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9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成语中的比较量
1
作者 芜崧 刘盼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成语中的比较量涉及比较对象(主体和客体)、比较内容(比较点)、比较值(明确量和模糊量)等要素;比较的方式有横比和纵比、平比和差比、实比和虚比、浅比和深比、正比和反比。比较量的种类有客观比较量、主观比较量、等量、不等量及极量... 成语中的比较量涉及比较对象(主体和客体)、比较内容(比较点)、比较值(明确量和模糊量)等要素;比较的方式有横比和纵比、平比和差比、实比和虚比、浅比和深比、正比和反比。比较量的种类有客观比较量、主观比较量、等量、不等量及极量。成语表达比较量的手段有比喻、借代、夸张、对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段,也有词类、紧缩复句、否定格式等语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比较量 比较方式 种类 手段
下载PDF
《淮南子》成语的源流演变
2
作者 赵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文章从历史维度剖析《淮南子》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有助于汉语成语史的深入研究。以习用性、定型性、完整性和表意的双层性为成语的判定依据,统计得《淮南子》成语331条,其中源自先秦或同时期更早文献的成语211条,源于《淮南子》的成语... 文章从历史维度剖析《淮南子》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有助于汉语成语史的深入研究。以习用性、定型性、完整性和表意的双层性为成语的判定依据,统计得《淮南子》成语331条,其中源自先秦或同时期更早文献的成语211条,源于《淮南子》的成语120条。引申沿用类《淮南子》成语经直接引用、换字法、减字法、凝缩法、节录合并法、捏合法、调序法或综合法等八种方法构成,原创类则通过截取语句、改换语素或语序、添加语素、简括故事或浓缩语句等五种方式在后世被改造为成语。《淮南子》成语的演变以形式演变和语义演变为主,前者包括成语内部语素和语序上的变化,后者包括理性意义的演变和色彩意义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成语 形式演变 语义演变
下载PDF
成语故事中的经济学
3
作者 郝金镇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中国智慧,自成语境。成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故事中的经济学,旨在帮助大家通过熟悉的成语故事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是马克... 中国智慧,自成语境。成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故事中的经济学,旨在帮助大家通过熟悉的成语故事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大众化的一种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普及化 成语故事 经济学
下载PDF
不安全依恋与大学生外语焦虑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4
作者 吴静琪 刘良可 +1 位作者 李利 刘砚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74-79,共6页
基于对638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不安全依恋对其外语焦虑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不安全依恋与外语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01),与自我效能感(r=-0.19,p<0.001)、自尊(r=-0.38,p<0.001... 基于对638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不安全依恋对其外语焦虑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不安全依恋与外语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01),与自我效能感(r=-0.19,p<0.001)、自尊(r=-0.38,p<0.001)呈显著负相关;(2)大学生的不安全依恋能够直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外语焦虑水平(β=0.21,p<0.001);(3)不安全依恋通过自尊对外语焦虑产生间接影响(β=0.06,p<0.001);(4)不安全依恋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外语焦虑产生间接影响(β=0.02,p<0.001)。研究结果可以为缓解大学生外语焦虑提供启示与教育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依恋 外语焦虑 自我效能感 自尊
下载PDF
本刊对论文中使用缩略语的要求
5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0-350,共1页
论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 Ag、PCR、CBCT等。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 论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 Ag、PCR、CBCT等。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词 缩略语 论文 中文 全称
下载PDF
现代汉语成语百年发展变化考察
6
作者 崔新颖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现代汉语百年发展历程中,成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分为新成语的出现和旧成语的变化。新成语的出现体现为产生的阶段性、来源的多样性和语义透明度的复杂性。旧成语的变化体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语义层面的变化体现为理性意义和色... 在现代汉语百年发展历程中,成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分为新成语的出现和旧成语的变化。新成语的出现体现为产生的阶段性、来源的多样性和语义透明度的复杂性。旧成语的变化体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语义层面的变化体现为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变化。理性意义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语义的转移、语义的扩大和义项的增加,色彩意义的变化体现为“褒—贬—褒或中—贬—中”的曲折变化和贬义的中性化。语法层面的变化则体现为不及物谓词性成语的及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成语 百年发展变化
下载PDF
成语语义非自然式衍变原因探析
7
作者 王专 《现代语文》 2023年第8期36-41,共6页
成语的语义衍变可大致分为两种:“顺其自然”式和“决堤改道”式,其中,经“决堤改道”式衍变产生的语义,又可细分为联想临时义和联想固定义。当脱离语源出处(语境)时,成语本身字面之义是影响它发生语义衍变的基本因素。从语素、字面义... 成语的语义衍变可大致分为两种:“顺其自然”式和“决堤改道”式,其中,经“决堤改道”式衍变产生的语义,又可细分为联想临时义和联想固定义。当脱离语源出处(语境)时,成语本身字面之义是影响它发生语义衍变的基本因素。从语素、字面义联想方向、焦点三个角度,揭示非自然“决堤改道”式语义衍变的产生原因及其所蕴含的语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语义 衍变 语素 联想方向 焦点
下载PDF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成语的仿用 被引量:49
8
作者 刘宇红 谢亚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3,共4页
成语是构式的一种。成语仿用体现了构式具有相对固化的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特点。成语仿用也体现了构式的功能,即通过改变仿用后部分词汇单位的句法语义特征,使之与构式协调,这一过程称做语义压制。决定语义压制效果以及成语仿用可接... 成语是构式的一种。成语仿用体现了构式具有相对固化的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特点。成语仿用也体现了构式的功能,即通过改变仿用后部分词汇单位的句法语义特征,使之与构式协调,这一过程称做语义压制。决定语义压制效果以及成语仿用可接受程度的因素有两个:1)压制因子与构式在结构和语义上越接近,压制效果越好,成语仿用的可接受程度也越高;2)被压制者抗拒压制的力量越小,压制的效果越好,成语仿用的可接受程度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成语 仿用 语义压制 认知语法
下载PDF
歇后语的内部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马利军 张积家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92,共9页
本文通过对400条歇后语(喻义型歇后语和谐音型歇后语)的语义性质进行评定分析,揭示歇后语的内部关系,即歇后语是否可以"歇后",歇后语的语义性质如何影响歇后语理解,同时提出歇后语内部关系的修辞说。
关键词 歇后语 语义性质 理解 修辞说
下载PDF
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词汇化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钱韵 余戈 《语言科学》 2003年第6期86-96,共11页
成语是汉语里一类特殊的词汇单位。但其集合内部成员的词汇性质存在着词汇化程度的差异。本文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着眼,将现代汉语成语依照词汇化程度划分为五类:类语成语、隐喻成语、弱语义成语、弱语法成语和完全词汇化成语。文章还对... 成语是汉语里一类特殊的词汇单位。但其集合内部成员的词汇性质存在着词汇化程度的差异。本文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着眼,将现代汉语成语依照词汇化程度划分为五类:类语成语、隐喻成语、弱语义成语、弱语法成语和完全词汇化成语。文章还对成语词汇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成语的来源、韵律及类推作用可能是造成成语词汇化程度差异的主要致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词汇化 韵律 类推
下载PDF
关于算盘的歇后语
11
作者 黄赤成 《珠算与珠心算》 2023年第4期56-56,共1页
在算盘歇后语中,首当其冲的是与会计相关内容,如:老会计拨算盘——精打细算;会计的算盘——算数;会打仗(账);天天打;无空闲;不打不成才(财);进退有规(归),上下有抉(诀);会计拿算盘——算了;当会计的——会打算盘;财神爷敲算盘——神机妙... 在算盘歇后语中,首当其冲的是与会计相关内容,如:老会计拨算盘——精打细算;会计的算盘——算数;会打仗(账);天天打;无空闲;不打不成才(财);进退有规(归),上下有抉(诀);会计拿算盘——算了;当会计的——会打算盘;财神爷敲算盘——神机妙算;大掌柜用算盘——磕打到底;账房的算盘——一个子儿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算盘 精打细算 会计
下载PDF
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之内涵、外延及其翻译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文霞 棘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0-152,共3页
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数量浩瀚繁多 ,意思广博深邃 ,俄罗斯人又把“七”看成是完美、吉祥、幸福的数字。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互译的总原则虽尚未确立 ,但在具体翻译中却不难掌握 ,即 :词组一般可以直译 ,... 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数量浩瀚繁多 ,意思广博深邃 ,俄罗斯人又把“七”看成是完美、吉祥、幸福的数字。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互译的总原则虽尚未确立 ,但在具体翻译中却不难掌握 ,即 :词组一般可以直译 ,成语一般可意译。汉俄语言、教学、翻译工作者应采撷其内涵 ,探究其外延 ,比较其异同 ,从而达到恰当使用 ,准确翻译 ,以促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七' 词组 成语 翻译 交流
下载PDF
论《毛泽东选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成语典故
13
作者 那扎开提·吾普尔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3年第3期84-92,共9页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凝练,突出反映民俗民生的精华部分。它具有卓越的文学魅力,又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革命领袖毛泽东在写作《毛泽东选集》时引用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语言简练、...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凝练,突出反映民俗民生的精华部分。它具有卓越的文学魅力,又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革命领袖毛泽东在写作《毛泽东选集》时引用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语言简练、语义深刻,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体现着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中华文化特点。从个人层面来看,通过研究中华文化类成语,可以更好的了解和领悟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可以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培养我们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中华文化 成语
下载PDF
歇后语与隐喻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志民 刘裕莲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歇后语 隐喻 字面意义 语用义 汉语 修辞
下载PDF
舟山群岛渔谚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波 张义浩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几千年来,舟山群岛渔民与大海相处,捕鱼为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渔谚便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是渔民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文章主要从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对舟山群岛的渔谚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渔谚 语言 文化内涵 舟山群岛 词汇 表达效果 信仰 习俗 谚语
下载PDF
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的对称性与认知 被引量:25
16
作者 刘振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1,共8页
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声调搭配形式具有对称性特征,根据现代汉语语音划分平仄的理论可予以分类统计。分类统计表明: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是最主要的声调组合方式,其余多是上述形式的变式,合律型和变式型占绝大多数,拗者仅占少数。实验结果表... 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声调搭配形式具有对称性特征,根据现代汉语语音划分平仄的理论可予以分类统计。分类统计表明: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是最主要的声调组合方式,其余多是上述形式的变式,合律型和变式型占绝大多数,拗者仅占少数。实验结果表明:(一)按平仄区别不同声调搭配形式有一定理据性,但同一种平仄搭配形式,具体内容因声调组合而异,所以在随机和分类两种呈现条件下对认知的影响都没有显著差异;(二)分类呈现总的来说对记忆和保持的影响比随机呈现大,说明每一种搭配形式都有规律性;(三)规律和变异乃对立统一体,规律中加上变异才显出语言的节奏,所以完全和谐型成语中镜影型和旋转镜影型以及重复型虽占很大的比例,但仍有很大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字格成语 平仄搭配 对称 认知
下载PDF
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 被引量:28
17
作者 施春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3,共7页
本文以在现实使用中争议颇多的三则成语为例,通过对它们现实使用情况的详细刻画来探讨成语用变和演变的原因、关系和价值。文章首先概括出围绕这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所引发的争议,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重点描写了借形赋义、借形衍义... 本文以在现实使用中争议颇多的三则成语为例,通过对它们现实使用情况的详细刻画来探讨成语用变和演变的原因、关系和价值。文章首先概括出围绕这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所引发的争议,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重点描写了借形赋义、借形衍义、因义化形这三种成语用变方式及其相关后果,在此基础上对成语用变的规范化原则提出新的思考。文章由此提出,只有加强对词语用变空间和演变路径的充分描写,才能充分展示理论的解释力和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用变 演变 空位
下载PDF
成语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钱毅 朱佩琴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5-69,共5页
成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者,其自身包含了许多文言文知识。了解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不仅有助于了解成语,也是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利用熟知的成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一箭双雕。文章主要从实词、虚词、文言句法和结构特征等四大方面... 成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者,其自身包含了许多文言文知识。了解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不仅有助于了解成语,也是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利用熟知的成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一箭双雕。文章主要从实词、虚词、文言句法和结构特征等四大方面论述保留在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从而说明成语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实词 虚词 文言句法 结构特征
下载PDF
英汉谚语文化特征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凤霞 何彦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3-146,共4页
本文旨在应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英汉谚语作对比分析,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谚语这一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上所反映的各自民族文化特征的深层内涵,有利于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 谚语 社会语言学 民族文化 英语 汉语 定义 来源
下载PDF
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温洪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61,共6页
谚语是“民族之明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精华所在。英汉谚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英汉谚语具有一定的共性:群众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同时又有各自的特性:民族性和地方色彩。研究英汉谚语的民族特点和文化涵义差异及影响谚语理解的因素,... 谚语是“民族之明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精华所在。英汉谚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英汉谚语具有一定的共性:群众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同时又有各自的特性:民族性和地方色彩。研究英汉谚语的民族特点和文化涵义差异及影响谚语理解的因素,可为英汉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谚语 共性与个性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