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11
1
作者 倪传斌 魏俊彦 +1 位作者 徐晓东 肖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8,共10页
本文采用眼动测量技术,对比分析了40名高水平与35名中等水平汉—英双语者,在句子层面处理纯汉语、纯英语、汉语转换到英语和英语转换到汉语时的转换代价及其不对称性,并得出了如下发现:1)一语转换到二语时的转换代价不明显;而二语转换... 本文采用眼动测量技术,对比分析了40名高水平与35名中等水平汉—英双语者,在句子层面处理纯汉语、纯英语、汉语转换到英语和英语转换到汉语时的转换代价及其不对称性,并得出了如下发现:1)一语转换到二语时的转换代价不明显;而二语转换到一语时的转换代价明显。其转换代价的不对称性表现为:二语转换到一语明显快于一语转换到二语,甚至快于纯一语状态下的目标词提取。2)二语转换到一语的代价及其不对称性,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加工进程早期和中、晚期之间的增幅较大。3)语言水平对转换代价及其不对称性的影响不明显;对其加工进程中的变化,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转换 双语 眼动
下载PDF
书面纠正性反馈对英语冠词显性、隐性知识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姜琳 陈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6,共9页
本研究考察了书面纠正性反馈(包括元语言反馈和直接反馈)对于英语冠词显性、隐性知识发展的作用。采用"前测—干预—后测—延迟后测"的实验设计,结果显示:元语言反馈和直接反馈都能有效促进英语冠词显性知识的发展,且二者效... 本研究考察了书面纠正性反馈(包括元语言反馈和直接反馈)对于英语冠词显性、隐性知识发展的作用。采用"前测—干预—后测—延迟后测"的实验设计,结果显示:元语言反馈和直接反馈都能有效促进英语冠词显性知识的发展,且二者效果相当;对于隐性知识,元语言反馈比直接反馈更具促学优势。在现有显性、隐性知识的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书面反馈促学路径,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深入讨论了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纠正性反馈 英语冠词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二语学习
下载PDF
在介词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的可行性研究——以in为例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艳 李金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4,119,共5页
本文以英语介词in为例,用实证的方法探讨了将概念隐喻运用于介词教学的可行性。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介词教学法,提高概念隐喻意识更能促进介词in的教学、更有助于学习者对in词义的长期记忆、更能帮助学习者对in的词义做... 本文以英语介词in为例,用实证的方法探讨了将概念隐喻运用于介词教学的可行性。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介词教学法,提高概念隐喻意识更能促进介词in的教学、更有助于学习者对in词义的长期记忆、更能帮助学习者对in的词义做出推断。上述发现可借由双重代码理论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意象图式 介词 双重代码理论
下载PDF
大学生英语语法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
4
作者 卢雨姣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始终是一个引人瞩目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大学生英语语法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采用综合实验设计进行探究。通过句子测试集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语言迁移对大学生英语语法习得的具体影响... 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始终是一个引人瞩目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大学生英语语法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采用综合实验设计进行探究。通过句子测试集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语言迁移对大学生英语语法习得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英语语法习得中经历了不同层面的正迁移与负迁移。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来源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环节,揭示了学习策略对语法习得迁移的显著影响。基于这些发现,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迁移 英语语法习得 大学生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定冠词习得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鸿杰 周芹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8,85,共6页
本研究基于Huebner的语义轮模型,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定冠词习得的变异特征,采用SOC、TLU、UOC数据分析工具检验不定冠词使用的准确度,并利用变项规则分析法对影响不定冠词变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定冠词习得的错误类型主要表... 本研究基于Huebner的语义轮模型,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定冠词习得的变异特征,采用SOC、TLU、UOC数据分析工具检验不定冠词使用的准确度,并利用变项规则分析法对影响不定冠词变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定冠词习得的错误类型主要表现在其必要语境下的漏用;相对于定冠词和零冠词,不定冠词使用的准确度较高;名词短语、可数性和数、名词短语的位置、名词前的修饰成分对不定冠词的使用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介语变异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语义轮模型 不定冠词
下载PDF
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ERP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9,160,共12页
本文综述二语学习者加工二语句法的神经机制和时间进程。二语的句法加工受初始接触外语的年龄、外语水平和外语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母语加工中早期左前额负波、左前额负波和P600成分的偏离和缺失。这些ERP成分的缺失和... 本文综述二语学习者加工二语句法的神经机制和时间进程。二语的句法加工受初始接触外语的年龄、外语水平和外语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母语加工中早期左前额负波、左前额负波和P600成分的偏离和缺失。这些ERP成分的缺失和偏离说明二语学习者缺少与母语加工相对应的神经机制。本文强调要加强二语习得和表征的时间进程和神经机制的研究,因为这一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二语习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 二语习得 句法加工 神经机制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立场副词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赵晓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9,共6页
本研究基于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本族语英语语料库,对比讨论中国学生使用立场副词的词汇—语法特征。研究发现,虽然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立场副词的总频数与英语本族语者基本相同,但在立场副词子类的频数上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所用立场副词... 本研究基于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本族语英语语料库,对比讨论中国学生使用立场副词的词汇—语法特征。研究发现,虽然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立场副词的总频数与英语本族语者基本相同,但在立场副词子类的频数上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所用立场副词在小句中的位置分布及其搭配序列更显示出学习者中介语的独特特征。这些词汇—语法特征构成了学习者中介语特征的重要部分,对国内二语研究及其教学有一定参照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学习者 立场副词 中介语 词汇-语法特征
下载PDF
中国学习者英语进行体理解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风华 刘振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2,127-128,共6页
本研究采用句子偏好测试和句子理解测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对于过去时终结性动词和过去进行体终结性动词的理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对过去时终结性动词和过去进行体终结性动词的接受程度上,与本族语... 本研究采用句子偏好测试和句子理解测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对于过去时终结性动词和过去进行体终结性动词的理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对过去时终结性动词和过去进行体终结性动词的接受程度上,与本族语者趋于相同,而低水平者与本族语者有显著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绝大多数情况下认为,过去时终结性动词表达事件的完成,少数情况下认为过去进行体终结性动词表达事件的完成。另外,低水平学习者认为前者表达事件完成的比例,低于本族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进行体 终结性 非完成悖论 语义意义
下载PDF
概念教学对大学生英语短语动词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魏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159-160,共8页
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考察了概念教学对大学生英语短语动词学习的影响。45名英语专业大学生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画图和讨论等方式理解短语动词的概念,对照组则采用机械背诵的方法。研究发现:1)实验组和对... 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考察了概念教学对大学生英语短语动词学习的影响。45名英语专业大学生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画图和讨论等方式理解短语动词的概念,对照组则采用机械背诵的方法。研究发现: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成绩呈显著差异;2)实验组在前后测中对短语解释的情况可分为4种:错—对、对—错、对—对和错—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教学 短语动词 概念隐喻 内化
下载PDF
透明度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惯用短语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梅 王立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127-128,共5页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透明度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惯用短语学习的影响。依据透明度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将短语分成高、中、低透明度3类,并分别对英语水平为高、中、低的3组受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透明度与英语水平...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透明度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惯用短语学习的影响。依据透明度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将短语分成高、中、低透明度3类,并分别对英语水平为高、中、低的3组受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透明度与英语水平对短语学习均有显著影响,但两因素各水平之间无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度 英语水平 惯用短语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with介词短语挂靠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英 敖锋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4,共6页
本文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处理with介词短语挂靠歧义时使用哪些信息。研究发现:在零语境条件下,受最小连接原则的影响,学习者倾向于把with介词短语挂靠在动词上;离线任务中,学习者倾向根据指称信息把with介词短语挂靠在名词上;在线任务中... 本文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处理with介词短语挂靠歧义时使用哪些信息。研究发现:在零语境条件下,受最小连接原则的影响,学习者倾向于把with介词短语挂靠在动词上;离线任务中,学习者倾向根据指称信息把with介词短语挂靠在名词上;在线任务中,学习者不能利用指称、韵律等信息,仍倾向于把with介词短语挂靠在动词上;对于工具偏向动词,学习者倾向于把with介词短语挂靠在动词上;对于修饰偏向动词,学习者同样倾向于把with介词短语挂靠在动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th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挂靠 句子加工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英语定语从句习得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路 汪小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6,127-128,共5页
本研究通过4种测试题型调查了非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定语从句习得的难度层级,考察了他们定语从句习得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对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和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感知困难假设以及结构距离假设基本吻合;总体而言,... 本研究通过4种测试题型调查了非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定语从句习得的难度层级,考察了他们定语从句习得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对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和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感知困难假设以及结构距离假设基本吻合;总体而言,他们对定语从句的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对定语从句的习得也因测试题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难度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语从句 难度层级 非英语专业 藏族大学生
下载PDF
对大学生习得英语现在完成时的语料库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60,共6页
本文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书面语和口语语料,研究中国大学生英语现在完成时形式与意义习得情况以及课堂教学对现在完成时习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书面语语料中,现在完成时规则动词形态变化正确率高于不规则动词,但是在口语语... 本文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书面语和口语语料,研究中国大学生英语现在完成时形式与意义习得情况以及课堂教学对现在完成时习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书面语语料中,现在完成时规则动词形态变化正确率高于不规则动词,但是在口语语料中呈相反趋势;2)在意义习得方面,受到语境意义毗邻的其他时体影响,导致混淆使用,主要体现在将现在完成时用于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语境;3)在形式和意义习得关系上,现在完成时形式的习得先于意义的习得;4)课堂教学没有改变现在完成时形式与意义习得的自然顺序,但是对习得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现在完成时 二语习得 课堂教学 语料库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学习者动名搭配错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俊英 贺霞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3-58,共6页
动名搭配是中国英语学习者错误最严重的搭配序列。本文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子语料库ST5和ST6,对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习者的动名搭配错误展开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对动名搭配错误进行归因研究,将动名搭配错误的潜在原因归结于母语负迁移、... 动名搭配是中国英语学习者错误最严重的搭配序列。本文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子语料库ST5和ST6,对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习者的动名搭配错误展开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对动名搭配错误进行归因研究,将动名搭配错误的潜在原因归结于母语负迁移、虚化动词滥用、语义限制、语法结构、语用错误。本研究发现高、低年级学生在这五种错误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这些因素在高、低年级学习者的搭配习得中已经固化,成为中介语产出的一些影响因素。学习者在习得动名搭配时,须提高输入的质量,谨慎考虑搭配的可行性和规范性,避免错误搭配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动名搭配 中介语 语料库
下载PDF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时体的形式和意义习得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熊建国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2,共5页
本文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时体的形式和意义的习得,并探讨英语学习者发展中的时体系统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受试对时体形式的掌握先于对相应意义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支持了"形式优先"假说;受试一律用"will/... 本文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时体的形式和意义的习得,并探讨英语学习者发展中的时体系统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受试对时体形式的掌握先于对相应意义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支持了"形式优先"假说;受试一律用"will/shall+inf v"结构表示将来时,几乎不用"be+v ing"结构,间接证明了标记程度与习得难易程度成正比;受试倾向于认为一篇文章只有一个时间指称框架,这证明二语习得中的固化在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习得
下载PDF
中国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回避倾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国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7,共5页
本文利用两套试卷、一套问卷,以全国多所非重点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64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中国学习者是否有回避使用英语短语动词的倾向。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没有回避使用短语动词的倾向,但在短语动词的使用上,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 本文利用两套试卷、一套问卷,以全国多所非重点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64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中国学习者是否有回避使用英语短语动词的倾向。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没有回避使用短语动词的倾向,但在短语动词的使用上,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人相比有显著差异;中国学习者在使用字面义短语动词和比喻性短语动词上有显著差异,但不能简单地说他们不回避字面义短语动词而回避比喻性短语动词;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顺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这种动词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 短语动词 字面义短语动词 比喻性短语动词
下载PDF
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莫俊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5,128,共6页
"非宾格假设"认为,不及物动词是非同质的,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英语二语习得中,这种差异有时构成"刺激匮乏",引发可习得性问题。本研究尝试使用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范式来调查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 "非宾格假设"认为,不及物动词是非同质的,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英语二语习得中,这种差异有时构成"刺激匮乏",引发可习得性问题。本研究尝试使用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范式来调查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的问题。研究发现:英语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中国学习者的心理语法中具有不同的表征;中国学习者低水平时就能够习得英语的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习得的原因是中国学习者能够通达普遍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普遍语法
下载PDF
语言输出对语法习得作用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崇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59,共5页
通过考察3名英语专业学生在前测和后测中的表现以及她们各自在两次测试之间共5周的写作输出练习,我们发现,输出练习本身对语法习得的作用有限,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频繁输出-ing和-ed分词做状语的结构并不能保证受试都能习得该语法结构;... 通过考察3名英语专业学生在前测和后测中的表现以及她们各自在两次测试之间共5周的写作输出练习,我们发现,输出练习本身对语法习得的作用有限,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频繁输出-ing和-ed分词做状语的结构并不能保证受试都能习得该语法结构;另一方面,3名受试虽然都没有输出独立结构,却在后测中表现不一。这一现象说明纯粹的输出未必能习得语法,输出过程中起作用的可能并非输出本身,而是反馈以及学习者对自身语言体系中存在问题的认识。这一发现也印证了Swain的观点,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作用的输出不是静态的输出结果,而是动态的输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输出 反馈 语法习得 现在分词 过去分词
下载PDF
从句法研究看英语疑问句的二语习得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善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51,68,共6页
从句法的角度看,在英语疑问句的二语习得中,存在着VP、IP和CP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在VP和IP阶段,疑问句是通过在句末加入声调完成的。因为自然语言中的疑问句必须是CP,所以VP和IP阶段的疑问句不发生移位。I和C的最... 从句法的角度看,在英语疑问句的二语习得中,存在着VP、IP和CP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在VP和IP阶段,疑问句是通过在句末加入声调完成的。因为自然语言中的疑问句必须是CP,所以VP和IP阶段的疑问句不发生移位。I和C的最终确立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从没有太多标示到标示相对完善。一个阶段中的疑问句形式往往表现出多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疑问句 二语习得 句法
下载PDF
Have使役结构的语义限制条件及其习得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4,共6页
Have兼语式人际使役结构的可学得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对该结构的语义限制条件是否敏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还是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该使役结构的语义限制条件均不敏感。英语使役类动词的教学不仅涉及动词语... Have兼语式人际使役结构的可学得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对该结构的语义限制条件是否敏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还是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该使役结构的语义限制条件均不敏感。英语使役类动词的教学不仅涉及动词语法形式的教学,还应涉及动词构式意义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ye兼语式人际使役结构 语义限制条件 可学得性 构式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