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成语与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和审美观
1
作者 宁佐权 《学语文》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与生俱来,汉语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汉民族皇权至上观念、男尊女卑观念、血缘亲疏观念和正统排异观念等传统伦理观,以及以“圆”为美、以“正”为美和以“对称”为美等传统审美观,无不在...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与生俱来,汉语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汉民族皇权至上观念、男尊女卑观念、血缘亲疏观念和正统排异观念等传统伦理观,以及以“圆”为美、以“正”为美和以“对称”为美等传统审美观,无不在汉语成语中有着深刻的反映。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注重从历史和文化延续性的视角去把握和分析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中华民族 伦理观 审美观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华成语的“双创”贡献
2
作者 郝金镇 吴修荣 宋雪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7期58-60,共3页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言的璀璨明珠。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矫枉过正、愚公移山、有的放矢、一穷二白、对牛弹琴等成语创新创造、运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尝试,对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言的璀璨明珠。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矫枉过正、愚公移山、有的放矢、一穷二白、对牛弹琴等成语创新创造、运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尝试,对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成语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多义同构类流行构式“Y也是一种W”的语用功能
3
作者 方清明 《世界华文教学》 2024年第1期225-240,共16页
“Y也是一种W”的构式义可归纳为非常规视角下进行的非常规判断,语用上起到力图说服他人认同某种类同关系的作用,表达一种措辞性语用肯定。构件是构式义制约下的构件,它必须满足构式的整体语用意义。变项Y与W之间具有多义性,构件“也”... “Y也是一种W”的构式义可归纳为非常规视角下进行的非常规判断,语用上起到力图说服他人认同某种类同关系的作用,表达一种措辞性语用肯定。构件是构式义制约下的构件,它必须满足构式的整体语用意义。变项Y与W之间具有多义性,构件“也”“一种”对整个构式表达委婉语用肯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本文还比较了“Y也是一种W”与“有一种X叫Y”两种流行构式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多义 语用肯定
下载PDF
梯级推理与“包括”前后项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4
作者 钟玲萍 文卫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包括”前后项之间具有三种截然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即前项包括后项、后项包括前项、前后项无直接关系但属同一集合。由于“包括”作为典型的预设触发语与推理直接相关,且当其同时激活存在预设与梯级预设时才有三者共存的可能。通过对... “包括”前后项之间具有三种截然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即前项包括后项、后项包括前项、前后项无直接关系但属同一集合。由于“包括”作为典型的预设触发语与推理直接相关,且当其同时激活存在预设与梯级预设时才有三者共存的可能。通过对三种逻辑语义关系具体推理机制的描写与对比,发现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互不相容的,而是建立在统一的逻辑基础之上,具有相同的语义内核,且在从可能性角度进行的梯级推理上具有内在逻辑的高度一致性,即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上都遵循从小到大的推理方向。其不同意义的产生是由梯级推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某些因素造成,其中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具体逻辑关系的隐现、不同参照点的选取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不同推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括” 逻辑语义关系 梯级推理 推理机制 参照功能
下载PDF
从渔俗词语看农业水域开发传统及其当代价值
5
作者 王雪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5期91-92,I0007,共3页
中华民族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便依托渔业水域开发水产资源。渔业水域开发中存在传统陆地农业因素的影响,劳动大众在渔业生产中形成的农业水域开发传统是一种稳定而延绵不绝的文化心理。既有研究已经从海洋文化研究的视角转移到陆地农业文... 中华民族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便依托渔业水域开发水产资源。渔业水域开发中存在传统陆地农业因素的影响,劳动大众在渔业生产中形成的农业水域开发传统是一种稳定而延绵不绝的文化心理。既有研究已经从海洋文化研究的视角转移到陆地农业文化对渔业生产的冲击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产 渔业水域 水产资源 水域开发 延绵不绝 冲击和影响 视角转移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寻匠心:“中华成语”文字符号与家具功能寓意融合研究
6
作者 龙星星 郭珂 +3 位作者 鲍子瑄 陈友 鲁德涛 曹珺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2期82-83,共2页
“中华成语”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对现代家具的创意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传统匠艺延伸至匠心,通过匠艺和独具匠心来建立符号与家具实用功能、精神功能... “中华成语”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对现代家具的创意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传统匠艺延伸至匠心,通过匠艺和独具匠心来建立符号与家具实用功能、精神功能之间的关联性。本文将通过“金友玉昆”的设计案例,可以看到符号与现代家具的融合之美。这种创意设计不仅赋予了家具深远的意义,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阐述符号如何与现代家具功能语意相融合,从而展现无限的创意和设计魅力,在未来的家具设计中,我们应当继续发扬中华成语的传统,用匠艺和独具匠心,让符号和家具的功能语意相辅相成,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和内涵的家具作品,打造出更多独具匠心的家具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成语” 传统文化符号 家具 功能语意 融合
下载PDF
现代汉语“经验”动词词性的微弱呈现和词典处理建议
7
作者 朱淑琪 彭泽润 郑雪 《湘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都给“经验”标注了动词词性,但是事实并不支持这个义项。为了从语言系统性角度提高现代汉语规范的科学性,促进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和应用,对两部规范性词典给“经验”标注的动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都给“经验”标注了动词词性,但是事实并不支持这个义项。为了从语言系统性角度提高现代汉语规范的科学性,促进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和应用,对两部规范性词典给“经验”标注的动词词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语料库的检索统计,发现“经验”的动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占比不足0.01%,即使在古代汉语中也不过占总数的0.24%。“经验”的动词用法使用频率非常低,而且一直没有进入普通话口语中。可见,“经验”的动词词性在现代汉语中处于微弱呈现状态,应该当作词性失误现象忽略,建议现代汉语类词典对“经验”的动词义项做出特别说明,最好删除这个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其他词典 动词 词性
下载PDF
三音节同项合并简缩构式的形成和构式化——兼谈2+1式并列加名构式的内部分类
8
作者 邢玉婷 郭伏良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6,共8页
2+1式并列加名结构数量多且较为能产,通过构式形态学和构式化分析模型,可以厘清这些表层结构相同而实际语义关系有别的词语。按照生成途径可分为缩略造词和非缩略造词两大类,按照构式义又可分为合称和特指两种。依据理据性关联,可以构... 2+1式并列加名结构数量多且较为能产,通过构式形态学和构式化分析模型,可以厘清这些表层结构相同而实际语义关系有别的词语。按照生成途径可分为缩略造词和非缩略造词两大类,按照构式义又可分为合称和特指两种。依据理据性关联,可以构建出一个自下而上的构式承继网络。同项合并简缩构式由瞬时节点的合称义构式,经由基于使用的构式演变,发生了形式和语义的重新分析,逐渐形成特指义构式。从意义构建来看,功用角色对于合称义构式向特指义构式的转化起重要作用。同项合并简缩构式的构式化动因与机制,一是语境促使的类比作用,二是概念转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式并列加名构式 构式形态学 构式化 动因机制
下载PDF
电视新闻外宣的翻译问题与审校实践
9
作者 陈科芳 周禧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基于电视新闻外宣的特点,探讨电视新闻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误译问题及其影响。借助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英文审校语料,通过案例集锦与分析,将翻译问题与审校意见归纳为表述选词类、语法时态类、查证确认类、逻辑习惯类、规范统一类、建议意... 基于电视新闻外宣的特点,探讨电视新闻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误译问题及其影响。借助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英文审校语料,通过案例集锦与分析,将翻译问题与审校意见归纳为表述选词类、语法时态类、查证确认类、逻辑习惯类、规范统一类、建议意见类、译者素质类等,剖析了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审校实践表明,翻译与审校的质量对确保对外宣传的效果与国际形象至关重要。译者可以结合AIGC及网络资源进行译文综合处理,以应对易误译因素,从而提高外传播的效果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国际传播 翻译问题 审校实践 AIGC
下载PDF
试论成语中的比较量
10
作者 芜崧 刘盼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成语中的比较量涉及比较对象(主体和客体)、比较内容(比较点)、比较值(明确量和模糊量)等要素;比较的方式有横比和纵比、平比和差比、实比和虚比、浅比和深比、正比和反比。比较量的种类有客观比较量、主观比较量、等量、不等量及极量... 成语中的比较量涉及比较对象(主体和客体)、比较内容(比较点)、比较值(明确量和模糊量)等要素;比较的方式有横比和纵比、平比和差比、实比和虚比、浅比和深比、正比和反比。比较量的种类有客观比较量、主观比较量、等量、不等量及极量。成语表达比较量的手段有比喻、借代、夸张、对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段,也有词类、紧缩复句、否定格式等语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比较量 比较方式 种类 手段
下载PDF
成语“技进乎道”考释
11
作者 严景东 《学语文》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从现有文献看,“技进乎道”典出《庄子》“庖丁解牛”,是宋人在“道进乎技”基础上的化用,最早的用例是《宣和画谱》;其雏形为“进技于道”,见《广川画跋》;宋至金元时期,“技进乎道”与“技进于道”两种语用形式并存;此后约定俗成,“... 从现有文献看,“技进乎道”典出《庄子》“庖丁解牛”,是宋人在“道进乎技”基础上的化用,最早的用例是《宣和画谱》;其雏形为“进技于道”,见《广川画跋》;宋至金元时期,“技进乎道”与“技进于道”两种语用形式并存;此后约定俗成,“技进乎道”最终凝定为成语。宋代书画艺术发达且尚释道之风,无论艺术探讨还是谈禅说佛,往往综取包括庄子在内的各家思想,远绍古人智慧,客观上推动了语言发展,贡献不可忽视。梳理“技进乎道”一词的演化轨迹,可以窥见汉语词语成词过程中的鲜活历史样貌,感受到先民的贡献、时人的智慧,以及深厚丰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进乎道 考释 化典 语言文化
下载PDF
信仰的两极:论巴蜀反义谚语中的民间宗教信仰
12
作者 谢燕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5期22-25,43,共5页
在巴蜀民间宗教谚语中,存在着神鬼、天命、因果业报等信仰主题,多样的信仰类别源自巴蜀人面对无序、含混与不确定因素时的主观解释与非理性对抗。但这种信仰观念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受儒教的现实性与理性制约,围绕同一信仰主题存在着大量... 在巴蜀民间宗教谚语中,存在着神鬼、天命、因果业报等信仰主题,多样的信仰类别源自巴蜀人面对无序、含混与不确定因素时的主观解释与非理性对抗。但这种信仰观念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受儒教的现实性与理性制约,围绕同一信仰主题存在着大量表达意义相互矛盾甚至截然相反的对立性谚语,表现出对民间宗教各信仰主题的戏谑与否定。这种针对同一主题进行对立表述的谚语形态即为反义谚语,民间宗教中的反义谚语是信仰取向的两极体现,其信仰的灵活性与辩证性既与个体信仰的功利性动机相关,又与宗教仪式活动的祭祀与庆典的功能性对立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谚语 民间宗教信仰 巴蜀地区 乡土社会
下载PDF
“泛用”还是“滥用”——现代汉语口语中“然后”一词刍议
13
作者 刘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然后”一词,因其语义和语用的丰富,语言经济原则和从众心理,以及英语连词的影响,在汉语口语交际中被频繁使用。关于“然后”一词是“泛用”还是“滥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辩证看待“然后”的使用过程,根据语用原则判断其合理性。规范... “然后”一词,因其语义和语用的丰富,语言经济原则和从众心理,以及英语连词的影响,在汉语口语交际中被频繁使用。关于“然后”一词是“泛用”还是“滥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辩证看待“然后”的使用过程,根据语用原则判断其合理性。规范“然后”的用词情况,需加强口语语言教学和实践训练,以及提升社会层面对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然后 口语交际 语用原则
下载PDF
易错成语“铤而走险”之“铤”字考
14
作者 滑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3期235-237,共3页
易错成语“铤而走险”中表示“疾走”的“铤”形旁从金令人不解,学者对“铤”的解释大致可归结为“铤”通“[鹿廷]”说、“铤”“挺”古字通用说及“铤”训作“尽”说三种。本文认为“铤”应表示用来射杀敌人或野兽的金属箭头,能更好解... 易错成语“铤而走险”中表示“疾走”的“铤”形旁从金令人不解,学者对“铤”的解释大致可归结为“铤”通“[鹿廷]”说、“铤”“挺”古字通用说及“铤”训作“尽”说三种。本文认为“铤”应表示用来射杀敌人或野兽的金属箭头,能更好解释“铤”字的形义关系,也合上下文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铤而走险 [鹿廷](鹿廷) 金属箭头
下载PDF
修辞学视角下的网络短视频“这是体”研究
15
作者 韩冬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0-94,100,共6页
“这是体”是短视频平台兴起的一种以“这是……,这是……,这是……”为固定句式的网络语体。它借助于排比、同异、拈比、衬跌等多种修辞格,形成节奏明快、时尚新颖的特点。这种表达创新和丰富了语言表达形式,它与“梗”的融合能够引发... “这是体”是短视频平台兴起的一种以“这是……,这是……,这是……”为固定句式的网络语体。它借助于排比、同异、拈比、衬跌等多种修辞格,形成节奏明快、时尚新颖的特点。这种表达创新和丰富了语言表达形式,它与“梗”的融合能够引发圈层心理共鸣,折射出网络流行语体与媒介传播方式的依存日益紧密的态势,同时也在客观上提醒人们对故意消解语义和逻辑的表达方式保持应有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是体” 网络短视频 网络流行语体 修辞格
下载PDF
《淮南子》成语的源流演变
16
作者 赵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文章从历史维度剖析《淮南子》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有助于汉语成语史的深入研究。以习用性、定型性、完整性和表意的双层性为成语的判定依据,统计得《淮南子》成语331条,其中源自先秦或同时期更早文献的成语211条,源于《淮南子》的成语... 文章从历史维度剖析《淮南子》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有助于汉语成语史的深入研究。以习用性、定型性、完整性和表意的双层性为成语的判定依据,统计得《淮南子》成语331条,其中源自先秦或同时期更早文献的成语211条,源于《淮南子》的成语120条。引申沿用类《淮南子》成语经直接引用、换字法、减字法、凝缩法、节录合并法、捏合法、调序法或综合法等八种方法构成,原创类则通过截取语句、改换语素或语序、添加语素、简括故事或浓缩语句等五种方式在后世被改造为成语。《淮南子》成语的演变以形式演变和语义演变为主,前者包括成语内部语素和语序上的变化,后者包括理性意义的演变和色彩意义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成语 形式演变 语义演变
下载PDF
现代汉语口语词的研究与教学——李如龙先生的相关探索与启示
17
作者 宋婧婧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李如龙先生一向关注汉语口语词汇的研究,认为书面语词与口语词是汉语词汇演变发展的两大洪流,分道扬镳又相互转换,在造词方式和应用方法两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母语教育不能一味强调“读写训练”,尤其是在非官话的方... 李如龙先生一向关注汉语口语词汇的研究,认为书面语词与口语词是汉语词汇演变发展的两大洪流,分道扬镳又相互转换,在造词方式和应用方法两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母语教育不能一味强调“读写训练”,尤其是在非官话的方言区更应加强口语训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则应注重引导外国学生了解汉语的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和配合。李如龙先生关于现代汉语口语词的研究与教学的思想可归纳为五个方面,这对汉语口语词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词汇 书面语词汇 口语教学
下载PDF
简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与民族交往关系
18
作者 吉日嘎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或者各地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出现一方语言的词汇被对方语言音写使用、在对方语言中以音译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情况。中国古代的一些北疆民族没有形成文字,或者现在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他们的语言部分消失或者全部消失。...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或者各地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出现一方语言的词汇被对方语言音写使用、在对方语言中以音译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情况。中国古代的一些北疆民族没有形成文字,或者现在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他们的语言部分消失或者全部消失。这些民族与汉族交往,在汉文古籍中留下了以汉字音写的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其他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可以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交流,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保护并且得以传播。以汉语音译其他民族的语言,能够促进各民族交往,增进理解和尊重,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以其他民族的语言来音读、音写汉语内容为切入点,分析音译学之中以非汉族语言来音读、音写汉语的重要性,及其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 汉语 音译学
下载PDF
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语义认知研究
19
作者 荣榕 缪炎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5期16-20,共5页
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语义解读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研究多聚焦于其增减量的解释,但缺乏对语言符号社会认知的考虑。该文借助隐喻—类象整合模型,探讨汉语动词重叠式语义建构中认知机制与社会规约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整体—部分”图式结构的... 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语义解读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研究多聚焦于其增减量的解释,但缺乏对语言符号社会认知的考虑。该文借助隐喻—类象整合模型,探讨汉语动词重叠式语义建构中认知机制与社会规约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整体—部分”图式结构的层创空间分析,发现重叠结构在时间和序列的类象解读上倾向于“少量”意。在此基础上,语境进一步“调整”图式结构从而产生路径式和循环式两种重叠:前者借助隐喻repetition is division实现复现行为的步骤化,通过强化动作的边界感或弱化其延续感而产生少时量的解读;后者则遵循repetition is cycling实现复现行为的整合化,通过弱化动作的边界感或强化动作的延续感获得时量增加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动词重叠式 类象性 隐喻—类象整合模型 意象图式 语义研究 认知机制
下载PDF
中朝截搭类谚语的隐喻解读
20
作者 李佳凝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本文从中朝两本动物词典中选取有关“牛/■”的谚语建成语料库,对“截搭”型谚语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发现无论从数量的占比还是下级的分类角度,朝鲜语中的截搭类谚语都要比汉语中的截搭类谚语要丰富得多。
关键词 隐喻 概念整合 谚语 截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