异。以单音节词“绿”为研究对象,在微博、虎扑检索收集相关语料,然后分析整理,总结出“绿”在网络语境下的7个新义,分析这些意义间的引申演变关系,从而了解网民的语言习惯和偏好,并为进一步的网络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 网络语言 语义变异 语法功能 结构变异
下载PDF
构式搭配分析法的量化手段——以介词框架“POL”为例
16
作者 金常心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3-93,共11页
在探讨汉语介词框架构式时,构式搭配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量化手段。它在论证构式整体性、界定构式义和辨别近义构式等构式研究难点上效果显著。搭配分析显示,构式“P……L”有很强的整体性,与共现词“O”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定的共现关... 在探讨汉语介词框架构式时,构式搭配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量化手段。它在论证构式整体性、界定构式义和辨别近义构式等构式研究难点上效果显著。搭配分析显示,构式“P……L”有很强的整体性,与共现词“O”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定的共现关系。其中,简单共现词分析法揭示了构式和共现词组合强度的高低,明确了共现词特殊的词性、结构和语义特征,为典型构式义界定和验证提供了数据支持。区别性共现词分析法揭示了近义构式“在……上/之上”细微的组合和语义差别,“在……之上”独特的代词共现词、“非接触”差比语义和强书面语体特征,是“在……上”不具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搭配分析法 介词框架 构式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饭圈用语研究
17
作者 杜小涵 张云峰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2-78,94,共8页
饭圈用语是产生于网络社会、主要使用者是粉丝群体的一种新兴社会方言,是汉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饭圈用语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其具有层级性、进化性、多样性的生态性特征,进一步... 饭圈用语是产生于网络社会、主要使用者是粉丝群体的一种新兴社会方言,是汉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饭圈用语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其具有层级性、进化性、多样性的生态性特征,进一步构建和谐健康的饭圈生态系统,促进饭圈用语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用语 生态语言学 生态性特征
下载PDF
全球华语学的理论建设与探索——以刁晏斌教授的相关系列研究为例
18
作者 徐涵韬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近年来,全球华语学的理论建设与探索时有创获,实现了相当程度的拓展和加深。其中,本体论的思考主要包括全球华语、百年现代汉语两个支点的拓展,以及祖语观、历时观与资源观等华语“三观”的建立,方法论的探索集中体现在“差异—融合”... 近年来,全球华语学的理论建设与探索时有创获,实现了相当程度的拓展和加深。其中,本体论的思考主要包括全球华语、百年现代汉语两个支点的拓展,以及祖语观、历时观与资源观等华语“三观”的建立,方法论的探索集中体现在“差异—融合”模式的深入发展以及研究视角的拓展创新。上述理论建构涵盖“借鉴其他领域理论”及“自我出新”双重路径,本体论及方法论之间有机联系、互为参照,呈现纵横交错的立体拓展与延伸趋势。本文以刁晏斌教授的相关研究为例,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与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华语 全球华语学 全球华语史
下载PDF
东南亚华语量词发展演变研究
19
作者 卢月丽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文章以东南亚华语为研究对象,以“史”的眼光观察东南亚华语中量词的历时发展面貌,最终按照“史”的范式形成比较完整的表述,试图从一些具体的方面展现东南亚华语发展演变的内容及过程。文中把东南亚华语量词的发展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文章以东南亚华语为研究对象,以“史”的眼光观察东南亚华语中量词的历时发展面貌,最终按照“史”的范式形成比较完整的表述,试图从一些具体的方面展现东南亚华语发展演变的内容及过程。文中把东南亚华语量词的发展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上扬式发展、下行式变化及曲折式发展变化。在对上述语言事实考察与梳理的基础上,文章得出以下两点认识:其一,东南亚华语量词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其发展样态不止一种模式,而是三种交织在一起;其二,华语量词发展演变,既缘于对早期国语用法的继承与发展,又有方言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语 量词 历时研究
下载PDF
从蒙古语角度看汉语语素的多样性——以汉语和蒙古语偏正式名名复合词为例
20
作者 王津京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汉语语素大多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而来,最大的特点是单音节性。汉语语素的音、形、义存在着语音形式、书写形式有限与语义无限的矛盾,也就是语素和汉语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素多义”“一素同...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汉语语素大多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而来,最大的特点是单音节性。汉语语素的音、形、义存在着语音形式、书写形式有限与语义无限的矛盾,也就是语素和汉语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素多义”“一素同音”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界从汉语本体出发,对汉语语素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和蒙古语偏正式名名复合词为例,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汉语和蒙古语对照的角度以及蒙古语的角度观察汉语语素多样性的特点。汉语是缺少严格意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蒙古语是形态发达的黏着语,通过对属于不同语言类型的汉语和蒙古语的对比,可以清晰地观察汉语语素的“多义”和“同音”的特点,并且深刻了解“多义”大多是通过隐喻或者转喻同本义产生联系,“同音”是语音演变、意义演变、汉字简化、借用外来词等的结果。汉语和蒙古语对比研究,不仅可以成为对汉语本体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且能够增进语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 多样性 汉语 蒙古语 偏正式 名名复合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