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地区方言词语的构成特征及内部差异研究
1
作者 姜莉 冯青青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盐城地区方言分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和泰如片,具有江淮官话的典型特征。盐城地区方言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语音和语法,词汇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发现,在词语构成上,单纯词中的单音节语素构词,合成词中的复合式、重叠式和附加式构词,都较普... 盐城地区方言分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和泰如片,具有江淮官话的典型特征。盐城地区方言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语音和语法,词汇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发现,在词语构成上,单纯词中的单音节语素构词,合成词中的复合式、重叠式和附加式构词,都较普遍;在内部差异上,盐城地区方言词语在音节数量、构词语素选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已有调查材料,结合实地调查,分析盐城地区方言的词语构成和内部差异,可以深化盐城地区方言和江淮官话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地区方言 词语构成 内部差异
下载PDF
民俗文化意蕴研究——以宿迁方言礼仪词汇为例
2
作者 于乐妍 陈禹洁 +1 位作者 耿禹豪 吉益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84-88,共5页
民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宿迁市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孕育了独特的方言词汇。为更好地挖掘、整理... 民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宿迁市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孕育了独特的方言词汇。为更好地挖掘、整理和研究宿迁方言中的礼仪词汇,该文从民俗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理论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宿迁方言中的礼仪词汇进行全面整理与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解读其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同时,该文还对宿迁方言礼仪词汇的传承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迁方言 礼仪 民俗语言 文化意蕴 传承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邳州话轻声特征的弱化探究——兼与徐州话轻声对比
3
作者 张竞文 《艺术科技》 2024年第5期60-63,75,共5页
目的:目前,对邳州话的研究多聚焦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音专题研究较少。文章以邳州话的轻声为研究对象,对邳州市赵墩镇的方言展开调查,同时与徐州市区的轻声现象进行比较。方法: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语音调查同时进行的方式,结合相关... 目的:目前,对邳州话的研究多聚焦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音专题研究较少。文章以邳州话的轻声为研究对象,对邳州市赵墩镇的方言展开调查,同时与徐州市区的轻声现象进行比较。方法: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语音调查同时进行的方式,结合相关社会因素讨论两地轻声差异的成因;使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所得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并选取在两地读音中有明显差异的典型语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语音试验,得出邳州话较之徐州话具有轻声弱化的特征,具体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邳州话轻声的声学特征较不明显,音高和音强均高于徐州话;部分读轻声的字存在音节脱落现象,且不成规律,少部分读轻声的多音节词轻声字脱落;一些在徐州话中读轻声的字在邳州话中读原调或重读。结论:结合语音事实与问卷走访中得到的被调查者相关信息,可以得知这种内部差异现象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与此同时,人口流动和语言环境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邳州话产生各类音变。对于此类问题,邳州人可以先了解邳州话轻声的特点,再留意该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差别,如参考王守之先生从徐州话与国语声调的差别中归纳出的“三一律读法”,在生活中实际运用普通话时有意识地自主纠正,从而说好普通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邳州话 徐州话 轻声弱化 内部差异 音变
下载PDF
《日清字音鑒》音系研究
4
作者 李沫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28-239,286,共13页
《日清字音鑒》是1895年出版的供日本人學習北京官話的教材。本文根據教材中羅馬字注音材料歸納整理出《日清字音鑒》的語音系統,着重分析其知莊章組聲母合而爲一、不分尖團、果攝處於分化演變階段等語音特點,並與同時期記音材料比較,... 《日清字音鑒》是1895年出版的供日本人學習北京官話的教材。本文根據教材中羅馬字注音材料歸納整理出《日清字音鑒》的語音系統,着重分析其知莊章組聲母合而爲一、不分尖團、果攝處於分化演變階段等語音特點,並與同時期記音材料比較,初步窺見清末民初北京官話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日清字音鑒 北京官話 語音系統
下载PDF
大别山红色文化话语的隐喻架构分析
5
作者 杨欣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1,17,共7页
以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隐喻架构理论,考察报道中使用的隐喻架构类型,并分析其对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相关报道主要运用了人体、颜色、建筑等12种隐喻架构类型,其激活的“奉献、奋斗、献身、团结、传承”等深... 以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隐喻架构理论,考察报道中使用的隐喻架构类型,并分析其对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相关报道主要运用了人体、颜色、建筑等12种隐喻架构类型,其激活的“奉献、奋斗、献身、团结、传承”等深层架构,是媒体对大别山红色文化宣传的有效尝试。报道中隐喻架构的使用可帮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旨在为媒体与受众展开有效话语互动,增强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供话语策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架构 大别山 红色文化 传播
下载PDF
安徽庐江方言语气词研究
6
作者 苏瑶 郭辉 《巢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5,45,共9页
研究根据语法意义的不同,将庐江方言语气词分为三类: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庐江方言语气词特色鲜明,有四大特点:数量总体多于普通话,十分丰富;用于陈述句的语气词少于普通话中用于陈述句的语气词,说明庐江人民不常用平... 研究根据语法意义的不同,将庐江方言语气词分为三类: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庐江方言语气词特色鲜明,有四大特点:数量总体多于普通话,十分丰富;用于陈述句的语气词少于普通话中用于陈述句的语气词,说明庐江人民不常用平调表达感情,易采用有变化的升调或降调传递语气;语气词和语气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语气可以用不同语气词来表示,不同语气可以用同一语气词表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语气词与其所在的江淮官话区保持较高的相似性,但是部分语气词较为独特,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研究考察了部分庐江方言语气词来源,并指出了其语法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江方言 句末语气词 语用功能 来源 语法化
下载PDF
文化认同视角下淮河流域居民方言态度研究——一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吴媛媛 石金泽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5-123,共9页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文化认同理论的角度出发,以皖属淮河流域方言区居民为对象,从认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出发,探究淮河居民的方言态度,从情感承诺、行为探索两个维度探索居民地方文化认同水平,建构居民地...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文化认同理论的角度出发,以皖属淮河流域方言区居民为对象,从认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出发,探究淮河居民的方言态度,从情感承诺、行为探索两个维度探索居民地方文化认同水平,建构居民地方文化认同与方言态度关系理论模型。运用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居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感对方言态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显示:居民的文化认同水平与方言态度得分均处于高值区,淮河流域居民对地方文化持有相对较高的认同度,方言态度较为积极;影响因素方面,居民地方文化认同对方言态度产生极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机制方面,情感承诺通过行为探索来影响方言认知、方言情感、方言行为,行为探索是该传导机制的重要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淮河流域居民 方言态度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安徽江淮官话片的鼻化韵及其历史由来
8
作者 张颖杰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0期21-29,共9页
安徽省江淮官话片11个方言点中,纯粹的鼻化元音有9个,与4个介音i、u、y、v搭配后,又构成15个半鼻化的或不完全的鼻化音,共形成24个鼻化韵。各方言点鼻化韵的主元音和介音不同,构成了不同的鼻化韵数量与类型。各方言点的前后鼻音韵尾略... 安徽省江淮官话片11个方言点中,纯粹的鼻化元音有9个,与4个介音i、u、y、v搭配后,又构成15个半鼻化的或不完全的鼻化音,共形成24个鼻化韵。各方言点鼻化韵的主元音和介音不同,构成了不同的鼻化韵数量与类型。各方言点的前后鼻音韵尾略有不同,鼻化韵与前后鼻音搭配的主元音也不同,以相互补充为主。以全椒方言为例,考察宕江曾梗咸山深臻这八摄从中古到现代的历时演变。研究发现,隋唐时期的入声韵尾-p/-t/-k到元代已经消失,变为统一的塞擦音韵尾-?;前鼻音韵尾-m/-n和后鼻音韵尾-?之间不断相互转化;直至现代全椒方言产生9个鼻化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鼻化韵 全椒方言 《五声反切正韵》 历史演变
下载PDF
论明代后期桐城方言的系属——以方氏音系为中心
9
作者 宋华强 《辞书研究》 2023年第3期90-98,共9页
学界对桐城方言的系属尚存争议。文章通过比较明代后期桐城方言音系(方氏音系)及同时期湖广地区官话(今大多属江淮官话黄孝片及西南官话)、江淮地区官话(今大多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在声韵调方面的代表性差异,发现明代后期桐城方言音系与... 学界对桐城方言的系属尚存争议。文章通过比较明代后期桐城方言音系(方氏音系)及同时期湖广地区官话(今大多属江淮官话黄孝片及西南官话)、江淮地区官话(今大多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在声韵调方面的代表性差异,发现明代后期桐城方言音系与同时期江淮地区官话更接近,与同时期湖广地区官话较远。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明后期桐城方言又带有部分湖广地区官话特征,二者演变并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官话 桐城方言 江淮地区官话 湖广地区官话 方氏音系
下载PDF
徐州方言多重重叠研究
10
作者 闫郁文 《语文学刊》 2023年第2期55-61,共7页
徐州方言中部分名词和副词可在句法层面进行三叠及五叠式的多重重叠,语音上有着独特的连读变调规律。一般名词多叠式强调物量达到极小,句法上作宾语或定语;时间名词多叠式强调事件发生频率极高,句法上常作状语;方位名词多叠式表示方位... 徐州方言中部分名词和副词可在句法层面进行三叠及五叠式的多重重叠,语音上有着独特的连读变调规律。一般名词多叠式强调物量达到极小,句法上作宾语或定语;时间名词多叠式强调事件发生频率极高,句法上常作状语;方位名词多叠式表示方位指向上程度达到极致,句法上充当宾语;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重叠后基式语义在程度上凸显加强,句法上充当状语。徐州方言的多重重叠是一种表达主观量的语法手段,在“调量”意义的基础上,还具有表达说话人主观态度、情感、评价以及话语情景性的语用功能,在认知动因上符合数量象似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方言 多重重叠 连读变调 主观量 象似性
下载PDF
江苏东台方言“呃”的语法分布与应用
11
作者 王其和 何婷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6-83,共8页
江苏东台方言中的“呃”用法丰富,可以作为语素构成词和短语,也可以独立成词。东台方言中的“呃”可以与“着”“在+NL”等组合表持续体和存续体,“呃”在这两个动态范畴中兼表完成和持续两个含义。
关键词 江苏东台方言 “呃” 语法分布 持续体 存续体
下载PDF
邳州话共时音变中的儿化现象
12
作者 张竞文 乔秋颖 《语文学刊》 2023年第4期36-43,共8页
本文以邳州话的儿化音变为研究对象,选取《徐州方言词典》中常见的儿化词,对邳州市赵墩镇的儿化读音展开调查,同时结合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与徐州话的儿化进行比较。对所有发音人的录音样本作语音特征分析和数据统计后,结果显示出以下趋势... 本文以邳州话的儿化音变为研究对象,选取《徐州方言词典》中常见的儿化词,对邳州市赵墩镇的儿化读音展开调查,同时结合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与徐州话的儿化进行比较。对所有发音人的录音样本作语音特征分析和数据统计后,结果显示出以下趋势:普通话和徐州话中的儿化韵一部分在邳州话中用后缀“-子”来表示;邳州话存在部分儿化韵韵尾失落且卷舌特征消失的特殊儿化韵现象;邳州发音人读儿化音节的音高比徐州城区的要高,音强也更强。但由于样本有限,暂时不能确定是否为整体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邳州话 徐州话 儿化 语流音变
下载PDF
徐州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其主观性研究
13
作者 张森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38-42,共5页
重叠是现代汉语广泛使用的一种形态操作手段。徐州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十分丰富且有一定特色,许多重叠式还伴有儿化现象。徐州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大致可以分为七种类型,构成重叠的操作手段主要有添加、重复和缩略。从主观量的程度变化考察,... 重叠是现代汉语广泛使用的一种形态操作手段。徐州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十分丰富且有一定特色,许多重叠式还伴有儿化现象。徐州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大致可以分为七种类型,构成重叠的操作手段主要有添加、重复和缩略。从主观量的程度变化考察,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即同一重叠形式中主观量的差异与同一基式不同重叠形式主观量的差异。形容词重叠式在表达主观认识的程度量的同时,还能表现说话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 主观性 徐州方言
下载PDF
论东台方言中的“儿”缀词与叠缀“儿子”
14
作者 王其和 何婷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1期11-18,共8页
东台市地处江淮官话泰如片和洪巢片的接触地带,该方言中产生了大量的“儿”缀现象。这些“儿”缀构词能力较强,在使用中占绝对优势,大多数单音节词根、双音节词根、多音节词根,都可以通过附加“儿”缀的方式获得表小义。受语言接触和发... 东台市地处江淮官话泰如片和洪巢片的接触地带,该方言中产生了大量的“儿”缀现象。这些“儿”缀构词能力较强,在使用中占绝对优势,大多数单音节词根、双音节词根、多音节词根,都可以通过附加“儿”缀的方式获得表小义。受语言接触和发音习惯的影响,东台方言还形成了与“儿”缀极为相似的叠缀“儿子”。“儿子”缀大多出现在新派东台方言中,在东台北部地区,已与“儿”缀用法相同,几乎所有的“儿”缀词都可以转成“儿子”缀。东台南部地区紧邻海安市的泰如片方言,“儿子”缀则使用较少。与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儿”缀相比,“儿子”缀在东台地区仍处于发展阶段,地域分布上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减少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台方言 “儿”缀 “儿子”缀 语法构造 成因
下载PDF
试析安徽洪集方言单音节动作动词
15
作者 赵为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2-116,143,共6页
处于江淮官话同中原官话过渡地带的洪集方言有若干使用频繁且蕴含地域色彩的单音节动作动词。这些动词依据其字音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字音对应型”“发生音变型”“有音无字型”。结合古籍文献,勾连古今音义加以考究与阐释,进而为方... 处于江淮官话同中原官话过渡地带的洪集方言有若干使用频繁且蕴含地域色彩的单音节动作动词。这些动词依据其字音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字音对应型”“发生音变型”“有音无字型”。结合古籍文献,勾连古今音义加以考究与阐释,进而为方言词汇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集方言 单音节动作动词 词汇研究 音变类型
下载PDF
高淳方言的被动标记及其语法化
16
作者 孔倩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4-126,131,共4页
在高淳方言中,有标志被动句的典型标记词是“讨[t^(h)ɔ^(33)]”和“把[pa^(33)]”,典型的句法格式是:NP_(1)+讨/把+NP_(2)+VP,由这一句式衍生出不同的句式变体,典型句式中各成分也各具特点。同时,在这两个标记词中,“讨”经历了“索取... 在高淳方言中,有标志被动句的典型标记词是“讨[t^(h)ɔ^(33)]”和“把[pa^(33)]”,典型的句法格式是:NP_(1)+讨/把+NP_(2)+VP,由这一句式衍生出不同的句式变体,典型句式中各成分也各具特点。同时,在这两个标记词中,“讨”经历了“索取→遭受→被动”的词义演变过程,“把”经历了“给与→使役→被动”的词义演变过程。此类句式通常表达不如意、不期望的感情或描述中性色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淳方言 被动标记 句式特点 语法化
下载PDF
江苏盐城方言特殊“过”字句的类型及成因
17
作者 蔡华祥 赵铭敏 《现代语文》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江苏盐城方言体助词“过”的使用频率很高,也颇具地域特色。首先是对含有经历体意义的“过”字句进行考察,如“V+过_(2)+O+过_(3)”“V+O+过_(2)”“V+过_(2)+O_(1)+把给+过_(22)+O_(2)+过_(3)”“把给+过_(2)+O_(1)+过_(22)+O_(2)+过_... 江苏盐城方言体助词“过”的使用频率很高,也颇具地域特色。首先是对含有经历体意义的“过”字句进行考察,如“V+过_(2)+O+过_(3)”“V+O+过_(2)”“V+过_(2)+O_(1)+把给+过_(22)+O_(2)+过_(3)”“把给+过_(2)+O_(1)+过_(22)+O_(2)+过_(3)”等。研究发现,句末“过_(3)”语气词化的倾向十分显著,具有强化经历体意义的功能;“V+O+过_(2)”是底层形式的反映,是促使“V+过_(2)+O+过_(3)”等格式产生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方言 “过”字句 经历体
下载PDF
江淮官话通泰片声调类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章婷 朱晓农 朱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149-156,共8页
本文选取江淮官话通泰片的13个方言点的声调系统,对其进行声学和听感描写,并对其调型进行类型学定位。通泰方言原来应以七声系统为主,但现在大多已减为六声系统了,少数还进一步衰减为五声、甚至四声系统。从类值对应来看,六声系统较为一... 本文选取江淮官话通泰片的13个方言点的声调系统,对其进行声学和听感描写,并对其调型进行类型学定位。通泰方言原来应以七声系统为主,但现在大多已减为六声系统了,少数还进一步衰减为五声、甚至四声系统。从类值对应来看,六声系统较为一致,阴平都是中降调,阳平是高调,阴去大多为平调,上声是纯低调。阴阳入都是短调,一般阳高而阴低。而七声五声系统的类值对应并不一致。不过,从调型模式来看,通泰方言和其他方言一样,长调以常四、常三为主。即使是五长调系统,仍大多是‘常四加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学 声调 模式 调型 江淮官话 通泰方言
下载PDF
安徽怀远方言的入声演变及归属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安生 贡贵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共9页
怀远县位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方言归属尚缺定论。怀远方言可分为南、北两片,北片无入声当属中原官话郑曹片,南片有入声当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南片话里的入声正在以信蚌片方式舒化,一俟舒化过程完结,南片将转入中原官话信蚌片... 怀远县位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方言归属尚缺定论。怀远方言可分为南、北两片,北片无入声当属中原官话郑曹片,南片有入声当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南片话里的入声正在以信蚌片方式舒化,一俟舒化过程完结,南片将转入中原官话信蚌片,中原官话将实现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的全覆盖并全线推进到淮河南岸,这在"中原雅音"的南扩史上也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远方言 江淮官话 中原官话 入声 归属
下载PDF
瓯语介词“代”的功能及其来源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贝加 陈伊娜 《汉语学报》 2006年第3期35-42,共8页
瓯语介词“代”[de^(22)]有六个功能:引进交互者、言谈者、所为者、所对者、处置者和求索者。[de^(22)]的本字应该是“代”,而不是“逮”。“代”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近代汉语介词“替”。当强势方言影响弱势方言时,可能会产生“同义替换... 瓯语介词“代”[de^(22)]有六个功能:引进交互者、言谈者、所为者、所对者、处置者和求索者。[de^(22)]的本字应该是“代”,而不是“逮”。“代”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近代汉语介词“替”。当强势方言影响弱势方言时,可能会产生“同义替换”的现象。宋元时期,在江淮方言、北部吴语中有一个十分活跃的介词“替”,南部吴语引进介词“替”时,由于没有相应的词汇,用同义词“代”来表示“替”的意义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 “替” 介词 温州方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