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5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学术传播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跨学科教育模式创新
1
作者 王卓 韩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科技进步,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已日渐成为海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如何增强学生的跨学科学术英语能力,讲好中国的“学术”故事,是新时代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山东师范大...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科技进步,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已日渐成为海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如何增强学生的跨学科学术英语能力,讲好中国的“学术”故事,是新时代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山东师范大学“跨学科、融学术”大学英语教育模式改革,从英语跨学科知识体系养成、跨学科教学组织模式创新、跨学科项目化深度学习教学方法创新、跨学科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等层面,思考大学英语跨学科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创新路径,为大学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中国学术传播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学科 融学术 学术传播
下载PDF
国内外语教学翻转课堂研究:范围综述
2
作者 孔文 韦倩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92,共9页
本文基于范围综述研究框架,以2013—2021年在CSSCI来源期刊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226篇有关外语教学翻转课堂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基本信息、研究主题、发展动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实... 本文基于范围综述研究框架,以2013—2021年在CSSCI来源期刊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226篇有关外语教学翻转课堂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基本信息、研究主题、发展动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实施效果6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外语翻转课堂研究发文量逐年降低;热点主题演进趋势呈现早期以理论引介为主,中期以本土化应用为主和后期以实证调查为主的发展态势;相关研究以实证类为主,主要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翻转课堂对外语教学总体产生积极影响。现存问题是研究内容相似;研究方法同质性较高,缺乏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综述 翻转课堂 外语教学 文献计量法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研究生课程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3
作者 郭嘉 罗晔 +3 位作者 Yoann de Rancourt de Mimérand 吴华东 张林锋 何广惠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急需大量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开展研究生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了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培养致力于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急需大量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开展研究生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了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培养致力于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高水平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人才培养 研究生 全英文教学
下载PDF
以多元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实践研究
4
作者 杨莉芳 孙有中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0,共12页
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教学必备工具,大学英语教材直接影响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实施教学,学生加工什么样的输入、进行什么样的产出、培养什么样的能力。为满足新时代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确立了多元能力培养目标,这些目... 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教学必备工具,大学英语教材直接影响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实施教学,学生加工什么样的输入、进行什么样的产出、培养什么样的能力。为满足新时代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确立了多元能力培养目标,这些目标应通过教材编写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上,从而引导教学实践真正服务于能力培养。本研究以《新未来大学英语》教材为例,探讨以多元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炼核心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教材开发与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能力 大学英语 英语教材 教材编写
下载PDF
赋权增能教育模式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师反馈中的学习者投入研究
5
作者 刘浩 张文忠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本研究从赋权增能教育模式出发,采用质性个案法探析15位大学生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师反馈中的学习者投入。通过半结构性访谈、课堂观察及其他素材收集数据,依据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学习者对教师反馈存在认知投入差异,会采... 本研究从赋权增能教育模式出发,采用质性个案法探析15位大学生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师反馈中的学习者投入。通过半结构性访谈、课堂观察及其他素材收集数据,依据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学习者对教师反馈存在认知投入差异,会采用不同的行为投入策略,情感投入呈动态变化、因人而异;(2)教师反馈中的学习者投入与学生过往英语学习经历、赋权增能教学环境及个性化学习任务密切相关。研究对外语教师优化反馈过程及探索适合外语课堂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师反馈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反馈 学习者投入 赋权增能课堂 质性个案研究
下载PDF
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编写外语教材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和育人成效
6
作者 卫朝霞 陈向京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1,共11页
大学英语教材是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必须满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需求。本文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阐释教材编写如何通过发挥体验学习的优势来强化学习者投入,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育人成效。教... 大学英语教材是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必须满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需求。本文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阐释教材编写如何通过发挥体验学习的优势来强化学习者投入,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育人成效。教材基于体验学习模型设计单元结构,通过情景剧和多模态教学素材增加学习者情感投入;寓多元能力培养于语言能力提升,强化学习者认知投入;以具有真实性、挑战性和恰当性的单元任务设计和生生多元交互,增强学习者行为投入。本文对体验学习理论在外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和外语教材强化学习者投入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学习 学习者投入 教学和育人成效 外语教材编写 《新未来大学英语》
下载PDF
他者、杂糅与翻译:后现代视域下英汉融合双关语翻译研究
7
作者 祝朝伟 陈壮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8,共10页
后现代思潮对异质性、互文性的强调在翻译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认知革命。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翻译观使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传统翻译互动中两种类型的“他者”:传统二元等级结构中作为弱势群体的“他者”和在二元临界地... 后现代思潮对异质性、互文性的强调在翻译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认知革命。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翻译观使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传统翻译互动中两种类型的“他者”:传统二元等级结构中作为弱势群体的“他者”和在二元临界地带流浪的游离性“他者”。长期以来,翻译学界对第一类“他者”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对处于二元临界地带流浪的游离性“他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游离性“他者”在文本层面的典型体现,英汉融合双关语这一新型杂糅文本逐渐兴起并已进入中国大众的日常生活,却并未在学界得到应有的关注。该类文本不可通约的“他者性”和“创造性”特质有利于人们重新思考翻译的定义、可译性和翻译伦理问题,为后现代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差异性 后现代 杂糅文本 英汉融合双关语 翻译研究
下载PDF
国内外外语认同研究图景(1991—2020)——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8
作者 周景芸 沈菲菲 方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CSSCI和北大中文核心来源期刊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SSCI和A&HCI的来源期刊,应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1991—2020年709项国内外外语认同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外外语认同...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CSSCI和北大中文核心来源期刊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SSCI和A&HCI的来源期刊,应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1991—2020年709项国内外外语认同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外外语认同研究近十年来上升势头明显。诺顿理论框架的外语认同研究和外语教师认同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共同热点,不同之处在于国内偏理论和综述性研究而国外研究的实践性、国际性、系统性更加明显。最后提出加强外语认同体系建设和本土化建设等建议以推动国内外语认同研究发展,为我国的外语教育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认同 外语教师认同 CITESPACE 诺顿 教学法
下载PDF
基于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9
作者 金威 李瑞凌 范茗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大学英语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探究适合地方院校本科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自2019年开始,大连大学依托辽宁省教育厅在普通高校组织开展的大学...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大学英语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探究适合地方院校本科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自2019年开始,大连大学依托辽宁省教育厅在普通高校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学分试点工作,并结合国内教育发展现状及校级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多维互动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在近五年的跨校修读学分工作中,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 “互联网+” 地方高校 跨校修读学分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10
作者 姜蕾 刘迪 李碧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本研究探索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为目标,结合内容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理念,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以各学科的高水平期刊论文为教学材料,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论文的语篇修辞... 本研究探索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为目标,结合内容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理念,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以各学科的高水平期刊论文为教学材料,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论文的语篇修辞和语言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和构建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参与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模拟或真实项目,能够获得并应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
下载PDF
POA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1
作者 柳琼青 陈婉玲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在POA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开展了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针对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大班制、生源多元化、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在实验班开展POA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整群抽样法抽取2个非英语专业教学班级,比较实验班和对... 在POA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开展了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针对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大班制、生源多元化、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在实验班开展POA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整群抽样法抽取2个非英语专业教学班级,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末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数据,探讨POA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及教学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可以得出结论:POA教学对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A 成绩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商务英语精读课程为例
12
作者 宋庆福 刘琳 解璐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8,41,共6页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是当前形势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文章分析在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商务英语精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商务英语精读课程为例,探究课程思政学理,将课程内容分门...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是当前形势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文章分析在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商务英语精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商务英语精读课程为例,探究课程思政学理,将课程内容分门别类,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案例导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中国元素,弘扬职业精神,树立职业道德,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知识目标、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 商务英语精读 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读后续译的教学机制探究
13
作者 袁晓亮 陈吉荣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93-96,共4页
目前,读后续译教学环节的界面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具体来看,教学环节处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交互界面,并且从侧面体现教学机制。基于此,本文从怎么读、怎么续、怎么译三个教学环节深入阐释读后续译的教学机制。研究表明,读是前提条件... 目前,读后续译教学环节的界面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具体来看,教学环节处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交互界面,并且从侧面体现教学机制。基于此,本文从怎么读、怎么续、怎么译三个教学环节深入阐释读后续译的教学机制。研究表明,读是前提条件,续是关键,译是应用环节。读后续译突显了阅读的延续功能、译文的对比功能、语言的校准功能、语感的识记功能,其协同促学效果在最后的翻译环节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教学机制
下载PDF
从信息维度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写作测试的真实性
14
作者 林生淑 吕云霞 胡倩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7期125-128,共4页
传递信息是学术写作的重要目的,信息维度是语域之间最基本的区别,不同程度的信息密度也是区分不同语域的重要标记。测试任务特征需与所考察语言环境特征一致才能保证测试的真实性。本研究将近十年来考研英语写作范文与优秀研究生学科论... 传递信息是学术写作的重要目的,信息维度是语域之间最基本的区别,不同程度的信息密度也是区分不同语域的重要标记。测试任务特征需与所考察语言环境特征一致才能保证测试的真实性。本研究将近十年来考研英语写作范文与优秀研究生学科论文进行信息维度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种任务有重要差异,反映在语言形式上表现为前者对以短语修饰为主的语言特征使用不足,因而不能充分体现目的语使用语域的需求。研究生招生英语(一)写作测试需更加重视对学术论文写作语言特色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维度 真实性 考研写作 名词短语
下载PDF
协作写作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质量和二语学习的影响
15
作者 刘应亮 李宁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本文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比合写文本与独立写作文本的差异探究协作写作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质量的影响,同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反思日志探究协作写作对二语学习的作用。研究发现,合写文本在词汇复杂性、语言准确性... 本文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比合写文本与独立写作文本的差异探究协作写作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质量的影响,同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反思日志探究协作写作对二语学习的作用。研究发现,合写文本在词汇复杂性、语言准确性和写作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两者句法复杂性和语言流利性不存在显著差异。质性结果显示,协作写作可以促进二语学习,这是因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可以为彼此搭建支架,相互交流和学习,但同伴间的分歧、任务和时间分配的不合理、知识储备不足会阻碍语言的发展。研究有望对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与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写作 写作质量 二语学习 英语写作教学
下载PDF
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以《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中“冬冬”的母语习得过程为例
16
作者 束定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共16页
普遍语法学者认为,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虽然语言刺激存在许多缺陷,但儿童依然能够从这些充满缺陷的语言输入中获得语法能力,这说明人类大脑中存在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一假设遭到认知语言学的挑战。认知语言学认为,儿童对语... 普遍语法学者认为,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虽然语言刺激存在许多缺陷,但儿童依然能够从这些充满缺陷的语言输入中获得语法能力,这说明人类大脑中存在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一假设遭到认知语言学的挑战。认知语言学认为,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建立在一般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特别是记忆能力、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实验发现,儿童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儿童通过日常接触的语料掌握语法规则,获得构式;推理能力则帮助儿童利用原有知识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从而增强其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对儿童实际语言习得过程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有密切的关系。儿童获得的语言刺激来源广泛,其丰富性、针对性和高频次也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儿童的语言能力与其概念能力和思维能力相互影响:概念能力可以推动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 语言输入 刺激贫乏论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生医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傅了艳 郭岩 章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在新技术推动、新需求产生以及新国情需要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提升学术内涵,培养思辨精神,扩展... 在新技术推动、新需求产生以及新国情需要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提升学术内涵,培养思辨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本文探索将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英语的教学,以此提高医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并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有效地提升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医学英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研究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的优势分析
18
作者 曲彬 李碧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近年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然而,师资不足、学生基础薄弱等因素仍然影响着英语课程尤其是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培养英语听说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挖掘。线上空间可以延伸课堂听说教学,减... 近年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然而,师资不足、学生基础薄弱等因素仍然影响着英语课程尤其是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培养英语听说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挖掘。线上空间可以延伸课堂听说教学,减轻学生焦虑,激发学习兴趣;线下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学习所必需的真实交流场景。本文分析了线上空间和线下课堂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优势,以期提高研究生听说教学的实效性,促进研究生综合外语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 听说能力培养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
19
作者 许家金 赵冲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90,共9页
本文提炼了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应用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即语言顾问、语伴和语言测评专家。在语言顾问角色中,模型为师生提供语言知识,充当母语者或语言学家。在语伴角色中,模型协助用户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可以作为听说练习中的对话伙伴,... 本文提炼了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应用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即语言顾问、语伴和语言测评专家。在语言顾问角色中,模型为师生提供语言知识,充当母语者或语言学家。在语伴角色中,模型协助用户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可以作为听说练习中的对话伙伴,也可以是读写练习中的小组讨论成员。在语言测评专家角色中,模型分析用户提供的语言材料,并对相关语言表现进行评价。本文主要展示了如何利用提示工程在听、说、读、写、译教学中发挥大语言模型的三类角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教学角色 英语教学 提示工程 人机协同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慕课教师介入语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20
作者 李晔 刘圣楠 童梨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介入是教师话语中重要的元话语资源。慕课作为当下重要的教学渠道之一,其信息传播方式及受众特性都与实体课堂有着很大区别。为了探究慕课独特的交际方式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介入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在Hyland元话语框架的观照下,采取... 介入是教师话语中重要的元话语资源。慕课作为当下重要的教学渠道之一,其信息传播方式及受众特性都与实体课堂有着很大区别。为了探究慕课独特的交际方式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介入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在Hyland元话语框架的观照下,采取语料库研究法对15名“大学英语”实体课堂教师和11名慕课教师话语的介入语进行频率、分布与搭配的分析,进而发现慕课教师的介入总频率以及分类频率均低于实体课堂,慕课教师倾向于利用介入手段构建平等友好的交际关系,但对受众的认知介入不足,其受众意识也应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元话语 教师话语 语料库 慕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