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3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湟方言语言接触中语法声调演变的平行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向东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笔者近年来多次调查河湟方言,如青海的民和话、贵德河阴镇话、刘屯话,甘肃的临夏话、永靖新寺话,这几个方言语法的语言接触特征非常显著,且大都是两调方言。调查中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凡是语言接触较深、语法变化较大的方言,其声调都有严... 笔者近年来多次调查河湟方言,如青海的民和话、贵德河阴镇话、刘屯话,甘肃的临夏话、永靖新寺话,这几个方言语法的语言接触特征非常显著,且大都是两调方言。调查中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凡是语言接触较深、语法变化较大的方言,其声调都有严重的“词调化”倾向,可以表述为“词调发达,单字调式微”。具体表现为:存在比较稳定的词调,其模式化程度很高,非常强势,有不断扩张的趋势;单字调高度简化,不同声调之间不同程度地“窜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调 语言接触 河湟 单字调 模式化 方言 声调 平行性
下载PDF
晋北方言中近代汉语词的词义用法变化
2
作者 裴瑞玲 王跟国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1-105,111,共6页
晋北方言中留存着许多近代汉语词,其中一些词的词义、语法以及搭配对象、使用场合等发生了变化。词义变化表现在义项数量、意义范围、词义转移及感情色彩等方面,其中以词的义项减少为最,词义转移次之;语法变化表现在词性和组合功能方面... 晋北方言中留存着许多近代汉语词,其中一些词的词义、语法以及搭配对象、使用场合等发生了变化。词义变化表现在义项数量、意义范围、词义转移及感情色彩等方面,其中以词的义项减少为最,词义转移次之;语法变化表现在词性和组合功能方面。这些变化既受汉语发展规律制约,也与社会发展和晋北文化密切相关,是客体世界、汉语发展规律以及晋北人认知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方言 近代汉语词 变化 词义 语法
下载PDF
西安城内方言同音字汇
3
作者 孙立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以西安城内碑林、莲湖、新城三区的方言为研究对象,描写了西安城内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特殊又读现象,并详细记录了同音字汇。
关键词 中原官话 关中片 西安城内方言 同音字汇
下载PDF
山西晋语区新老派方言词汇分布范围的差异比较
4
作者 王利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文章以山西晋语区内9个地级市为调查点,对31类共1972个词条所对应的新老派方言词语在山西晋语区9个地级市方言的分布范围分别作了考察,从各个不同点共用词汇分布范围差异的情况来讨论新老派方言词汇的差异和变化。文章认为山西晋语区各... 文章以山西晋语区内9个地级市为调查点,对31类共1972个词条所对应的新老派方言词语在山西晋语区9个地级市方言的分布范围分别作了考察,从各个不同点共用词汇分布范围差异的情况来讨论新老派方言词汇的差异和变化。文章认为山西晋语区各地新派方言词汇在保留各自方言词语本土特征的基础上,都表现出逐渐趋于一致的发展态势,而这一趋势的最大动因,文章认为与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新老派方言 词汇 分布范围
下载PDF
秦陇方言中连-介词“连”的语法意义
5
作者 王殿明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4期24-29,共6页
秦陇方言中“连”的名词、动词功能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作介词、连词时在语音和功能方面,与其他方言片区有同有异。在秦陇方言中,“连”的语音和连-介词功能体现在不同的功能之间的历时性发展的延续和共时性存在的相互联系,是秦陇地区... 秦陇方言中“连”的名词、动词功能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作介词、连词时在语音和功能方面,与其他方言片区有同有异。在秦陇方言中,“连”的语音和连-介词功能体现在不同的功能之间的历时性发展的延续和共时性存在的相互联系,是秦陇地区悠久的先周文化和秦文化的历史文化独特性和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文化融合性所产生的语言现象。秦陇方言中连-介词“连”的来源首先是由伴随义动词虚化而来,也就是由“伴随”义动词转化为“连带”义动词,再转化为“伴随”义介词到并列连词;或由“伴随”动词直接虚化为伴随介词或并列连词。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秦陇方言中的连-介词“连”的多功能模式和语法化路径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介词“连” 空间方位 构词特征 空间范畴 空间图式
下载PDF
唐宋时期古词语在山西阳城方言中的遗存
6
作者 张文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山西阳城历史悠久,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唐宋时期的古词语。其中,有不少词语完全继承下来,没有发生变化;但也有一些词语词形、义位或语法义出现了一些变化。新词形的出现体现了汉语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的变化规律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义位的... 山西阳城历史悠久,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唐宋时期的古词语。其中,有不少词语完全继承下来,没有发生变化;但也有一些词语词形、义位或语法义出现了一些变化。新词形的出现体现了汉语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的变化规律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义位的变化有义位增加以及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现象,通常是词义引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阳城方言 唐宋时期 古词语
下载PDF
副词化与话语标记化——文水方言动词短语“说话”的多重语法化
7
作者 吕佩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6,共11页
由于所处语境不同,相关动因与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山西文水方言中的动词短语“说话”发生了多重语法化:一是语法化为时间副词,在句法分布上存在诸多限制,表短时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二是语法化为话语标记,必须带有语气词,表达负面评... 由于所处语境不同,相关动因与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山西文水方言中的动词短语“说话”发生了多重语法化:一是语法化为时间副词,在句法分布上存在诸多限制,表短时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二是语法化为话语标记,必须带有语气词,表达负面评价已经高度规约化。山西文水方言“说话”的多重语法化反映了语法化的两条基本轨迹:客观化与主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文水方言 “说话” 多重语法化 短时副词 话语标记
下载PDF
宁夏固原方言体标记“上[sɑη^(0)]”“下[xa^(0)]”的用法——兼与宝鸡、庆阳的比较
8
作者 蒋晶 刘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中原官话秦陇片中,方位词“上”“下”可以作为体标记使用。固原原州区方言中,“上”可以用于起始体中,用句式“V+上”表示动作开始并将持续进行;“下”可以用于持续体中,用“处所词+V+下+数量短语+宾语”句式表示动作行为结束后的状态... 中原官话秦陇片中,方位词“上”“下”可以作为体标记使用。固原原州区方言中,“上”可以用于起始体中,用句式“V+上”表示动作开始并将持续进行;“下”可以用于持续体中,用“处所词+V+下+数量短语+宾语”句式表示动作行为结束后的状态的持续。以固原市原州区方言体标记“上”“下”的用法为参照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可知,原州区与隆德县、甘肃庆阳市同大于异,与陕西宝鸡市异大于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官话秦陇片 固原方言 “上” “下”
下载PDF
构式语法框架下清涧方言“圪AA的”状态形容词研究
9
作者 刘少杰 张京鱼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陕北晋语清涧方言中“圪AA的”状态形容词有180多个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按照构式语法属于四字格构式。形态上,该构式中A可以是形容词、动词和拟声词。“圪AA的”表达式一部分是通过其对应的“A”式“圪A”式、“AA的”式经重叠、加... 陕北晋语清涧方言中“圪AA的”状态形容词有180多个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按照构式语法属于四字格构式。形态上,该构式中A可以是形容词、动词和拟声词。“圪AA的”表达式一部分是通过其对应的“A”式“圪A”式、“AA的”式经重叠、加缀等形态变化生成,一部分是通过给“圪AA的”构式填充A后再将其重叠的结果。句法上,该构式可以在句中作谓语、定语、补语和状语,不受单音节否定词修饰,但可以用在“不/没说”含有对比的否定句中。该构式的基本义为描绘性,其语义和语用内涵包括“极致性”语义量值、“消极/负面性”立场态度偏向和“口语性”语体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清涧方言 圪AA的 状态形容词 描绘性 对比否定
下载PDF
晋南方言词缀“圪”的读音
10
作者 杨青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晋南方言中,词缀“圪”的读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韵母的不同,可以将晋南方言“圪”的读音分为五种类型:??读型、?读型、?读型、?读型和i读型。??读型的分布范围与晋南的晋语区重合。?读型和i读型的关系比较密切,i读型是?读型进一步... 晋南方言中,词缀“圪”的读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韵母的不同,可以将晋南方言“圪”的读音分为五种类型:??读型、?读型、?读型、?读型和i读型。??读型的分布范围与晋南的晋语区重合。?读型和i读型的关系比较密切,i读型是?读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读型和?读型则是走了另外的发展路读型则是走了另外的发展路径,可能和普通话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同一种读音类型的方言,“圪”的单字调类也比较一致。从调类归派的角度来看,?读型和i读型方言的“圪”往往与全浊入声字一起演变,而?读型和(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提要晋南方言中,词缀“圪”的读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韵母的不同,可以将晋南方言“圪”读音分为五种类型:??读型、?读型、?读型、?读型和i读型。??读型的分布范围与晋南的晋语区重合。读型方言则是与清入、次浊入的字保持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方言 中原官话 晋语 词缀“圪”
下载PDF
大同方言詈辞“□[xəu^(423)]”缀本字考
11
作者 张珍妮 黄思贤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在大同方言中,有多种形式的詈辞,其中有一种以“□[xəu^(423)]”为类词缀的詈词,“□[xəu^(423)]”位于词末,形成“X+□[xəu^(423)]”的结构。在以往文献中,这一类词缀一般用“猴”字表示,故此类词常描写为“X猴”。虽然该类词缀有了记... 在大同方言中,有多种形式的詈辞,其中有一种以“□[xəu^(423)]”为类词缀的詈词,“□[xəu^(423)]”位于词末,形成“X+□[xəu^(423)]”的结构。在以往文献中,这一类词缀一般用“猴”字表示,故此类词常描写为“X猴”。虽然该类词缀有了记录字,但是目前学界尚未对这一本字进行深入考证,缺乏说服力。文章从语音和语义两方面出发,通过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认为这一类词缀的本字确为“猴”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方言 本字 詈辞
下载PDF
宿迁方言丧葬词汇的民俗文化内涵探究
12
作者 于乐妍 陈禹洁 +1 位作者 耿禹豪 吉益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25-29,共5页
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独特文化现象,是各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更是历史沉淀、信仰传统、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方言词汇,作为民俗文化的产物和重要载体,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 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独特文化现象,是各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更是历史沉淀、信仰传统、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方言词汇,作为民俗文化的产物和重要载体,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为了更好地理解宿迁地域的民俗文化内涵,该文试图通过对方言词汇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该文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宿迁地区丧葬文化的方言词汇,以期能够更全面地呈现这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基础上,还考察分析了宿迁丧葬方言词汇的传承现状与挑战,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迁方言 葬礼 丧葬词汇 民俗文化 历史渊源 人文内涵
下载PDF
陕西阎良方言中“下”的多功能用法
13
作者 张琬莹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以陕西阎良方言中的“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下”的复杂用法。认为“下”有多种功能,其实词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等方面;还可用作副词语素,表达“全部”“突然”“一点儿都”等特殊意义;作为体貌标... 以陕西阎良方言中的“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下”的复杂用法。认为“下”有多种功能,其实词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等方面;还可用作副词语素,表达“全部”“突然”“一点儿都”等特殊意义;作为体貌标记,可以表达完成体、实现体、持续体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良方言 中原官话 “下” 语法功能 语义特征
下载PDF
甘肃环县甜水话古清、次浊入声字的今读调类及其成因
14
作者 谭治琪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环县甜水镇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处,其方言处于中原官话秦陇片和兰银官话银吴片交界地带。古清、次浊入声字在甜水话中多数归阳平,少数归阴平、上声、去声。古清、次浊入多数读阳平是甜水话区别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东小片的一个重要语音特征... 环县甜水镇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处,其方言处于中原官话秦陇片和兰银官话银吴片交界地带。古清、次浊入声字在甜水话中多数归阳平,少数归阴平、上声、去声。古清、次浊入多数读阳平是甜水话区别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东小片的一个重要语音特征,其形成跟兰银官话银吴片方言的接触影响有关;少数读上声、去声,可能由普通话、近代汉语声调及词调的影响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宁交界方言 甜水话 古清、次浊入声字 今读调类
下载PDF
从中古音看山阳中原官话方言声母的演变
15
作者 赵萍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以中古音为参照,探讨陕西山阳县中原官话方言声母的演变情况,总结其声母演变特点:古全浊声母清化,不分尖团,古泥来母字不相混,平翘舌音区分明显,部分音舌面化,零声母字大量增加,影母出现增音式演变,部分演变受声调影响。
关键词 山阳县 中原官话 中古音 声母
下载PDF
富平婚育文化词语汇释
16
作者 孙建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8-35,共8页
婚育文化是与结婚和生育有关的文化习俗,具有系统性、保守性和传承性的特点,是地域文化差异最典型的一个方面。富平传统婚育文化深深植根于当地的民俗与历史文化,独具特色。富平婚育文化通过方言的记录,形成了兼具方言特色和文化特色的... 婚育文化是与结婚和生育有关的文化习俗,具有系统性、保守性和传承性的特点,是地域文化差异最典型的一个方面。富平传统婚育文化深深植根于当地的民俗与历史文化,独具特色。富平婚育文化通过方言的记录,形成了兼具方言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方言文化词语。汇释富平婚育文化词语,对于富平方言研究和方言文化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富平 中原官话关中片 方言文化 婚育文化
下载PDF
晋冀豫交界晋语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类型与分布格局
17
作者 支建刚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F0002,共9页
晋冀豫交界晋语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有合一型、二分型和次二分型三种情况,总体上以合一型为主。晋东南晋语知庄章的读音类型最为丰富,三者都有;冀西南晋语知庄章的发展比较统一,都为合一型;豫北晋语知庄章的读音有合一型和二分型两种。... 晋冀豫交界晋语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有合一型、二分型和次二分型三种情况,总体上以合一型为主。晋东南晋语知庄章的读音类型最为丰富,三者都有;冀西南晋语知庄章的发展比较统一,都为合一型;豫北晋语知庄章的读音有合一型和二分型两种。总体来看,太行山和漳河在方言接触中“塞”大于“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豫交界晋语 知庄章 读音类型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河南汤阴方言古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及演变
18
作者 田冲 支建刚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今天的汤阴方言中,古知庄章组声母与精组洪音声母合流,读为[■]或[■]。结合周边方言的共时考察,可以发现,汤阴方言知庄章组与精组洪音合一,是在知庄章组开合口归为一组并与精组对立的前提下演变而来的。通过梳理《中原音韵》《青郊杂... 今天的汤阴方言中,古知庄章组声母与精组洪音声母合流,读为[■]或[■]。结合周边方言的共时考察,可以发现,汤阴方言知庄章组与精组洪音合一,是在知庄章组开合口归为一组并与精组对立的前提下演变而来的。通过梳理《中原音韵》《青郊杂著》《交泰韵》等韵书知庄章组声母的情况,大致确定知庄章组声母合一发生在明代。汤阴方言知庄章精(洪)组声母合一,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周边合一型方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阴方言 知庄章组声母 今读 演变
下载PDF
汾河流域诸方言古全浊声母演变的动态分析——以“並、定、从、澄、群”类为例
19
作者 王堉程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120-123,共4页
将山西汾河流域横跨的临汾盆地和晋中盆地91点诸方言作为研究范围,重点考察汾河流域诸方言“並、定、从、澄、群”五个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音的送气类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以量化结果科学评估晋语与中原官话之间的关系。经过分... 将山西汾河流域横跨的临汾盆地和晋中盆地91点诸方言作为研究范围,重点考察汾河流域诸方言“並、定、从、澄、群”五个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音的送气类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以量化结果科学评估晋语与中原官话之间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汾河流域诸方言古全浊声母读送气清音的比率从南到北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在不断减少,送气音类型是在量变的基础上逐步发生质变,呈现出阶梯分布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全浊声母清化 送气音类型 地理特征 阶梯分布
下载PDF
关中方言否定构式“X个锤子”分析
20
作者 张媛 李榕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X个锤子”在关中方言口语中使用广泛,其以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是现代汉语否定构式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文中讨论了关中方言口语的否定构式“X个锤子”的结构特点、变式、话语位置及语用功能。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关中方言词汇演变的认识... “X个锤子”在关中方言口语中使用广泛,其以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是现代汉语否定构式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文中讨论了关中方言口语的否定构式“X个锤子”的结构特点、变式、话语位置及语用功能。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关中方言词汇演变的认识,也有助于探索网络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方言 否定构式 X个锤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