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韵正音经纬图》音系性质再认识
1
作者 胡拓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切韵正音经纬图》是清代云南僧人宗常在康熙年间所著的一部等韵文献。学者们普遍认为《切韵正音经纬图》兼有古今音,但在音系构成上存在分歧。本文通过考证《经纬图》中“正音”“俗音”“方音”的特点,认为它是一个正音、俗音、方音... 《切韵正音经纬图》是清代云南僧人宗常在康熙年间所著的一部等韵文献。学者们普遍认为《切韵正音经纬图》兼有古今音,但在音系构成上存在分歧。本文通过考证《经纬图》中“正音”“俗音”“方音”的特点,认为它是一个正音、俗音、方音并行的语音系统,不体现古音,不存在调和意识。本文对《切韵正音经纬图》三层语音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为解析明清复合性韵图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正音经纬图 等韵图 正音 俗音 方音
下载PDF
《新撰字镜》辑引《切韵》反切指误
2
作者 孙磊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17-123,共7页
天治本《新撰字镜》为日本沙门昌住所撰,其中所引《切韵》音注条目丰富,是研究《切韵》又一珍贵资料。然受限于作者文化背景和学识修养等影响,引书内容有多有舛误。其同一小韵或出两切语者,尤为引人注目。究其缘由有二:内因错行误抄反... 天治本《新撰字镜》为日本沙门昌住所撰,其中所引《切韵》音注条目丰富,是研究《切韵》又一珍贵资料。然受限于作者文化背景和学识修养等影响,引书内容有多有舛误。其同一小韵或出两切语者,尤为引人注目。究其缘由有二:内因错行误抄反切而致音讹,外因增补而掺入他书反切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撰字镜》 《切韵》 《玉篇》 反切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旋转机械转子裂纹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永勇 褚福磊 +1 位作者 郭丹 钟秉林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9-74,共6页
转子裂纹是旋转机械中常见且危险的一种故障,转子裂纹的有效识别和定位也是故障诊断领域一直研究的课题。将转子裂纹的识别作为一反问题,从反问题的求解角度,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转子裂纹识别策略,该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借助于有限元... 转子裂纹是旋转机械中常见且危险的一种故障,转子裂纹的有效识别和定位也是故障诊断领域一直研究的课题。将转子裂纹的识别作为一反问题,从反问题的求解角度,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转子裂纹识别策略,该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裂纹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并将转子裂纹识别问题形式化为一优化问题,进而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实现转子裂纹的识别。数值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裂纹识别的反问题进化求解策略能以较好的精度和鲁棒性识别转子裂纹,是有效可行的,且适用于更广泛的无损检测和缺陷辨识等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裂纹 反问题 遗传算法 有限元法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下载PDF
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笑山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8,共9页
学者们构拟的上古音里,二等韵的声母常常是个带-l-或-r-的复辅音,或者韵母带有某种介音。然而在中古音的构拟中,二等韵一般都没有介音。有相当多的证据证明,上古这类复辅音里面的流音成分到中古时并没有简单地消失,它作为二... 学者们构拟的上古音里,二等韵的声母常常是个带-l-或-r-的复辅音,或者韵母带有某种介音。然而在中古音的构拟中,二等韵一般都没有介音。有相当多的证据证明,上古这类复辅音里面的流音成分到中古时并没有简单地消失,它作为二等韵介音保留到中古时期。如果二等韵存在着某种介音,那么,中古汉语的元音或许是一个七元音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汉语 语音史 二等韵 介音 元音数量
下载PDF
机器-基础耦合振动功率流传递最优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玉国 宋孔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建立了机器-基础耦合振动状态空间方程,对系统的耦合振动特性与模型降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状态观测器构造的一般方法。从功率流传递的角度,对模态耦合振动线性二次调节器(LQR)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估。数值计算表明:机器-基础的耦合振动主... 建立了机器-基础耦合振动状态空间方程,对系统的耦合振动特性与模型降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状态观测器构造的一般方法。从功率流传递的角度,对模态耦合振动线性二次调节器(LQR)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估。数值计算表明:机器-基础的耦合振动主要表现为机器Z向模态与基础第一阶弯曲模态的耦合振动。以模态速度为LQR控制指标可有效地衰减共振频率处功率流传递、阶跃响应收敛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流 主动隔振 线性二次调节器 模态速度
下载PDF
金末道士侯善渊诗词用韵与晋南方言 被引量:14
6
作者 丁治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2,共6页
本文穷尽考察了金末道士侯善渊的诗词用韵,归纳为18部韵系,同时也发现若干不同于通语韵系的特殊韵例。经过与金代晋南籍作家的诗词韵中的特殊通叶现象和现代晋南方言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认为侯善渊诗词用韵的语音基础是晋南方言。因此,... 本文穷尽考察了金末道士侯善渊的诗词用韵,归纳为18部韵系,同时也发现若干不同于通语韵系的特殊韵例。经过与金代晋南籍作家的诗词韵中的特殊通叶现象和现代晋南方言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认为侯善渊诗词用韵的语音基础是晋南方言。因此,诗词用韵的考察不仅是语音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而且也为方音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用韵 通语 语音史 方音 语音基础 词韵 晋南 道士 金代
下载PDF
《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剑桥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共7页
历史上关于《切韵》音系性质问题的讨论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 ,但是在没有找到新的材料或方法以前 ,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切韵》是否记录了当时的实际语音 ,是否属于内部一致的语音系统 ,可以用轻重唇音分化、重纽和反切等来加以... 历史上关于《切韵》音系性质问题的讨论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 ,但是在没有找到新的材料或方法以前 ,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切韵》是否记录了当时的实际语音 ,是否属于内部一致的语音系统 ,可以用轻重唇音分化、重纽和反切等来加以检验。《切韵》可能综合了某些方言 ,但是肯定有基础方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古音研究 潘文国 音系性质 《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 方言 语音系统 分韵
下载PDF
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重韵”等现象 被引量:7
8
作者 薛凤生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8,共11页
1.题旨及摘要。2.《切韵》的本质与所谓“构拟”。3.音位学的含义与《切韵》音系的“音位化”。4.《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试测。5.“重纽”问题与《切韵》前之音变。6.“重韵”问题与《切韵》
关键词 《切韵》音系 元音音位 重纽 元音系统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方言 重韵 韵类 音位学 韵尾
下载PDF
角度偏移对微机械陀螺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利娟 李欣业 张华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70,85,共7页
微机械陀螺敏感结构加工误差的存在使得微机械陀螺的弹性主轴和驱动/敏感轴不能完全重合,将导致信号出现误差。针对加工误差引起的角度偏移,即弹性主轴和驱动/敏感轴的不重合对微陀螺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考虑系统的刚度非... 微机械陀螺敏感结构加工误差的存在使得微机械陀螺的弹性主轴和驱动/敏感轴不能完全重合,将导致信号出现误差。针对加工误差引起的角度偏移,即弹性主轴和驱动/敏感轴的不重合对微陀螺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考虑系统的刚度非线性,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平均法进行求解,得到了关于定常解的代数方程。利用同伦延拓方法研究了角度偏差对系统零偏、机械灵敏度和非线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一个角度偏移时,随着偏移角度绝对值的增大,零偏和非线性度增加,机械灵敏度降低。当驱动和敏感方向同时有角度偏移时,两方向偏移角度相反时,零偏、机械灵敏度和非线性度随偏移角度大小的变化非常剧烈,而偏移角度相近时,偏移角度大小的影响较为平缓。给出了系统零偏和非线性度取极小值,机械灵敏度取极大值时,两个方向偏移角度的关系曲线,为工程中微陀螺敏感结构的修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 角度偏移 零偏 机械灵敏度 非线性度
下载PDF
《文选》李善音切校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洁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4-77,共4页
《文选》李善音切校议张洁《文选》李善注中的反切和直音,是研究唐初语音的重要资料,对研究《切韵》音系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李善注曾多次易稿,传抄本不一定是定本,流传中又几经缮写和翻刻,并经历了与五臣本合并、分裂的过程,... 《文选》李善音切校议张洁《文选》李善注中的反切和直音,是研究唐初语音的重要资料,对研究《切韵》音系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李善注曾多次易稿,传抄本不一定是定本,流传中又几经缮写和翻刻,并经历了与五臣本合并、分裂的过程,以致讹误颇多。历代有很多学者著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文选》李善注 《考异》 《上林赋》 《集韵》 《鲁灵光殿赋》 音切 《说文》 《长笛赋》 六臣本
下载PDF
论《切韵》的审音原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业全 孙月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共8页
《切韵》采用了"从分"的审音原则。本文对《切韵·序》关键词"捃选精切"之"切"的释义予以补正,指出《切韵》书题的双层含义。利用南北朝、隋代诗文用韵,验证《切韵》审音"从分"的原则,分... 《切韵》采用了"从分"的审音原则。本文对《切韵·序》关键词"捃选精切"之"切"的释义予以补正,指出《切韵》书题的双层含义。利用南北朝、隋代诗文用韵,验证《切韵》审音"从分"的原则,分析该原则实现的三种途径。根据《颜氏家训·音辞》的全部韵辨例及"开皇论韵"史实,阐明《切韵》审音原则之源。"从分"的兼容机制使《切韵》获得了极大的兼容性,《切韵》系韵书及之后韵书的演进,与这一机制有关。基于"从分"的审音原则,提出了《切韵》语音性质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审音原则 “从分” 颜之推
下载PDF
轻唇化音变两个“例外”的解释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彤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切韵》"东三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韵的唇音字发生了轻唇化音变,而其中东三和尤韵的唇音次浊字"梦目谋"等今读m声母,形成两个例外。从韵母的演变和文献的记载来看,这部分字很可能也曾经历了轻唇化音变,后来由于... 《切韵》"东三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韵的唇音字发生了轻唇化音变,而其中东三和尤韵的唇音次浊字"梦目谋"等今读m声母,形成两个例外。从韵母的演变和文献的记载来看,这部分字很可能也曾经历了轻唇化音变,后来由于韵母的主要元音是圆唇的,使得声母由唇齿音变回到双唇音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唇化 东三 尤韵 回头音变
下载PDF
《切韵指南》的列字和空圈──《切韵指南》研究之一 被引量:4
13
作者 忌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76-84,共9页
《切韵指南》是汉语等韵学史上著名的五大韵图之一,是研究等韵学和近代语音史的重要史料。《切韵指南》的依据是元刊本《五音集韵》。通过分析《切韵指南》的列字和空圈,可以校正《切韵指南》的讹误。空圈是韵图的重要内容,向为研究... 《切韵指南》是汉语等韵学史上著名的五大韵图之一,是研究等韵学和近代语音史的重要史料。《切韵指南》的依据是元刊本《五音集韵》。通过分析《切韵指南》的列字和空圈,可以校正《切韵指南》的讹误。空圈是韵图的重要内容,向为研究者忽略。从《切韵指南》的“○”中也能看出语音的变化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指南》 《五音集韵》 列字 空圈
下载PDF
《切韵》系书切音与切字谐声相违的声母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迺永 《语言科学》 2003年第5期29-35,共7页
《切韵》系韵书的音系构建都是以洛阳话为基础,但是该系韵书出现许多谐声字与反切并不一致的情形。本文研究认为中唐以后以长安话为首的西北方言音系中,鼻冠音声母由复辅音的分化而逐渐消亡。
关键词 《切韵》 谐声 声母 反切
下载PDF
《切韵声源》术语通释 被引量:2
15
作者 时建国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2,8,共5页
《切韵声源》术语通释时建国《切韵声源》,明方以智撰,书见《通雅》卷五十。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等韵图,对研究明清之际的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作者学贯中西,又喜欢“标新立异”,加之过多的使用释、道两家的术语,... 《切韵声源》术语通释时建国《切韵声源》,明方以智撰,书见《通雅》卷五十。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等韵图,对研究明清之际的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作者学贯中西,又喜欢“标新立异”,加之过多的使用释、道两家的术语,给研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这种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 声母 声源 切韵 涅般木 《交泰韵》 古籍整理研究 辅音 《声音唱和图》 中原雅音
下载PDF
《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寿明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对《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中前后重出、引书名称及所引名为《切韵》实今《广韵》等几方面作粗略考查,认为《续一切经音义》虽署"希麟集",然其始成书时恐已非一人之力所为,而有众人助之;后于北方流传过程中,又有不少... 本文对《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中前后重出、引书名称及所引名为《切韵》实今《广韵》等几方面作粗略考查,认为《续一切经音义》虽署"希麟集",然其始成书时恐已非一人之力所为,而有众人助之;后于北方流传过程中,又有不少释子依《广韵》为其增补,方成今日之《续一切经音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一切经音义 切韵
下载PDF
《慧琳音义》与《切韵》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永铭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5-101,共7页
关键词 慧琳音义 切韵
下载PDF
华严经音义引切韵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时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33-35,共3页
陆法言《切韵》今仅存残卷,文章就《慧苑音义》中所引15条《切韵》与今存本《切韵》残卷及《广韵》等加以比勘,其中除有2条相异外,其余12条则相同或大致相近。这些《切韵》佚文或多或少反映了《切韵》的原貎及唐时在陆法言《切韵》基础... 陆法言《切韵》今仅存残卷,文章就《慧苑音义》中所引15条《切韵》与今存本《切韵》残卷及《广韵》等加以比勘,其中除有2条相异外,其余12条则相同或大致相近。这些《切韵》佚文或多或少反映了《切韵》的原貎及唐时在陆法言《切韵》基础上增补的韵书的衍变状况,在《切韵》的整理与硏究方面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苑音义 切韵 佚文 比勘
下载PDF
试论《切韵》系韵书的语音规范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会兵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1-204,共4页
《切韵》系韵书①是我国中古时期为诗文创作调平仄、定押韵而作的,对当时的文学语言起着实际的语音规范作用。影响所及,对汉语语音的逐渐统一和后世的语音规范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总结这一时期语音规范的经验教训,可以对现在和将来... 《切韵》系韵书①是我国中古时期为诗文创作调平仄、定押韵而作的,对当时的文学语言起着实际的语音规范作用。影响所及,对汉语语音的逐渐统一和后世的语音规范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总结这一时期语音规范的经验教训,可以对现在和将来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分歧 《切韵》系韵书 语音规范 借鉴作用
下载PDF
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治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引《说文》反切共九条。通过对九条反切内部分析和外部比较,《说文》反切来源不仅有"述",而且有"作",注音时代应在《字林》之后、刘宋之前。
关键词 《笺注本切韵》 《说文》反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