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唐西域记》贡布加藏译本之部分翻译问题辨析
1
作者 次仁顿珠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19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乾隆时期蒙古族译师贡布加藏译的《大唐西域记》(藏译书名为《大唐时期所著印度志》),共十卷。该译本将汉文原文的第三、四卷与六、七卷分别合译为一卷;原文中共二十三节的全部文字省略未译,并且大量内容为摘译,且存在诸多错译问题。文... 乾隆时期蒙古族译师贡布加藏译的《大唐西域记》(藏译书名为《大唐时期所著印度志》),共十卷。该译本将汉文原文的第三、四卷与六、七卷分别合译为一卷;原文中共二十三节的全部文字省略未译,并且大量内容为摘译,且存在诸多错译问题。文章主要通过比较《大唐西域记》原文与贡布加藏译本,以藏译本问题与原文存在出入的典型例子为切入点,参考可靠的藏汉文文献对其翻译疑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学界今后客观地定位《大唐西域记》贡布加藏译本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西域记》 汉文原文 贡布加 藏译本 错译
原文传递
《贤愚经》汉藏词汇对勘研究
2
作者 卓麻扎西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21年第4期20-32,共13页
《贤愚经》藏译本是藏传佛教中国化历程中的重要经典之一。文章以恢复藏文《贤愚经》原貌为目的,以汉文《贤愚经》为底本,对《贤愚经》的汉藏文本进行了对勘研究。从字义、字形和字音三个方面进行考查,对藏文本中出现的讹误脱倒文字进... 《贤愚经》藏译本是藏传佛教中国化历程中的重要经典之一。文章以恢复藏文《贤愚经》原貌为目的,以汉文《贤愚经》为底本,对《贤愚经》的汉藏文本进行了对勘研究。从字义、字形和字音三个方面进行考查,对藏文本中出现的讹误脱倒文字进行订正,同时指出了汉藏文《贤愚经》中部分量词翻译的差异性,提出《贤愚经》藏文本的译者可能不只管法成一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贤愚经》 地名 人名 量词
原文传递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汉藏翻译特点
3
作者 那加才旦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21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文章主要通过翻译学和语言学的视角,从六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汉藏翻译特点:第一,标点符号的翻译特点和关键词的处理;第二,谚语和名人名言的翻译特点;第三,标题的翻译特点;第四,音译和字形保留的特点;第五,动词... 文章主要通过翻译学和语言学的视角,从六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汉藏翻译特点:第一,标点符号的翻译特点和关键词的处理;第二,谚语和名人名言的翻译特点;第三,标题的翻译特点;第四,音译和字形保留的特点;第五,动词、名词的翻译特点;第六,其他细节。文章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藏文译本高度吻合了“既不违背原意,译文又通顺”的翻译一般规则,可读性极强。它不仅可以帮助广大藏族干部群众直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可以为汉藏翻译人员提供权威可靠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汉藏翻译 特点
原文传递
《罗摩衍那》藏译本特点略析
4
作者 贾华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21年第4期33-44,共12页
《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对印度及其他很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译成了多种语言,流传甚广。藏族青年翻译家敖见根据季羡林的汉译本《罗摩衍那》将其全部译成藏文,是首部完整的藏译本。文章主要探讨了《罗摩衍那》藏译本的... 《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对印度及其他很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译成了多种语言,流传甚广。藏族青年翻译家敖见根据季羡林的汉译本《罗摩衍那》将其全部译成藏文,是首部完整的藏译本。文章主要探讨了《罗摩衍那》藏译本的翻译风格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摩衍那》 藏译本 翻译特点
原文传递
藏语地名汉译规范化研究
5
作者 仁增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21年第4期5-19,共15页
地名是专有名词,其翻译不同于一般词语的翻译。藏语地名汉译时,由于缺乏统一的译写规则等原因,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不利于交流和藏文化的健康发展。文章对藏语地名的汉译及其规范化问题提出了初步看法,旨在推动藏语地名的汉译趋于规范。
关键词 藏语地名 汉藏翻译 规范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